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視馬英九的敗選因素
|
瀏覽2,943|回應17|推薦2 |
|
|
攸關明年總統大選的馬英九特別費案, 二審判無罪。消息傳出,泛藍支持群眾精神振奮,咸認為勝券在握,自能在意會之中。然而,馬英九在獲知無罪判決後所說:「這只是另一個起點,未來艱難的路還在前面,必須非常審慎,不容絲毫鬆懈」,正是一語道盡「隱憂」。因為,此後馬英九除了需要步步為營地抵擋民進黨勢必變本加厲的「奧步」,如何化解諸端「內憂」,才更是關鍵未來大局成敗的真正癥結。 國民黨自1949年播遷台灣以來,由於組織綿密,能夠充分掌握派系意見,所以可以順利維持「一黨獨大」的局面。 但是,自1988年一月十三日蔣經國逝世後,國民黨的黨內派系鬥爭浮出檯面,開始形成分裂。 首先,1993年八月十日,國民黨內的次級團體「新國民黨連線」,正式脫離國民黨的羽翼,成立「新黨」。新黨發起人為趙少康、李勝峰、郁慕明、王建煊、陳癸淼、李慶華、周荃等七人;1994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以朱高正為首的原中華社會民主黨(簡稱:社民黨)併入新黨。 繼而,2000年(民國八十九年)中華民國第十屆總統大選期間,國民黨高層出現分裂,宋楚瑜退出國民黨,成立「新台灣人服務團隊」,與張昭雄搭擋參選,並於選舉結束後, 三月三十一日組建「親民黨」,黨員中相當一部分來自國民黨。 當時,一般咸信,宋楚瑜的出走是造成民進黨能夠脫穎而出,使中華民國首度出現政黨輪替的重要因素。 自是,黯然下野的國民黨中央,驟然實施「黨員重新登記」,及精減黨組織措施,一時間沉重傷害了大量忠貞基層黨員的向心情緒,致而流失,變成「中間選民」;同時也造成全台地方的國民黨黨工,只剩下平均年齡接近55歲,普遍反應遲緩,任事態度因循苟且,缺乏適時制宜能力的七百多人。使得民眾與國民黨互動的意願,從此發生更嚴重的脫節現象。 國民黨中央的這項冒然舉動,印證在2004年總統大選的再次受挫上。國民黨黨中央是老邁機器的事實,也畢露無遺,因此,這次馬英九的參選,雖然名義是“國民黨提名人”,但從他自始所呈現出來的組織布局,和施展出來的整體競選氣勢估量,馬英九其實無異於 “獨立參選人” 般的流於雜亂無章與軟弱無力。 在國民黨傳統中,權力核心一向掌握在黨官、“立委”和執政的政務官的手中,而當前這些權力核心中,不乏承襲自李登輝的「本土派」勢力,再加上國民黨中央的袞袞諸公與諸婆們,一心想要卡位、求官的暗潮惡習依舊,馬英九極力想擺脫黨中央老邁機器箝制的用心,固然有其邏輯性,但是,從馬英九完全捨棄黨機器,只憑藉18位國民黨籍縣市長當夥伴的Long stay活動來衡量,雖然目前看來,具有深入敵營,攻占淺綠選票的相當效果,惟若放遠視野,他直接跨越黨組織,完全只依賴地方諸候作策畫與推動的策略,在緊要關頭時,難免容易陷入被「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困境。 這項顧慮,只要從早先馬英九的新勢力和吳伯雄、吳敦義體系的“主體性”之爭就可以看出端倪。