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消費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物價亂漲沒人管
 瀏覽17,723|回應159推薦1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ian≈ 這就是我們的生活 ≈

中國時報2007.11.02王瑞瑤/台北報導

 「簡直變成無政府狀態!幾十年來沒見過台灣物價這樣亂漲,根本抓不住。」收到麵粉在十一月十五日又要漲價的最新通知,而且一口氣從五五○元漲到六三○元,批發商氣憤難平,大罵政府麻木不仁,眼睜睜任由少數人宰割所有人民。

 重要民生物資在十月間大幅翻漲,但漲勢未見歇息,二十二公斤裝麵粉才漲為五五○元,日前批發商又接到進口商的通知,點明十一月十五日再加八十元,直接暴漲到六三○元。若從三、四月間每袋才賣三五○元來看,麵粉在短短十個月間,漲幅將近一倍。

 批發商忍不住心中火氣,大聲表示:「生目睭沒看過這款代誌。」幾十多年來,物價紛亂第一遭,比三十多年前的石油危機還要混亂,任誰都看得出來是有心人士刻意炒作,只有忙著選舉的政府沒感覺,甚至「沒有人出來講講話,沒有人想平抑物價。」

 細數十月與十一月已經與即將漲價的民生物資,批發商說愈說愈生氣,包括:奶油、沙拉油、麵筋、麵線、核桃、香菇、金針、胡椒、花椒、太白粉、冬粉、米粉、豆皮、鴨蛋、白米等,全都要翻漲一次。

 麵粉漲,麵包、麵筋、麵條、麵線統統都要漲。業務用三公斤的麵筋從一六○元漲到一九○元;雞蛋麵四斤一盒從一三○元漲到一五○元,關廟麵也漲了十元,十斤一箱的白麵線從三五○元漲到四百元。

 麵包漲得更凶,因為奶油又漲價了,七、八月間每磅從五十五元漲到七十五元,如今又跳到八十多元,加上沙拉油也漲,雞蛋價格居高不下,麵包價格肯定會愈來愈貴。

 一箱三十磅,售價四千元的美國進口核桃,十一月也將漲到五千元,腰果一斤從一五○元漲到一六○元。

 主要原料是馬鈴薯的太白粉,七、八月間二十五公斤裝從五百元一路飆漲,目前已到達一○五○元的新高紀錄,直接影響的是冬粉,五斤包裝原價一八○元,如今漲成二二○元。

 相較於其他物資,醬油的漲幅算是小意思,不過醬瓜卻漲得離譜,業務用三公升裝花瓜從一四○元飆到一八○元。

 批發商表示,醬瓜是颱風天的替代性糧食,沒想到製造商卻把漲價責任全歸為颱風菜損,實在誇張。

 雞蛋穩坐每斤三十多元的高價已超過一個月了,過了中秋節,需求銳減的鴨蛋也沒有跌價,賣得比中秋節前夕更貴,每粒從五元多跳到六元多,一個月內漲一元。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484534
 回應文章 頁/共16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物價漲風何時了?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Taiwan News 2007/11/15 
 物價高漲的議題,在台灣炒翻天,也是全球關注的焦點。最近,有關糧食和石油價格的訊息,憂喜參半—食品物價,近一、兩年內,可能還有得漲;而油價,明年春天前,可望稍稍回檔。  
 
【文/林麗美】
油價可能會回檔 糧價還有得漲

物價高漲的議題,在台灣炒翻天,也是全球關注的焦點。最近,有關糧食和石油價格的訊息,憂喜參半—食品物價,近一、兩年內,可能還有得漲;而油價,明年春天前,可望稍稍回檔。

聯合國下有一個「全球糧食計畫(WFP)」,追蹤全球糧食價格,發現過去五年來,糧食價格上漲了五○%以上。這項計畫的主持人席蘭(Josette Sheeran)預言:「未來幾年,糧食價格還會再上漲三五%。」這項預言,對最近飽受物價上漲之苦的消費者,無異是雪上加霜;對三餐不繼的貧窮國家的窮人,更是情何以堪!

