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將中國近代史的政治發展做一個粗略的區分,可分為:驅逐滿清,以俄為師,以及改革開放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是為了處理當時所面臨的問題。畢竟敵人都打到城牆邊了,頭痛當然要先醫頭。而每位民族領袖的施政手段則可視為對症所下的藥,所下之藥正確,就會成為民族救星,所下之藥錯誤,就會成為誤國庸醫,甚至是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老天爺很公平,人民的眼光也是雪亮的,我們也可以透過此點來評判民初至今的每位領導人。
在最先的驅除滿清階段,我華夏民族的當然領袖就是孫文與袁世凱,論政治眼光,孫遠勝於袁,但論實際的政治操作能力,尤其是比手頭上的實力,孫就遠遠不及。其實嚴格講,在辛亥革命時,如果沒有袁世凱基於私心的裡應外合,滿清是難以倒台的,因為他手頭擁有當時中國最精銳的北洋六鎮的實際指揮權。但袁世凱這位梟雄也了解,基於他的個人政治利益,對於實際上一盤散沙的革命派,他只能選擇養寇自重,同時進行對清廷的武裝逼宮,以及拉攏列強的工作。如果他認真剿滅革命派,純從實力來講,袁絕對做的到,但事成之後,肯定會被清廷那幫昏饋的懶滿(這幫爺搞不好連滿文都不會寫),來個鳥盡弓藏,袁公梟雄之姿,不是傻鳥,基於理性(以及北洋派的整體利益),他都只能選擇與革命派合作,導致清廷的徹底瓦解下台。
換言之,在驅逐滿清的階段,袁起到的實際作用遠大於孫,若非他日後在政治上走向回復帝制的歪路,袁世凱比起孫文,實際上更具有成為中華民國國父的資格,如此袁公當流芳百世,而非如今的遺臭萬年!
而兩者的分野關鍵則在處理民初以美為師的政治試驗失敗(國會內的八百羅漢天天打架鬧事,比台灣的立法院還精彩-硯臺與鎮紙齊飛,墨汁共鼻血一色)的問題上,該提出何種藥方?袁這個北洋軍閥的魁首與其智囊團,主張向古人學習,搞起帝制,孫文此時搞的則是中華革命黨(一個理論上該誓死效忠於孫的革命組織-除了搞革命之外,其餘與幫派並無不同-搞到連黃興和汪精衛都不願意加入)。說穿了,孫袁二公都認為:搞獨裁才能救中國,因為獨裁能有效提升國家的管理效率(假設政客的獨裁方向是正確的)。
但袁公與其智囊團忘了帝制的必然配套就是世襲這個最關鍵的問題,其作為擋到了所有北洋將領(尤其是袁最有可能的繼任者:段祺瑞與馮國璋)未來當總統的利益,導致北洋派對袁來個集體罷工,面對護國軍的攻擊時也採取應付主義,最終活活氣死了袁世凱,也讓袁公最終遺臭萬年,一子錯,滿盤皆落索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相反的,當時在野的孫文,就不用負擔這麼嚴重的問題。也比較有時間在自己搞出來的樸素獨裁思想上(孫文所說的:軍政,訓政,憲政,其前面的兩個階段,說穿了就是讓政府搞獨裁的美化詞-即使訓政也必有一黨獨大的配套,至少在台灣的政治發展是這樣,這套模式也比較正確),吸收當時的各家學說,找出一條最適合中國國情的救國之路,最終在蘇聯領袖列寧的共產革命成功的啟發上,找出以俄為師這條正確的道路。
註:在民初要搞美式普選的民主,絕對搞不通,即使在現在,台灣搞的美式民主,也遠遠弊大於利,所以為著中國人的民族利益,要堅決抵制民運思想,因為他們這幫讀書通邪的垃圾學說,除了禍國殃民之外,不能替中國人帶來任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