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台灣失業勞工聯合總會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社會團體【台灣失業勞工聯合總會】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相關評論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社論-請勿陷於失業統計的迷思
 瀏覽1,138|回應1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9-07-16 工商時報 【本報訊】

     行政院劉兆玄院長近日在不同場合裡表達了對失業情勢樂觀的看法,他認為在政府就業方案釋出可觀的就業機會下,國內失業情勢已在控制之中,最快今年9月失業率就會止跌。我們深願一切情勢能如劉院長所言,但實際情況恐怕無法如劉院長估算的這麼樂觀。

     事實上,這一段期間台灣勞動市場不但出現「量變」,更已出現「質變」,若只把問題專注於量上,而忽略質的問題,將看不出失業問題的真相。劉院長也許看到了失業率升幅趨緩,也許還可以在9月看到失業率下滑,但是質的問題呢?就業者每週工作多少時間?臨時性工作取代了多少全職就業機會?還有多少人已躲到陰暗的角落,成為連失業者都不算的非勞動力?

     這個世界,質往往比量來得更重要,質才是一切問題的核心;但質經常是一言難盡,於是許多經濟問題便被簡化成量的概念,一切問題但看GDP成長了沒?失業率趨緩了沒?所得增加了沒?而少有人關注整體環境為了經濟成長付出了多少代價,隨著分工就業者日趨異化對社會有何衝擊。多少政府大員看到GDP成長便歡天喜地,看到失業率下滑便謝天謝地,殊不知多數民眾仍在昏天暗地中生活嘆息。概而言之,量的成長若不能輔以質的觀察,便難以掌握問題的本質,而依此所做的判斷,謬誤便在所難免了。

     台灣這一年勞動市場到底出現多大的質變?我們可以觀察一下就業者的工作時數。每週工時低於29小時者,一年前大約是30多萬人,如今已倍增至70萬人;這些人雖名為就業者,但每週僅工作3、4天,甚至1、2天,收入既微薄,工作也不可能有成就感,不論是從經濟層面或心理層面來看,他們毋寧是比較接近失業者的一群。另外,國內有一群沒工作也不找工作的「非勞動力人口」,近一年來增加近20萬人,遠遠超過往年3到6萬的增幅。非勞動力雖然和失業者同樣沒有工作,但因為他們沒有找工作這個動作,因此不算失業人口,惟從本質來看,今年以來這些超出正常水準的非勞動力增量,難道不是失業人口的另一種變形嗎?

     我們瞭解政府所編製的勞動統計係參照國際勞工組織(ILO)的定義,惟統計定義雖然明確,但受訪者的感受並非這麼理性,於是部分灰色地帶的失業者跑到了非勞動力,又有許多灰色地帶的失業者成了就業者。持平而論,此一問題不能盡責於政府,而是一個原本屬質的問題硬要從量的觀點去評估,必然會產生類此謬誤。若決策當局不從質的觀點還原問題的真相,而僅以失業、就業這些過於簡化的統計評估失業情勢,進而採行鼓勵「非典型就業」的短視政策,勢將使得問題治絲益棼,這樣的政策或可讓失業率趨緩,但卻將創造更大、更難解的社會與經濟問題。

     最近內政部完成一份「低收入家庭的生活狀況調查」,此一調查顯示低所得家庭的工作者中,47%係從事於臨時性工作,也就是近半數成了「非典型就業者」,這說明非典型就業固然創造了就業,但同時也創造了貧窮。非典型就業表面上可以創造可觀的就業機會,對於降低失業率貢獻不小,但這真的是政府施政要追求的目標嗎?隨著台灣非典型就業人數(部分工時、臨時性或人力派遣工作者)增加至目前的65萬人,近年貧富差距已屢創新高,若再依經建部門的意見鬆綁法規讓「非典型就業」蓬勃發展,屆時失業率就算降至馬總統承諾的3%,是福是禍殊難逆料。

     我們認為政府施政仍應回到常軌,以追求經濟質的提升為目標,而非一味陷於量的迷思,尤其更不應該為追求量的短期增長,而動搖了經濟長期成長的基石。近8個月內閣閣員宵衣旰食、披星戴月所提出長短期就業方案,對緩解國內失業壓力功不可沒,但須知台灣如今的失業情勢依然嚴峻,劉內閣應以解決失業問題自許,而非僅僅以降低失業率為滿足。

