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往事曾經如此
市長:blackjack  副市長: juntruth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往事曾經如此】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時事與國際新聞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新聞轉載
 瀏覽153,889|回應336推薦1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blackjack

本欄將轉載一些關於世界上發生的一些「新聞」、「舊聞」、「妙聞」。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040&aid=1192448
 回應文章 頁/共34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想像我們的世界 吳叡人
    回應給: blackjack(blackjack) 推薦0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想像我們的世界
‧    2010-05-09
‧    中國時報
‧    【吳叡人】
     一本書要走多遠的路,他們才會把它叫做一本真正的書呢?班.安德森 (Benedict Anderson)或許會戲謔地說,嗯!三十三個國家,三十一種語言,二十七年,全球冷戰的落幕,帝國的瓦解和崛起,還有一 次資本全球化的海嘯。這是《想像的共同體》的故事:緣起於聯合王國內部一場「地方性論爭」的小書,竟 完成了一段跨越巨大時空的旅程,且正成為全球最暢銷的一本學術書。

     要等到譯完《想像的共同體》新版後記,我才覺察到原來這段旅程留下的足跡,也就是那一冊冊不同語言的譯本,已串起了一個全球的《想像的共 同體》的想像共同體。誘發這場全球共同體形成的不是資本,而是知識,見證與印證現代人認同焦慮的知識。

     這是一本理解和同情,除魅而虔敬的書。它同時回答民族主義之謎的全球與地方面向,解釋力至今不衰。它對民族主義的理解複雜而不教條。魅力 來自作者同情弱者的「反帝」立場:愛爾蘭人安德森不只嘲弄歐洲中心主義,也厭惡所有大國的自戀與鴨霸。

     透過歷史化與脈絡化,這本書提供了不同時空條件下民族主義與進步左翼政治連結的可能性:一方面,它為那些受盡強權欺凌的弱小國家在歷史舞 台上確保了一個自主的道德空間;另一方面,它也為大國的進步知識分子提供了制約本國民族主義,防止其墮落的思想武器。在全球三十一種語言譯本當中,多數是 自由左翼知識分子在受到本書啟發與鼓舞之後,為了克服本國困境而生產的作品。換言之,這個由譯本所連結的全球想像共同體,是一個進步知識分子的共同體。

     中文版是在台灣產生的,也因此台灣被帶進了這個奇妙的 旅程,和全世界其他三十種語言的譯本,攜手並肩地面向進步的人類精神。無須「申請入聯」,也無需承受來自大國的羞辱與小國的勒索,就進入了這個全球的進步 共同體。

     台灣版也被轉成簡體字在中國出版了。然而簡體字版刪除了整個第九章,於是《想像的共同體》突然變成沒有結語的「開放文本」。筆者〈導讀〉 最後一段反思台灣的文字也被刪除,而譯後記也被刪掉了「台灣史」字樣,於是我突然失去了祖國和專業領域。文明大國的思想審查,開放的鎖國,雍容的膽怯─被 刪除的文字無言而雄辯地訴說徘徊在中國上空的保守民族主義幽靈。

     被截肢了的譯本依然能夠想像,然而它終只能蹣跚而行,無法和四肢健全的版本一起大開大闔地前進,並且在人類精神之中共同探險。所以在全球 的,進步的《想像的共同體》的想像共同體之中,台灣和中國的地位逆轉:擁有完整精神自由的台灣如今是獨立成員,而中國則成了台灣自由與進步精神的附庸。強 權追隨弱者,大國師法小國─這真是伏爾泰的所能想像的最理想世界。

     當然,台灣處在帝國夾縫之中的現實不會因為一本書而改變,因為這終究是一個「想像」的共同體,只存在於人類的道德意識之中。然而「想像」 不是虛構,而是現實的另一種形式。「《想像的共同體》的想像共同體」是一個隱喻,用來指出在另一種國際現實之中台灣自主空間的可能性:一個和主權國家體系 壟斷的地緣政治現實不同的,建構在進步普世價值之上的道德世界。它也是一個願景,用來 鼓舞我們追求這個世界。哲學家漢娜鄂蘭說,猶太人被剝奪了世界,也因此喪失了作為人的條件。同樣的,台灣人也被地緣政治剝奪了世界,喪失了作為人的條件。 渴望重返世界─這是當代台灣民族主義方興未艾的道德因素。然而要如何重返世界,如何重新獲得作為人的條件?只有民族主義是不夠的,因為如此我們將喪失道德 想像力與創造力。我們必須將自主的夢想與普遍的人類精神連結,用「世界」擁抱故鄉,平撫它的憤怒,開拓它的視野。這是台灣唯一的出路,而為此我們必須學習 知識與道德。弱者必須為自己的生存辯護,這就是「理論」的道德意義,也是《想像的共同體》向台灣人提出的課題。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想像的共同體》中文版譯者)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想像的共同體》 安德森剖析民族主義 中國時報 2010-05-10
    回應給: blackjack(blackjack) 推薦0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想像的共同體》 安德森剖析民族主義
‧    2010-05-10
‧    中國時報
‧    【林欣誼/台北報導】