也就是說,未來,“立委”選舉角色與分工、馬英九競選總部人事卡位戰、明年二月一日“立法院長”攻防戰布局,還有類似“選罷法排黑條款”的“顏清標條款”事件等,就都會是以雙吳體系為首的國民黨中央,因為鞏固“自主性”,而和馬英九的“改革”意圖發生白熱化磨擦的具體題材。 再從馬英九當務之急的競選方針,來探索他與國民黨大老們的基本矛盾。 馬英九的改革派相信中間選民都是左右選舉的關鍵,是必須大力爭取的對象,因此馬英九一開始就強調他要“向中看齊”,將“總統”選舉定調為“決戰中台灣”,因為那裡的中間選民居多;但是大老體系却主張要“擁抱基本盤”,堅持選民徹底“板塊化”,非藍即綠,中間選民是無足輕重的,雙方因而種下難解的“ 心結”,大老與“深藍”的暗中反撲致而不斷。 其次,在“立委”方面,長久以來王金平與馬英九的若即若離,已經在「返聯公投」議題上發生公開不同調的「衝突」,明年一月,王金平的動向,對馬英九的選情,也是一股可能暴發強大制肘作用的火藥庫。 至於政務官部份,郝龍斌在處理「大中至正」事件時被馬團隊壓抑的情緒,也有可能伺機而動,給馬英九帶來危機。 自來競選宛若促銷商品,參選人能否把自己營造成為具有「氣勢」的高品質商品,永遠成敗的關鍵,而「氣勢」的形成,首先必須源於有良好的團結力量。 馬英九因為與大老體系、“立委”、政務官的基本理念和策略都難能一致,導致儘管目前民進黨內部的紛擾不斷,派系的權力鬥爭劇烈,但國民黨中央和馬英九的反應始終無法團結,及時做出趁勢擴大爭取中間選民乃至淺綠選民,主導出強勢的選舉態勢作為。 此外,調性一貫的宣導,口徑一致的宣傳管道,更是營造出強大「氣勢」不可或缺的重要推手。 在這方面,從架設「趕羚羊」電台、「他,『馬』的,就是愛台灣!」廣告看板,及網路論壇「青春鐵馬向前行」城市的實務管理人,與善意建言網眾發生激烈爭執,以至日前對原住民失言等事件,馬英九“改革”團隊在規劃文宣上的智慧不足,以及操作水準粗糙,可謂曝露無遺。 回顧今年十月三日上午,參訪美國的國民黨副總統參選人蕭萬長,與美國七位民主黨和共和黨的總統參選人的亞太政策謀士舉行早餐會,經過廣泛的討論之後,美方這些「總統級策士」說:「如果國民黨能夠把領先的幅度加大,就不必擔心了」。 多麼簡單易懂的結論啊!只是,馬英九真有辦法圓融整合「內憂」?有能力提昇他的競選團隊的實力;有魄力統領他目前紊亂失紀的團隊,讓領先幅度加大嗎?其實明眼人都瞭解,這些障礙才是美國亞太政策謀士們的言外重點。 自古爭雄,必先安內,而後攘外才能有以致之。 馬英九若想成功攻頂,國民黨若要復辟成功,只寄望於社會升斗小民普遍對民進黨的失望與抱怨是絕對不能成事的,否則,李登輝憑什麼敢信誓旦旦的說出:「明年立委選後,國民黨裂、民進黨亂、第三黨將起」的政治觀察預言?! 總而言之,馬英九除了「安內」之外,能否獲得基層民眾的認同,是國民黨勝選2008的關鍵因素,如何厚植選民的信任度與支持度,尤其是讓左右選舉成敗的中間選民中,四十五歲以下的「政治冷感」選民感受到前瞻性的希望,認定把票投給馬英九,台灣就能更好,不只是馬英九需要大開智慧思考的當務急要,也是國民黨中央,各派系,和馬英九都必須即速放棄成見,共同認真面對的嚴肅課題。
嘻笑怒罵皆文章!歡迎光臨「有無居」,敬請點個推薦或回應,滿足散客小小的虛榮心吧!