     羅家倫在《新人生觀》一書曾說:「俠,是出於偉大的同情。」年輕時曾創作十餘部武俠小說的劉院長,當更能體會此語的意涵,在民生疲困如斯的今天,一切施政自應出於偉大的同情才是。至於若干表象的數字,只要參考參考即可。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5272&aid=3528763
 回應文章
冷眼集/冰冷的數據,怎感受疾苦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晚報╱記者陳素玲/特稿】 2009.07.23 02:52 pm 
 
主計處昨天公布6月失業率在6%邊緣,與社會氣氛落差大,引發外界「失業率是否失真」爭議。主計處與勞委會拿出國際標準反駁,也是所言不假。但國際標準、失業率都不應只是冰冷的數據與理論,數字背後,政府到底看到了什麼? 又做了什麼?

正如勞委會所言,我國採行的失業率統計,非台灣獨有,而是國際勞工組織的就業、失業標準定義,只要有工作,無論工作時數多寡,都視為「就業」,此一標準,世界各國皆然。再論派遣、部分工時的「非典型僱用」,相較日、韓等國,我國排名還在很後面。

官員講得都對。但是官員在「正確解讀」失業率之外,看到每周工時低於29小時者,高達70萬人,每周工時低於16小時者,也有4.7萬人嗎?還有官方到現在無法精準統計的「派遣黑數」,上述「低工時、低就業」人數幾乎都要近百萬人,這些都是排除在失業率的64.7萬人之外,政府有當一回事嗎?

面對就業型態的質變,政府到現在什麼也沒做。數十萬的派遣勞工,勞委會到現在還掙扎在「派遣法」訂與不訂之間。低工時的打工族最常就業的4人以下企業應強制納保,勞委會也還畏懼職業工會壓力而難以開展。簡單說,政府不但無法遏阻「非典型僱用」的濫用 (很多是長期僱用,卻改成短期派遣),連勞動法令都跟不上。

非典型僱用的浪潮,或許政府無力阻止,但是除了勞動法令保障不足,這幾年也不見政府針對資方進行勞動檢查,因此名義上勞工雖受勞基法保障,現實情形卻可能連勞健保基本保障都沒有,更別說動輒被無預警裁員 (如奇美電曾無預警裁減大量派遣員工)。不談失業率可以,但是政府勞動管理與法令,何時才能跟上勞動環境變遷,就沒有理由規避。

全球低工時現象浮現!
 
【聯合晚報╱記者吳孟庭、曾桂香、陳素玲/台北報導】 2009.07.23 03:10 pm 
 
工作1小時的低工時勞工,到底算不算失業人口?主計處認為,低工時的勞工,都不計入失業人口,但此說法受到部分人士的質疑。不過,主計處認為依國際標準,從事有酬工作,不論工作時數就視為就業者,從學理上來看,主計處並沒有發生統計繆誤。政大勞研所教授成之約則認為,失業率還是得有國際標準統一規範,因此工作1小時不能計入失業人口。

不過,成之約強調,工作時數少或非典型雇用者變多反應就業狀況,這是值得重視的的社會現象。

勞委會副主委潘世偉表示,台灣採的失業率統計與世界各國都一樣,如果現在失真,難道以前也都是假的? 他表示,韓國、日本失業率低,一樣也將派遣、部分工時排除,難道他們的失業率也失真?他強調,失業率與低工時就業是兩回事。

主計處日前指出,目前就業失業統計與美國等世界主要國家相同,是採國際勞工組織 (ILO)對就業、失業標準定義及所建議的統計方法辦理。

國際勞工組織認定就業人口的定義是,凡於資料標準週 (每個月含15日那一周)從事有酬工作,不論其工作時數多寡,均視為就業者,至於幫忙家庭事業的無酬家屬工作者,則工時須達15小時以上,才能視為就業者。

而對失業者的認定,是指年滿15歲,在資料標準週內同時具有無工作、隨時可以工作且正在找工作或已找工作正在等待結果等3項條件者,因此工作1小時還是屬於就業狀況。

對於就業市場出現許多低工時、低就業情形,國際標準是否已不符合現在真實的狀況?成之約認為,失業率的計算還是得參考國際標準,因為不同步,在國與國間的比較,或企業參考時,就會產生落差。

成之約指出,目前除ILO國際標準,還有一種是認定就業保險請領率,但後者比較能反應非自願性失業,而不是整體失業,另外如中國則採失業登記標準,有登記才採計。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5272&aid=354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