民族主義的起源是什麼?為什麼民族情感會在人類心中召喚出一波波的古老力 量?為了探究問題的根源,知名學者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在八○年代出版《想像的共同體》一書,成為研究民族主義的經典著作之一。《想像的共同體》中文版一九九九年在台出版,近日隨安德森來台 推出增補版。

     今年七十四歲的安德森昨天面對台灣讀者座談,幽默風趣的他笑說,一九八三年出版《想像的共同體》時,沒想到會流傳這麼廣。他也坦言,原本 以為這本書會帶來像「炸彈」一樣的效果,遺憾的是,最後竟被廣泛作為教科書。「直到大陸出版時,有個章節因為開了毛澤東和鄧小平的玩笑而被刪除,才讓我沮 喪的心情重獲青春。」

     他盼有炸彈效果 未料當作教科書

     安德森說,民族主義是一個「想像的、有限的、享有主權的政治共同體」,它是現代的產物,是人類步入現代化過程後的變化。他強調,必須從社 會結構的角度來談民族主義的起源,例如在資本主義、國家交通建設,以及讓文字得以流傳的印刷科技等條件下,才會形成民族這個「想像的共同體」。

     他在書中也針對民族主義從美洲、歐洲到亞、非洲的全球流布作出精闢詮釋,並將亞、非殖民地的 民族主義歸為對帝國主義的反彈。

     然而,一向厭惡帝國霸權、同情國際弱勢的安德森,不像其他西方學者急於解構民族主義,或認為它只是虛偽、人造的假面具。他表示,認同不是 虛假的意識,不是任何人的陰謀,也不是無中生有的發明,而是在特定物質基礎所產生的。

     民族認同感不假 強化國族是謊話

     昨天現場有位從香港來台讀書的大學生提問說,他感到有些困惑,因為自己懷 有民族的認同感在,不知道該如何看待自己的民族認同情感。

     安德森於是說了一個小故事回應,他在耶魯大學的課堂問三個華人學生「你覺得你是哪裡人?」

     第一個華人學生大聲說「我是中國人」,但這 個學生一口美式英語,一問之下這人是在美國出生長大的。第二個華人學生則回答「試著當一個台灣人」,這個學生的父母是外省台灣人。第三個華人學生則生氣地 說:「我討厭美國,每個人都對著我說你是中國人。他媽的,我是新加坡人!」現場觀眾大笑。

     然後安德森問這位提問的香港學生同樣的問題,這位學生說,他認同中國文化,但不認同中國的所有政治作為。

     「你可以對傳統感到驕傲,只是不要相信那些強化國族的 神話。」安德森說:「這種神話,只是政治型塑出的謊言。」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安德森:228 台灣官方是否做太多 聯合報記者 陳宛茜 2010.05.10
    回應給: blackjack(blackjack) 推薦0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安德森:228 台灣官方是否做太多
 

【聯合報╱記者 陳宛茜】    2010.05.10 03:59 am

 「國家(nation)是關於未來,而不是過去!」愛爾蘭民族主義大師班納迪克‧安德森昨天訪台。他表 示,關於二二八、民國建國百年的紀念活動,台灣應檢討官方是否「做太多」,「記憶若要好好保存,就不要太常提起!」

安德森一九八三年出版的「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直指民族與民族主義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的人造物」、是十八世紀初隨小說與報紙興起而成形 的「想像的共同體」。這種「視民族為人造物」的觀點,一舉戳破許多國家的民族神話。

「唐太宗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嗎?」安德森指出,「中國人」是一個「很現代」的概念,「我們根本無從得知,幾千年前的唐太宗心中是否有中國這個概念」。「文明 古國都喜歡在教科書中,用神話建構歷史。」他舉例,埃及教科書把埃及歷史追溯到金字塔時代,但金字塔建造者至今都無法確認為何人,「你可以為傳統感到驕 傲、但不必為神話感到驕傲。」

