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政挺了1個人後… 從中華民國推手 變台灣正名旗手
紀政與民間團體推動「2020東京奧運台灣正名公投」。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7月24日上午,在北京舉行的東亞奧林匹克委員會(EAOC)臨時理事會,認為台灣民間發起「推動2020東京奧運正名公投」,會對明年在台中舉辦的第一屆東亞青年運動會產生不良影響,決議停辦賽事。對此,擔任東亞青運「榮譽總顧問」、也是正名公投發起人的退休田徑名將紀政發表聲明,強調政治黑手不該伸入運動競技。25日她北上立法院,除強調對EAOC「痛心疾首」,也直指中華奧會前組長姚元潮,就是向國際奧會「告密」的人。
紀政如此表現,當然讓自己成為政治爭議焦點。網路上「反紀」人士還找出紀政當年的話,「我的皮膚是中國人的,眼睛是中國人的,全身無處不是中國人的,我要永遠作中國人,為國爭光」,譏諷她昨是而今非。
曾經「永遠要作中國人」,三度被國民黨提名當選立法委員的紀政,為何如今走到另一面去?
貧苦養女 初一嶄露運動天分
圖為紀政在曼谷亞運跨欄項目比賽情形。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紀政生於日據末期的1944年,小時候家裡貧困,曾被送給別人家當養女,9歲時才回到原生家庭。上學之後,紀政就展現出優秀運動天分,1956年10月的新竹縣運,初中一年級的紀政,拿下60公尺短跑金牌。1958年10月,台灣省運會的跳高項目,14歲半的紀政,以145公分的成績奪冠,被形容為「無師自通」的天才選手。
初中畢業後,時任中華民國田徑協會理事長、有「田徑之父」綽號的關頌聲,特別贊助她北上,就讀以體育著稱的台北縣勵行中學。關頌聲說:「你要好好地在運動方面下功夫,有朝一日,你是全世界最好的,全世界的人都認識你,也因為你的關係,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你來自台灣,來自中華民國。」
飛躍羚羊 揚名國際多貴人
中華田徑女子代表隊葉菊妹、紀政、田阿妹、黃碧雲(左起),在曼谷亞運留下珍貴合影。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1960年羅馬奧運,關頌聲為讓紀政見識世界級賽會,特意在選拔賽「放水」,讓她可以入選。16歲的紀政雖然沒能得名,但的確開拓了紀政的視野與雄心。但遺憾的是,一手栽培楊傳廣、紀政的關頌聲,也於當年底心臟病去世。1963年,在美國教練瑞爾建議下,紀政到美國留學、訓練。她也與朝夕相處的瑞爾相戀,比她大30歲的瑞爾,因此與太太離婚,兩人1971年結婚。
紀政代表我國參加三次奧運,1968年墨西哥奧運,她在80公尺低欄以10.4秒獲得銅牌。是繼羅馬奧運楊傳廣獲得十項全能銀牌之後,中華民國第二面奧運獎牌。1969、1970年是她運動生涯顛峰,多次打破世界紀錄,被稱為「飛躍羚羊」、「黃色閃電」。1970年曼谷亞運,她在400公尺決賽終點前,突然腿傷發作倒地,黯然退出比賽。由於運動傷害嚴重,從此結束運動員生涯。
1972年慕尼黑奧運,紀政雖無緣參賽,卻擔任中華民國代表團的掌旗手。身著旗袍,在隊伍前高舉中華民國國旗,在她前方則是用德文寫著「中華民國」的牌子。
中華台北 四處奔走終定調
1976年蒙特婁奧運,我代表團因名稱問題無法參賽,紀政(左)、楊傳廣在蒙特婁機場留下珍貴影像。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1976年蒙特婁奧運,中華民國再遭國際奧會要求更名,團員甚至無法入境。當時楊傳廣、紀政還前往蒙特婁,在選手村為中華民國發聲,引起國際矚目。當時紀政對美國媒體表示,她為她和他國家的名字驕傲,她以身為中華民國國民而感到光榮。不過因為當時中華民國政府不同意更名,最終仍以退出蒙特婁奧運收場。
1977年,紀政由美國返台,接任田徑協會總幹事。她邀請世界頂尖高手來台,著重行銷,加強教練培育。1989年,接任理事長。
