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往事曾經如此
市長:blackjack  副市長: juntruth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往事曾經如此】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外省人-外省貴族與外省賤民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消失的人口 作者:王浩威
2006/03/03 12:39 瀏覽10,322|回應4推薦1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心泉

【2004.04.15/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作者:王浩威(精神科醫師)

http://www.cyberbees.org/blog/archives/003402.html

民國八○年代我在東部工作,經常隨著<慈濟>基層醫療服務隊到每一個偏僻的聚落,四處訪視,接觸到許多曾沒被人討論過或報導過的現象。當時,對我的衝擊,一位自以為已經十分關心台灣社會的精神科醫師,實在是無法形容。擔任領隊的王英偉醫師,當時的<慈濟醫院>家醫科主任,現在的<國民健康局>副局長,經常安慰我們這些基層醫療服務隊的新兵,用十分體恤的口氣說:「沒關係,能做多少算多少。」

花東的偏僻村莊不是只有原住民聚落。不少客家或閩南的聚落,隨著農村的凋敝和伐木場的關閉,經常只有安靜的老人還羈住村裡,直到午後放學才聽見小孩的聲音。至於成年人,除了極少數甘心務農的,幾乎都看不到。我負責追蹤家訪的慢性精神分裂病患,「剛好」都是由西部新嫁來這裡的新娘。

還沒來東部以前,從沒看過這麼多慢性精神分裂或智障的新嫁娘住在同一農村。不過,在桃園或西部其他地方的眷村,這情形反而經常可見,特別是在上一輩的人口裡

女人的婚姻,原本就像買賣一樣地充滿著交易色彩。做生意的過程中,買賣雙方彼此掂量著斤兩和價錢的形式,在婚姻中變成了是否「門當戶對」(在上層社會)或是「條件相合」(中產階級),甚至是直接的金錢買賣(在貧窮人口)。

光復以後,蔣介石政權率領來到台灣的眾多兵將,原本要反攻大陸的年輕歲月,隨著一年又一年的等待,不知不覺地開始各自娶妻生子。這麼多男人,如何找到妻子,只好各靠本事。所有可能婚嫁的女人就像是被挑選的貨品,從最上層的社會開始往下流,那些將軍或校官們挑走了最好的對象,剩下的再繼續往下漂流。於是,所有重度精神病和智障的女性患者,最後都留給了最基層也是最貧窮的小兵

然而,智障也好,重度精神病也好,雖然不少是家族裡的偶發案例,但也有不少個案其實是很容易基因遺傳的。於是,多年以後,在台灣各地的精神科門診或病房,往往可以看到患者的榮民父親,帶著他生病的妻子,來探視剛剛發病住院的子女。榮民雖老矣,不再保衛國家,卻仍然負責照顧這個社會的精神病患或智障患者。多麼諷刺呀!


蜂報評註:這些外省老榮民默默承擔著照顧被壓迫在底層(或用主流語言的最弱勢)台灣婦女與子女的責任,遠比更多本省人對台灣付出更多的犧牲與奉獻(有誰比他們更愛台灣?),卻在晚年遭到政權帶頭的法西斯化屈辱與威脅--如中國豬滾回去!試問,究竟是誰不愛台灣呢?

後來,榮民們越來越凋零了,再加上兩岸開放可以回鄉娶親,這些女性精神分裂病患者,也是婚姻市場中最不受歡迎的滯銷品,失去了原來最底層的也是站立在最後一條防線的「買主」。

民國八十年,在花東偏遠的農村,我才愕然發現,原來不再有榮民可作為婚姻對象的精神病或智障患者,許多都嫁來這裡了。在凋敝的農村裡,自農村長大的女子,幾乎都不願留在這個既偏僻又辛苦難維生的地方,在成年以前就早早離開,再也不回來了。至於男性,個性外向,對新事物的刺激是正面反應的,也全離開了。在我拜訪的這些家庭,西部精神病患新嫁的少年郎,全都是木訥寡言的古意人。