「我原想丟炸彈,結果變成教科書。」安德森透露,「想像的共同體」本是他對大英帝國主義丟出的一顆炸彈,沒想到竟被譯成卅一種語言出版,成為人文社會學科 的必讀經典。事實上,這本書在許多國家的確被當成炸彈使用──南斯拉夫譯本是為了阻止南斯拉夫的分裂,而日文譯本是為了節制當時興起的大日本史觀。

安德森之父曾在國父孫中山、北京軍閥與蔣中正的政府底下做事。安德森透露,從父親的私人日記中「可以看到他對中國政治領袖的強烈厭惡」。

生於中國流浪世界 「我到哪都不純正」

一九八三年出版的「想像的共同體」,是安德森拆解民族主義神話的「炸彈」。然而許多中文讀者不知道,這顆炸彈跟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體內流著愛爾蘭血 液的安德森其實生於中國,而一九七八年中國、越南和柬埔寨因民族主義爆發的三角戰爭,更是引爆他丟出這顆炸彈的導火線。

安德森來自一個複雜又矛盾的愛爾蘭家庭。祖父是大英帝國的高級軍官,祖母卻來自一個活躍於愛爾蘭獨立運動的家族。祖父後來被派駐於英屬馬來西亞殖民地檳榔 嶼,父親在此出生,卻在劍橋大學入學考試失敗後,毅然隻身遠赴中國。

在中國居留的卅年期間,安德森之父跑遍大江南北,住過東北、湖南、北京、上海、汕頭、廈門和雲南──安德森就是出生於昆明。

安德森表示,父親熱愛中國文化,聽、說、讀、寫樣樣行,「每次中文語言考試都拿第一名」,家裡到處都是中國書籍。不過安德森五歲時,父親便因中國戰亂舉家 遷移至美國,九歲時父親過世,因此安德森並未從父親身上得到學習中文的機會。
關於父親在中國的一切,安德森是從他留下的日記和書信中得知。他表示,父親對當時的中國老百姓、文化和歷史「懷抱很高的敬意」,對中國政治領袖「強烈厭 惡」,尤其討厭蔣中正和他的妻子。

安德森的父親卻對長期共事的日本上司「身懷敬意」,認為他是一個「富人道精神、開明的大正知識分子」、「積極反對日本人和歐洲人對中國老百姓的剝削」。安 德森父親對民初中國的看法,完全顛覆我們從教科書中吸收到的刻板印象。

繼承父親的流浪宿命,安德森的青少年教育,是在美、英、愛爾蘭之間輾轉遷徙。他說自己擁有「在美國學校的英國口音」、「在愛爾蘭學校的美國口音」……。到 那裡都「不夠純正」的安德森,很早就對民族主義衍生的「我是誰?」認同問題發出疑問。

一九五六年安德森念劍橋大學時,目睹一名印度人因批評英法入侵蘇伊士運河,被一群英國學生攻擊,企圖阻止的安德森也同遭毆打。結束這場暴行後,施暴者竟列 隊唱起了英國國歌「天佑吾皇」。這個場景成為安德森的政治啟蒙,為他日後丟向帝國民族主義的「炸彈」埋下深長的引線。

放下怨恨 光明就在前方招手!

談到二二八,安德森以愛爾蘭爭取獨立的經驗提醒台灣:「就像愛爾蘭一樣,台灣在過去數百年中承受了許多苦難,然而台灣不應重蹈愛爾蘭的覆轍,長期陷入地方 主義和無法忘懷的怨恨之中。」他說,「過去絕不該被遺忘」,「但對現在來說,重要的不是過去的黑暗,而是在前方向我們招手的光明。」
建國百年 我會問為何要慶祝?

對於台灣將盛大舉行民國建國百年紀念,安德森直言:「如果我是台灣人,我會問為什麼要慶祝?」他形容兩岸慶祝建國的作法「就像年輕人終日在電腦前凝視自己 的Facebook」,「與其不斷問『我是誰』,不如去想我可以為未來做什麼!」

【2010/05/10 聯合報】@ http://udn.com/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蔣友柏公司被控違反著作權法起訴
    回應給: blackjack(blackjack) 推薦0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蔣友柏公司被控違反著作權法起訴
【聯合報╱記者熊迺祺/即時報導】
    
2010.05.10 03:47 pm
 
蔣家第四代蔣友柏經營的橙果公司旗下設計師蘇尹曼,97年間替丹比食品設計「琉金一捻紅」喜餅外盒圖案,被美術創作者陳玥呈控告抄襲創意,雖蘇堅稱並未抄襲,檢察官也兩度認為金魚圖形沒創意表徵給蘇不起訴,但陳不服,提起再議,台北地檢署今天認定蘇以「重製」方式侵害他人著作權,將橙果公司及蘇尹曼起訴。

