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2月16日夜,古城南京。
在隆冬的寒风中,位于南京城东南郊的大校场飞机场的停机坪上,静静地停放着几十架庞大的美制B-24轰炸机。
夜色朦胧中,几个黑影在机群中晃动。不一会儿,随着一阵飞机引擎的轰鸣声,一架轰炸机呼啸而起,在古城上空作低空盘旋。
在充满紧张气氛的机舱内,一位年轻的国民党空军飞行员,在黑暗中搜索着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心脏———总统府,几分钟后,他一声令下,投弹的按钮被按动了……
准备起义
1948年7月下旬的一天下午,烈日炎炎下的上海。
年轻的国民党空军中尉飞行员俞勃悠闲地走进虹口公园。
在一张长条椅前,他停住脚步,警觉地注视了一下四周,见没有异常情况,便坐了下来。
俞勃是驻扎在上海大校场机场的国民党空军第八飞行大队的飞行员。1944年秋,刚刚高中毕业的他,满怀一腔爱国热情,为“投笔从戎,参加大反攻”的口号所激励,在大后方报考了国民党的空军航校。不久,按照中美两国政府的协议,他和一批青年远涉重洋,到美国航校学习飞行。两年后,学习成绩优秀、飞行技术精湛的他,毕业回国。
此时抗战已经胜利,但国民党政府不顾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善良愿望,悍然撕毁政协决议和国共两党签订的停战协定,出动大军向解放区进攻,企图一举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人民武装。俞勃和其他国民党空军飞行员一起,被拖入了内战的泥潭。
山河依旧,面目全非,俞勃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当初他中断学业,投笔从戎,为的是保卫祖国,打败日本侵略者,想不到最终却把炸弹扔在自己同胞的头上。这种令人痛苦的结局,促使他迫切地重新选择自己的出路。于是,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青年军官一起,摸索起改变命运的办法。他们时常一起讨论时政,交流各自掌握的信息。在秘密地传阅了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和黄炎培所著的《延安归来》等书刊后,他们了解到同国民党统治区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世界———解放区的真实情况,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他们在黑暗中见到了一线光明。在中共代表团办事处撤离南京后不久,俞勃与中共地下党组织建立了联系。
由远而近的脚步声,打断了俞勃的沉思,他扭头一看,只见一位30多岁的空军军官,正向他走来。
来人叫林建神,瘦瘦的中等个,戴一副金丝边眼镜,一身戎装并没能掩盖住他身上的文人气质。他的公开身份是国民党空军南京第四医院的上尉军医,实际上却是中共南京地下市委的一名情报人员,是俞勃和党组织之间的联系人。几天前,俞勃和林建神会面时,俞勃提出了夺取飞机起义的计划。林建神连夜赶回南京,向中共南京地下市委作了汇报,现在,他带着党组织的指示,又来到上海。
在一条僻静的林荫小道上,林建神和俞勃边走边谈。
“现在战争形势的发展,对国民党越来越不利,我军已开始了战略反攻。党组织研究了你的意见,认为起义的条件已经成熟。”
俞勃兴奋地说:“那太好了。老是让我们隐蔽下去,可把我憋坏了。”
“你现在手中掌握多少人?”
“……大概有十二三个吧。他们都对国民党打内战不满,愿意到解放区去。”
“起义方案有两个,一是在飞行途中驾机飞向解放区;二是在机场夺取飞机飞向解放区。你看哪一个方案比较可行?”
俞勃思考片刻,说:“空中起义恐怕不行,B-24轰炸机要五六个人操纵,到时很难保证都是自己人。还是在机场夺机比较保险,我们十几个人,一下可夺去三四架飞机。等指挥塔反应过来派飞机来追,起码要过20分钟。有这20分钟,我们早飞得没影了。”
火球般的太阳,慢慢地向西移去。他们两人小声地商量着起义的每一个细节,包括飞机同解放区机场的联系方法和信号,决定由俞勃负责实施这次代号为“浦江计划”的起义。
当天晚上,俞勃就把“浦江计划”向几位起义骨干作了传达。起义的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秘密进行着。
“浦江计划”流产
蒋介石在南京的官邸,是一幢外观别致的两层楼洋房,坐落在黄埔路上国民党中央军校的大院内。蒋介石靠军校起家,从大革命时期担任黄埔军校校长起,就对军校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把官邸设在中央军校里,一方面是为了安全可靠,行动方便,另一方面则是以利加强对军校师生的控制。蒋介石清楚地知道,在军队中如没有军校毕业的黄埔系将领,他将一事无成。
这天,在官邸一楼一间精致的小客厅里,蒋介石正在召见国民党空军中将司令周至柔、中将副司令毛邦初、少将副司令兼参谋长王叔铭。面对3名空军将领,他的心里有一种无法言表的悲喜感。悲的是近年来,国军在战场上连连失利。先是刘伯承、邓小平部渡过黄河,开进大别山区,威胁到南京侧翼的安全。9月24日,济南失守,山东省政府主席王耀武被俘;接着,林彪在东北发起辽沈战役,锦州、长春、沈阳相继落入共军之手,几十万军队毁于一旦。为挽救危局,国防部提出徐蚌会战计划,以徐州为中心,在中原与刘伯承、陈毅部进行决战。可厄运一直不散,先是黄百韬碾庄被歼,现在黄维兵团又在双堆集被围。喜的是,自发动内战以来,虽然损失惨重,但空军、海军还基本上完好无损,特别是空军,自从跟美国签订了“八又三分之一编组计划”后,从美国廉价购买了1000多架飞机,组建了8个飞行大队和两个侦察机中队,实力大增,在“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中,空军充分发挥了机动性强的特点,无论是运送军队,还是对解放区轰炸,都立下了赫赫战功。想到这里,蒋介石的心情略有好转。他用带有几分鼓励的口吻说:“现在的战局虽然对我们不利,但还没有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我们还有200多万部队,还有强大的空海军,这是共军所没有的。我希望你们空军拿出抗战时对日作战的革命精神,为党国再立奇功。”
接着,蒋介石听取了3个人关于空军为配合徐蚌会战所作部署的汇报。听完汇报后,他对空总的部署赞扬了几句,然后话锋一转,说:“据国防部二厅和保密局的情报,空军中的一些青年军官思想不太稳定,有没有这回事啊?”
