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銘記流言板
市長:mingji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銘記流言板】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239) 民進黨是台灣的包袱 - 民進黨的破產(一)
 瀏覽1,494|回應0推薦9

mingji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9)

h1kwg
ycnan
baogong
ltai
Qooo
evergreen
badminton
roclove
mingji

銘記流言板(239) 民進黨是台灣的包袱 - 民進黨的破產()

下附幾篇陳芳明有關陳水扁與民進黨的言論文字﹐實實在在標誌了臺獨民進黨的破產。

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所長陳芳明﹐是出身綠營而能對臺獨民進黨做出知性批判的少數人之一。我之前在<<李登輝的文化醬缸>>一文中提到的畫家林惺嶽是另一位。他們兩位與施明德﹑沈富雄﹑許信良多出於一己感情變遷而做出對民進黨的批判﹐有很大的差異。

不過﹐民進黨徒眾固然對破產渾噩無覺﹐即便陳芳明本人﹐似亦尚未看穿而仍冀望民進黨的起死回生。這是因為許多人﹐包括陳芳明﹐只主觀地看到了陳水扁是民進黨的包袱。

事實上﹐當新聞報導蔡英文﹑李遠哲﹑李元貞等﹐以司法人權為由﹐參與聯署要求司法機關停止羈押陳水扁的作法與意圖﹐完全暴露出﹐他們漠視司法人權所根源於其中的普遍道德基礎正被他們為虎作倀的虛假正義破壞殆盡的不知羞恥為何物之心態﹐已然如同宣告臺獨民進黨這艘下沉的破船﹐已經成為整個台灣的包袱﹗﹗﹗

除非臺獨民進黨由呂秀蓮帶隊全部移民到貝里斯選總統﹐要不然﹐台灣就必須實施<<塞浦路斯化﹐島內實行一邊一國>>否則﹐由民進黨當政﹐固然一味鎖國﹐當全世界都與中國打交道﹐民進黨獨獨逢中必反﹔就是國民黨當政﹐開拓兩岸關係﹐受全世界歡迎﹐民進黨仍舊日夜爭吵不休﹐動輒抗議遊行﹐耗費社會資源﹑國力﹐依然頑固鎖國﹐逢中必反﹐相當大地抵銷兩岸正面交往的成效﹐實在罪莫深焉﹗非要弄到玉石具焚﹑全島沉淪不可。

夫妻無法再痛苦同屋相處﹐尚可離婚﹐臺獨民進黨完全沒有前途的無理取鬧﹐台灣島內不願與之為伍者﹐又何苦與之同國相處﹖台灣來一個<<文化﹑政治﹑邏輯推理差異的分班>>民進黨﹑蔡英文﹑李遠哲不願﹑不能與陳水扁切割﹐則台灣島內不願與彼等為伍者﹐當與彼等永遠切割﹐一刀兩斷﹐分成<<兩個台灣>>各屬一國﹐再讓歷史自然淘汰﹐強過永遠內耗﹐豈不快哉﹗﹗﹗

 

早年在政治立場上屬於強硬台獨「基本教義派」的畫家林惺嶽﹐在所著「中國油畫百年史」面世時,曾道﹕「一九四九年以後的中國、台灣關係,一再遭受扭曲。國民黨執政時代是極度恐共,民進黨則是仇共,不論恐共、仇共,結果都容易造成自我封閉萎縮。經過這幾年的反省,我發現,追求台灣主體精神,並不是非得去中國化,而應該以更開闊的心胸重新認識中國,如此台灣也才會長大。」

但只要對臺獨民進黨在文化﹑經濟﹑政治各方面的論述﹐做一個最基本的檢視﹐就能夠看出﹐臺獨民進黨先天本質就有多重基因病變﹐永遠沒有可能長大的﹗

臺獨民進黨徒善於在文化﹑人種﹑經濟﹑政治各方面引用或製造各類奇特論述﹐創立很多古怪名詞﹐但都沒有理性的邏輯基礎。像什麼道德動態觀行政抵抗權把地圖橫著看台灣就是世界中心﹐全是自己任意發明用來合理化自己舞弊﹑貪污﹑顢頇﹑閉塞而破壞普遍道德常識原則的護身符。其中臺獨民進黨關於文化﹑人種論述的狗屁不通﹐讀者不妨參閱本人<<李登輝的文化醬缸>><<陳文茜是不是「人」類﹖>>二文﹐就可見臺獨民進黨徒眾的論述多麼荒謬可笑。

