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國的革命道路
有史以來,人類所面臨許多問題的根源是「資源不敷分配」;或人們在感覺上,認為「財不怕多」(胡卜凱 2006a)。根據這個假設,我把政治定義為「爭奪資源分配權的活動」。這個觀點制約我對國際和國內政治運作的了解和分析它們的切入點。如果「資源不敷分配」是個事實,則任何政治理論或理想不可能解決這個現實所造成的難局;這個難局自然也不是「革命」所能解決。換句話說,沒有一條「革命道路」能夠帶領我們到達桃花源或烏托邦。如果沿著「革命道路」走下去,我們通常只會找到一個烏有之鄉。
我必須承認上面這段話包含我的偏見。我小學六年級或初中時讀了《動物農莊》和《新階級》這兩本書。我當時雖然並不很懂書中的觀點或論點;但是,根據過去50多年的觀察,我認為這兩本書的描述相當契合現實。它們對我的影響是:在我的熱情和想像力發展到有能力產生或形成「理想」之前,我就很不幸的認識了政治的真面貌。
2.1 社會主義
「但陳先生探索的結論我大約可以掌握。他認為,中國革命的第一步是新民主主義,集合全民(或者說四個階級)的力量與意志,發展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全力現代化。」
「現在已經可以了解,這還不是『社會主義革命』,而是以集體的力量來實現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現代化工程,」
「至於共產黨人所追求的社會主義,必須等到新民主主義革命成功之後,才能作為社會發展下一個階段的目標。」
「陳先生是劉少奇修正主義路線的堅決的擁護者。」
從以上四段話來看,陳先生和呂先生已跳脫出做為「經濟政策」基礎或「經濟運作」模式的「社會主義」。比起一些仍然在守株待兔或試圖緣木求魚的「『經濟』社會主義者」(不論年輕或年長),陳、呂兩位先生無疑說得上實事求是和遠離了「虛偽意識」。
但是,我認為這四段話中仍有一些概念需要釐清,我們才能有意義的討論「中國革命的道路」。
1) 經濟層面的社會主義
理論模型層次的經濟社會主義有兩個要件或特色:
a. 計畫經濟
相對於「理論模型」層次的資本主義,在資源的取得、配置、和運用上,由各級政府統籌規劃,而不是由市場機制的供需情況來決定。
我是經濟學的門外漢。從一個工程師的角度,我可以舉出至少兩個造成計畫經濟(在上一世紀60年代前)「行不通」的因素:
a) 在電腦被大量運用以及具有高速運算能力以前(如1950 - 60年代),試圖進行整體以及細部(例如到工廠或生產線層次)的經濟規劃,是個笑話、幻想、或胡鬧。
b) 規劃或計畫需要資訊 -- 尤其在全球貿易時代,需要全球性資訊 -- 在一個沒有市場活動的國家,其計畫單位和主事者缺乏及時、充分、與相關的經濟資訊來做有效的以及具有「可行性」的計畫,「計畫經濟」云云不過相當於中國古人說的「閉門造車」而已。
但在另一方面,任何國家 -- 尤其是發展中國家 -- 經濟活動都需要一個重點規劃或優先順位的規劃。這個道理很淺顯,因為資源不足,所以它們必須被用在刀口上。因此,當前(或有史以來)世界實際運作中並沒有或從來沒有「理論模型」層次的資本主義或社會主義;所有社會的經濟活動都是「混合經濟」,也就是「計畫 + 政府干預」和「市場機制」兩個模式並用。當前中國大陸的經濟運作是這個「模式」的典範,所以它被一般人稱為「中國模式」或「政府(主導的)資本主義」。
b. 配給制度
相對於「理論模型」層次的資本主義,各級政府統籌規劃商品的價格、分配、和發放,而不是由市場機制的供需情況以及個人需求和購買力來決定。
由於人的任何活動都需要「資源」,以及資源不敷分配這兩個現實,大規模的實施計畫經濟和配給制度必然導致貪污與分配不均。政府官員權力越大,貪污及分配不均的情況越嚴重。如果有人質疑以上兩個命題,只需深入了解當今中國大陸的政風和社會動態。
如果(「理論模型」層次的)經濟社會主義這兩個特色居於主導地位,則「工資」和「利潤」都將失去它們在帶動經濟活動的作用。其結果將引起經濟發展處於遲滯和萎縮的狀態。因為這樣的社會並不獎勵或鼓勵「工作表現」以及「創業創新」;當沒有實質的動力與誘因來引領勤奮工作和創新努力後,人們自然就傾向成天遊手好閒、無所事事、和摸魚打混。
我曾讀過一位「左派」人士的建議:
我們可以用「教育」來解消實質的動力與誘因對人在行為上的影響。
這讓我想起下面這個寓言。
一個老和尚天天告誡他的小沙彌:
女人是老虎,會吃人,千萬靠近不得。
十幾年後,小沙彌長大成了小和尚,下山雲游。沒有多久,他就被一隻「老虎」抓走。老和尚後來碰到這個不守清規的小和尚,他不禁埋怨道:
我不是一再告訴你女人是老虎,會吃人,千萬靠近不得嗎?
