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23 01:41:44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開春後,「加薪」成為熱門話題。執政黨立委先拋出「加薪四法」,擬透過立法途徑強制企業加薪;接著又要求行政院對軍公教加薪,藉以「帶動企業加薪」。不可諱言,台灣薪資凍漲問題已引發強烈民怨,成為比少子化更嚴重的「國安」問題,必須誠懇面對。至於要如何加得有理、讓企業樂於配合,重點在強調「分配正義」,而不應淪為短線的選舉考量。
本周起,立法院將開始審議「加薪四法」。所謂「四法」,是指透過修正《公司法》、《工廠法》、《中小企業發展條例》及《勞基法》,強制上市櫃公司提出年度分紅計畫,並以減稅作為誘因,鼓勵企業為員工加薪。立委賴士葆等人的提案更附帶罰則,對於有盈餘卻未提出具體利潤分享計畫的企業,將處以五十萬至五百萬元的罰款。
歷經九合一選舉大敗,藍軍立委終於懂得「換腦袋」,接連舉辦「挑戰政策」公聽會拋出加薪議題,頗切合當前需求,也不失為國民黨「救亡圖存」的翻身之道。閣揆毛治國和央行總裁彭淮南都對「加薪四法」表示樂觀其成,理由是,企業家應該把員工當成事業夥伴與企業資產,但現行法令只保留固定盈餘給股東,疏於照顧勞工。彭淮南並認為,「減稅救經濟」已證明在台灣無效,在全世界也無效,反倒加薪可以增加民眾的消費力,帶動經濟活絡。
姑不論此一修法提案是否出於選舉考量,現行法令規定過度偏重將企業盈餘分配給股東及管理階層,卻未相對考量勞工權益,此項弊病已深,確實有待儘速解決。問題在,目前立委提出的法案,對中小企業仍不脫「以減稅換加薪」的思維;而加薪政策若要奏效首賴企業配合,硬要透過法律強制規範,似乎不符自由經濟法則,這是外界感到遲疑的主因。
從實證上看,日本安倍政府提出對企業減稅的方案,藉以鼓勵為員工加薪,至今效果有限。而國民黨立委提出「加薪四法」之後,國內若干工商團體公開表示反對政府干預企業薪資,若是修了法卻難以執行,不但徒然造成勞資關係緊張,也讓勞工空歡喜一場。所幸,根據人力銀行最近對企業的調查,支持加薪四法的企業有升高的傾向,有多達三成支持加薪,遠高於反對的一成八。可見,隨著加薪議題社會關注度的提高,企業經營者的態度已有正向變化。
除了修法強制企業加薪,民進黨立委也喊出「調升基本工資」,認為可讓基層勞工「立即有感」。事實上,我國基本工資已從一九九七年每月的一五八四○元,升至今天的二○○○八元,幅度不小;但勞工實質薪資卻未增反減,退回到十六年前的水準。可見,調高基本工資對於拉抬實質薪資,效果不大。即使基本工資再增,若未根本解決企業吝於付出薪資的結構性問題,對於許多月薪在三萬元上下徘徊的勞工,恐怕毫無助益。
至於以軍公教加薪「帶動」企業加薪,算不算明智的提案,也是有待商榷。軍公教當然不是不能加薪,政府也有義務給予照顧;但比較起基層勞工的普遍低薪,軍公教待遇並沒有過低或多年未調的迫切性。何況,軍公教待遇調整,與退休人員的年金給付有連動關係;執政黨去年底恢復軍公教年終慰問金引發民眾反彈,甚至拖累九合一選情,如果馬政府此刻再急著為軍公教加薪,恐怕將激起更多民怨,結果適得其反。
回歸加薪問題的根源:企業有賺錢,卻只由少數經營階層獨蒙其利,不能將盈餘合理分配給員工,已違反公司治理的「分配正義」。政府照顧軍公教之餘,也不能忽略廣大勞工的權益,包括在職福利或退休的所得替代率等,其中涉及的國家預算配置與國庫收支平衡,更該體現「分配正義」。
綜觀「加薪四法」,仍有若干條文內容未臻合理完善,這有待朝野進一步思考研商。但無論如何,「凍薪」已成為台灣經濟、社會上的一大病灶,朝野立委皆有責任設法解決,要求賺錢的企業負起更大的「分配正義」責任,才是台灣長治久安之道。至少在眼前看來,調高基本工資或軍公教加薪都是「魚目混珠」式的議題,與人們渴望迫切的加薪議題不直接相關,就請立委勿混為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