【2010/05/10 聯合報】@ http://udn.com/

橙果被訴蔣友柏罵 檢:去法院說
【中央社╱台北10日電】
   
2010.05.10 08:58 pm
 

蔣家第4代蔣友柏所經營的橙果設計公司,今天被台北地檢署依違反著作權法起訴。蔣友柏下午批檢方文化流氓,台北地檢署表示,檢察官依法起訴,若有意見就到法院說。

檢方起訴書指出,丹比食品公司於民國97年推出一款名為「琉金一捻紅」的喜餅,喜餅外盒、紙袋及宣傳手冊上,是橙果公司所設計的金魚圖案。從事美術創作的陳玥呈看到後,認為金魚圖案與他所創作美術著作雷同,向檢方提出告訴。

檢方偵辦後,認為橙果公司及蘇姓設計師涉侵害陳玥呈的著作權,上午依違反著作權法起訴。

蔣友柏下午對外表示,他們沒有違反著作權,也不會賠償,未來將反控陳女誣告、求償。蔣友柏並說,檢察官居然要他跟對方和解,以避免浪費司法資源,根本是文化流氓。

北檢襄閱主任檢察官王文德表示,檢察官依法起訴,當事人若有意見可以到法院說。


【2010/05/10 中央社】@ http://udn.com/
蔣友柏抄襲?反控提一千萬賠償
 

【聯合報╱記者陶福媛 /即時報導】
2010.05.10 08:55 pm

 
●蔣友柏的「澄果」設計公司設計一款喜餅禮盒包裝,疑因一款金魚圖案,遭控抄襲,台北地檢署依著作權法起訴橙果和蘇姓設計 師。蔣友柏對此發表聲明他絕對沒有抄襲,更不會賠償,他將反控對方誣告,求償500萬,再告對方威脅,求償500萬,一共求償一千萬。
蔣友柏接受電子媒體採訪時火力全開,批評年初甫通過的「文創法」不合理,並批評檢察官是「文化流氓」,居然要他拿出錢來和解,避免浪費行政資源。

【2010/05/10 聯合報】@ http://udn.com/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我們的時代 世博煙火下的悲傷 張鐵志
    回應給: blackjack(blackjack) 推薦0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們的時代 世博煙火下的悲傷 張鐵志
‧    2010-05-06
‧    中國時報
‧    【張鐵志】
當上海世博開幕式的璀璨煙火在黃浦江河畔照耀夜空時,同一時間,在江蘇泰 興,也有萬人帶著激動的情緒在街上。他們不是在歡慶世博,而是手上舉著牌子:「寶寶,回家」,並高喊:我們要真相。

     因為前一天,四月二十九日,歹徒衝進泰興的一個幼稚園砍殺幼兒,導致卅一人受傷。死了多少人?至今沒人知道,因為政府遲遲不公布。事件發 生當天甚至不讓家長見重傷的兒童,所以民眾才會上街抗議,要求知道他們的孩子到底怎麼了。

     這是中國一個月內第五起校園重大傷害事件(同一天在山東,也爆發有人在校園用鐵鎚攻擊學生然後自焚),這個泰興事件更是幾十年來最嚴重的 幼稚園傷害案件,但是中國媒體卻不准報導。因為,這正是上海世博盛大開幕、舉國歡騰之時,怎麼能讓這樣一個染血的悲劇來破壞美好的氣氛呢?

     中國最知名的青年作家、剛獲選《時代雜誌》世界百大影響力人物的韓寒,寫了一篇文章叫做:〈孩子們,你們掃了爺爺們的興〉。

     在文中他說,「就在這裡,一個人衝進幼兒園砍了卅二個小孩是不能上社會新聞的,卅二個加起來才超過一百歲的孩子,你們被砍了,連個報紙都 不給你上,因為在幾百公里以外,召開了一個盛會,那裡光煙花就放了上億,同時在你們的家鄉泰州,要召開國際旅遊節,經貿洽談會和華僑城開業典禮,正三 喜臨門。」

     韓寒沒說的是,世博會的世博軸甚至打出了「胡哥好」三個 字。但網友們說,真正該致敬的是另一個胡哥:進去泰興幼稚園與歹徒搏鬥的正好是一位姓胡的送牛奶工人。
     這幾年在中國,社會暴力的現象日益嚴重,不論是集體抗爭的暴力,或者這種反社會人格的出現。這些並不是單一的現象,而是被這個嚴重扭曲的 體制所造成的惡果。許多人充滿冤苦,卻在既有威權體制的黑暗迷宮中找不到出口,找不到解決問題的制度性管道。例如二○○八年,青年楊佳衝進上海警察局殺了 六個警察,要求體制對他的冤屈「給一個說法」,雖然被判處死刑,卻得到許多人高度同情。因為他們知道他是體制的受害者。泰興事件的犯案者是失業者,而當天 在山東鎚擊幼兒的犯案者則是被拆遷戶。

