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8 02:36 聯合報 方祖涵(運動文學作家)
記得很多年前念的MBA課程裡,一堂課的主題是非營利組織的經營。教授再三叮嚀大家,「要記得,在非營利組織工作的時候,組織是非營利的,像你們這樣的經理人卻不是;讓組織利潤極大化的目標,也跟正常企業是一樣的。」
近幾年來,在美國把這個觀念實行最徹底的非營利組織,應該算是重傷戰士計畫(Wounded Warrior Project)。從二○○六年開始,原職是律師的執行長史提夫.納迪利,很成功地讓這個組織變成全美最大的退伍軍人福利團體。他們跟各大職業運動團體都有合作關係,球隊經常和重傷戰士計畫合辦活動,選手與教練也很積極參與他們的募款,像去年國家聯盟最佳新秀布萊恩,就把獎金全數捐給他們。
帶受傷的軍人到球場看球,是重傷戰士計畫很重視的公益活動。有些合作的球隊甚至在每一場比賽,都會請觀眾替到場軍人歡呼,有時還會安排開球的儀式,讓這些為美國犧牲身體的退伍軍人,得到應有的尊敬。很難想像重傷戰士計畫僅有十幾年的歷史,一開始只是在住家地下室招募民眾捐贈背包的小機構。可是從納迪利接手之後,他們立刻以倍數成長。在二○一五年,募來的款項總共高達一百廿億台幣,其中大多數來自民眾的小額捐款,這都要歸功於納迪利的成功經營。「像是開星巴克一樣,善待員工,提供高品質的服務,品牌就會持續成長。」他說。
他們對員工,尤其是高層員工的犒賞毫不手軟,已經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光是他們前年的一場慶功宴,就花了三千萬台幣。近幾個月類似醜聞不斷傳開,頭等艙機票、高檔住宿,天價酒宴…組織有不計其數的研討會要開,甚至會花大錢讓員工到總部報到,就為了開一小時的會。帶受傷戰士到球場看球,被論件當成公益的業績,為了省事,經常就找同一批軍人重複到球場,享受高規格款待。種種奢華行徑,經過離職員工不斷爆料,終於一一曝光,而納迪利也在大眾壓力下,被董事會解職。
聽起來很令人氣餒的故事,背後卻有重要的課題。重傷戰士計畫雖然在表面上很成功,可是在好幾個非營利組織評鑑網站上,他們早就因為財報上揭露出的問題,被給予極負面的評價。數據很清楚地顯示,他們的募款成本比同類型的組織高很多,各項支出也高出正常比例。換句話說,就算沒有離職員工公開醜聞,民眾也有很多工具,可以看出重傷戰士計畫的問題。
在台灣,還沒有類似的非營利組織評鑑網站。「公益團體自律聯盟」有讓成員公開財報的機制。翻閱了幾個知名團體的財報,發現他們的經營成本,都比美國平均的三成多高了不少,如此的成本是否合理,最好的標準,就是拿其他台灣的非營利組織來做比較,可是目前尚缺如此的評鑑。更有甚者,許多大型組織,尤其是宗教背景的團體,都還不是聯盟的成員,更是無從監督起。
台灣有很多捐款不落人後的善心民眾,我想,也該是有評鑑網站出現的時候了。(作者為運動文學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