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这些电文中,哪有那位N网友说的那些!总是造谣。造谣者不得好死~!
关于在山西开展游击战争的意见
(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三日)
雪枫[1]同志并告周,朱彭任,林聂,贺萧,刘徐张[2]:
巧电[3]悉。关于阎先生所提,假如在不利情况下,两军团结一致,用游击战争坚决抵抗日寇进攻之方针,我是完全同意的。但有下列意见:
甲、游击战争主要应处于敌之翼侧及后方,在山西应分为晋西北、晋东北、晋东南、晋西南四区,向着进入中心城市及要道之敌人,取四面包围袭击之姿势,不宜集中于五台山脉一区,集中一区是难以立足的。
乙、五台山脉应使之成为重要的游击区域之一,现就宜加紧准备,可双方派人察看,并计划一切,不宜迟缓。
丙、同时应该充分注意晋西北管涔山脉地区及部署与准备,因为敌人必将先行占领该地神池、宁武一带,与东边占领恒山山脉之行动相配合,取居高临下之利,然后进攻太原。
丁、太行、太岳山脉之晋东南与吕梁山山脉之晋西南,虽目前距敌尚远,然亦不可不于此时作适当之部署,如若干必要资材之准备迁移等。资材集中于五台一处是不妥当的。
戊、游击战争除军事部署以外,最主要的是紧密依靠乡村广大人民群众,只有如此,才能取得最后胜利。
己、上述部署及计划,并不妨碍争取以主力在长城一带举行有利的决战之现时计划。
庚、关于阎先生诚意合作与商量指挥之事,我们甚为佩服与感谢。
辛、上述游击战争意见,望即提供阎先生考虑,倘承采取,抗战幸甚。
毛泽东
二十三日午
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抄件刊印。
关于实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方针
(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一日)
德怀[1]同志:
阎锡山[2]现
在处于不打一仗则不能答复山西民众,要打一仗则毫无把握的矛盾中,他的这种矛盾是不能解决的。你估计他放弃平型关,企图在沙河决战的决心是动摇的,这种估
计是完全对的。他的部下全无决心,他的军队已失战斗力,也许在雁门关、平型关、沙河一带会被迫地举行决战,然而大势所趋,必难持久,不管决战胜败如何,太
原与整个华北都是危如累卵。个别同志对于这种客观的必然的趋势,似乎还没有深刻认识,被暂时情况所诱惑。如果这种观点不变,势必红军也同阎锡山相似,陷入
于被动的、应付的、挨打的、被敌各个击破的境遇中。今日红军在决战问题上不起任何决定作用,而有一种自己的拿手好戏,在这种拿手戏中一定能起决定作用,这
就是真正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不是运动战)。要实行这样的方针,就要战略上有有力部队处于敌之翼侧,就要以创造根据地发动群众为主,就要分散兵力,而不
是以集中打仗为主。集中打仗则不能做群众工作,作群众工作则不能集中打仗,二者不能并举。然而,只有分散做群众工作,才是决定地制胜敌人、援助友军的唯一
无二的办法,集中打仗在目前是毫无结果可言的。目前情况与过去国内战争根本不同,不能回想过去的味道,还要在目前照样再做。我完全同意你十八日电中“使敌
虽深入山西,还处在我们游击战争的四面包围中”这个观点。请你坚持这个观点,从远处大处着想,对于个别同志不妥当的观点给与深刻的解释,使战略方针归于一
致。林彪[3]同志来电完全同意我十七日的判断与部署,他只想以陈旅[4]集中相机给敌以打击,暂时不分散。这种一个旅的暂时集中,当然是可以的,但如许久还无机可乘时,仍以适时把中心转向群众工作为宜。王震[5]率一个团暂时到五台也是可以的,但请注意到适当时机仍以转赴晋西北为宜。依情况判断,林率陈旅即使能打一二个胜仗,不久也须转向五台来的。统请斟酌处理。
毛泽东
二十一日