下附聯合報社論<<民進黨知道什麼叫做「經濟民主」嗎?>>一文﹐正有助說明本人一再為文指出的﹐玩弄自己都不明所以的名詞﹐乃是李登輝﹑臺獨民進黨一干徒眾唯一的本領﹗﹗﹗

有一說﹐民進黨創黨推進台灣民主有功﹐要獲重生﹐就要找回創黨的理想。這話是有問題的。

不錯﹐台灣政治系統進入至少形式上的現代民主﹐與由黨外到民進黨的衝撞國民黨威權體制很有關連﹐所以2000年當民進黨上台執政﹐雖非我本人所喜﹐但我本人亦不致痛心疾首。民主政治中有政黨輪替執政﹐也有它一定的正面作用。只要一思2000年若由國民黨勝選而繼續執政﹐李登輝鐵定繼續擔任國民黨的英明主席而成連﹑宋的太上皇﹐黑金政治和李登輝的臺獨賊心﹐真不知伊于胡底。

但是於今回顧﹐由黨外到民進黨的主流理想卻絕非民主﹐而是臺獨。所以﹐民進黨創黨人物的外省籍立委費希平﹐最終離開了民進黨﹔所以﹐一向提攜黨外的李敖﹐亦是幾番提及當年搞黨外活動﹐只為爭民主﹐沒說為臺獨﹐指控陳水扁這些人搞臺獨是背叛了黨外當初爭民主的理想。

當年﹐民主是必然的政治動員媒介﹐就像美鈔是流通國際的強勢貨幣。當初的政治環境﹐不推銷民主口號﹐就沒有市場﹐沒有選票﹐就如國際貿易中﹐沒有美金外匯﹐就不必做生意。黨外到民進黨的臺獨分子﹐只是拿著民主美金假鈔做面具﹑做通行證。一旦贏得政權﹐就必然一而再﹑再而三地打出「外省人滾回中國」﹑「外省政權」﹑「台灣人選台灣人」這些根本是作賤民主﹐但可凝聚臺獨人心的選舉訴求﹐民主何曾足惜﹖

民進黨徒每每舉辦或參與追思外省籍黨外人士雷震﹑費希平的活動﹐追思什麼﹖雷震﹑費希平是贊成臺獨的嗎﹖雷﹑費還活在台灣的話﹐必成「台奸」﹐還追思個屁﹗(參閱下附「如果費老在台灣」一文。)

本人多次為文指出﹐民進黨大病在文化思想上的基因缺陷﹐所以並不具備反省的心性與思維能力。陳水扁因貪污大量金錢罪嫌被關﹐身為兒子的陳致中﹐已經三十幾歲而從無正式工作﹐在牢外竟住豪宅﹑駕名車﹐去監獄探視父親﹐居然送上一本名為「窮到只剩下錢」的書。陳致中送書﹐絕對不是為了諷刺他爸爸﹐更不是認為他爸爸應該反省﹐而是道道地地覺得他爸爸值得同情﹐只剩下錢﹗﹗﹗而他自己也只剩下享受他爸爸的錢﹐也是很可憐的﹗﹗﹗陳致中﹐一個法律碩士﹐對該書名表面中文意義與該書內容中文涵意具有某種匪夷所思的解讀﹐豈是偶然的嗎﹖

陳致中父子﹐與絕大多數臺獨民進黨徒﹐對事理都有一種雷同的特異功能式獨見﹐就像黃永田在法庭裡敢做不敢當地辯稱﹐他掀掉邱毅假髮﹐是因為佩服邱毅﹑出於好奇心﹑不小心掀掉的﹔而在法庭外的臺獨民進黨徒眾﹐卻不敢做而敢當地稱讚黃永田是突擊英雄。黃的舅舅王幸男不就說黃要偷襲邱毅已經計謀很久了﹗﹗﹗瞧瞧這些民進黨徒特異功能的裙帶關係﹗﹗﹗