周至柔猛地一愣,心中暗暗叫苦,而后便小心翼翼地选择词汇回答道:“报告总统,空军将士是忠于党国的。也许有个别人有点牢骚怪话,但卑职一定会严加训斥。”
见周至柔额头上沁出了汗珠,蒋介石缓和一下语调:“当然,我对空军是放心的。不过,要防患于未然,对异常情况要加以控制。陆军中有的人就在战场上投共了,这种令人痛心的事决不能在空军中重演!”
“是!”周至柔掏出手帕擦去额头上的冷汗。
“在这党国危难之际,我们必须做好各种应变的准备。台湾的空军基地要加紧建设,以备不测。你们先把军官的眷属送去台湾,使飞行员们无后顾之忧地一心同共军作战。”
周至柔等人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
蒋介石的这一命令,立即在空军中得到执行。这给俞勃等人暗中进行的起义准备工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困难,争取多架飞机同时起义的“浦江计划”,不得不放弃了。
等待时机
1948年冬天的南京,北风呼啸,天气显得比往年寒冷。
位于大校场机场东首的一幢灰色旧楼里,住着半个月前从上海转来的国民党空军第八大队的飞行员。二楼西边的一个单间,住着俞勃和同机的陈九英、张祖礼。
俞勃穿着飞行员的皮夹克,躺在床上,心情烦躁地看着窗外不远处的机场跑道。近一个月来,大校场机场特别热闹,从全国各地调来的100多架轰炸机、驱逐机、运输机,像一群群老鸹一样在这里降落起飞,加油车、运送弹药的车辆鸣着汽笛进进出出,吵得人无法休息。
从上海调到南京已有半个多月了,这期间,战场上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徐蚌战场吃紧,八大队的B-24轰炸机,每天都要飞到那里向解放军阵地扫射投弹。虽然俞勃自己把炸弹扔到没有人的田野里,但看到别的飞机按命令投弹,他的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痛苦。几天前,空军总司令部的政战部又突然宣布:八大队的后方基地转到台湾新竹,所有军官的眷属和个人重要物品,要立即往上海集中,然后乘船去台湾。消息一公布,几个有家眷的准备参加起义的军官动摇起来,担心参加起义后,家属在台湾会受到迫害,而且恐怕一辈子不能再与之见面。他们暗地里找到俞勃,表示要退出起义。问题的严重性并不到此为止,前两天,一个在空军总司令部当参谋的同学来看俞勃,向他透露了一个绝密的消息:在空军总部中,有人传说八大队有飞机要往北边跑。紧接着,八大队政战室的那班特务,有事无事地往飞行员的宿舍跑,问这问那,装出一副关心的样子。俞勃的宿舍,也成了这帮特务光顾的重点。为了打消敌人的怀疑,一天上午,俞勃从箱子里翻出一张白崇禧亲笔签名送他的照片,挂在墙上。俞勃的父亲曾是广西桂系的中将参谋长,和白崇禧是至交。1947年春节,俞勃曾到南京雍园1号白公馆,看望这位“世伯”。当时任国防部部长的白崇禧,对他勉励一番后,送给他一张亲笔签了名的照片以作纪念。现在俞勃将这尊“门神”请出来,果然产生了效果,前来纠缠的特务知道俞勃是白长官的“世侄”后,便放松了对他的监视……华灯初上,俞勃和郝桂桥、周作舟这两位起义骨干,来到灯红酒绿的夫子庙,在奇芳阁二楼的一个单间里,边吃晚饭,边商量起义的计划。
就在几个小时前,林建神派人给俞勃送来了中共南京地下市委的紧急指示:抓紧时机,立即起义。地下党的这个指示,是根据险恶的局势作出的。几天前,上海地下党的报务员李白(即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李侠的原型),在发送俞勃起义计划时,被保密局上海站用无线电测向车测出了方位,李白在被捕前,将电报底稿全部销毁,俞勃起义的计划没能发出去。不得已,后来地下党用其它备用电台,分几次还是把起义计划发了出去。因此,起义计划必须立即实行,否则,时间一长,俞勃等人就可能暴露。
在饭桌上,俞勃传达了地下党的指示。3个年轻人立即就此作出决定:寻找机会,立即夺机起义。夺机后,先轰炸大校场机场和总统府,然后飞往解放区。如不成功,就扔炸弹炸飞机,和敌人同归于尽。