十年又過去了,台灣開放外籍新娘,從大陸、越南各地湧進我們這個社會。不論是西部的美濃或東部的富里,所有的農村都是外籍新娘。然而,這些新一輩罹患精神分裂病或智障的女性呢?在台灣這個沒有太多社會福利制度的國度裡,我們似乎再也看不到她們的出現。然而任何人都知道,她們還是存在於這個社會裡。只是,此時此刻,是誰在照顧她們?沒有人知道,似乎,也沒人關心這問題吧。




本文於 2006/03/03 20:01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040&aid=1583593
 回應文章
婚姻與階級by 張慧英
2006/04/03 20:15 推薦0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婚姻與階級by 張慧英

2004.07.11 中國時報

 


外籍新娘子女優先就讀公立幼稚園,真是一個很好的政策,而且是政府少見對問題反應迅速的行動。


比起要外籍新娘少生小孩,這才是比較建設性、也比較能被接受的對策。因為,生育是外籍新娘的主要功能,建議原本就以生育為重要價值的外籍新娘少生,就像要進速食店的人少吃漢堡炸雞一樣,完全脫離現實。


其實,傳統婚姻關係裡就存在著階級與控制。過去男主外女主內,男性負責賺錢養家,女性負責家務及生育。缺乏經濟力量的女性,很難獨立生活,必須以自己的生殖與勞務能力,藉婚姻換取長期飯票,才有生活及養老的保障。

這種傳統婚姻要求女性長期辛苦地付出肉體與勞動,卻排擠並排斥女性的成長與社會發展。換句話說,只要身體的功能盡量發揮,不需要腦子太過高明,也不能要求太多酬勞。雖然任勞任怨犧牲奉獻,但因為缺乏社會資源,在婚姻中的位階就比較低。

這樣的交易,要男女之間有較明顯的差距才能穩固維持。當女性取得了社會與經濟力量時,男女的社會階級拉近,女性不再那麼溫馴地雌伏在家庭裡當老媽子,比較敢挑剔甚至結束婚姻,可能也無法全時間照顧家庭,傳統概念的婚姻關係便難以維持。如果還是想找一個乖乖在家煮飯生小孩的老婆兼不支薪女傭,新女性便顯得昂貴、高維修又不易控制,已經不符合傳統婚姻的需求了。

當台灣內部的男女位階無法支撐傳統男尊女卑的婚姻關係時,條件較為弱勢的男性,會覺得取得的婚姻門檻太高,又沒有足夠的位階優勢足以確保婚姻互動模式的穩定。但是,台灣與大陸、東南亞國家間有經濟位差,藉國力之助,形成符合傳統婚姻需求的男女差距,因此讓男性向外發展。這是一個有需求也有貨源的市場機制。

昔日台灣的傳統產業無法負荷島內日益昂貴的勞工,轉而尋求大陸或東南亞國家的廉價勞工,如今婚姻的情形也有點像。也許人權團體會覺得這樣的類比太殘忍,當然,不能以一種模式論斷所有個案,但婚姻在本質上,曾經是生存條件的交換,存在著某種程度的買賣。即使在今天,夢想嫁入豪門或當金龜婿者,也同樣希望以婚姻作為改變人生的捷徑。

而更廣義來看,生存裡其實處處藏著交易。從達官貴人到販夫走卒,每個人都免不了要出賣些東西,例如頭腦、勞力或美色,來交換生存與生活。有些人找對了市場,有些人兜售困難,比起那些有勇氣嫁到台灣的外籍新娘,說真的,我們實在沒有什麼優越之處。

因此,外籍新娘及其兒女,是我們自己傳統文化的產物,反映出這個社會現在真實存在的需求,並不是突然冒出的異樣。我們必須學會接納這個新的未來,提供他們符合人權的社會資源,並且認知到,台灣已經走上一條人口質變的不歸路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040&aid=1627540
廖本煙:應查越娘有無餘毒
2006/04/01 13:14 推薦0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廖本煙:應查越娘有無餘毒


記者林河名/台北報導

台聯立法院黨團昨天上午聽取內政部官員報告國內出生率問題,立委廖本煙語出驚人表示,美軍在越戰時期大量使用化學藥劑,導致越南婦女生下很多畸形兒,政府應進行研究,看看嫁來台灣的越南新娘有沒有「餘毒」?