|
|
|
海峽兩岸統獨問題,眾說紛紜,同異之間,還須多加溝通,個人有幾點看法請教edyvice. 1."國共內戰的延續" 看起來有理,但時至今日,台灣民主發展至政黨輪替後,國共內戰說法,已是不倫不類,縱然國民黨不排除此種說法,但也與現狀脫節,也無合理的代表性,共產黨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毋庸置疑,國民黨已無法代表中華民國台灣,這是事實,從胡連會就可看出,即使國民黨重新執政,也無法將兩岸再重回"國共內戰的延續"論調. 2."一個中國的原則,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這是兩岸和談的基本必要條件,離開這個主軸,就不必談了,可就是這一點,難度最大,我們假設這點台灣能達成共識好了,請問接下來呢?雙方代表以何種身份出場?以政黨代表形式?以大陸地區,台灣地區代表?還是中央,地方代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代表?,還是摸著石頭過河?中共覺得哪一種較可行? 3. 說台灣媚日崇美,自外於祖國,就好像台灣指責中共民主專政一樣,都是不尊重彼此的實質問題,自二戰來,台灣國際,經貿,政治立場,文化就是與西方接軌,中共建國前30年自絕於世界主流,內鬥內耗,台灣無以置喙,改革開放後,時空轉換,而今以國家,民族意識大蠹,要求台灣選邊站,在國際世界,封殺台灣國旗國號,外交生存空間,種種作為殊屬不智,60年來,台灣與西方列強,方方面面,都有錯綜複雜的關連,中共當局,切不可把台灣視同廣東湖南.甚至新疆西藏比擬,必須認真看待,在所謂海峽兩岸和平統一過程中,台灣在國際空間裏的定位與轉換問題. 4.如何加強台灣同胞對中共當局的信任,與信心?臺海在世界戰略地位的重要,不需贅述,美日中在亞洲的勢力角逐明爭暗鬥,台灣無力無心,只能隨波逐流,任人擺布,這不是台灣的悲哀,是現實的殘酷無奈,中共當局該如何爭取台灣的認同,化解台灣獨立情結,也要考慮台灣萬一與西方世界劃清界限後所可能發生對台灣的種種不安不利因素,中共如何處理?如何保證? 台灣一日不統,臺獨日益囂張,對中共言,固是心頭大患,對多數兩岸同胞而言,更是痛心疾首,經過8年扁政府貪腐無能執政,國民黨老店新開張,中共當局必須掌握契機,審形度勢,和台灣當局,雙方誠懇溝通,開誠佈公,共創雙贏,則民族幸甚,國家幸甚,人民幸甚.
|
|
|
你說:如果能夠實現和平統一,不起刀兵,則民族甚幸,國家甚幸 我說:和平連結,以PRC承認ROC以弭戰,中華文明將再創新境,未來合組的(國家)名稱應不叫PRC或ROC。
回復:其實統一后的名稱問題,大陸的態度原本就是開放的,大陸方面一再表述,只要承認是中國人,承認一個中國,什麽都可以談,這已經是再明白不過的表述。中國每逢朝代更替,名稱都有改動,但國還是基本一國。
你說:這一百年是繼續這樣動蕩不安還是一帆風順,顯然前者幾率更多一些。 我說:100年不足以驅仇怨,是指中國以武力強取台灣的副作用,你沒看明白嗎?就算接下來的100年,顯然民主台灣不會動盪不安(最多選舉時吵一吵),中國安不安就在於鴿派感化鷹派的速度,以及中國的民主化是否一帆風順。