油價可能明年回檔

填飽肚皮顯然不再容易,稍可安慰的是,油價明年有可能回檔。兩年前(二○○五年),投資手氣一向很順的高盛證券(雖然最近也飽受美國次級房貸風波之苦),預言原油市場:「每桶會上漲到一○五美元。」今年十月的最後一天,德州中級原油價格在紐約市場,達到每桶九四.七一美元,不到幾個小時,就碰觸到九六美元,高盛預言的一百美元油價時代,幾乎已經來到。

現在,同樣的預言大師—高盛證券對市場喊話:「明年四月以前,油價會回檔至每桶八○美元。」建議投資人:「油價投資的向下風險,動能逐漸提高。」言下之意,提醒投資人—現在是獲利了結不錯的時點。

物價上漲,尤其是食品,對有錢國家而言,是「農糧安全」問題,關心農業供需是否失衡、生產是否夠充裕;對其人民而言,也只是「選擇題」,就像前陣子颱風過後,台灣官員呼籲消費者,暫時不要去碰價格貴得離譜的食物,改吃便宜的或以罐頭食品代替。但是,對國家有戰事或發生洪患或乾旱等天災的消費者,過日子就顯得特別艱難。

一位聯合國農糧組織(FAO)的官員說:「才不到二年前,全球還是呈現糧食過剩的局面,只是產銷有失衡現象而已。」市場自由化的機制,理論上,應該更可以讓貨暢其流、物盡其用;但是,也因為自由化,使食品市場更加靈活調整,讓生產過剩的現象減少、讓庫存降到最低程度,一旦遇到天災人禍的緊急缺貨狀況,市場難以遞補缺口,物價趁機波動。

供需失衡 不漲也難

另一方面,中國與印度等新興國家,經濟的崛起,導致糧食需求遽增;還有,本專欄曾多次提及的「生質能源產業」的興起,瓜分了玉米與甘蔗等農作物作為糧食的市場,最近,聯合國的專家出面指控說,拿食物來替代油品,是一種不人道的犯罪行為,他呼籲將生質能源計畫往後拉長五年,以降低對人類糧食需求的衝擊;加上全球氣候的異常變化,洪患與乾旱交織而來,讓許多地區的農作物減產,像英國,近年面臨了有史以來最潮濕的天氣;而澳洲,則面臨了百年未見的空前乾旱。這些都是導致最近糧食供給失衡、食品價格高漲的重要原因。

窮國富國都受不了

這一波糧食價格的上漲,不只貧窮國家的人民受不了,已開發國家的消費者,也被壓得快喘不過氣來。記得今年夏天沒有來到之前,墨西哥人民上街頭抗議「玉米餅」價格高漲五○%的鏡頭?玉米餅是馬雅人的傳統主食,馬雅神話中,有「人是神用玉米做成」的美麗傳說,至今,墨西哥及中美洲地區的家庭,每一餐都會準備玉米餅,就好像歐、美人的餐桌上放烤熱的麵包一樣。到我們的中美洲邦交國家去觀光,還可以看到很多餐廳在正中間或是一隅,設有一烤灶,一個女人(我沒有看過男人)用兩手交換拍玉米餅(因為玉米不像麵粉有黏性,不能用桿的),再放進灶上烘烤,做成一片片熱騰騰、巴掌大的圓形玉米餅。

義大利的羅馬和米蘭,都是國際知名的大都市,才不久前(十月間),這兩個城市的人民也群聚上街抗議,抱怨他們的義大利麵愈來愈貴。任何物品價格上漲太多,對經濟也不見得有好處,像義大利今年前八個月的義大利麵條和麵包的消費量,就減少七.四%;而牛奶也喝得少,降低二.六%。