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抄件刊印。
注释
[1]德怀,即彭德怀,当时任八路军副总司令。
[2]阎锡山,当时任国民党军第二战区司令长官。
[3]林彪,当时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师长。
[4]陈旅,指陈光任旅长的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三旅。
[5]王震(一九○八——一九九三),湖南浏阳人。当时任八路军第一二○师第三五九旅副旅长。
在山西应坚持普遍的游击战争的方针
(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九日)
周、朱、彭、任[1]:
甲、华北大局非常危险,敌已从平汉、津浦两路的中间突破进来,保定已失,敌正迂回石家庄的侧面,河北局面已经完结了。卫立煌、曾万钟、孙连仲[2]三
军退阜平、获鹿线,布置侧面阵地,将依托太行山脉。河北失后,敌将从海州登陆进占徐州,则山东将不战而失。不久中国阵地将变为扼守黄河、运河两线。这一形
势将影响到上海战线发生某些变化,南京将被大轰炸,国民党如不妥协,必将迁都。估计中国政局在数月后将起变化,我们应争取在彼时达到改造政府、改造军队、
实行三民主义与十大政纲[3]、继续支持民族战争之目的。也只有在彼时,真正人民的民族战争才能实现。判断在彼时苏联将给中国以实力的援助。
乙、山西将成为华北的特殊局面,这根本的是因为有红军,其次则是阎锡山[4]与我们结合起来。由于这两个力量的结合,将造成数百万人民的游击战争。我们应坚持这一方针,布置全省的游击战,坚持废除苛捐杂税、减租减息、人民参政及改造晋军的根本方针。
丙、目前长城抗战仅是暂时的,而且是极短的暂时。阎必要求我军与他配合来打一二仗,为了给晋军以更好的影响,如果在确实有利的条件下,当然是可以参加
的,但须计算。这仅是战役的暂时的局面,根本方针是争取群众,组织群众的游击队,在这个总方针下实行有条件的集中作战。你们应要求阎锡山拿出一万支枪来武
装人民。你们应在前方办一个五百至一千人的干部学校,由红军与地方党合办,以充游击战争干部。在六个月后,抗大的一期学生可以大部使用于山西。
丁、关于使用一一五师配合国民党二三个师,待敌相当深入后,向灵、涞、广、蔚[5]及其以北突击,捣其空虚后方的计划,请你们着重研究一番。如实行此着,可能在一个时期内展开一个新局面,虽然不能根本地破坏敌人战略计划,但暂时地部分地破坏是可能的,这就大有利于在山西全省创立我们的根据地。
毛泽东
九月二十九日十时
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抄件刊印。
注释
[1]周,指周恩来。朱,指朱德。彭,指彭德怀,当时任八路军副总司令。任,指任弼时,当时任八路军政治部主任。
[2]卫立煌,当时任国民党军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曾万钟(一八九六——?),云南大关人,当时任国民党军第三军军长。孙连仲(一八九三——一九九○),河北雄县人,当时任国民党军第一军团军团长。
[3]十大政纲,指一九三七年八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洛川会议通过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即: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三、全国人民的总
动员;四、改革政治机构;五、抗日的外交政策;六、战时的财政经济政策;七、改良人民生活;八、抗日的教育政策;九、肃清汉奸卖国贼亲日派,巩固后方;
十、抗日的民族团结。
[4]阎锡山,当时任国民党军第二战区司令长官。
[5]指山西的灵丘、广灵和河北的涞源、蔚县。
关于华北作战的战略意见
