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台灣失業勞工聯合總會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社會團體【台灣失業勞工聯合總會】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相關評論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救失業,不能只救失業率!
 瀏覽750|回應1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社論】 2009.02.04 04:32 am 
 
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開會期間,日內瓦的「國際勞工組織」發表就業展望報告,預估今年全球新增失業人口將在一千八百萬至三千萬之間;若衰退情況惡化,則可能到五千萬人,相當於全球失業人口增至二億三千萬人,達總勞動力的百分之七點一。

因此,失業已成了全球衰退聲中最大也最棘手的難題。由於所有的衰退問題裡最有社會動亂潛能的即是失業,失業會拉高社會的「悲慘指標」而引發暴力與動亂,因而各國政府莫不使盡全力救失業。

但平心而論,所有救經濟的措施裡卻又以救失業最難;良好的救失業措施必須設定在未來願景的架構下,若能奏效,救失業的花費就會變成一項有利於未來的投資;否則,它就會變成另一種燒錢遊戲,把國家財政的破洞愈燒愈大。最近歐巴馬政府的八一九○億美元振興經濟方案頗受批評,其中的一項就是它為了救失業而花費超乎正常的成本。

全球失業日益嚴重,台灣當然也不例外。由於去年第四季快速萎縮,十二月份工業生產大幅滑落百分之卅二點三,進出口也下滑超過四成,當然失業暴增;十二月時已失業超過五十五萬人,失業率達到怵目驚心的百分之五點○三。儘管春節前若干企業以「無薪假」的方式緩衝,但由於去年底訂單持續大幅下跌,相當多的無薪假勞工終究會在這一兩個月內變成失業者,而形成第二波失業潮。已有專家估計,目前的失業率可能已超過了百分之六這個新高。

也正因此,從春節前小年夜到年後這段期間,政府卯盡全力救失業,並已提出高達三千三百億的搶救失業方案。政府能聞聲救苦,這當然是好事,但綜觀各類救失業的措施,卻難免予人是在「救失業率」的聯想。若政府不顧擴大赤字而一味撒錢,只為了讓失業率的數字好看,因而在救失業的同時卻看不到願景;如此燒錢,能燒多久?電子教父施振榮先生最近表示政府的口號太多、錢也太多,由救失業率這一點上豈非已獲得印證?

人們皆知道政府拚命救失業,其實有著相當成分的政治考量;由於在野黨已揚言將在年後發動五波群眾活動造勢,並將在馬總統就職周年時提出罷免的口號,面臨此種政治挑戰,對當政者而言,壓低失業率自然而然地進入了時間表。於是,整個救失業率的決策過程,先有壓低失業率一點五個百分點的原則,而後再以「倒砌金字塔」的方式,拼裝在原來的七項計畫中。在宣布救失業的記者會上,政府官員在回答記者詢問時離離落落,連基本的失業率四點五及十五萬個工作機會怎麼算出來的,都答得讓人不知所云,其拼湊性質已不問可知。

因此,政府不是在以成型配套的政策救失業,而只是在東拼西湊地救失業率。由於過程拼湊,將來恐會未見其利反受其害。例如將工程拆開由鄉鎮分包,即難免品質堪虞而且淪為地方綁樁;許多原本由義工擔任的工作也計算進來,則只會徒耗公帑;至於教育券,當然可使一些人免被列為失業人口而壓低失業率,但工作都找不到了,誰還有心去接受再教育?至於勞工的「充電加值」,勞工也反應冷淡,他們寧願無薪到公司門口等候著看是否有班可上。由上述林林總總的問題,這個「救失業率」方案的草率匆促已可概見。

當今經濟情勢嚴峻無比,但危機卻也正是轉機;政府無論救市、救經濟、救失業,都更需要深謀遠慮,根據未來的願景而妥擬對策;這樣,錢才可能花在刀口上,並為未來創造更多的財富與機會。如果只是基於數字壓力或政治考量而從事短線的撒錢,由於領到錢的人並沒有擺脫失業的陰影,仍是前途茫茫,他們心中未必會感謝,政府各機構也只是多出一堆新冗員。這也就是說,「救失業」一定要和「救未來」掛在一起,它必須是長程策略的一環,而不能變成病急亂投醫的短線操作。政府救失業的措施受到批評,這皆是善意的求全責備!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5272&aid=3253212
 回應文章
搶救失業 終究要對症下藥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9-02-05 中國時報 【中時社論】

