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 2008.02.14 02:22 am
去夏由於國際原油及原物料價格大漲,國內相關產品成本上升,復受到颱風豪雨影響,許多商品價格大幅上揚;但政府發表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卻相當穩定,去(96)年6月CPI總指數僅上漲0.12%,7月甚至下跌0.34%,引起國人大譁,質疑政府發表的物價指數可信度及代表性有問題。
行政院主計處為改善此一情況,於日前公布的今年1月份物價變動概況,已配合近年來國內經濟結構與國人消費型態的變化,將原以民國90年為基期的各種物價指數,改以95年為基期,同時調整權數結構與查價項目,使其更能符合當前實況,以增強其代表性與敏感度,值得肯定。
今年1月CPI總指數上漲2.96%,雖較去年10月上漲5.33%的高峰有所緩和,仍然接近3.0%,高於維持物價穩定2%的目標;尤其不包括蔬果水產及能源的核心物價指數,自去年10月上漲超過2%以來,逐月上升,今年1月已上升2.71%,是民國88年3月以來的單月新高,顯示國內通貨膨脹壓力正持續擴大中。更嚴重的是1月躉售物價指數(WPI)大漲10.21%,是三年來的新高;而其中進口物價指數更大漲16.94%,創下17年來的新高。由於台灣重要原物料幾全賴進口,進口原物料價格大漲,提高國內生產成本,對未來國內產品價格及消費者物價上漲,將是重大壓力。而國際石油、原物料及糧食價格大漲,加以中國大陸工資上升,人民幣升值速度加快,其出口產品價格開始上升,美國已感受到大陸將通貨膨脹輸出到美國,通貨膨脹已是世界問題了。
正當通貨膨脹向世界各地蔓延之際,美國去年8月爆發次級房貸風暴,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在採取緊縮措施抑制通貨膨脹,抑或採取寬鬆措施紓解次貸問題的兩難之下,採取走一步看一步的做法。沒想到次貸風暴一發不可收拾,其影響範圍不斷擴大,由房市、住宅投資,擴及到金融業、股市,終於影響到民間消費及整體經濟;波及的地區,由於全球化的影響,迅即擴展到歐洲,再擴大到亞洲及許多新興工業化國家。雖美國聯合歐洲中央銀行,數度採取強烈措施,但效果不彰,次貸風暴影響有愈演愈烈之勢。
因此,美國於1月底公布去年第四季經濟成長率,自第三季的4.9%,急速下降為0.6%,僅及預估的一半,全年成長率自前年的2.9%,降為2.2%。同時,國際貨幣基金(IMF)亦向下修訂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自原估計的4.4%下降為4.1%,美國及歐洲今年經濟成長率亦分別下修0.4及0.5個百分點,降為1.5%及1.6%。實際惡化情況尚不止於此;如1月底債券評鑑業者標準普爾調降世界各大銀行及金融機構的信用評等,幾乎所有世界知名投資銀行全未倖免,對已遭受打擊的世界金融業,更是雪上加霜。又如2月9日在東京召開的七大工業國(G7)財金首長會議,表示預估美國次貸危機導致的全球金融機構提列的資產損失,高達4,000億美元,但G7竟然提不出有效對策。更嚴重的是股市連續大幅下跌,僅今年以來到2月8日止的五周內,全球股市市值被蒸發金額高達6.7兆美元,超過去年全球GDP的八分之一,其對全球消費與投資的衝擊之大,可想而知。IMF1月底下修的全球經濟成長率再向下修的機率,大幅提高。去年11月28日本報社論所提出的「停滯性膨脹勢難避免」,可能成真。
面對「停滯與膨脹」的兩難局面,國內部分學者認為,今年要擔憂的應不是物價問題,而是經濟成長趨緩的困境,而建議央行以維持匯率為優先,不宜採取緊縮貨幣政策。但我們鑒於近半年來國內外物價的蠢動,絕不能掉以輕心;要知通貨膨脹一旦形成,其對一般老百姓的傷害,遠較經濟成長趨緩為嚴重,這也是各國中央銀行以「維持物價穩定」為其第一優先任務目標的原因所在。
台灣CPI自去年8月至今年1月,半年間平均上漲3.5%,遠較600萬受雇員工薪資增加2.1%、數百萬依賴存款利息維持生活的退休老人存款利率2.5%,高出很多。實質上,他們的薪資及利息收入,這半年來都是負成長;執政當局忍心讓他們生活日益惡化,坐以待斃嗎?
大家只看到1月躉售物價指數上漲10.2%,進口物價上漲16.94%,認為問題嚴重。若再深入看其走勢,原物料價格指數去年前三季僅上漲7.8%,第四季即暴升到33.1%,今年1月更驟漲45.9%;這可能是第一次石油危機後,30多年來的最高漲幅。而且國際石油、重要原物料及糧食價格,不僅居高不下,有的還在持續上漲,何時能夠穩定、回跌尚難預料。而目前在政府凍結油品售價及內需不振的壓力下,原物料價格的暴漲,並未全部反映在成品價格上。一旦政策鬆綁、景氣回升,成本上升完全反映,屆時物價漲幅再攀高勢難避免,其傷害將更嚴重。執政當局必須未雨綢繆,採取預防措施,將其不利影響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