(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五日)
朱、彭、任、周[1]并告林彪[2]:
战略意见:
甲、依据现时敌攻保定、代州[3]并向石家庄、太原,对灵、涞、广、蔚[4]四县似乎没有多兵据守的情况,依据蒋、阎[5]谈决在保定取决战方针,在晋北取固守方针的情况,为阻敌南占太原、石家庄,支持华北的持久战起见,拟建议蒋、阎派何柱国[6]骑
兵军全部,另派桂军或中央军有力步兵一万五千至二万人,与我林师全部配合,受朱、彭指挥,在蔚、涞之敌向保定前进,灵、广之敌向代州前进确已深入之际,从
灵、涞之间向北突击(反攻性质的中央突破),恢复灵、涞、广、蔚四县,然后向着大同、张家口、北平线,大同、太原线,北平、石家庄线,举行大规模的侧后袭
击战,在灵、涞、广、蔚建立群众的及堡垒的根据地。如此着成功,还可用相当一部进出热河[7]方向,如此或能造成华北战争的新局面,支持相当时期的持久战。请你们考虑之后向蒋、阎建议。
乙、不管蒋、阎协助与否,目前红军不宜过早暴露,尤不宜过早派遣战术支队,应候蔚、涞之敌脱离蔚、涞攻至满城附近,灵、广之敌脱离灵、广攻至繁峙附近,
上述四县兵力极少之际(此时,涿州之敌当攻至徐水附近,大同之敌当攻至雁门关附近),然后使用我林师全部向北突出,依情况再分成无数小支或分成二三个集
团,向着恒山山脉以东以西以北广大地区敌之空虚侧后,举行广泛的袭击战。若在敌之主力尚未集中于其主要的攻击点、敌之后方尚未十分空虚之时,暴露红军目
标,引起敌人注意,那是不利的。若仅派遣战术支队,那是无益的。
丙、如同意上述意见,就请暂时把我军兵力一概隐蔽并养精蓄锐,待必要条件具备时实行,那时应以王震[8]部位于策应前方、保持后路之地区。贺师[9]在晋西北之使用同此原则。
丁、如出至敌后,须采取没收大地主政策,广泛发动群众,红军便不孤立。
戊、蒋、阎保定决战、晋北固守的方针(见蒋十九日部署电),完全是处在被动的挨打的姿势下,如无上述一支奇兵袭入敌后,决难持久,只有实行上述计划才能变被动为主动。现在仅仅剩下此一着活棋,应向蒋、阎极力建议(暂不说红军单独行动,只要求派兵协助)。
己、如能实现上述计划,即使保定、代州失守,也是不怕的。没有某些地方失守之代价,不能取得敌后活动的便利。
庚、实行上述计划,须在灵、涞、广、蔚敌军甚少之条件下,须有敌后方敌兵不易活动而我步兵易于活动之地形条件。辛、以上作为一种提议,请考虑 电复。
毛泽东
二十五日
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抄件刊印。
注释
[1]朱,指朱德。彭,指彭德怀,当时任八路军副总司令。任,指任弼时,当时任八路军政治部主任。周,指周恩来。
[2]林彪,当时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师长。
[3]代州,今代县。
[4]指山西的灵丘、广灵和河北的涞源、蔚县。
[5]蒋,指蒋介石。阎,指阎锡山,当时任国民党军第二战区司令长官。
[6]何柱国(一八九七——一九八五),广西容县人。当时任国民党军骑兵第二军军长。
[7]热河,指热河省,见本卷第5页注[5]。
[8]王震,当时任八路军第一二○师第三五九旅副旅长。
[9]贺师,指贺龙任师长的八路军第一二○师。
南方游击区谈判改编时应坚持的方针
(一九三七年九月十四日)
博、叶、周[1]并告林、董、朱、彭、任[2]:
关于各边区统一战线问题:
甲、湘鄂赣边区傅秋涛[3]等派至武汉谈判代表,承认武汉行营派军需主任、副官主任等许多人到部队中去及其他许多不利条件,完全错误。已电伯渠、必武,通知谈判代表停止谈判,即速回去,由傅秋涛另派代表,否认原定条件,重定办法,坚持下列各点:
(一)国民党不得插进一个人来;
(二)一定的军饷;
(三)驻地依靠有险可守之山地,严防暗袭及破坏,不要求驻大地方。
乙、郑位三[4]到南京已见博、叶否?请转博严嘱郑位三依照上述三点进行鄂豫皖谈判,嗣后豫等不得蹈湘鄂赣及闽粤边之覆辙。
丙、要求南京责令余汉谋[5]退回何鸣部[6]人枪,不得缺少一人一枪,博、叶交涉情况如何?