長久以來,農產市場的特性就是暴起暴落,台灣的農產品市場在颱風揚威而去後,就是一個最好的見證。通常,產品價格高漲一陣子之後,自由市場的機制很快就會恢復,過剩地區的產品,快速流向缺貨的地區。但是,這一波食物漲價,和先前的情形很不一樣,糧食的庫存量已降到最低,而且幾乎涵蓋了所有的農作物商品期貨都漲價。農糧專家預估,從全球缺糧的情況看,食品漲價可能要持續到明、後年。有人形容這是「後糧食過剩時代」,也就是說,因為氣候異常、人口過多及各國普遍降低農作補貼的趨勢,未來糧食供需失衡的機會,可能會愈來愈多。

最近油價猛漲,主要是地緣風險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來,土耳其進軍伊拉克導致中東情勢緊張;前不久,又發生墨西哥颶風,墨西哥南部產油大城,全市大撤退,煉油全面停頓。奇怪的是,這個地區的油產量,只占全球產量的一%,怎麼會煉油一停擺,全世界油價波動如此大?最主要是原油的庫存量大跌,尤其是美國,更是動見觀瞻。過去,石油市場有季節性的變化,冬天寒冷要取暖,耗油量大增;而蟄伏了一個嚴冬後,夏天的太陽特別珍貴,大家的活動力轉強,家家戶戶的汽車都出動,石油需求量也會大增。春、秋季的庫存水位通常會較高,但是今年的秋天卻很不一樣,庫存量一樣吃緊,眼見冬天將至,市場反倒擔心起來。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最近又連續降息,有意引導經濟向上成長,耗油量應該也要增加。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已同意十一月增產,非OPEC的產油國也有意增加石油產量,只是設備老舊,有心無力。油價節節高攀,好像已影響到消費情緒,開車族開始縮手,改搭公共交通系統的已不計其數。但是,這股消費者力量,還沒有強大到足以左右市場的地步,因為中國、印度及中東這些吸油的「大恐龍」,又有國家機器的補貼,他們的消費者還沒有感受到油料上漲之痛。不過,上周三(十月三十一日),中國政府已宣布調漲油價,這是今年中國油價第一次上漲。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Taiwan News財經.文化周刊》第316期】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507614
查哄抬》麥片漲1倍 消保官調查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王慧瑛/竹東報導】 2007.11.15 03:44 am 
 
各種民生物資漲勢不斷,新竹縣消保官日前接獲情資,指竹東鎮某家專門販賣家畜飼料商行,25公斤包裝的麥片去年11月售價230元,近日來連番調漲,前天價格漲到420元,1年間漲幅高達1倍,有哄抬物價嫌疑。

消保官靳邦忠昨天上午會同縣調查站、竹東分局等單位直抵商家勘查,徐姓負責人出示進貨單據顯示,該行是向新竹市某批發商進貨,進價今年7到9月297元,10月1日漲到305元,現場貨物價格標示每包400元。業者說,去年11月每包售價確實是200多元,今年11月初反映物價漲至380元,現在則賣400元。

由於業者的進貨單據提供不齊,消保官要求業者今天下午5時前,必須提出去年及今年9到11月的進貨及出貨紀錄檢具,否則依規避消保法第36條及57條,處3到30萬不等罰鍰。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505542
查哄抬》當歸進口60元 市價1200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張宏業、廖炳棋/台北報導】 2007.11.15 03:44 am 
 
調查局台北市調查處昨天協同消保官到台北縣蘆洲「達利」藥行查價,發現當歸售價從今年初每公斤約兩百元飆漲到每公斤一千兩百元,原先進口成本卻只有六十元,將展開調查。

調查局指出,他們在今年九月接獲線報,發現部分中藥進口大盤商以人民幣升值、石油漲價、運費提高等理由,不斷調高各項中藥價格,至今紅棗已由每台斤三十元漲至五十元,枸杞由每台斤九十元漲至一百一十元,冬蟲夏草更由九萬元漲到二十八萬元,當歸則從年初的每公斤兩百元飆漲了六倍之多。

