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財經政策不能充滿政治考量
2016-07-08 03:51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華航罷工才剛落幕,又傳出台電、中油與台鐵也要罷工爭權益的消息;與此同時,勞基法新修正方向卻引起勞工團體的激烈抗議。一來一往間,外界彷彿霧裏看花,搞不懂到底是不讓勞工孤單,還是平息工商團體怒氣,才是政府的施政原則。這看似衝突的二件事其實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政策決定中政治考量成為主導一切的力量,而這才是令人擔心之處。
先看罷工案。華航罷工落幕後,引發包含華航企業工會、華信、台電、中油與台鐵也醞釀藉罷工權來維護權益。華航從空服員到地勤的工作權益都獲得了改善,台鐵也爭取到應有的權益,台電工會在經濟部長承諾溝通後一派和氣的達成共識。這一連串的事件看似勞工團結權的大勝利,但其實未必。
罷工權是勞動三權中手段最激烈、成本最高,但效果也最顯著的方法。我們當然不希望罷工常常出現,但在民主社會中,勞工行使罷工權,也是正當且應予以尊重甚至保護的權利。罷工不一定能如願達成目標;在歐洲、澳洲的經驗中,也可能兩敗俱傷損失慘重。但是無論罷工代價為何,本質上不脫是一種尋求社會不同利益平衡的機制,然而這次華航罷工的訴求能迅速、完全被資方接受,關鍵其實不在勞工意識的提升,也不在資方變得文明,而在於華航的國營企業身分。
對於如華航、台電和中油這些國營事業,罷工事件若愈演愈烈,直接影響者不只是股價或績效,而是政治任命的董事長及背後部會首長的官位,所以國家/資方迅速妥協,可能是政治考量而非怕勞工孤單。這個判斷可從幾乎在同一時間行政院對勞基法修正方向的轉變獲得印證。6月27日七大工商團體對恢復勞工七天國定假日表示強烈不滿,揚言退出勞資協商甚至走上街頭後,勞動部隔日便提出「砍假」修正,兩天後行政院便核定確認。這種與處理華航罷工同等的效率,也可看出政府其實也不願讓工商界孤單。
從這些問題可以看出,面對突發事件時,政府的思維只看到政治算計,卻看不清楚基本的原理原則為何。政治任命及決定不僅為了派系酬庸,更在於如何利用各種資源的調配來確保政治地位。
國營事業人多、財廣,政治影響力極其誘人,但不必然一定要政治領軍。從日本、澳洲、紐西蘭到新加坡,若非已經完全民營化,就是國營事業領導人多藉由專業委員會公開甄選專業專才出任。面對勞基法修正,也可以多兼顧一些初衷,不是只考慮工商界反彈的政治影響。
政治考量的問題在於,其對經濟活動及資源配置會造成無可避免的扭曲及不合理問題。這些很難用帳本呈現的成本,會不斷浪費、抵銷企業、人民打拚的果實。因而就算各國各朝都有政治考量,但此時此刻台灣面對的經濟處境極為艱難,其實沒有太多承受這種浪費及成本的本錢。
再者,我們想提醒政府的是,今年1月年輕世代把小英總統送上台的原因,不全然是兩岸政策使然,更是受到從新能源、年金改革到經濟發展等各項政見中,新政府所展現出來的理想性與前瞻性所吸引。現在這種迷人之處正在迅速流失中;而如亞洲矽谷是幫地方政府炒地皮的質疑,更是讓政府離理想性與前瞻性的期待愈來愈遠。
治國當然不能沒有政治,但也不能只有政治。如何找到對的比例,就是一國成功的關鍵。令人感慨的是,新政府上任才剛滿月就要拿出「莫忘初衷」四字作為提醒。也還好上任還未滿兩個月,還有調整的空間;隨著政治地基愈挖愈深,要改弦更張就怕為時已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