回復:在下所談一百年的説法,並不是針對文市長的武統說,而是說如果兩岸能先達成原則和解互諒,用一百年的時間來逐漸磨合推進亦可接受。只有先達成原則的共識,才有充分的時間與空間鞏固互信,實現統一。 文市長以鷹派鴿派來觀察大陸有失偏頗。大陸無論哪一派,都是統派,絕對沒有允許臺灣獨立的一派。無論哪一派,都不可能在這個問題上妥協。臺灣若希望和統派上臺,就應給于其充分的政治回應,否則鴿派也會變成鷹派。坦率地講,目前臺灣沒有任何一個政黨或者政治人物能理解和體會大陸和統派的呼籲,如果再持續下去,這些和統派恐怕就要面臨巨大壓力。所以我一再表達,接受一個中國原則對於維繫兩岸和平現狀的重要意義。臺灣如果在這個問題上隔岸觀火,等著看大陸内部兩派鬥爭的笑話,這將是最愚蠢的行爲,因爲這個火最後一定蔓延到臺灣,臺灣在引火燒身而不自知。 臺灣的動蕩不在于民主與否,而在於大國博弈之震蕩。臺灣身処第一島鏈咽喉,注定要在中美之間選邊站。中美在臺灣問題上,是不公開的敵國。大國之間不願撕破臉而已。臺灣能否保持中立,在下認爲只要看《與臺灣關係法》會不會取消就足夠了。如果這個法律不取消,臺灣就等於在站中國的敵國陣營,未來發展如何,用膝蓋想也知道。 我以爲,臺灣要維護自身的利益,就應至少摒棄美國的干預,要求美國取消《與臺灣關係法》。這是以退爲進的自保策略。臺灣一旦提出這樣的要求,大陸就不再有對臺灣動武的藉口,美國亦無法以此為由干預臺灣政治,還臺灣政治以清明。但是這種行動,無論藍綠都沒有勇氣與智慧去思考和提出。 你說:樂於見到兩岸都秉持“愛與包容,和平統一”的原則 我說:兩岸文化經濟交流、共促和平,一黨專政國家如何(和平統一)民主國家?結論:中國不民主,台灣無法說統一。而文化經濟等(和平連結)過程的深化,正是超越國族的互利王道。
回復:文市長此言差矣。兩岸統一,不是共產黨佔領臺灣,也不是兩個國家統一,何來一黨專政統一民主國傢之說。兩岸是中國内戰遺留問題。内戰狀態一天不正式結束,則内戰狀態一天不消失,一國現實將繼續存續。如果文市長一定要劃分,可以表述為中國的一黨專政地區和民主地區,而非兩個國家。如果定義為兩個國家,則已經與台獨分子在邏輯上沒有差別,會讓在下大失所望。 文市長冰雪聰明,一定知道施政要因地制宜。中國大陸的民主制度建設必然會與中國臺灣地區有所不同,地域使然,政治使然,文化使然。大陸現在已經在很多鄉村地區開展海選、普選,在鄉村一級政權進行民主試點,但是這種制度究竟如何深化和推進,我以爲循序漸進是負責的做法,是實事求是的態度。 大陸未來的民主,很可能是在某一層級採用一人一票的普選,但是在某些層面必須有中央政府的選拔和任命。其中緣由,大抵在於地域較小人口集中,比較適合民主,便於進行整合。而地域廣袤,則完全採取民選制度將造成較大的社會成本和政治風險,甚至國家安全風險。 套用臺灣的表述,民生是第一位的,大陸政府當然也要民生優先,不能學習謝長廷說只在乎民生的是豬狗雞,搞民主的才是人上人。既然文市長認爲兩岸統一不可急迫,我以爲大陸的民主進程同樣不可操之過急。大陸需民主與法制同步發展,大概一百年以後方可達到較爲穩定和成熟的局面。但是大陸的民主目標,絕對不是美式或臺灣式民主,還是需要因地制宜。這個世界上有美國式民主和臺灣式民主,自然也就有大陸式民主。既然有大陸式獨裁,自然也就有美國式獨裁和臺灣式獨裁。這原本就是辨証的。 我以爲文市長大概不會以爲大陸只有學習臺灣或者美國,並以此為目標才是統一的前提。假如哪一天民進黨提出大陸人民不學習閩南語就拒絕統一,大陸女子不做檳榔西施就拒絕統一,那麽大陸該何去何從呢? 文市長是否考慮過,如果大陸的民主是與臺灣不同的道路,那時臺灣要如何觀察和判斷大陸的民主制度?在大陸民主建設的這段時期,臺灣在與大陸的立場上又該如何調整? 我想無論如何,臺灣不該有所謂的民主優越感來“歧視”臺灣人眼中“不民主”的大陸,臺灣至少應先讓在臺灣的大陸配偶體會到,一個民主社會究竟應該如何展現其基本的人權和包容。歧視本身就是不民主的。臺灣配偶在大陸,和大陸配偶在臺灣,在這樣一個小問題上,展現出來的制度差異還不夠明顯嗎?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