調查局根據線報,發現位於蘆洲的達利藥行是業界進口當歸最多的業者,在台北地檢署協調下,昨天會同消保官前往達利藥行及位於三重的冷凍倉庫查訪。

調查局發現,達利藥行進口大陸甘肅種植的當歸,報關收購成本為每公斤港幣十至十五元(台幣六十元左右),但目前每公斤市價高達一千兩百元,對照今年初每公斤市價約兩百元價格,一年不到市價已往上翻六倍之多。

根據藥行提供的資料估計,藥行今年共進口三百噸的當歸,目前倉庫還有五十噸的當歸囤放,估計藥行獲利至少上千萬以上。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505540
等待黎明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時報2007.11.13中時小社論

 除了更動油價公式、機動調降關稅、檢察官四出查價之外,政府似乎並無其他物價對策。在能源政策、道德勸說、雙率政策這三方面,還有著墨空間。

 油價飆漲,不能坐以待斃,必須以能源政策因應。明年夏天是否該實施「日光節約時間」?核一廠與核二廠是否還是要提前退休打烊?如何藉由鼓勵騎自行車、鼓勵共乘汽車,減少耗油?都值得深入研議。

 黃豆、小麥、玉米等大宗物資,進口、加工都操在少數大型業者手中。過去經濟部物價督導會報,經常與大宗物資業者公會綿密接觸,掌握狀況,以道德勸說方式,防止不當漲價。並且,這種道德勸說,通常有一定效力。包括經濟部、公平會,宜參酌過去前例處理。

 此外,不論是成本推動漲價,或是需求拉動漲價,都能以貨幣政策減少衝擊。各國央行都是以「安定中求成長」為最高宗旨,先穩定物價,再求經濟成長。過去七年,我國央行兩率政策一面倒,偏向推助經濟成長。這種趨勢,現在似宜修正為「穩定物價高於經濟成長」。

 民眾抱怨生活艱困,陳水扁反諷表示:「活不下去還看展覽?」有這種總統,很難指望政府高層能有什麼作為。現在大局一面漆黑,只能指望部會首長,像是陳瑞隆、彭淮南這類技術官僚,本乎良知,擬具長期對策,等待黎明,等明年總統大選之後,由新總統裁定實施。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501760
陳?觀點》平抑物價的平議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陳?】 2007.11.13 03:45 am
  
談到物價、談到民怨,就會想起1977年埃及所發生的「麵包硬體發達」(Bread Intifada)。Intifada是阿拉伯語,早期英文世界常譯為rebellion(叛亂),與原意類似shaking off(擺脫、解除)不盡一致,因此西方媒體乃改用音譯的Intifada,以求接近原意。本年初在紀念Bread Intifada30周年的示威活動中,開羅街頭雖有小型衝突,但比起當年規模,實在是小巫見大巫。1977年1月,埃及民生物資尤其是麵包價格飛漲,數以百萬計的民眾走上街頭(美聯社AP資料),抗議遊行甚至演變為縱火、掠奪,沙達特總統匆忙出走,造成極嚴重的社會事件,史稱Bread Intifada,而這只不過是單一商品—麵包漲價所導致的風波。

問題在於麵包對於埃及人而言是民生必需品,食品權數(Food Weighting)又占當地消費物價指數達40%以上,民眾當然不能忍受麵包的飛漲,至如漲價不限單一食品,甚至擴大到其他民生物資,則「視民如傷」的問題,不能不予面對。

今年以來,各國紛紛傳出物價上漲的現象,其中民生物資更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不論經濟強國如俄、中、義、新加坡,或是新興國家如阿根廷、埃及、約旦均迅速採取因應措施,以防民怨累積。以對岸的中國大陸為例,自7月起即推出「一系列舉措抑制物價上漲」,其中包括「關於促進生豬生產發展穩定市場供應的意見」「加息減稅(利息稅)」「禁止行業組織串連漲價」「緩解肉蛋上漲三項措施」「低收家庭補貼」「啟動價格調節基金」等,動作頗大。