     尤其一旦人們要透過上訪或其他方式去表達權利受到傷害的不滿或冤苦,政府會用盡各種方法去打壓他們,例如動用大型武力去鎮壓受拒絕拆遷的 民眾,或是如本月大陸知名雜誌《南都週刊》所深度報導的:把上訪者抓進精神病院六年半。也因此,泰興事件發生後,有民眾在學校前掛上一個布條:「冤有頭, 債有主,前面右轉縣政府」。
     從二○○八年的奧運到今年上海世博,這些社會矛盾尤其被加深:為了建造一個嶄新的城市,為了證明「城市,讓生活更美好」,要先把那些城市中不明亮的角 落一一拆遷,來滿足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定義,和地產商的龐大利益。而所有被迫拆遷戶一旦用憲法賦予他們的權利去上訪,所面對的是被毆打、被虐待、送勞 教、送精神病院,然後和推土機下的廢墟瓦礫一起消失於公眾視野的地平線之外。(最近紐約時報特約記者出版一本新書《上海骷髏地》,紀錄了這些上訪者的悲 哀)。

     世博一方面加深了矛盾,另方面為了不要掃「爺爺們」的興,更封鎖一切負面的新聞,例如之前玉樹的震災。關於泰興幼稚園傷人事件,新浪等大 陸門戶網站就收到相關部門指令,一律採用新華社通稿,且「考慮世博會開幕,該新聞暫不上首頁」。

     韓寒這篇不合時宜的文章當然也逃不過網路管制。他這篇發表在博客(部落格)文章很快就被管理者刪除了。然而, 叛逆的他隨後又貼上一句話:爺爺,你們請盡興。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誠實招生 別搞學術謊言 楊景堯
    回應給: blackjack(blackjack) 推薦0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誠實招生 別搞學術謊言
 

【聯合報╱楊景堯/淡江大學大陸所副教授(北縣淡水)】    2010.05.04 02:14 am

 
美國知名作家洛溫於一九九五年首次出版「老師的謊言:美國歷史教科書中的錯誤」就一直暢銷到現在;台灣則是因為學術界的冷漠與社會的寬容,學術的謊言一直是不能說的秘密。如果等到被評鑑為不通過才提出來,就已缺乏正當性了。但誤信ESI的排名而誤解政大在人文社會科學成果,就是誤信學術謊言。

同一天另外一分報載某學者受訪時引用某國際知名文摘的調查,大陸學生只有百分之五會想到台灣念書,反倒有百分之廿一台生會想到中國念書。此數據被輕率引用應該不是該文摘的本意,因為他們已經很嚴謹的告知:此調查的樣本限於該文摘的讀者,中國的取樣人數只有四八六人,台灣則是一八○二人。輕易將此數據推論到全中國的學生,我相信是學者的疏忽。

我們的消保官會為民眾爭取權益,例如買到過期的食物、買到黑心的產品等等,但是不會為「買到受騙上當的大學教育」提供民眾申訴。許多誇大不實的的招生宣傳,顯然就是另一種學術謊言。坊間許多雜誌的大學入學資訊,校長的保證,是否可拿來當作「買賣合約」?學生不滿意能不能「退貨」?尤其這裡面有不少國立大學,學生就學後有被騙的感覺,可不可以申請國賠?

由於學術界的冷漠與縱容,與台灣社會對學者的尊重,「學術謊言」積累的歷史共業與行政資源結合,影響社會至鉅。評鑑指標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當「國際化」是一項指標時,各校無不卯足全力找國際學生,只要是外國人就好;當「教授」比例也是一項指標時,各大學也就想方設法以求達標,否則補助會減、排名會掉。台灣最有資格說話的台大從不抗議,因為如果台大不通過,那就是指標有問題。

由於全球化與國際化的浪潮,加上台灣學術界的歷史共業,對於「學術的謊言」的存在無法改變。但是當社會對此一事實有更高的理解,家長與學生在選擇大學校系時有更高的要求,政府有意識要提供更充足的資訊,大學有意識到要誠實招生、不要誇大,教授也意識到研究不必在乎指標與排名,捫心自問最清楚。那麼「學術的謊言」也就沒有使用的空間了。

【2010/05/04 聯合報】@ http://udn.com/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從媽媽學講話 到學媽媽講話(陳凰鳳)
    回應給: blackjack(blackjack) 推薦0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從媽媽學講話 到學媽媽講話(陳凰鳳)