丁、统一战线中,地方党容易陷入右倾机会主义,这已成党的主要危险,请严密注意。
洛甫[7]、泽东
九月十四日
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抄件刊印。
注释
[1]博、叶、周,指博古(秦邦宪)、叶剑英、周恩来,当时均为中共中央长江沿岸委员会委员,周恩来为书记。该委员会负责同国民党武汉行营的交涉、谈判事宜。
[2]林,指林伯渠,当时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中共中央长江沿岸委员会委员,具体负责西安方面的统一战线和对外联络工作。董,指董必武(一八八六——
一九七五),湖北黄 安(今红安从 ,当时任中共中央长江沿岸委员会委员,具体负责武汉方面的统一战线和对外联络工作。朱,指朱德。彭,指彭德怀,当时任
八路军副总司令。任,指任弼时,当时任八路军政治部主任。
[3]傅秋涛(一九○七——一九八一),湖南平江人。当时任中共湘鄂赣特委书记。
[4]郑位三(一九○二——一九七五),湖北黄安(今红安)人。当时任中共鄂东北特 委书记。
[5]余汉谋(一八九七——一九八一),广东高要人。当时任国民党军第四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十二集团军总司令。
[6]何鸣(一九一○——一一九三九),广东万宁(今属海南省)人。当时任中共闽粤边特委代理书记、中国工农红军闽南独立第三团团长兼政治委员。一九三七年七月,由于他对国民党借谈判消灭闽粤边区红军的阴谋毫无察觉,使所率独立第三团近千人被包围缴械。
[7]洛甫,即张闻天,当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中央负总责。
对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的解释
(一九三七年九月十二日)
德怀[1]同志:
真电[2]悉。
甲、同意你偕恩来去南京一行。[3]
乙、在晋、在冀、在京,均着重解释我军“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这个基本原则,取得他们的彻底了解与同意。
丙、此原则中包含:(一)依照情况使用兵力的自由。现在蒋鼎文[4]还在说刘师[5]应
速上前线。彼等用意,或者不明白使用大兵团于一个狭小地域实不便于进行游击战争,如果是这样,可见我们对此原则并未向他们有过彻底坚持的说明;或者他们含
有恶意,即企图迫使红军打硬仗。(二)红军有发动群众、创造根据地、组织义勇军之自由,地方政权与邻近友军不得干涉。如不弄清这一点,必将发生无穷纠葛,
而红军之伟大作用决不能发挥。(三)南京只作战略规定,红军有执行此战略之一切自由。(四)坚持依傍山地与不打硬仗的原则。丁、你未回军以前,属我直接指
挥,通知朱、任、林、贺[6]。
毛泽东
九月十二日
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抄件刊印。
注释
[1]德怀,即彭德怀,当时任八路军副总司令。
[2]指一九三七年九月十一日彭德怀给毛泽东、朱德的电报。电报中请示他是否仍随周恩来去南京一次,以便报告前方实情和争取补充,对整个作战方针和发动民众问题亦可相机进言。
[3]朱德、任弼时一九三七年九月十二日致电毛泽东并告周恩来、彭德怀,认为目前前线紧张,彭德怀可不去南京,在以后适当时机再去为妥。因此,彭德怀这次未去南京。周恩来也因前线战事紧张,这次未能成行。
[4]蒋鼎文(一八九五——一九七四,浙江诸暨人。当时任国民党政府军委员会西安行营主任
[5]刘师,指刘伯承任师长的八路军第一二九师。
[6]朱,指朱德。任,指任弼时,当时任八路军政治部主任。林,指林彪(一九○七——一九七一),湖北黄(今黄州)人,当时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师长。贺,指贺龙,当时任八路军第一二○师师长。
本文於 修改第 6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