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 2009.02.01 02:31 am
春節假期即將結束,許多人已返回工作地準備上工;但有些人卻因為企業關門或裁員,而無法重返工作崗位。這一波「年後失業潮」究竟有多嚴重,目前尚無法測底,但從最近各國大裁員的規模看,台灣只怕沒有樂觀的餘地。
一周來,全球從西到東處處都是裁員的哀號。美國的「黑色星期一」,六大企業一天內即裁掉七萬人,隨後波音和星巴克又裁減了一萬七千人。在歐洲,荷蘭國際集團ING和飛利浦共裁一萬三千人,法國的「黑色星期四」則有兩百萬人進行大罷工。次日,日本的NEC和日立裁員兩萬七千人,汽車業則宣布將裁員兩萬五千人。可見,景氣還在下沉。
對於國內的失業問題,馬政府並非毫無所覺,也在年前加開了府院會議研商。問題是,各部會雖了解問題的嚴重性,但對於如何運用手中資源搶救,卻顯得步調蕪雜、策略紛亂。最令人擔憂的是,目前內閣提出的對策,均在延長失業給付、提高職訓補助等措施打轉,只是針對既有的救濟對象擴大補助。別忘了,年後失業潮將奪走更多人的工作,若政府提前將應急的子彈用光,未來要拿什麼協助新失業人口?
專家學者批評政府救失業做得「太快太急」,質疑的正是這點。若不能對情勢的發展保持警覺,只一味重複已經在做的事,結果勢必造成資源分配的困窘和不公:少數人重複享受照護,更多失業者卻無人聞問。半年多來,政府對失業的估計一直失之樂觀,犯的即是這樣的錯誤;不看清問題,就倉促發射,如何命中目標?
劉內閣宣布二月底將推出擴大公共服務就業方案,要創造十五萬工作機會,這對紓解大失業潮自有一定助益。然而,這個目標並不容易達成,馬政府必須上上下下上緊發條,只有拿出像發放消費券時那樣九成九九的執行力,才可能落實。否則,以勞委會推動「立即上工計畫」的表現,推動三個月執行率才兩成多,救什麼都成了紙上談兵。
提醒劉內閣:彼此激盪不同思考是對的,但適時做出正確的選擇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