1970年代,隨著外交橫逆,我國選手參加國際賽事的機會也被剝奪。紀政在田徑協會總幹事任內,與沈君山、楊傳廣等人努力奔走,終於在1981年成功確定,我國可用「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之名繼續參加奧運,「中華台北」從此也成為台灣參加國際組織的最常用名稱。
1981年,國民黨提名紀政參加增額立委選舉,在台北市拿下第一高票,此後連任兩次。她在8年立委任內最重要的建樹,是力促政府重視體育發展,尤其在第三屆任期,積極推動行政院成立體育部,但是未能如願。
北京奧運 她說中國人驕傲
圖為亞洲鐵人楊傳廣(左)與紀政,在國民黨中央黨部宣誓入黨。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2000年,大陸積極爭取由北京主辦2008奧運,紀政在台灣發起「北京申奧,炎黃之光」的兩岸長跑活動予以聲援。7月13日,北京成功申奧,她激動地告訴記者:「這不僅是北京的驕傲,也是全體中國人的驕傲,是全世界華人的驕傲。」
2003年,她以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的身分,首度到民進黨中常會報告體育發展情況,會中並特別肯定陳總統關心棒球;外界一度認為,是諷刺先前觀看職棒40分鐘就離開的台北市長馬英九,紀政連忙宣稱並無此意。2006年紅衫軍倒扁運動募得大量資金,第二年運動結束時,將剩餘經費捐給慈善團體,紀政曾應聘擔任審核委員。
2008年北京奧運開幕前,紀政曾與謝長廷一起開記者會,抗議大陸方面不依慣例將中華台北代表隊以「T」字順序出場,而以中文「中」放在大陸代表隊之後,呼籲我方應不出席開幕式。
慕尼黑奧運,紀政在開幕儀式中為國家掌旗。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挺謝嗆馬 她和國民黨分手
2010年,馬政府聘紀政擔任總統府國策顧問,當時媒體特別提及,紀政曾經在2008挺謝的往事。但是2012年,總統府卻未再度續聘她,從此紀政與馬政府漸行漸遠。
2014年,紀政支持柯文哲參選台北市長。她回憶,1968年奧運後獲得「先總統蔣公」(原文用語)召見,在當時政治環境下,很自然就加入了國民黨。她也宣稱,在第三屆立委任內,正逢民進黨成立,看到各政黨鬥爭,深覺政黨只為自己利益,因此未參加2000年的國民黨黨員重登記,也不再打算參加任何政黨。
2016年蔡英文當選總統後,第一次聘任的國策顧問,就包括紀政在內,第二年再度續聘,並且增聘她擔任無任所大使。2017年她參加二二八大遊行,披露幼年時一度被送去當養女的原因,是因為父親參與二二八事件而入獄。
奧會模式 當年籲瓦全,如今....
1968年紀政在第19屆世界運動會中為國爭光,返國受到熱烈歡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1970年代末期,紀政等人努力促成「奧會模式」時,國內政壇仍有不少「漢賊不兩立」的聲音。1979年11月3日,她在聯合報發表一篇長文〈從瓦全而玉全:我們不能輕言退出奧會〉,文章提到,不僅為了運動員,也為了社會發展著想,不宜輕言退出國際奧會。她並舉句踐復國為例,「國家民族的事,所為者大,就不可以鬥一時意氣,必需瓦全的時候,也就要瓦全。瓦全而有所為,並不可恥。瓦全以後,知恥圖強,在奧運會和國際體壇,更求好的表現,才能從瓦全而玉全,才是真的英雄!」
或許也因此,紀政近日在宣傳正名時不忘強調,公投不會造成失去比賽機會,最壞地步就是保留現狀,維持中華台北,選手與教練可以放心。
靠攏獨派 體育初衷忘了嗎
圖為紀政在「2020年東京奧運公投提案」聽證會上陳述意見。 (中央社)不過,紀政雖然強調「反對政治干預體育」,但在此次正名公投中的共同發起人名單,幾無例外都是旗幟鮮明獨派人士,公投又搭配年底的縣市長大選舉行。不管是台灣、對岸乃至國際的角度,恐怕很少有人會認為,公投不是政治活動。對於國際奧會方面放話,不接受台灣片面更名,甚至可能喪失資格,紀政似乎也未能提出有效駁斥。
紀政曾經寫到,「失去國際奧會會籍後,我國在其他國際組織的會籍,不僅是體育,很可能要失去很多。」39年後,「飛躍的羚羊」似乎已忘記了當年自己的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