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 徐碧華、何孟奎】 2009.04.14 02:59 am
這一波金融海嘯非同小可。台灣2月失業率破表,達5.75%,創下歷史新高,失業人數衝破60萬人。失業潮來得又急又猛,從意識到問題至破表不過半年,失業人數增加17萬人,成長近四成。雖然景氣已見落底曙光,裁員、減薪還未結束,失業大潮還在漲…。.
去年9月至今年2月,半年內,台灣的雇主減少4.5萬個,減少近一成;民間就業機會減少24萬個;唯一能緩和就業機會流失的是政府部門,政府增加僱用8.8萬人。
行政院主計處第四局副局長黃建中說:「出口、內需產業都受到波及,幾乎各行各業都在生產失業者,失業才會這麼嚴重。」
小英有兩個親戚在DRAM廠上班,年初時在休無薪假,她好擔心。沒錯,這一波最緊張的就業市場是製造業。
引爆這波經濟衰退的是金融產業,裁員最嚴重的卻是製造業,財富縮水導致歐美消費萎縮,重創台灣出口。就業減少、所得下降,又衝擊民間消費,內需產業也跟著受累。
畢業生求職 最衰的一年
製造業就業者多屬男性,這波男性失業率比女性高,引發家計問題比過去嚴重。失業現象源於經濟規模的萎縮而不是產業結構的調整,職缺釋出很少,社會新鮮人承受最大的苦果。台大校長李嗣涔早早就警告同學:今年大學畢業生找工作是史上最難的一年。
勞工議價能力空前薄弱,上一波失業潮不過用到「凍薪」這個詞,這一次已到「減薪」的程度。經常性薪資已連續下跌四個月,累計減了約1,500元,減幅達4%。
裁員、減薪要持續到什麼時候?黃建中說:「失業是落後指標,要等景氣回升到企業需要加人了,失業才會顯著改善。」
凍薪變減薪 勞工超心酸
上一波經濟負成長出現在90年,91年回到正成長,但失業率高點是出現在91年。失業率改善到持續見不到5%,那是92年10月以後的事。「上一波是製造業和營造業救了失業。」黃建中拿出數字指出,93年至97上半年增加了81.7萬個就業機會,兩大行業占了一半以上。各國降低利率刺激景氣,國際需求快速回升,製造業擔任起創造就業的角色。
這一次,國際需求顯然無法像上次回升得那麼快,黃建中說:「遍尋不著能擔當創造就業的行業。」他反問:「看得到那個產業要大規模投資嗎?」
要製造業回到2008年經濟規模可能還要一段時間,金融業短期內恐怕也沒有新項業務。可能今年還看不到失業率的高點,退潮的速度也會比上一波慢很多。黃建中說:「政府因應得很早。」去年9月失業率數字出來時,中央銀行就有大動作了。
去年9月,美國雷曼兄弟申請破產。10月22日台灣9月失業率數字出爐,10月30日上午,中央銀行緊急宣布降息1碼(0.25個百分點),一個月內第二度降息。央行總裁彭淮南說,按經驗,9月失業率應該下降,結果不降反升,讓他看到景氣下滑的訊號。
黃建中說,年度失業率的最高點幾乎都出現在8月,那是畢業生大舉出校門找工作的時間。上一波失業潮的5.35%失業率歷史紀錄就是91年8月創下的。「9月失業率比8月高,的確不尋常。」
從此,主計處在記者會前兩個小時,主動將失業率數字通報各相關單位,包括行政院、中央銀行、經建會、勞委會等,官員說:「幾個月來都如此。」
藥也下得重,財經官員說,在上一波失業潮91、92年,政府增加僱用約4萬人,這一波至今已加倍超過8萬了。
黃建中說,失業、減薪問題若無法改善,民間消費拉不上來,「創造就業一定得做,中短期都要做。」政府部門現在還擔心一個問題:工作機會向開發中國家移動。一位財經官員說,不景氣下,低價成了王道,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趨勢還會繼續。
打造新產業 創造新機會
主計處官員指出,台灣掌握零件的能力已經非常強,95年主計處做了調查,「台灣接單、海外生產」這所謂三角貿易的收入,已占了製造業收入的四分之一。
政府也在找商機,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黃日燦說,兩岸簽了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後,台灣如能以大陸市場為腹地,「就大大擴大內需了」。
操之在我的部份也在進行,中研院院士、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朱敬一說:「如果太陽能產業能發展,就能吸收面板、DRAM產業的失業人口。」 (系列四之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