2010年05月04日蘋果日報

月前台北市新移民婦女服務中心邀請于美人代言,令人驚喜的是于美人建議:「未來政府的人口政策,可鼓勵讓新台灣之子學習媽媽母語,不論對媽媽還是小 孩,都是一大利多。」感動!也感慨自己推動這麼多年不如名人的一句話;所以雖然我不願上她節目但在母親節前夕真的最想謝謝于美人。

近來常有令人欣喜的 消息,例如:討論反歧視原籍的立法;還有兩則真實反映外籍配偶狀況的報導:「移民署公布調查報告:六成以上的外籍配偶扛起家計,成為家庭經濟主要來源」和 「國健局研究證實─新住民寶寶很健康」。只是報導以「出乎意料」為標題,難道台灣社會對東南亞民族的偏見真的這麼深嗎?

「其實我們這一群敢渡海而來的姊妹,都有過人的勇氣和生存的決心,我們不會需要平白的同情,只想自力更生。」這是2004年我在徵文競賽中寫的: 「因為深深感覺到同鄉姊妹們真的非常勇敢,能夠面對陌生又充滿輕視的這個社會,在寂寞、孤獨甚至家暴的膽怯中一步步走來,煎熬、忍辱絕非常人可以體會。所 以我堅信最後這群重新活過的新女性絕不會是台灣的負擔,反而會是台灣進展 的一份力量。」

2005年我也曾投書抗議社福團體和《商業周刊》假「湄公河畔的台灣囝仔」弱化外籍配偶及其子女達到鼓吹募款的目的;「我始終堅持外籍配偶不會是 一個需要社會負擔的弱勢族群;因為從她們身上都可察覺這些特質:年輕、健美、勇敢、忍辱、積極;所以只要假 以時日她們會是台灣社會活力的主要貢獻者,絕對不會是需要靠救濟的一群。但許多向社會乞討索求的舉動卻往往藉『外籍配偶』之名。」

新移民是台灣希望

6年的堅持終於得到印證;40萬外籍配偶當台灣母親從來不是台灣之累,反像是台灣人修來的 福氣,未來的希望之一。

記得從開始參與輔導外籍配偶的工作,就感覺對東南亞婦女很不尊重,因為這些姊妹已經做了超齡的付出和代價,缺少的是青春和 歡笑而已,為何還要被視為幼稚,被要求學習成長?而且若是來自歐美日的外籍對象就不必「輔導成長」。真的看人大小眼!所以我索性倡導「向東南亞學習」而教 學,雖然並不在乎褒貶,但是最近《天下雜誌》專輯「東協語文熱 亞洲型人才搶手」介紹了我的教學,卻居然稱我是「華僑」。
而我一天到晚到處在強調 的正是自己驕傲的越南裔身分!我努力以自身表現企圖改變社會對東南亞婦女的刻板印象,更想讓越南女性的優秀特質贏得大家肯定。結果中文說得流利、在台灣取 得表現,變成想當然耳就是華人!
忍不住要更正:我是一位道地的越南民族女性,和其他十多萬的姊妹一樣;現在我們身為台灣人妻、台灣母親,希望和所 有台灣民眾一起在這塊土地上為下一代幸福打拼;而且我們會更努力!我想如果能讓新住民在台灣有夢,而且可以經過努力與付出實踐台灣夢,應該才是台灣的驕傲 對吧!

套一句我老公講的話:「外籍配偶一樣是老婆大人」;這是對還在堅持做好外籍配偶的姊妹應有的尊重。另外很多東南亞新移民女性已經不是外籍、 也不是配偶了;希望大家正視這些事實並能對新移民台灣母親持健康的看法。

作者越南籍,畢業於越南胡志明大學,現為政治大學外語學院越語講師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回應江春男(陳嘉君)
    回應給: blackjack(blackjack) 推薦0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回應江春男(陳嘉君)
2010年04月22日蘋果日報

在2000年扁政府執政後,江春男先生從一個被人尊敬信賴的媒體人一夕之間成為阿扁的「特務頭子」(國安會副秘書長),這項人事任命,如同阿扁聘任美麗島 時代的軍系情報頭子王昇為有給職國策顧問,以及快速拔擢葉盛茂一樣,讓當時許多政壇資深人士感到驚訝不解!?他們內心不禁要問,江春男除了「報人」身分以 外,是否有其他「特殊身分」?情報工作是非常專業的事,江春男接受這項任命證明他應該不止是一個普通報人而已。從那時起,施明德先生斷然拒絕與他會面迄 今。施先生一向對過去抱持寬恕,但是對「現在進行式」保持高度警覺。