     政府新春開張沒多久,就急急忙忙推出所謂「教育券」方案,要鼓勵失業幾個月的年青人回大專院校充電,對他們提供學分費的補助。教育券在本質上是一種政府提供的學分津貼,一般認為只有剛畢業不久的七年級生比較可能受用;一旦成家育子,則家庭開支的壓力將逼得勞工無法享受「無薪充電」。

     另一方面,行政院也推出一籮筐的搶救失業計畫,由各部會署提出種種方案提供雇用量,包括環保署的資源回收工、衛生署的登革熱防治員、教育部的外派訪員、內政部的景觀拉皮小工程等等。國民黨日前新春團拜時,馬總統等對這些措施多所肯定,但無奈外界批評聲浪不少,未來成效也不被看好。

     我們認為,政府當務之急,就是靜下心來好好檢視一下台灣面臨失業問題的本質及其解決之道,請政策規畫者問問自己:「為什麼最近失業率會暴增?要怎麼舒緩這些失業?」切忌急衝擅動而推出倉卒的雜湯濁藥。

     先看政府的教育券政策。在勞動統計上,社會成年人可以概分為三群,其一是就業人口,其二是失業人口,其三是非勞動力。就業與失業人口的總和,稱之為勞動力。所謂失業率,就是失業人口除以勞動力。至於非勞動力,則是指家庭主婦、學生、退休賦閒在家等「不去市場找工作」的人。政府以教育券鼓勵年輕人回大學充電,就是在促使許多人退出勞動市場、重新歸類為學生等非勞動力。就統計數字來看,這樣的安排當然會使失業率降低,但這恐怕與社會各界所期待的搶救失業,有相當的距離。

     就概念上看,比較可能回大學充電的,大概是三十歲不到的年輕人。他們也許未婚、也許與父母同住,生活比較沒有壓力,不景氣的時候回學校蟄伏一兩年本無不可。但換個角度來講,這些人原本就不是需要「搶救」的失業群。之所以社會要求政府搶救失業,是指那些四、五十歲、已婚、有相當經常性支出、不能沒有收入的群體,他們的失業將產生許多社會問題甚至悲劇。因此,在社會關懷、社會救助、社會保險的理念下,才會期待對這些人有所搶救。但是,這些中年失業者卻難以放棄家庭、重回學校。教育券政策用五十四億的人民納稅錢,卻未能幫助那些亟需伸予援手的家計負擔中堅者。誠如許多輿論所言,教育券是在救失業率,不是在救失業!經濟蕭條就像是病人得了嚴重足疾,但教育券政策卻不是開藥治療足疾,而是叫病人不要走路;只要不走路,腳就不太會痛,自然也就無所謂足疾。

     再談各部會所提的搶救失業方案。當行政院依其部會編組而分配就業額度時,其實出發點就已經有「生產者導向」的扭曲。台灣的失業不均勻地散布在各個產業,這是東亞諸國著重出口導向的自然結果。如果要救當前特殊的大量失業,當然就該由下而上去構思計畫:先評估市場與產業供需失調的情況,再由經濟部及其他部會署規畫特定的補救計畫。這些計畫未必完全是從零開始,卻可能是將愛台十二建設中若干相關計畫挪前或加速或修改,就自然能有所銜接─這才是「消費者導向」的正確政策構思。由中央部會署由上而下地開列一些景觀拉皮、環境清潔等工作,期待失業者投入,則就像是廠商先生產產品,而後再強行推銷給消費者一樣,在概念上失之懶惰,在效果上也會大打折扣。

     最近許多國際財經刊物,都已經針對世界各國在金融海嘯期間的財經因應政策有所評比。許多國際專家都認為,最好的搶救失業政策,就是在經濟衰退期間吸引勞動力投入基礎建設,以待未來健康地重新出發。但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我們只看到一波接一波的短期政府支出燒錢方案,卻看不到多少對症下藥的積極建設規畫,更不用說三、五年後台灣的經濟遠景了。馬總統希望大家給邱正雄副院長所領導的財經內閣多鼓鼓掌,在精神上我們完全同意;但在實務上,人民即使雙手用力鼓掌、拍得紅腫,也不能減輕足疾的疼痛。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5272&aid=3254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