誠如張院長所說,全世界都在漲價,但問題在於有無因應對策?「穩定物價工作小組」是在鬧了幾個月的物價風波後才成立,偏偏在預定召開首次會議的前一天,上級召開記者會宣布油價凍結,該小組能不尷尬?媒體對油價凍漲政策,質問院長原有的guts何在?其實在這種情況,院長放任浮動,須有guts;宣布凍漲也不能沒有guts。

不過,再有guts,也比不上俄國總統普丁。10月下旬,俄國總統宣布已與國內食品產銷業者達成共識,簽署約定將麵包、起士、牛乳及蔬菜油等民生物資價格在年底前凍結在10月15日水準。為何說普丁最有guts,因為他擺明是為了選舉(俄國大選在12月舉行),甚至願意簽約付諸文字;而且,也不像台灣凍結油價瞻前顧後,訂不出期限。當然,普丁也不是全然有勇無謀,仍然有些配套措施,例如將重要農產品的出口關稅由10%提高至30%等。雖然國際分析師批評普丁是將蘇聯時期的手段舊調重彈,但其膽識畢竟勇冠全球。

對受困於物價上漲的民眾而言,似乎還算幸福;因為10月16日聯合國在World Food Day宣布本年主題為The right to food時,特別表明全球尚有8.54億人處於飢餓狀態,相對台灣民眾要的是the right to less expensive food,難怪政府較不緊張。不過,正因如此,貧國富國均在追求有限的食物供給,價格焉能不漲;再加上富國對蛋白質的需求,生物燃料〈例如生質柴油〉的催生,應會進一步推升未來農產品的價格。

講到聯合國,最近高喊入聯的政治人物,不知有無注意聯合國的資訊?聯合國所屬FAO〈世界糧農組織〉在2007年的「作物展望與食物狀況報告」(Crop prospects and food situation)中指出,未來十年,農產品價格還會再漲20%到50%,尤其對「食物逆差國」〈food-deficit〉,如考量價格與運輸成本,2008年的榖物價格應是2002年的兩倍。再加上各國均會採取補貼手段或減免進口關稅,對政府財政的影響也不可小覷。所以歐洲國家已在檢討原有的農地廢耕制度,積極因應。

沒有入聯以前,可以先練習閱讀聯合國的資訊。倫敦智庫的研究員Kate Bailey有一句話發人深思:決策者應嚴肅考慮食物可以是一項策略資產〈Strategic asset〉。要管的不是食物價格,而是食物政策!怕的不是「硬體發達」,而是「軟體不發達」。

最後一句閒話:青菜一把如果真的5元,恐怕是菜賤傷農,農政主管機關應該是哀矜勿喜,速採對策,不宜大肆宣揚。

(作者是中信證券董事長,曾任合作金庫銀行董事長、財政部次長,熟悉金融市場實務與管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501691
徒勞無功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工商時報2007.11.11【工商小社論】

 看著一批批政府高層勤跑市場訪查物價,又要檢調單位揪出囤積居奇者予以嚴懲以期穩定物價,稍具經濟常識者應會斷言,政府管理物價可能要徒勞無功了。

 由於國際能源和原物料價格持續上揚,全球間物價因此水漲船高,不斷持續暴漲。台灣屬於小型開放經濟體,當然不可能置身事外。

 這一兩年來,全球經濟發生極大變化,包括油價急劇上揚、美元貶值、歐元興起,以及中國大陸與新興市場快速崛起等,其結果是,各方勢力開始搶奪資源,全球性通膨只是當然結果。事實上,物價急速變化過程中,亦發生了全球資金大挪移和財富重分配。