|
|
釐清你的幾段敘述
你說:如果能夠實現和平統一,不起刀兵,則民族甚幸,國家甚幸 我說:和平連結,以PRC承認ROC以弭戰,中華文明將再創新境,未來合組的(國家)名稱應不叫PRC或ROC。 你說:這一百年是繼續這樣動蕩不安還是一帆風順,顯然前者幾率更多一些。 我說:100年不足以驅仇怨,是指中國以武力強取台灣的副作用,你沒看明白嗎?就算接下來的100年,顯然民主台灣不會動盪不安(最多選舉時吵一吵),中國安不安就在於鴿派感化鷹派的速度,以及中國的民主化是否一帆風順。 你說:樂於見到兩岸都秉持“愛與包容,和平統一”的原則 我說:兩岸文化經濟交流、共促和平,一黨專政國家如何(和平統一)民主國家?結論:中國不民主,台灣無法說統一。而文化經濟等(和平連結)過程的深化,正是超越國族的互利王道。
至於你說的其他部份我可以接受
若你還有其他補充 , 可自行開討論區發文 , 俠隱一定回應
分享.凝聚.滿足(文俠隱)----超越.連結.永恆.實踐(尋王之盟)
|
|
|
兩岸人民如可實現自由交流、經貿往來沒有限制、兩岸軍事實現互信互助,則一百年統一亦無所謂。 PRC的問題不少,比民主更迫切的是法制。以PRC的現狀,如不實現法治的完善與落實,民主亦無法得到保障。 我贊同文市長的看法,大陸的民主與法制建設決對有利於兩岸的和平統一,兩岸中國人如果能夠實現和平統一,不起刀兵,則民族甚幸,國家甚幸。 問題在於這一百年時間裏可能發生的事情太多。大陸還會出現幾個胡錦濤,臺灣還會出現幾多陳水扁,我們都不能確定。這一百年是繼續這樣動蕩不安還是一帆風順,顯然前者幾率更多一些。 我個人樂於見到兩岸都秉持“愛與包容,和平統一”的原則,如此大陸的壓力立減,臺灣的不安頓消,一百年也只是彈指一揮閒。可是大陸肯埋下身段談愛與包容,臺灣連馬英九在内都未必肯接受和平統一,政客們盤算個人得失更多一些,歷史的擔當更少一些,想來這種判斷文市長與小魔女應該不至於反對。 最終還是要靠人民自己。或許各位不喜歡毛澤東,但是他的一句話我認爲不錯,“人民才是歷史的創造者”。爲了人民與子孫的福祉,我們自己應有理性的判斷。臺灣應將眼光放遠,中國不只是大陸的,中國是中華民族的國家,而不應賦予過多意識形態。 兩岸的和平,應首先從超越意識形態做起。不管看法有多少不同,只要坐下來一起談,就是和解的開始。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
|
|
可愛的edyvice 兄 , 每次看你與巧妹的對話 , 精神都上來了 為你點根煙為你寫幾句 一國論之前必經兩國論 , PRC 不承認 ROC , 則兩岸無解 中國以武力迫統 , 兩岸均毀 , 非100年不足以驅仇怨 捷徑在PRC的民主進程 , 若成了, 台灣已無甚藉口 設若中國因而裂解, 台灣亦如城門失火 因此 , 在各等各的時間中, 文化經濟聯結之( 華人意識 ), 必將超越中國意識 這對中華文明的幅射性 , 豈非更妙
分享.凝聚.滿足(文俠隱)----超越.連結.永恆.實踐(尋王之盟)
|
|
|
