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台灣失業勞工聯合總會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社會團體【台灣失業勞工聯合總會】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相關評論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失業率未破6%的考驗與隱憂
 瀏覽1,019|回應1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社論】 2009.04.30 05:37 am 
 
行政院主計處發布3月人力資源調查統計概況前夕,勞委會主委王如玄指出,政府採取各項有效措施,失業率增加幅度應減緩,她預估三月失業率絕對不會破6%。結果真的未破6%為5.81%,讓王主委鬆了一口氣。但深入分析3月人力資源統計,所呈現的問題,可能比失業率破6%更嚴重;尤其暑期畢業潮即將來臨,必須事先策劃未雨綢繆,以資因應。

我們之所以指出當前失業問題比破6%更嚴重,主要從下面幾點觀察:

一是根據15歲以上人口動態變化分析;在經濟正常狀態,每年增加的15歲以上民間人口,約四分之三流入勞動力人口,約四分之一流入非勞動力人口;即使在民國90年經濟淪為50年來首度負成長,91年失業率竄升5%以上時,15歲以上增加的人口流入勞動力者尚占44%,流入非勞動力者也不過56%。然今年3月與金融海嘯爆發前的去年8月比較,七個月來15歲以上增加的民間人口,流入非勞動力者竟然高達147%,流入勞動力者是-47%;這是極不正常,也非常不合理的現象。

二、最近七個月來就業者中被裁員的淨額高達24.4萬人,而其中轉為失業者僅17.8萬人,失業率才未破6%;竟然有6.6萬人原有工作被裁減後未再找工作,而變成非勞動力。其中除少數已屆退休年齡外,絕大多數是具有工作能力,有工作意願,也想找工作,只是在調查當周未找工作而被列為非勞動力。如此等被裁人員長期不找工作,顯然是對社會不再寄以厚望,而到哀莫大於心死的境界,是何等的悲哀!若未來還想找工作,在這被列為非勞動力人口期間,失去失業資格,連申請失業救濟都無法獲得,豈不較列為失業者更淒慘?

三、在國外,15歲以上民間人口,具有工作能力、有工作意願,想工作,如未找工作者,仍列入勞動人口中的失業者;但台灣將他們列入非勞動者,故在作國際比較時,台灣所統計的失業率顯然偏低。因此,主計處將非勞動力中的「想工作而未找工作的人數」加入失業人數中列為「廣義的失業率」,以利國際比較。依廣義失業率即國際間一般所稱的失業率,台灣去年11月已超過6%,今年2月破7%,3月更達7.4%。但實際上,還不止此;根據過去經驗,愈是在不景氣時,想工作而未找工作者每年增加的人數,占非勞動力增加人數比例愈高,如90、91年約占三分之一,但近七個月來卻大幅降低,祇有13%,顯然有低估現象。

另據行政院主計處對工商場所調查統計,今年2月與去年8月比較,半年來工商服務業受僱員工被裁減的淨人數高達33.3萬人,較同期間對家庭所作的人力資源調查整體就業人數被裁減淨額24萬人,多出9.3萬人。這雖是兩種不同調查間所發生的差異,但最近所發生的案件,如已被廠商所裁減失業的員工,卻瞞著家人朝九晚五外出假裝上班,致使在人力資源向家庭調查時仍列為上班族,這種現象除間接證實人力資源調查的失業率有偏低之嫌外,這類被裁減員工心理上的壓力,遠較一般失業員工更痛苦,故最後走上絕路不在少數。

再觀察去年8月工商服務業受僱的665萬員工,到今年2月被裁減掉33.3萬人後,仍在工作的631.7萬人,今年1、2月平均薪資較去年同期削減了12.13%,生活那能不節衣縮食?而其中製造業員工薪資更削減了20.62%,這除年終獎金無著外,還有許多廠商放無薪假的結果。目前製造業所僱員工及其家屬,超過500萬人,每月收入少了五分之一,其悲慘情況可想而知。

有人認為放無薪假可降低廠商生產成本,但今年1-2月製造業生產大減35.9%,而為了挺員工只裁減員工5.6%。因此,每單位產出勞動成本年上漲率接近20%,在出廠價格不漲反跌的壓力下,真是血本無歸。