 相對之下,台灣內在環境卻沒太大變化,總統連任、民進黨繼續執政、經濟條件都維持不變,包括經濟成長率、利率、匯率均維持低檔,甚至股價指數也從未越線(遙望萬點大關),而一般民眾最後也習慣了這個不動的環境。因此,物價遽然高漲,一般百姓當然錯愕不已,也會迫切要求政府穩定物價。

 但世界性原油、原物料漲風,豈是任何一國總統或院長、部長所能凍結?在市場走動查訪,乃至發表政府會打壓物價的談話,也不可能達到抑遏物價的目的。即使公平會等政府機關,也只能關照不正常的漲價,廠商因為成本而調漲售價,其實天經地義,政府何能不當管制?

 物價上漲,全球皆然。如果景氣提振、民眾相對所得增加,物價問題自然解決,政府盲動躁進,其實於事無補。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498385
物價決策眼光要準要遠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時報2007.11.10洪財隆

 全球原物料價格上漲,尤其是油價逼近每桶百元美金大關,從全人類的角度來看的確是件好事,因為如不透過漲價來抑制消費需求或增進能源使用效率,這些消耗性資源將會提早瀕臨枯竭(還沒用完就會出現替代能源)。

 但對高度依賴能源進口的國家與其人民而言,不斷升高的油價也意味著苦不堪言,特別是對長久以來藉由油價補貼(扭曲價格)來發展經濟,同時也兼顧中下階層人民生活穩定的亞洲國家來說,政府財政也逐漸不堪負荷而必須放寬油價管制,比如先前印度與本月初剛調升油價的中國。

 台灣最近實質凍結油價的決策,看來倒是反其道而行,雖然功過目前甚難論斷,唯有一點可以確定,只要油價繼續攀升甚至只要維持高檔相當期間,到時候油價勢必要跟著反應取得成本,否則國庫將無以為繼。而一旦發生此一情況,台灣經濟將因平時沒有逐步調整而必須接受突如其來的油價變動,備受衝擊之餘更可能就此走向衰退,包括經濟與社會成本等後果恐怕難以設想。雖然如此情境未必會發生,只是不曉得信誓旦旦「未來油價只降不漲」的決策者,是否也曾周詳考慮過?更不必提源於人為補貼的低油價無法傳遞消費者必須節約能源、生產者必須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的資訊,而長此以往,不久之後台灣用油很可能必須「配給」並出現大排長龍的景觀。

 事實上,任何中國跟印度所生產的東西都會跌價,但他們所需要的東西都會漲價,近年來國際原油、大豆、玉米等原物料的價格大幅攀升,理由大致都在這裡。單以原油來論,近來每年新增加的需求之中,經濟快速成長的中印兩國就佔了三分之二。當然,在台灣還可以再加上幾乎每年都會不時來訪的颱風,而一旦成災,菜價短期內飆漲(人為哄抬自須取締)也都是再尋常不過的現象,能夠造成不安真可說是奇哉怪哉。

 目前全球的糧食價格其實都在漲,另就鄰近國家而言,除了日本之外也率多處於物價(特別是食品)上漲的局勢,尤其是中國因為連年鉅額貿易順差並採固定匯率,國內貨幣供給與游資成長迅速,所面臨的通貨膨脹壓力更是嚴峻。但是,從總體經濟的角度來看,除非是「貨幣現象」並因而形成通膨預期心理,否則「長期且持續」的物價上漲,沒有理由會在台灣發生。

 此外,在一定的收入或預算限制下,某些特定商品或勞務漲價,必然會減少其他商品(如其他製造業產品)或勞務(如觀光旅遊)的需求並導致其價格下降,所以總的來說,整體物價理應穩定,至於市場究竟需要多長時間來做調整,則取決於個別產品特質(比如替代品多寡)與市場供需交易秩序是否健全等因素。