共產黨或許形象不佳,其實内心還有很多溫柔面的,與其說像哥斯拉,不如說像《巴黎聖母院》的鐘樓怪人。 只是很多官員比較笨,拙于表述和表現。若論貪官比例,兩岸同屬中華民族,想來都是一丘之貉,誰也比誰好不了多少。 其實共產黨的政治整容朮比國民黨要有經驗多了,只不過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大陸人喜歡的口味臺灣人未必喜歡,中宣部和囯台辦又進步太慢,始終沒學會如何對台心戰,縂還是幾十年前那一套,要抓住小魔女這樣的臺灣人民的芳心,恐怕還需要進一步學習和研究了。 人民才是最可愛的,比如像小魔女和在下這樣。 等國民黨和共產黨都學會彼此接納對方,懂得愛與包容,問題或許就容易解決了。馬英九賢良淑德,不妨把對岸當作青蛙王子,閉上眼睛吻一下,happy end就出來了。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
|
|
原來日本鹹蛋超人奧特曼及哥斯拉(台譯:酷斯拉)怪獸的動畫,兔子也有研究呗,Chocola的比喻大概與您不同,以下比喻~~~兔子不准偷笑
共產黨現在大概比較像穿著西裝禮服的酷斯拉,目前尚統治著大陸一堆民主個體戶奧特曼,不知道哪一天奧特曼們醒來了,再結合彼得潘(自由魔法),幫酷斯拉好好整型一下,因為酷斯拉以為自己美麗又愛國,像極了法蘭肯斯坦(科學怪人)。 希望如您所說,兩岸未來領導人一定可以 恢復協商,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的。胡錦濤和馬英九一起攜手維護兩岸和平,共促中華民族之偉大復興~~~ 這些都沒問題的,問題是酷斯拉不願真的去整型的 PS. 歡迎edyvice兔子先生 , 重新加入尋王論壇 , 在此致熱烈歡迎 之意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
|
|
小馬哥是臺灣人民的奧特曼,小魔女的彼得潘,肩負打倒民進黨這個政治哥斯拉,拯救臺灣人民於水火的重任:) 相信英勇的小馬哥一定會敢于和大陸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恢復協商,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的。 共產黨一點都不可怕,一定會成爲小馬哥的好朋友的,胡錦濤和馬英九一起攜手維護兩岸和平,共促中華民族之偉大復興,你們說,好~~~不~~~好~~~~~~ 呵呵……:P
|
|
|
謝謝糖衣先生的補充 , 小馬哥若能榮登大位 , 一開始就應重視 , 適才適所的領導統馭問題 , 千萬不能像阿扁一樣 , 內閣一直玩大風吹, 經濟部長及財政部長換了12個人次,國營事業董事長也換來換去像是阿扁的大玩偶 , 玩到現在 , Chocola 只記得最該換而不換的教育部長杜正勝, 真是讓人把頭都搖累了~~~~ 所以啦!小馬哥應密切注意現有KMT及民間人才,一次就要找對人 , 讓政策的連慣性及推動力,有人可以承擔責任~~~~這在現在就應好好想一想的, 不要到最後又是政治酬庸大拜拜~~~ 如果KMT真能取得政權, 接下來4年還做不好,Chocola只能選擇移民了
|
|
|
一個優秀的領導人最重要的能力在於識人用人,而不僅僅是良好的個人形象和能力。
眾所周知,楚霸王項羽是中國歷史上數得上的名將,正面作戰連韓信也難攖其鋒,卻只靠一個人拼天下,連範增也不能用,最終落得烏江自刎的下場,而劉邦最終取得天下,就是因為蕭何,張良,韓信這樣的一大批能士能夠在他手下人盡其才。
如您所說,要不是KMT還有小馬哥這麼厲害的政治人物, 跟本就選不贏 , 那些大老和小鬼都想從他身上撈好處罷了~,那麼馬英九最起碼在這方面還需要提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