廖本煙在台聯黨團早餐會還說,會娶外籍新娘的人,很多是經濟弱勢或身心障礙,本身條件就有問題,生出的小孩如何照顧將是大問題。他甚至認為,政府不該補助外籍新娘生育,以免未來「劣幣逐良幣」、「好的小孩都生不出來」。

台聯立委黃政哲發言時表示,有老榮民娶了新娘之後,長期服用「威而鋼」,這樣子生出來的嬰兒,會不會也產生後遺症?

對這番岐視性極高的言論,廖本煙昨晚解釋,他是著眼於政府對外籍配偶並未落實「健康檢查表」的功能,擔心有遺傳疾病或生出畸形兒,將造成家庭、社會的嚴重負擔,發言內容並無惡意,外界不該曲解他的原意。

台聯黨團表示,我國出生率從一九九年的千分之十六點五五,一路下滑至二○○五年的千分之九點六,遠低於千分之廿一的全球出生率,也比已開發國家的千分之十一為低,如何提升出生率及防範高風險家庭導致的社會問題已是當務之急。內政部次長林中森等官員出席這項早餐會,提出因應措施。

廖本煙說,他前陣子到越南考察,發現當地因為越戰時期美軍大量使用化學藥劑,殘餘毒害導致很多畸形病例。他擔心,如果這些「餘毒」留在越南新娘身上,生出來的小孩可能發生病變,會不會造成台灣更多社會與家庭問題?他要求政府進行研究。

為了提高生育率,內政部打算提供補助,廖本煙也認為,外籍配偶家庭與本地人家庭要考慮分別看待,因為很多外籍新娘「一直生」,教育可能會出問題,他認為,生育補助不該適用外籍新娘,「應該鼓勵台灣本地人多生,不要到時候變成劣幣驅逐良幣,好的小孩生不出來。」

2006/04/01 聯合報】   http://udn.com 

越娘有餘毒?》婦團:種族歧視 廖應道歉


記者朱若蘭/台北報導

台聯立委廖本煙昨天表示,越南配偶身上有「餘毒」、「外籍配偶生不出好小孩」等語,婦女團體氣憤地表示,廖本煙這番話的醫學、科學根據何在?言論充滿種族歧視,婦團要求廖本煙道歉。

關懷外籍配偶的東海大學社會系副教授趙彥寧及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曾昭媛,氣憤的說:「(廖本煙)根本是個種族主義者,叫他回去多讀書」,不要亂談一些沒有醫學、實證根據的歪理。

趙彥寧說,台灣沒有經歷過戰爭嗎?是不是台灣人也應該驗一驗DNA,看看有沒有不好的東西?她說,根據美國研究,平均來說,移民第二代的表現,比移入國的本地人還要傑出。婚姻移民的特性,就是想要在移入國時,有比較好的生存條件,因此留下來的意志非常強,且希望下一代過得比他好的意圖更強,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

參與婦女運動的民進黨立委黃淑英也說,都什麼時代了,竟然會出現這種「法西斯」的言論?廖本煙身為立委,居然講出這種話,「非常不恰當」。現代婦女基金會董事王如玄律師認為,廖的言論不但歧視在台灣的越南、大陸配偶,而且也歧視娶她們的台灣男人。

老婆是柬埔寨籍的黃乃輝生氣地說,廖的談話內容「非常荒唐!他為什麼要汙辱我的小孩?」黃乃輝育有一個六歲女兒,聰明、漂亮,人家都說她像洋娃娃,鄰居都喜歡她,人見人愛,「她的人際關係都比我這個爸爸還好」。

黃乃輝目前擔任外籍配偶成長關懷協會理事長,他說下周二要舉行記者會要求廖本煙道歉,如果不道歉,他將串連其他婦女團體,包圍立法院抗議;還說廖本煙講出歧視外籍配偶的話,是企圖轉移焦點,因為他想讓不利於外籍配偶的移民法儘速通過。

台灣促進和平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簡錫也表示,廖本煙的話「是對外籍配偶很嚴重的偏見與歧視」,他要嚴厲譴責。簡錫說,台灣生育率創下新低,政府鼓勵生育都來不及,怎會限制外籍配偶生育?此外,國內研究報告指出,外籍配偶所生的小孩,學習遲緩的比率並沒有比較高,覺得弱勢國家來的,水準比較差,是很嚴重的偏見與歧視。