小和尚說:弟子不敢忘記師父的教導,但是被老虎吃的感覺真好。
這個寓言的教訓:當意識型態和人的物質或生理需求衝突時,只有傻瓜才會和才能堅持意識型態。
(如果我是小和尚,我會加一句:「師父,你真的不妨也試試。」)
2) 政治層面的社會主義
由於「資源不敷分配」,而人們的生存必須仰賴各種資源,「公平分配」成了政治上一個最重要的課題。「社會主義」的原則、理想、和主張正是「公平分配」。因此,我雖然認為理論模型層次的經濟社會主義不具可行性,但是我支持「社會主義」要求「公平分配」的主張。我把它稱為「政治層面的社會主義」。
我常用的的口號是:
使用「市場機制」的方法來達到「社會主義」的理想。
3) 自由人和生產工具
呂先生引用陳先生的話:
「真正的社會主義,是『自由人的自由聯合』,而不是生產工具的公有化,…。」
在我看來,「生存先於一切。」,而人生來並沒有自行謀生的能力。所以,人生而無法自由,也不能自由;一個人至少要到五、六歲 -- 形成一定程度的意識和具有自行乞食能力以後 -- 才有資格談自由。比較學院派的說法是:人必須在滿足擁有生產工具和學會使用生產工具這兩個條件後,才有能力獨自謀生;從而,才有行使或享受生活上各種「自由」的可能。
我試著把馬克思在這個議題的邏輯和思路簡述如下:
馬克思對資本家的定義是「擁有生產工具的人」。他認為資本家借助擁有生產工具的優勢,得以「剝削」勞工的「豐裕價值」(舊譯「剩餘價值」)。後者造成勞工不能完全獲得自己勞動的成果。加上沒有「生產工具」的勞工不能「自由」的「出賣自己的勞力」,於是,馬克思認為勞工(和一般人)跟他/她的勞力「分離」。這個「分離」使勞工(和一般人)陷入「疏離狀態」。一個「疏離」了的人是個行屍走肉的人,自然不適用於「自由」的概念。於是馬克思得到:
「人的不『自由』來自他/她無法『擁有生產工具』。」和/或
「『生產工具的公有化』是一個人能夠『自由』的『出賣自己勞力』的前提;因此,它也是社會中有『自由人』的前提。」
這類結論。
從而,落實「社會主義」的目的,在實現一個使得「生產工具」公有化的環境,以幫助人們成為「自由人」。
根據(以上我所了解的)馬克思理論,「生產工具的公有化」和「自由人的自由聯合」兩者之間是一個「社會主義『方法』」和「社會主義『目的』」間的關係。前者是(人們)達到後者所必經的途徑及階段。在馬克思理論中並不存在那一個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這個議題。
但是,上述馬克思的邏輯和理論有相當的爭議。除非我們把「自由」了解為「政治自由」,我不認為馬克思理論是「認定」和「自由」相關議題的(唯一或充分)依據。因為:
a. 「『社會主義』能夠提供一個使得『生產工具』公有化的環境。」是一個我們需要檢驗的命題;
b. 「『生產工具的公有化』是讓一個人在社會中成為『自由人』的『充分』而且『必要』條件。」更是一個需要從心理學和大腦神經學的研究結果來周詳討論的命題。例如,一個被物質欲望、生理需求、乃至於意識型態等等高度制約的人,(即使他/她擁有生產工具)算不算「自由人」?這是東方文化中,有些人認為「知足」、「寡欲」、或「能捨」之類才能讓一個人(真正或完全)「自由」的原因。
總之,自由人、生產工具公有化、和社會主義之間並不是一個如馬克思論述所呈現的簡單關係。前兩者中那一個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以及它們跟社會主義的關係,並不能只依據馬克思理論來思考和判斷。
本文於 修改第 7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