自2名前調查局特務 在法庭上具結作證,證實謝長廷確實為他們的人,並領過特務頭子阮成章親頒的20萬元獎金,到今天我在《叛亂》一書編序裡提 出,30年前特務「無所不在」且「無法辨認」的時代,美麗島軍法大審辯護律師團裡清清白白沒有特務布建是絕對不可能的,而且也不可能只有一個謝長廷。江春 男先生曾經活過那個恐怖年代,後來當上特務頭子護航辯護律師世代,當權時不作「轉型正義」,下野後為文《抓耙仔的故事》、《臥到底》袒護「特務」和「特務 統治的時代」,居然以破壞「社會信任」為由反對轉型正義,到底是為什麼?殊不知「特務統治」的監聽、出賣正是破壞社會信任的元兇嗎?殊不知沒有歷史真相就 無法社會和解嗎?

近日來諸多人士面對當年「特務統治真相」的回應是很典型的「叛徒回應」。讓我用一部家喻戶曉的電影《教父》作比喻。當維托教父臨終前留給他的繼承 人麥可一句遺言說:「假若有一天有人向你提議去與紐約黑幫老大巴西尼會面,那麼那個人就是叛徒。」自古以來叛徒不就是那個最害怕「真相」的人嗎?

沒有真相就沒有正義

溫文儒雅如江春男先生,為什麼今天會如此氣急敗壞為文謾罵施明德先生,為哪樁?
民進黨執政8年期 間,施明德甚至為「真相與和解」當面請託過陳水扁先生,結果呢?轉型正義一點都不作,阿扁一家忙著貪腐,全黨忙者挺貪腐爭權力。

特務恐怖統治是我 們全體台灣人民共同的傷痛,除了「叛徒」每個人都想知道真相,沒有真相,就沒有正義。

過去,是特務統治讓正義蕩然無存!

今天,是有人要掩 蓋真相讓正義蕩然無存!

作者為《叛亂。遺囑》總編輯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李宋和解 興票案2.4億由宋楚瑜領回
    回應給: blackjack(blackjack) 推薦0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前總統李登輝(右)與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左),曾經情同父子,也曾經反目成仇,兩人政壇交手數十年,證明「政治沒有永遠的敵人」。
本報資料照片

【聯合報╱記者林新輝、李明賢、蘇位榮/台北報導】

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二○○○年一月將興票案的二億四千八百多萬元提存法院,歷經十年波折,這筆錢終於解套;宋楚瑜與前總統李登輝「大和解」,李出具書面證明雙方沒有債權債務關係,同意宋領回這筆錢,宋具狀向台北地方法院聲請領回獲准,為興票案恩怨畫下句點。

壹週刊昨天報導,興票案二億四千多萬元即將歸還宋楚瑜,國民黨發言人蘇俊賓低調指出,還需與律師、會計師討論,才會有進一步動作。

黨務高層表示,國民黨將等宋楚瑜提出帳目清單,「倘若款項屬宋楚瑜,自然歸還宋本人,若部分屬於黨產部分,國民黨希望捐贈公益。」

二○○○年總統大選,藍營出現連宋之爭,興票案爆發,重創宋楚瑜選情,為了證明沒有A錢,宋楚瑜將他為當時國民黨主席李登輝處理特殊任務的結餘款兩億四千多萬元,提存到台北地方法院,受領人載明為李登輝,並註記「國民黨主席」;但後來李卸任,這筆錢一直沒有辦法提領。

法律規定,十年提存年限今年初屆滿,若無法提領,二億四千萬多萬元鉅款須歸國庫。宋楚瑜前年向法院聲請變更受領人的名字,但被法院駁回。

依提存法第十七條規定,要領回這筆款項,須符合三種情形之一:一是宋楚瑜證明自己當初提存出於錯誤,二是提存的原因消滅,三是受取權人同意返還。台北地院認為,李登輝的書面證明符合提存法規定,裁定准許宋楚瑜領回這筆錢。

宋楚瑜昨天前往上海參加世博,恰巧與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同班機,據透露,在二○○八年政黨輪替前,宋楚瑜和時任國民黨主席的吳伯雄多次談及興票案,始終未能解套。

知情人士證實,李登輝、宋楚瑜去年底見面,李認為司法還宋清白,不起訴處分書也提到,當初宋從「秘書長專戶」支出超過進帳,同意將這筆錢還宋,並出具同意書協助提領。

據了解,宋楚瑜在三月以前就已委託律師到法院辦妥領款手續,法院目前已結案。

宋楚瑜幕僚表示,二億四千多萬元目前信託在律師黃珊珊處,雖然法院已判決這筆錢由宋領回,但宋楚瑜認為,應該要將李登輝及法院同意的理由,跟國民黨說明報告,表達尊重,若國民黨有異議,再依法律途徑解決。

【2010/04/29 聯合報】@ http://udn.com/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040&aid=3956623
單身者能為少繳保費而結婚嗎?
    回應給: blackjack(blackjack) 推薦0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單身者能為少繳保費而結婚嗎?
 