随后,他们将起义计划告诉了陈九英和张祖礼,并对5个人的分工作了安排。
夺机起义
说来也巧,就在俞勃等人作出起义决定后的第3天,时机就来了。
1948年12月16日,吃过晚饭,一辆辆美制吉普、大客车,载着大校场机场飞行员,开往位于小营的空军总司令部,蒋介石邀请他们在空军总部的俱乐部新生社观看电影《国魂》。
《国魂》是香港永华影业公司摄制的一部故事片,讲述的是宋朝末年民族英雄文天祥抵抗蒙古族入侵的故事。由于这部影片颂扬了封建的正统观念,以及文天祥对赵宋皇朝的赤胆忠心,很合蒋介石的心意,蒋介石便下令“饬属加印拷贝三十份,运至前线及各地,以发挥先贤卫国精神,而振士气”。他甚至派飞机把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接到南京,专门放这部影片给他看。这次蒋介石让空军官兵观看这部电影,也是出于这个目的。
俞勃和郝桂桥、周作舟、陈九英、张祖礼这5名青年军官,借口已看过这部电影,留在了宿舍。
不一会儿,5人依次走出宿舍大楼,向黑暗中的停机坪走去。他们的腰间,插着已上满子弹的手枪,手中提着飞行图囊。
“口令?”端着卡宾枪的哨兵,向他们喝道。
俞勃把手中的飞行图囊向他一挥:“什么他妈的口令,当官的都去看电影了,却叫老子出任务。”
说完5个人昂首挺胸地走了过去。哨兵见是5个空军军官,生怕再挨骂,只好缩在一边。
几十架美制B-24轰炸机,一字停放在跑道一侧。B-24轰炸机同B-29轰炸机一样,都是美国空军的主力机种,有4个引擎,可以携带4吨重的炸弹,并配有9挺机炮,能在空中进行攻击。在二次大战中,这种飞机曾多次对日本本土进行轰炸,给日本造成了重大损失。抗战胜利后,美国将它廉价卖给国民党,以援助蒋介石打内战。
俞勃等人一架又一架地绕着飞机转,寻找既装满油又挂好炸弹的飞机。可是,这些飞机不是有油无弹,就是有弹无油,有的甚至油弹全无。眼看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看电影的人就要回来,俞勃紧张得冒出了冷汗。猛然间,他想起514号飞机下午刚刚返航,也许还有炸弹和油。几个人来到514号飞机前,只见机翼下依次挂着5颗重磅炸弹,再一检查油箱,好家伙,满满的一箱油。
俞勃等人大喜过望,立即爬上飞机,撬开机舱门,钻了进去。俞勃坐在正驾驶的座位上,看着前面跑道上不停晃动的探照灯,熟练地打开了电门,将4个引擎发动起来。
站在不远处的一个哨兵,突然间听到飞机“卜卜”的引擎声,觉得有点不对劲。今晚上人都去看电影了,怎么会有一架飞机出任务呢?他提着卡宾枪,向514号飞机走来,想看个究竟。
俞勃操纵驾驶杆,赶紧驾机滑向跑道。随着速度越来越快,514号飞机的机头猛地向上一抬,似离弦的利箭,腾空而起。
夜色中,飞机在南京城上空盘旋着。俞勃睁大双眼,在黑暗中寻找着目标。按照预定的计划,他们准备将炸弹投在总统府和大校场机场,以给国民党的统治以沉重的一击。
几分钟后,俞勃看到了总统府那座建筑群里发出的微弱的灯光。他一声令下,周作舟按动了投弹的按钮。可是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炸弹没有落下,仍然纹丝不动地挂在挂钩上。原来这架飞机的投弹系统,已被机场地勤人员中反对内战的人暗中破坏了,而俞勃他们是不知道的。
“马上排除故障,再来一次。”俞勃命令。
飞机在南京上空又转了个圈。当飞机在长江边转弯时,由于激烈地抖动,原本牢固挂着的炸弹突然脱钩,一个接一个地落在了江边的燕子矶,发出巨大的爆炸声。
蒋介石在新生社给空军官兵作了一番训话后,回到黄埔路官邸,刚刚躺下,得知空军的一架轰炸机投共,并且在城郊投下几颗炸弹,大发雷霆,将空军总司令周至柔厉声训斥了一番。
就在南京城内一片惊慌之时,俞勃等人驾驶着起义的飞机,来到解放区的石家庄机场。凌晨两点10分,起义的飞机稳稳地停在停机坪上,俞勃等人钻出机舱,向蜂拥而至的解放军战士们招手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