 話說回來,即使某些日常必需品的價格上漲只是短期現象,對低收入家庭或苦於薪資成長有限的個人而言,也都是雪上加霜,因為他們收入之中很大的比例(台灣一般平均大約四分之一)必須用以支應這些漲價中的基本需求。可以說,即便在一般通膨不具威脅的情況下,一個負責任的政府之所以必須緊盯民生議題或視民如傷,其背後的執政哲學即在於此。

 然而很不幸地,我們的執政黨一直到現在還不肯承認一項鐵律,過度追求單一目標或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比如入聯,即使這些目標正確無誤),勢必會排擠掉日常行政運作與決策品質,更遑論期許他們面對國內其他重要議題擁有「指尖般靈敏」此一境界了。平日無暇思考,遇到問題只能手足無措,宛如一個沒看書就上考場的不用功學生,答對答錯兩不知。國際原油價格飆漲與少數商品物價波動問題,剛好暴露出此一後遺症。

 (作者為台灣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496927
獨厚出口商通膨惡果小民嘗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時報2007.11.10【陳一姍/特稿】

 貨幣銀行學第一課,央行總裁首要,甚至唯一大政策責任—維持物價穩定。物價是央行的底線,也是人民容忍的極限。

 新台幣維持「低利率、弱勢匯率」已經好長一陣子。在通貨緊縮的時候,人們還可以忍受。因為雖然利息收入少一點,匯率吃虧一點,反正東西也跟著變便宜,日子還過得下去。

 美國過去升息,因為景氣不好,台灣利率升得慢一點。匯率升幅少一點也還行,因為內需不振,央行補貼出口商,經濟數字亮眼一點也不錯。只要物價平穩,人民的底線都還沒到。央行調節匯價,收進不少外匯存底,積極操作外匯存底賺錢,成為台灣第一大繳庫大戶,許多人雖然吃了虧,但還會幫彭淮南拍點手。

 但自今年下半年以來,能源加上農工原料鋪天蓋地地全面喊漲,全球央行均已拉起紅色警戒,防範通膨。台灣央行卻繼續壓抑新台幣利率、匯價,正在觸怒全民的底線。

 全球物價上漲始於今年下半年,拿九月、十月的物價年增率來計算,台灣又再度進入負利率時代。這波物價是輸入型的上漲,而且全球均預期,這樣的上漲將是一種長期的趨勢,短期內不可能消失。但九月底央行總裁嘴上說說「物價上漲」的問題,卻依舊行禮如儀,只升息半碼,銀行利率上升幅度比之前更小。

 怕影響眾多房貸族所以利率不敢動,總該在匯率上盡點心力吧。但與去年底比較,新台幣升值幅度1.1%,不到韓國一半(韓國去年已升值很大一波),只有新加坡六分之一。

 央行的理由是,景氣不好,要靠出口產業。但從去年十一月開始到現在,除了二月的農曆過年,台灣出口都有一百九十億美元以上的水準,近三個月出超金額,均在三十億美元以上,且今年一至十月出超逾二百億美元,創歷史新高。歷史新高表示,新台幣匯價的扭曲與低估,也似乎正創造歷史新高。

 央行以匯率補貼出口,長期對產業升級與轉型會是一大阻礙。短期則將使全民資產縮水,當全球物價高漲,輸入型通膨只會越演越烈。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496902
消基會:米、油、奶粉今年最高漲7成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時報2007.11.10黃馨儀/台北報導

 物價到底漲了沒?消基會昨天公布從今年一月到十一月的統計資料,指出米、油、奶粉等物價幾乎一路漲,部分品牌的米價一度漲幅還達七○%,更有奶粉從四百多元漲到七百多元。消基會痛批,檢調只針對近兩個月商品漲幅做調查,不但動作慢三拍,結果當然是「查無此人」!

