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宋子文在民國大陸最後期的經濟政策的建議和實施,老共這邊也有類似的例子,不過老共這邊是成功的例子。
淮海戰役開始前,毛澤東和當時的中央軍委,根據劉鄧南出大別山的戰例,實際上一直是設想讓陳粟跨越長江,直接把戰爭前沿推進到長江以南,威脅老蔣的中央政府。
可是粟裕有不同意見,他認真分析了劉鄧南出大別山,放棄原有民眾基礎好的冀南/魯西/豫東成熟根據地,沿途過黃泛區出到民眾基礎和戰略資源奇缺的大別山的案例,發現這是一招高風險損棋,這一躍進,讓劉鄧丟失所有重武器和損失將近一半的兵力(從12萬銳減到不到7萬人)。軍史記載說,當粟裕知道毛和中央軍委想讓他帶領當時的陳粟兵團南下的時候,幾天幾夜沒有睡覺,一直在盤算南下沿途可能會遇到各種情況可能帶來的戰力損失。
粟裕在深思熟慮之後,向中央提出陳粟兵團不宜南下,而應留在中原,就在淮海地區消滅國軍的有生力量。毛見粟裕不服,就召集所有的中央軍委高層準備跟粟裕做工作,勸他南下。在這個勸說會議上,粟裕詳細陳述了南下可能招致的損失(毛等人是知道劉鄧出大別山的損失情況的)。粟裕的話講得很藝術,他絕對不會說劉鄧出大別山是損棋,他只是比較詳細地陳述陳粟兵團可能遭受的損失,同時他陳述,如果把這些將要在南進過程中損失的力量,用來就地跟敵人作戰的話,按照他們當時在蘇中的戰例,大致可以消滅多少敵人。而且當時國軍主力就在淮海一帶。
在休會的時間,毛朱劉周等人詳細分析了粟裕的考慮和建議,覺得非常有道理,很快就接受了粟裕的建議,但同時也提出了要求,讓粟裕組織實施淮海戰役。
我在這裡對比粟裕和宋子文,並不是對比他們的個人實力和對錯,而是在對比兩個系統的決策機制,民國政府這邊,基本上是老蔣一個人在做重要決定,而老共那邊,則是一個團隊,採用民主集中制的方法做出重要決定,這實際上是體系對決。中共對內部各種建議和實施方案的採納都是通過這個機制來做出。但從結果來看,確實是高效而準確的決策機制。
大陸一直在說,“國民黨的罪多,共產黨的會多”。確實是這樣,特別是中南海的老狐群,幾乎天天在一起開會討論各種遇到的問題,或集中學習新知識和國際國內局勢的各種報告(由情報機關,學者和智庫專人講解),這是最近幾十年來,他們的決策很少出錯的一個重要原因。簡單歸納為:
1. 決策機制實施“民主集中制”,
2. 執政重點是關注國內民眾民生,
3. 緊密的內部學習和交流機制形成重大問題的共識
4. 黨內的嚴密約束和監察機制。
你再看看KMT和台灣的其他政黨,高層幾個月都不見一次面,內部不交流,不提醒,不約束,一切放任自流,各自為政,各自牟利。跟KMT在大陸的時候一模一樣。是吧?這個體系,效率哪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