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28 工商時報 【工商社論】
受到全球金融海嘯影響,國內失業人數在9月回升,失業率4.27%創下近3年新高,長期失業人口更直逼7萬人,從昨日經建會公布9月景氣再現藍燈看來,失業情勢還會進一步惡化,失業率超過5%的日子,恐怕為期不遠了。
自二戰結束以來,美、歐失業率雖然在景氣衰退時會升高,惟隨著景氣擴張,失業率便會回降至自然失業率(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的水準,不過,這個規律被1974年的石油危機徹底顛覆了。1974年之前,歐盟各國失業率僅2%,但在歷經1974年至1981年兩次石油危機後,德、法等國失業率快速升至10%,失業噩夢自此揮之不去。
經濟學慣將失業分為摩擦性、結構性及循環性三類,1970年代這一波失業起因於石油危機所帶來的衰退,可算是「循環性失業」,但由於各國產業結構、生產技術在衰退循環期間出現重大變化,因此許多就業機會隨著衰退一去不回,至終形成嚴重的「結構性失業」問題,近20多年來不論景氣多好,歐盟各國的失業總是居高不下,去年歐盟經濟表現不差,但德國失業率仍高達12.0%、法國也達8.8%。
然而,這樣的變化不只發生在美、歐而已,幾年前也曾出現在台灣,台灣在2000年以前的失業率始終在1.5%至2.9%之間,惟2001年台灣在全球網路科技泡沫中重創,經濟衰退2.2%、失業率飆升至5.2%,自此任憑景氣再繁榮,台灣的失業率總是在4%的高水準,如同昔日的美、歐一樣,台灣在此次的衰退中也衍生出嚴重的結構性失業問題。
循環性失業與結構性失業雖有型態上的不同,但從歷史的經驗可以發現,在重大經濟風暴發生的過程中,本期的循環性失業,往往會成為下一期的結構性失業,而許多在衰退期間蒸發掉的就業機會,從此一去不回,即令景氣回升後,亦復如是,1970年代的歐美、2001年的台灣皆是如此。
全球此次所面臨的金融海嘯,論規模是百年未見,論衝擊層面更是遍及金融、保險、生產、外貿等所有商業活動,論衝擊的地區則是五大洲無一倖免,但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中國與全球化接軌未深,所受衝擊相對輕微,這意味在金融海嘯的資源重分配下,將使得中國既有的經濟優勢更為強化,影響所及,兩岸間的經濟競合也將因此更為迅速,而這樣的結構調整究竟會為台灣創造新的就業機會?還是會使台灣產業外移更速而使既有的就業機會一去不回?必須務實的研議,這個問題若不審慎應對,其所衍生的「結構性失業」問題恐將一舉超越1970年、2001年,馬總統3%的失業承諾也將成為笑談。
劉內閣面對當前升高的失業率,星夜研商「短期促進就業方案」,期望提供8個月的公共服務就業機會、工資補貼等措施以協助失業家庭度過難關。政府能苦民所苦,並匡正四年前就業方案的闕失,令人欣慰,惟這項方案是建立在「循環性失業」的基礎上,也就是相信隨著日後景氣回升,一切風暴前的就業機會都會重新回來,但是從1970年、2001年的經驗看來,這樣的判斷實在過於樂觀。只有短期促進就業方案,絕對難以解決台灣的結構性失業問題。
值此風暴,政府確實該提出短期就業措施,但更必須規劃長期的就業政策以因應這一波結構性失業,而從歷史的經驗可以發現:最好就業政策就是產業政策,因為政府不可能年年舉債數千億元去創造就業機會,惟一可做的便是盱衡當前經濟情勢,訂定產業政策,再透過產業的發展來創造就業機會。
我們認為,政府當前所該盱衡算計的不是別的,正是這一波金融風暴下的兩岸經濟競合戰略,「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若應因得當,非但台灣結構性失業問題得以化解,長期以來經濟成長停滯的問題也可望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