【何沛霖4.2.2009摘要】一個小小的logo能發揮多大的力量?其實想像NIKE的小勾勾,所帶給您最直觀的印象,答案大概就呼之欲出了。過去習慣於OEM的台灣,總是忽略平面設計的力量,但在台灣需要以「品牌力」走向世界的今天,這股重新正視平面設計價值的觀念,似乎正逐漸蔓延。
今年是高雄世運年,高雄市政府2006年即慎重地以國內單一標誌甄選最高獎金(40萬元),舉辦「2009世運會CIS識別標誌設計徵選」,最後由林宏澤先生的設計雀屏中選,而這舞動的「高」字,也驚艷了1988漢城奧運標誌與吉祥物的設計師金炫先生。
四年內三度入圍葛萊美獎,蕭青陽先生可說是國內這幾年來,最火紅的平面設計家,其實作為一位創作者,他也經歷過一段近20年的苦熬歲月,他對台灣音樂界、設計界的情義,人們形容不輸苦守寒窯的王寶釧。而這精神正跟林宏澤先生被問到「世運logo要花多久時間設計?」,那「準備20年」的答案精神相仿。
《高雄畫刊》問(以下簡稱問):為一座城市設計形象標誌(CI),應掌握哪些基本重點?
林宏澤答(以下簡稱林):不只是城市形象,我認為好的CI設計原則都必須「上承理念,下接形構」。優秀的CI設計必須具有表徵性、原創性、審美性、時代性、延展性等五種特點。表徵性,即是要很明確地表達設計的理念及內涵,必須給CI一個正確的表情。
原創性及審美性很重要,CI設計必須有美感才會受歡迎,更不能是模仿抄襲而來的。而時代性,代表設計不能走回頭路,尤其是國際運動賽事的CI更具有指標性,是未來設計的參考動向。另外,CI要必須被應用在不同的物體上,設計者要懂得材料運用,這個CI的延展性才夠!
蕭青陽答(以下簡稱蕭):我認為最高境界的設計師,應該不只是秀自己的設計,而是在表達內涵,CI設計的道理也是如此!兩年前我到高雄,看到這個世運CI露出時,我覺得看見了高雄想將格局做大的企圖心,看來幾乎像奧運規格的設計,視野及眼光完全是國際化的走法。世運的CI設計、色彩,感覺世運是一個繽紛慶典,傳達的開心與活力,是每個國家的人都可以感受到的,我喜歡這種國際化,不會過分描述高雄情結。
問:您的作品常獲得「充滿本土風格」、「中西合併」等評價,在本土化與國際化之間,如何拿捏?
林:「本土色彩濃厚」通常是我較早期作品被闡述的風格。我從小就喜歡老東西,收藏很多,做設計後常應用這些想法與收藏,所以我常說傳統是寶庫,創意是財富。但近幾年來國際之間的交流多了,我常思考是否要固守著過去那種強烈的本土色彩?現在的我,認為設計要根據不同的課題,給出清晰易懂的答案。作品要有本土的內涵、國際性的手法,也就是說要把本土的東西作轉換,用簡單且易懂的視覺語言去將其表達出來,這是我融合本土化與國際化的一個方式!
蕭:從前我做的音樂封套設計,都被定位成台灣本土創作性音樂,我不想如此被定調,我希望我的手法是本土原創(具有東方魅力、有某種島嶼文化風格等),但是當作品被放到國外去時,是能吸引老外目光的。所以我希望回歸到設計本質,我常審視自己的設計,是不是一個「作品」而非只是唱片封面?
美感,是否具有國際性?是不是可以突破語言及歌手的障礙性,被不同國家的人收藏?我期望我的作品已經超越唱片本身,美術設計就是一個重點,甚至可以變成收藏的理由!
參考資料:
蕭青陽 林宏澤 城市與設計的對話(下) http://blog.udn.com/michalle77/2816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