雖然某些政務官高喊春燕快來了,但當前民間的這些疾苦知曉嗎?有無化解之道?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5272&aid=3411922
 回應文章
臨渴掘錯井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社論】 2009.05.01 05:05 am 
 
今天應該是台灣勞工最快樂不起來的勞動節。因為600多萬勞工,絕大多數只圖一個溫飽,每個月有薪資到手,一家人可以衣食無缺;但3月份的失業率出爐,即使依官方的數字,失業率已高達5.81%,失業人口63萬,而且平均薪資還大幅下降。

但本報昨天的社論已指出,這個數字並不符合國際通例;大批有工作能力及意願,想工作但未找工作的勞動人口,被官方排除在失業者之外;若依國際通則也一併納入計算,3月的失業率是7.4%,失業人口已逾80萬,直接、間接波及的家庭不知多少。而因為失業率快速飆高,全球景氣衰退迄未明朗,更多的受僱者憂心忡忡,不知裁員的巨斧何時會落到自己頭上,怎快樂得起來?

這樣的情況似乎各國皆然,我們也難以獨善其身。事實正好相反!同一時間受創慘重的日本與南韓,失業率只有4.4%與3.7%,經濟負成長的新加坡則為2.5%,比較嚴重的香港,也只有5.2%。與去年金融海嘯發生之前相比,我們惡化的情況最為嚴重。

究竟台灣出了什麼問題?我們的政府又出了什麼問題?在2008年以前,台灣經濟的表現已不愜人意;從李登輝政權到其後的陳水扁政權相繼以意識型態治國,一面刻意挑起兩岸的勃谿,一面強力鎖國,台灣已與興旺的國際市場分道揚鑣,除了隨著加工業出走而創造出來的中上游原材料及零組件的繁榮景象之外,其餘百業多蕭條羸弱,欲振乏力。因而在李、陳二人及其團隊的強力扭曲之下,台灣經濟長時間畸形發展,內銷產業尤其乏善可陳,為今天的失業嚴重惡化,種下禍根。

2008年伊始,台灣經濟即逐步走入全球各國難以比擬的危機:我們的擎天一柱正被啃噬侵蝕,從根本魚爛。其關鍵即在於中共「十一五計畫」昭告天下要「騰籠換鳥」,將自慚形穢的加工出口業徹底剿滅,企圖向更高科技、更高附加價值的產業升級。這種緣木求魚的愚行,勢將自毀對岸20年來的輝煌經濟成就;但首當其衝的,則是台灣以對岸加工出口業為主要出口對象的中上游產業,因而唯一支撐台灣經濟成長的動力注定要熄火。這就是從2008年開始,台灣經濟一瀉千里,失業率直線上升的獨特原因。

面對如此可怖的危機,2008年的前半,忙於選舉奪權的扁政府固然無暇顧及,520之後走馬上任的新政府則全然懵無所知,幾個月之間毫無做為,到9月金融海嘯爆發,猶自以為可以安然度過,直到11月中主計處終於公布第三季經濟已陷入衰退,方才急忙找尋掘井之計。在最危險的時刻,我們不但不能未雨綢繆,反而蹉跎時日,使災禍愈演愈烈。

馬政府發覺事態嚴重之後,也竭盡全力彌補,推出林林總總的救失業率行動,諸如耗費1.8億的立即上工計畫,97.8億的短期就業措施,66億的就業促進方案,以及其他振興經濟、擴大內需的天文數字救急措施。這樣的花費不知為困窘的財政增加了多大的負擔,也足見馬政府視民如傷、苦民所苦的衷忱,但失業率也同時急速竄升;只能說,好心成不了大事。

為什麼成不了大事?因為這一切做為都未切中要害,只是隔靴搔癢乃至頭痛醫腳。如果馬政府苦民所苦,就必須睜開眼來認清現實,設法與對岸聯手挽救大陸的加工出口業而澤及台灣的中上游產業。與此同時,則應把握三通此一半世紀來最大的良機,將台灣一舉推上國際市場的核心地位。

只要用對力,半年之內即見大效,台灣勞工才真能脫離苦海;當然,叼此之光,馬總統的滿意度也會一飛沖天。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5272&aid=341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