 為了瞭解物價波動的情形,消基會自今年初至今,每個月都到家樂福、全聯、頂好與熊威等知名賣場進行物價調查。除發現奶粉、食用油、白米、醬油、雞蛋等民生必需品,差不多一路漲,尤其自八月漲勢更凶。以一到十月為例,由家樂福販售的四公斤裝金墩米價差高達一點七倍,漲幅七○%。但十一月,金墩米價格略降,漲幅微跌。

 檢調只查近兩個月慢三拍

 消基會董事長程仁宏表示,整體而言,一至十一月該會調查的各項高品價差約在一至一點五倍間,調漲幅度則由二%至五一%。若依商品漲幅程度加以排名,前五名分別為奶粉、食用油、醬油、雞蛋與洗衣皂,漲幅最大的為全聯社販售的「桂格高鈣益菌全家奶粉」,漲幅高達五一%。統一葵花油、萬家香壺底醬油與冠軍蛋漲幅也高達四成。

 消基會副秘書長謝天仁強調,雖然檢調單位與公平會近日開始「知覺」並展開大動作,但卻只與近兩個月物價相比較,不但反應慢三拍,調查結果當然是「沒有異常」,完全沒有實質效果。

 消保會亡羊捕牢鎖定賣場

 程仁宏說,國際大宗物資上漲而帶動物價漲跌雖是正常經濟現象,但政府相關單位還是要做好把關、稽核、查價和避免不肖人士囤積的動作。一旦查獲業者涉有人為操縱哄抬、聯合漲價等事證,依法最高得處兩千五百萬元罰鍰。若保持物資表面上價格未變,但卻將商品內容量減少,亦屬變相漲價,更是該罰。

 行政院消保會則表示,已與公平會決定,只要超過一成漲幅的商品就送審查,目前已針對家樂福和大潤發兩家賣場,共五大項十五種品牌商品展開調查,盼能抓出不肖哄抬業者。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496890
李家同:政府連物價為何上漲都不清楚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時報2007.11.10江昭青/台北報導

 「蕃茄一顆賣到廿五元,是非常嚴重的事!」前清華大學校長劉炯朗與前暨南大學校長李家同昨天共同發表「雙校長有聲書」;兩位校長對於現今社會的不安,亦感觸良深,李家同更說,政府連物價有無上漲都搞不清楚,讓人不能接受,而薪資沒漲更是大問題。

 李家同表示,颱風過後他買了一顆廿五元的番茄,貴得嚇人。他覺得這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但政府連物價為何上漲都搞不清楚,讓人很難接受。蔬菜這麼貴,菜農有沒有獲利?恐怕連政府官員都無法回答。政府官員還說,「物價沒有上漲、漲一點沒什麼了不起」,這是什麼話?油價這麼高,國外有課徵暴利稅,國內卻沒有。

 李家同也說,薪資沒有上漲是更大的問題,他有一位學生十年前畢業當工程師的起薪是三萬元,現在的大學畢業生起新還是三萬元;整個社會亂成一團,大家都要冷靜下來,了解真相、原因到底是什麼。整個國家不能冷靜,令人遺憾。

 劉炯朗則說,政治、經濟和選舉問題都被綁在一起,讓外界都看不清楚。像物價上漲就是一個事實,但它僅是單純的經濟問題,跟媒體哄抬沒有關係,政府面對和解決即可,不能混淆視聽或操弄。另如入聯議題是可以討論的,卻搞得天翻地覆。所有的事情都應該要分開來看才會清楚。

 劉炯朗和李家同在新竹科學園區兩大科技企業聯發科及聯華電子的贊助之下,在IC之音廣播電台主持節目。

 劉炯朗的廣播節目名稱為「我愛談天你愛笑」,內容則是天南地北都可以聊,他甚至還會在節目上唱歌,卻被嫌不好聽,唱了一遍又一遍,不過他得到很多快樂。李家同的廣播節目名稱叫做「打開希望的窗」。

 李家同說,他一直都有一個觀念,只要生長在好的環境就易有很大的成就,反過來說,沒有在一個好的環境生長,要有好成就的機會就小很多。因此,大家應該要幫助比較不幸的人,讓他們在社會上更有競爭力。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496881
頁/共16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