訴求臺獨民進黨徒眾改過自新﹐是對牛彈琴﹐企盼其做「道德」的反省而自動宣佈破產以示知恥負責﹐更是要牛彈琴﹗針對陳芳明這個「資深綠色敵人」的批評﹐民進黨籍立法院黨鞭柯建銘不是說「陳芳明不了解民進黨」嘛﹖還有誰能了解﹗﹗﹗

臺獨言行完全過時無理的盲點﹐民進黨徒眾無法自知。他人不與其聲氣相通﹐輒動手打人﹐不但男的打人﹐女的也打人﹐不但打民進黨「黨外」的人﹐也打「黨內」的人。先一日﹐蔡英文否認自己是暴力黨﹐隔天北市黨部主委黃慶林就率大隊人馬到中央黨部﹐在媒體攝影機前﹐與中央黨部黨務主管大打出手。接著﹐管碧玲在國會打「反對」黨立委洪秀柱。接著﹐邱議瑩在國會打「反對」黨立委李慶華。管﹑邱這兩個女人都辯稱她們打人有理。

不禁要問﹐「反對」黨立委也自己覺得有理的時候﹐可否打管﹑邱她們這兩個女人﹖她們這兩個女人到時會不會讓打﹖

民進黨思維僵化﹑言行激動﹑習慣動粗﹐是自認為受害者一種自憐自卑心理下標準的放肆性自我補償的反應﹐覺得別人都應無條件接受。

他們適合群居到深山叢林裹脅原住民打革命游擊戰爭。他們基本教義派的政治信仰適合建立神權政體或組織恐怖份子集團。他們種種自欺欺人的論述適合用在第三世界推行愚民政策。

但他們沒有資格在現代民主社會做為一個民主政黨﹐遑論進步﹗﹗﹗

(240) 民進黨的屁股太小啦﹗ - 民進黨的破產(二)

<<民進黨知道什麼叫做「經濟民主」嗎?>>

【聯合報社論】    2009.06.26 06:36  am

民進黨說:主張簽ECFA須經公投,不是「政治動員」,而是要建立「經濟民主」的機制。 

請問民進黨:舉世簽訂數百個FTA,哪一個經過公投(歐盟進入政治整合時除外)?議簽ECFA若須經過公投,己方底牌盡揭,將如何與底牌全蓋住的北京專制政府談判?再者,請問民進黨,貴黨過去執政八年期間,對外「積極管理」,對內「二次金改」,又有哪一項尊重過「經濟民主」,更有哪一項曾交付「公投」? 

談起「經濟民主」,民進黨確實應當痛切反省自己過去執政八年在「經濟民主」上的惡劣表現。去年立委與總統選舉,民進黨慘敗,本報社論曾經著文討論過「經濟」與「民主」的關聯;值今既然有人提出「經濟民主」的議題,不妨與民進黨溫故知新。 

去年五月一日,本報社論題為〈政黨競爭的新標尺:全球經濟與單一選區〉,內文指出:過去二十年,台灣「民主化」的主題是「本土化」;政黨競爭的主要標尺是「外來政權/本土政權」、「愛台/賣台」、「台灣人/中國人」等等。但是,隨著全球化、中國崛起,及台灣邊緣化等的趨勢出現,「經濟民生」逐漸成為台灣的主要社會議題。一方面,由於台灣採行自由經濟並面對全球化,人民率皆期望執政者能改善經濟民生的環境;另一方面,台灣又實行民主政治,人民可以透過選票來操持國家路線。因此,能夠增進改善經濟民生的國家路線,會受到選民支持;對經濟民生不利的國家路線,會遭到選民的反對。 

於是,在不知不覺間,台灣政黨競爭的標尺,漸由「民主/本土」的聯結,轉變為「民主/經濟」的聯結。「民主」不再被「本土」的假議題所挾持,「選票」被視為可以改善「經濟民生」的手段。 