【聯合報╱社論】    2010.04.10 02:12 am

 
二代健保意外引發「懲罰單身」的疑慮,衛生署長楊志良解釋得左支右絀,又以「單身易得精神病」滋生爭議。楊署長聲稱這些都是 為了鼓勵大家「趕快成立家庭」,吳揆也隨之向單身者「抱歉」,並鼓勵運用政府的青年成家方案,快快買房結婚成家。
政府官員看似苦口婆心,但這類觀點大有商榷餘地;這一場風波,也使國人有機會思考一下單身族群的社會議題。主政者必須認清,台灣社會結構正劇烈變化,婚姻 與家庭的形態已產生變貌,許多相關政策也須及時調整,才能因應社會變遷。
各項政府統計已清楚勾勒出台灣家庭變化的細節:遲婚、不婚、同居、離婚的比率日漸上升,結果是「單身戶」快速增加,單身人口愈見龐大。多年前甚至有人口學 者大膽預測,單身戶將會躍居台灣家庭的主流。此說不見得成真,卻是真實的提醒。
由署長與閣揆的發言看來,政府官員的思考恐怕太過「單一」,已與人民的真實生活發生斷裂。第一個「單一」是以為人生的選項就只應有結婚、生子一途;第二個 「單一」是以為「單身」就是不婚的單身貴族,別無其他;第三個「單一」,則是以為家庭的組成與定義,只侷限於一夫一妻的婚姻家庭形式,無視於家庭形態早已 多元。這些斷裂,使得法令與政策遠遠落在社會需求之後。
政府必須如實看見社會變貌,接納「單身就是人生的選項之一」,如同結婚、同居、出家等選擇一樣;一個開放的社會,應該包容人民在平等的基礎上,做出對自己 最好的選擇。在社會資源的分配上,必須對各種人生選項、家庭形態一視同仁,不宜有差別對待。
只是,我們輕易就能看見,這社會仍對單身者另眼相待,甚至存有偏見。論者常以為單身者出於自私而不願承擔生養下一代的社會責任,所以曾有學者提議徵收「單 身稅」,要求單身者為自己的老年照護埋單;如今則是要求單身者在健保上多擔待,「減低結婚者照顧小孩的負擔」,署長更說這是「做功德」。
然而,結婚而不生小孩者比比皆是,倘以「婚姻」狀態來決定生活負擔的輕重並不合理。何況,由於「規模」的因素,單身的「生活成本」其實未必低於小家庭。其 實,「單身」族群從來就不是單一面貌,很難用「貴族」二字來統合涵蓋。
再者,「單身」若是與「家庭」對稱,其實台灣社會已進化到家庭的形態多元且豐富,有些「家庭」是建立在「非婚姻、非血緣」的結合之上,但仍保有傳統家庭中 相互照顧、分享親密的美好功能。許多男女選擇同居「成家」;或者,三五好友選擇老來相互照顧,共同購屋「成家」……這些未嘗不是深思熟慮下負責任的安排。 但政策思維似未看見這類「單身組合」的新形態家庭。
其實,單身族在社會上,原本即更有可能被賦予「做功德」的義務。根據研究,承擔老年父母照顧的,多半是兒女中的單身者;這是「做功德」。在工作場合中,眾 人也習以為常地認為「沒有家庭羈絆」的單身者就該多擔待些,休假以有眷者優先,加班則是單身員工第一;這也是「做功德」。其實,單身生活有其特殊的艱辛, 政府及社會反而也要考慮如何為單身者「做功德」。以鄰國日本為例,政府看見單身趨勢,於是在長期照護政策中推出單身住宅,及送餐、到宅醫療等方案,這也許 才是貼近庶民需求的政策。
長久以來,鼓吹家庭價值,將照顧責任推向家庭,以彌補政府社福照護體系之不足,一直都是政府常見的施政思維;二代健保衍生的「懲罰單身」爭議,只怕又是這 種思維作祟。政府能以法律強制單身者多交保費,但單身者能為了少繳保費而草草結婚嗎?
【2010/04/10 聯合報】@ http://udn.com/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頁/共34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