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白日旗
作者:龍瑛宗
今年龍眼盛產,所以阿炳家周圍,龍眼的果實也結得纍纍的。加以價格也很好,因而有一天,阿炳便挑著它上街去賣。
空襲已經沒有了,農夫們能夠加勁工作。
「爸,已經沒有空襲啦,帶我上街呀!」六歲的兒子木順向阿炳央求。「嗯,好,好,好久沒上街了吶。」
父子走著夏草蔓生的小徑到達街上。
不過,令人吃驚的,街上的表情完全改變,一直如死一般沒有氣力的,卻眼看著蘇醒起來,年輕地呼吸著。人潮很多,人們的臉上都笑嘻嘻的。
賣柴的,賣菜的,賣龍眼的,賣荔枝的,那裡一群,這裡一群,民眾的臉上洋溢著活力。
一看,街上貼著這樣的傳單。
「台灣光復」
「感謝祖國」
「建設三民主義的新台灣」
一讀它,無可動搖的實感,充滿了阿炳的身上,忽然使他感到惡寒一樣地、身體抖抖索索地顫慄了起來。
「台灣光復!」最初聽到它時,阿炳覺得有點不能相信。太過於幸福了!啊,在心裡偷偷地渴望著的這個日子,它,卻來得這麼快--不會是夢吧?
中華民國!它對阿炳來說是陌生的遙遠祖國。祖父母和父母常掛在嘴邊說的祖國,咱的先祖過去住在那裡,後來才渡海來台的。
由於米的徵購被警察痛打時,阿炳就會驀地想起祖國的事情。村裡的帝王--警察,真是可怕的存在。警察總是揮動著粗大的藤杖不管三七二十一地鞭打農民。
阿炳想起:有的農夫被打斷肋骨,有的農夫被打得流血,有的農民被打得在地上折騰哀號。農夫們都拼命地在工作著。為什麼非挨打不可?
悚慄於可悲宿命的台灣人民喲。沒有祖國的人民的悲慘,深深地滲透到身上。
所有的人都在絕望的深淵裡蠕動著。如果戰爭繼續,我們台灣同胞,就會變得瘦巴巴,被踢落入滅亡的深淵裡吧。
每一天都是嘆息和恐怖的生活。
就在這時,投降的消息,一下子擴散開來。
「喂,說是投降了呢。」
阿炳問旁邊的人。
「噓!聲音太大了。是的。真的投降啦。可是,如果說投降,是會挨警察打的,要說講和才行。」
不管是投降,是講和,總而言之,戰爭是結束了。阿炳在茫然的感覺之後,歡悅馳騁著全身。
「沒有戰爭,咱就可以出力工作,已經不用去做義務工啦。」
沈在巨大的安心感之中的阿炳,卻又怯生生地問了。
「台灣到底會變得怎樣呢?那高鼻子碧眼的美國兵會來嗎?」
「唉,不會那樣的。台灣一定會變成中國的領土哩。」
「噢--」
於是阿炳吸進一口氣。這不是像春節和盂蘭盆會一起來似的,令人喜悅的事嗎?果然,台灣變成了中國的領土。於是,阿炳邊賣著龍眼,邊仔細地念了貼在街上的傳單。
「台灣光復」
反覆地念著,阿炳覺得身心都變得輕鬆如同健碩的天馬似的,彷彿能夠馳騁蒼天一般。
不久,由於賣完龍眼:「哎,哎,回家去。」
阿炳獨語著,挑起空籃子,站起來。
就在這時,兒子木順好像被什麼嚇了一跳:
「爸,看那個--」
說著指向郊外。
時在九月,看得見沐浴在白曄曄閃耀的陽光下,一個穿白襯衫的男人手裡拿著陌生的旗子,向這邊走過來。在他周圍,孩子們跟著在走。
在白花花的陽光下,小旗殷紅地翻飄著,而且角落裡,藍天裡象徵著白日的小旗--。
阿炳倏然想起來了。
「噢,木順仔,那是青天白日旗。是咱們新的旗子。」
「爸,給我買。我要。」
「嗯,好,好,來,來,咱去買。」
阿炳拉著木順的小手,走近賣著青天白日旗的男子。
終於,木順的手上握著青天白日旗了。眼看著木順稚幼的臉上,就像凱旋將軍似地輝耀起來,那樣子惹得阿炳也莞爾一笑:
「高興嗎?」
「嗯,我要快點給媽看。」
木順一個勁地用手拉阿炳的手。
父子兩人以帶勁的腳步趕著回家的路。然而,走到郊外時,看見迎面走來日本人警察。
阿炳一楞,想躲到什麼地方去。因為他想:拿青天白日旗被發現,會不會挨警察打?民眾對警察的恐懼是近乎本能的。就算雞毛蒜皮的事,民眾也是常挨警察打的。可憐的台灣人民喲。
「等等--」
阿炳改變了主意。我是道地的中華民國國民,要怕什麼呢?拋棄卑屈,堂堂正正地走吧。
於是,阿炳拉著木順的手,一點事也沒有似地繼續走著。
警察只瞥了一下阿炳,就走了過去。
木順忽然問阿炳:
「爸,我以後要做支那人嗎?」
「木順,不可以說支那人,要叫中國人。以後要做中國人。」
「中國人?不常聽到吶。」
「嗯,沒錯,大家輕蔑咱們,叫支那人,支那人,可是咱有道地的叫中國人的名字嘛。」
「啊,我是中國人--」
「知道嗎?木順,咱當日本人的時候,不管頭腦怎麼優秀,都不能成為偉人,可是,這回做了中國人以後,就不一樣嘍,只要用功讀書,什麼樣的偉人都能做了吶。所以木順,你今後不好好讀書不行吶。」
「我真高興呀。」
木順不覺手舞足蹈地喊了「萬歲」。
「對,木順,咱來喊『中華民國萬歲』。」
於是,木順高舉著青天白日旗,激烈地揮動著,父子倆喊著:「中華民國,萬歲!」
原載《新風》創刊號,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十五日。葉笛譯。
龍瑛宗 早年以日文寫作成名 , 一九八O年開始以中文創作, 並發表中文作品百餘篇 .生於一九一一年,逝於一九九九年 .新竹北埔人 ,同時期的作者有楊逵 吳濁流等.
此篇"青天白日旗" ,相當程度反應了光復初期,台民對祖國的渴望.至於台民後來失望與反抗的成因與真相,則有待進一步誠實的解析與釐清了.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