準此以論,台獨勢力在二○○八年急遽式微,除了是因民進黨失政敗德以外,最主要的原因亦在台獨的鎖國與內耗,不利台灣的經濟民生,所以也就不符合現今的民主認知。二○○八年立委及總統選舉的結果顯示:台獨是「害經濟」的,所以台獨也是「反民主」的;由於「經濟的台獨」不可行,所以「政治的台獨」受質疑。 

過去,在「民主/本土」的舊標尺下,李登輝與陳水扁可以用「政治路線」來決定其「經濟路線」;但是,今後在「民主/經濟」的新標尺下,政黨似乎應以「經濟路線」來決定其「政治路線」。因為,在「自由經濟/人民要活下去」,及「民主政治/人民可以選擇國家路線」的交互作用下,任何政黨若堅採與民生經濟背道而馳的國家路線,恐怕難以在民主選舉中獲得支持。 

若要談「經濟民主」,以上論述或許可供民進黨認真參考;亦即,「經濟民主」的真諦應反映在「治國理性」上,而不宜淪為「公投」之類的政治操作。 

準此以論,面對十餘國家已與中國簽訂FTA,且累計二十餘國家即將與中國簽訂FTA,此一架構已是接近全球半數人口的最大經濟體,而台灣顯然不可自外於此一架構;故而,若從「經濟民主」的觀點來看,這已不是要不要與中國簽ECFA的問題,而是應當將焦點擺在如何始能趨利避害地簽。亦即,不能「光靠罵國民黨」(蘇貞昌語)。因而,與其玩弄民粹公投,將ECFA當作選舉動員的政治玩具,民進黨何不善盡在野黨的角色,對馬政府及彼岸北京政府,用心用力地在「如何簽」方面表達台灣民間的聲音? 

既然民進黨提出「經濟民主」的概念,正可藉此反省過去八年執政期間「經濟」背離「民主」的異象,並設法在民進黨未來的政經論述中,將「經濟」與「民主」作一理性的聯結。民進黨之敗,豈不正是敗在違反「經濟民主」? 

延伸閱讀》
蔡英文:ECFA應成全民運動
電視專訪》劉反對ECFA公投
黑白集/何不連署阿扁無罪公投 

2009/06/26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如果費老在台灣>>

費希平病逝美國,各界同聲哀悼,民進黨中央並且發表悼念聲明。不過,讓我們「假設性」地想一想,費老如果留在台灣,今天會是什麼景象?

費希平是民進黨創黨大老之一,但在民進黨成立甫兩年之際即退黨。有人說,這是他的統派立場與民進黨分歧所致。也有人不忘提起,費老在立委職位上「抗退」的立場,似為強調其「瑜中之瑕」。

費希平與民進黨的愛恨分合,既不令人吃驚,也絕不是特例個案。就在前兩天,還有一批所謂「老黨外」,以「裡外不是人」的豬八戒自喻,成立黨外圓桌論壇,其中即不乏民進黨的創黨元老。更早之前,亦有包括了不少民進黨出走同志的「山盟」組織成立,卻被執政黨譏諷為「一群失意政客」的團體。政治人物,「因理念而結合,因權力而分手」的例子屢見不鮮,正可用來彰顯「政治是權力遊戲」的本質。旁觀者如果感慨喟嘆,只怕是自作多情。

只不過,費老與民進黨決裂而去,早在一九八八年,如今病逝異鄉,卻在民進黨的哀悼聲明中被稱為「台灣痛失民主運動最重要參與者」。民進黨失去費希平已有十五年,如果分道揚鑣之時並未承認「痛失民主運動最重要參與者」,何以今日仍要以費老為民主運動的樣板?如果費老在台灣,會不會被譏為另一個「失意政客」?會不會也只能以「豬八戒」自況?

2003/02/28 聯合報】

<<林濁水與陳芳明對談:扁是台獨罪人>>

【中央社台北12日電】  2009.02.12 06:03  pm

前立委林濁水今天說,前總統陳水扁是台獨大罪人;學者陳芳明指出,做錯事只要講獨立建國就可以被原諒,這是對台獨最大的傷害,民進黨若持續存在此思維,會創造更多阿扁出來。 

林濁水下午舉行「歷史劇場-痛苦執政8年」新書記者會,與政大台灣文學研究所所長陳芳明對談。

林濁水說,扁8年執政,南北平衡有功,在社會安全制度等領域有些政績,但國會減半讓票票不等值,扁是民主大罪人,而執政初期稱四不一沒有,對台獨傷害甚深,執政後期又跳到最冒進的台獨,搞烽火外交,扁也是台獨大罪人。

陳芳明認為,任何人做錯事、濫用權力、收受政治獻金,只要講獨立建國,就得到民意、就被原諒,這才是對台獨最大的傷害,「這種思維若在民進黨內繼續存在,會創造更多阿扁出來」。 

對於陳水扁的新書「台灣的十字架」,陳芳明認為,從這本書可以看出,阿扁沒有朋友、沒有智慧、沒有核心價值、沒有希望,而且書名就取錯了,「十字架不是他自己要的,他是送給我們,然後把他的朋友一個個釘在上面」。 

林濁水說,已翻閱過扁的書,但並沒有改變他對扁的了解,他仍覺得陳水扁沒有反省,扁打算辦新書徵文,但這種花俏的手法,沒法拯救扁的命運。 

對於前總統夫人吳淑珍日前出庭應訊並發表道歉聲明,林濁水說,扁珍不斷地道歉卻沒有反省,相當可惜,因為道歉不重要,反省才重要。 

陳芳明則說,他對民進黨仍有寄望,因為台灣民主體制要健康,需要強有力的反對黨,他不希望民進黨重蹈陳水扁覆轍,批判民進黨時,他是抱著這樣的期待。 

他指出,民進黨換黨主席不代表體質改變,這是整個權力結構的問題,過去8年新人沒法出頭,只有讓新人出來、慘敗過幾次,民進黨才有可能接受新的洗禮,新的命運才會出現。

2009/02/12 中央社】

<<陳芳明:陳水扁們不走 黨魂喚不醒>>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09 07:55:59

 中評社台北29日電/民進黨八日召開臨時中常會談論政黨定位等問題,對民進黨總是愛深責切的政大台灣文學研究所所長陳芳明說,蔡英文被一群陳水扁們挾持,陳水扁們不離開民進黨,不能喚醒民進黨黨魂!民進黨應該透過選舉清理黨,讓有理想性的年輕人才、新面孔出來接手民進黨。 

  據中國時報報道,陳芳明指出,扁案嚴重打擊民進黨士氣,但從去年爆發至今,從未見到黨有總檢討,從前內政部政次顏萬進、陳水扁爆發弊案,然後是其他黨內人士的認罪,黨有何因應之道?有提出好對策嗎?民進黨的陳水扁症已經病入膏肓!” 

  他把話說的更重,民進黨人一天到晚跑去台北看守所探望陳水扁,為什麼全黨的菁英都跑去看陳水扁,卻不思考黨要如何進步?如果說這是溫情,那只是相互取暖,只會取暖就不要期待未來的選舉還會當選,不要想要偉大又要舒服 

  對於民進黨該走議會還是群眾路線,陳芳明毫不遲疑地說,在民進黨內部,這永遠是兩者並存的,但他認為,與其討論路線問題,不如討論黨要怎麼走?怎麼使陳水扁們邊緣化?怎麼培養人才?否則馬政府躺著選都會當選。 

  談到黨主席蔡英文,陳芳明嘆口氣地說,她很辛苦,理想性很高,但一個人撐不起一個黨,民進黨的問題不在於蔡英文,她在民進黨最辛苦的時候接手,但不服她的人太多,挾持她的都是一群陳水扁們陳水扁們若不離開民進黨,不能喚醒民進黨黨魂。 

  透過選舉清黨讓年輕人才來接手 

  怎樣讓陳水扁們離開民進黨?他直言,連羅文嘉都是民進黨的老人了,培養人才的第一步就是透過選舉清理黨,讓有理想性的年輕人才、新面孔出來,當然這樣做要承受的是最近一、二次選舉繼續輸的代價,但唯有如此,才能改變黨的結構。 

  他說,民進黨召開臨時中常會討論的問題都不是當務之急,他希望民進黨改造,但若不徹底,陳水扁的幽靈還是會回來,批評陳水扁的人照常被罵,綠色的也會被罵到變成藍色的,最後講進步語言的人統統變成藍色的。

<<陳芳明:扁要殉身,卻找不到十字架>>

【聯合報今日登場:陳芳明】 2008.09.25 02:53  am

陳水扁正站在人生最徬徨的十字路口,對著人間高聲吶喊「寧可死在十字架上,也不願死在亂石堆中。」那種悲壯身段與悲涼聲音,應該是出自一位高風亮節的人格,現在竟是由一位說謊成性的政客說出,台灣社會霎時陷入價值顛倒的錯愕之中。 

扁家七億奇蹟 可憐納稅人

頻頻接受特偵組約談之餘,他比起權力在握時還要忙碌。從高雄、台南、嘉義出發,以地方包圍中央的方式節節北上,不斷透過廣播電台宣稱他遭到政治追殺。無論他的行動是為了取暖,還是志在反攻,陳水扁製造出來的話題效應,已遠遠超過總統任內的政績成就。

患有被害妄想症的陳水扁,無法以具體實踐證明自己的清白,卻以各種藉口託詞辯護自己的無辜。在機密外交上,他乏善可陳,在機密外匯上,竟成績斐然。僅此一點,就足夠耗盡他後半生去澄清解釋。在民主國家,人民絕對具有知的權利,有必要了解他的金錢來源。即使他手上的每一張鈔票都是乾乾淨淨,也應該捫心自問,以他的治國能力與人格情操,能夠在短短八年,輕易換取如此龐大的數字嗎?

請他把坐擁的財富交代清楚,並不能等同「政治追殺」。真正被追殺的是可憐的台灣百姓,是每一位善良的納稅人。陳水扁為台灣創造了一個經濟倒退的環境,只有他們一家獨自創造經濟奇蹟,這符合民主制度的公平原則嗎?陳水扁擁有七億以上的財富,完全與他的權位根本不成比例,即使切腹自殺,也不足以向國人謝罪。他竟至於恬然宣稱遭到政治追殺,這還有天理嗎?陳水扁把攫取的財富悉數運往海外,利用各種誑騙手腕,巧立名目,以躲避國人耳目。陳水扁的奸巧,比一個黑道還不如,他值得政治追殺嗎?

羞辱民進黨 還拉下來陪葬

陳水扁的狂妄還不止於此,竟然說消滅他就是要消滅民進黨,這簡直太過於羞辱民進黨了。事實上,陳水扁的兩次黨主席任內,就已經消滅民進黨好幾次。他的最大貢獻,就是把政權拱手交給國民黨,遑論歷屆立委選舉、縣市長選舉的失利。民進黨已被傲慢的陳水扁欺負太久了。製造這麼多的災難之後,又要民進黨與他一起陪葬。廿餘年來的民主運動命脈,早已葬送在陳水扁的亂石之下。民進黨是否能夠浴火重生,還必須要看陳水扁是否願意放開殘酷的雙手。

陳水扁瘋狂的南部之旅,已經偏離民主政治的常軌。他發出的任何狂言,都在傷害台灣社會善良的心。他的金錢遍布全世界,反而在台灣找不到立錐之地。把財富窩藏在國外,等於是對他所統治過的台灣充滿了不信任。到今天,他繼續檢驗別人的台灣立場,還在強調他的台獨主張,把自己塑造成一個烈士英雄。

說是要殉身 其實尋求苟活

台灣這塊土地已經不需要壯烈的犧牲者。歷史已經賜給陳水扁太多機會,卻都被他輕率虛擲。一個可能創造歷史的人,如今卻等待歷史來審判。當他說寧可死在十字架上時,他其實是焦急地在尋求苟活之道。他說要殉身,簡直是高抬自己的人格。他的戲碼已不再是悲劇,而是不折不扣的鬧劇。他要立十字架,未免太傷基督教了;他要殉身,簡直是玷汙台灣這美麗島。

(本文作者為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所長) 

2008/09/25 聯合報】




本文於 修改第 7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1444&aid=3503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