2006/04/01 聯合報】   http://udn.com

冷眼集》餘毒? 個人無知侮人自侮


記者 朱若蘭

強調人權立國的台灣,竟會出現嚴重歧視外籍配偶的言論,而且還來自國會殿堂。立委廖本煙昨天一席話,要調查外籍新娘的身上,有沒有帶著越戰時生化武器的遺毒,不只凸顯個人的無知,更是惡意的挑撥,令人難以忍受。

廖本煙這番話,不但傷害了外籍配偶,也傷害娶外籍配偶的另一半,是雙重歧視,一個是對「非我族類」國家的歧視,一個是娶外籍配偶的男子與他們子女的歧視,他們多數處於社會經濟弱勢,需要的是更多的關注與支持,不是排擠與惡意欺凌。

內政部統計,台灣每五對配偶就有一對是外籍配偶,這裡的外籍配偶,其實比較多的是指越南、印尼、泰國、中國等相對台灣較為落後國家的女性,嫁到台灣當台灣媳婦。「新台灣之子」高居五分之一,在理論與實務上,不能也無法將他們「劃分排擠」,用最保守極端的「種族主義」思考來評估「新台灣」的未來,這種恐怖思維,實在有納粹思考復辟之嫌。

遠赴東南亞國家娶親,不少人有無奈的理由,但不論他們的決定為何,都應受到應有的尊重,不能以「大台灣」意識自居,以為自己就是一等公民,要求檢查別人有無遺毒。這種思維,和大馬要求華籍女子脫衣檢視一樣,是侮人自侮的低劣行徑,對「新台灣」的傷害之深,居然出現在以「台灣團結」為名政黨議員之口,實在是匪夷所思。

認為落後國家來的,水準不高、所生的孩子品質較差,更是謬誤。教育團體就曾公布一份調查,證實外籍配偶所生的孩子,不會比較笨,學習也不會遲緩,重點是這個社會支持這群新住民適應台灣文化、教育、社會各領域的資源、體系強不強,是否提供足夠的幫助,給予公平的對待等,這些都不是「基因」問題,是對人的起碼的尊重與關懷。台灣早已是多元文化的社會,立委雖受到言論免責權保障,但遇到種族、文化差異等敏感話題,應該謙虛地多請益、多聽各界意見、多讀書,不要以偏概全、講出沒有實證根據的話。 

2006/04/01 聯合報】   http://udn.com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040&aid=1624389
苗縣/老榮民過世 3智障子女急待社會伸援手 [東森]
2006/03/03 20:11 推薦1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心泉

苗縣/老榮民過世 3智障子女急待社會伸援手
2005/01/11 21:14
http://www.ettoday.com/2005/01/11/123-1740303.htm

記者鄭智鴻/通霄報導

苗栗縣通霄鎮有位老榮民因病過世,留下三位智障子女,苦境堪憐;中國國民黨通苑區書記詹明仁11日呼籲社會善心人士發揮同胞愛,踴躍伸出援手救助。
 
老榮民景在敏罹患肺癌,日前不治,其妻曾素華從小就智障,並育有一男二女,且三人都是智障,根本無力謀生;而過去,僅靠老榮民領取退役官兵俸,每半年十四萬元,以維持家計,但現在景在敏已過世,依規定只能減半領取,因此,急待社會大眾伸出援手救助。
 
中國國民黨通苑地區書記詹明仁昨日得知此消息,立即發起急難救助,籲請社會愛心人士踴躍捐款,善款請寄:苗栗縣通霄鎮平元里南和路一段四十七號(通霄民眾服務社收)。洽詢電話:(037)75205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040&aid=1584102
老兵託善款 沈春華把善款給最需要的人
2006/03/03 12:40 推薦0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老兵託善款 沈春華把善款給最需要的人


沈春華/中視晚間新聞主播

從93年4月8日老榮民王鈞忠捐出130萬台幣開始,不到三年的時間,已有9位善心人士透過我捐出873萬4000元的善款給中視愛心基金。這對一個資深媒體人而言,能受到觀眾如此的信賴,是一種壓力,更是一種最高的榮譽。  @ http://udn.com 

這9位善心人士,有裁縫師,也有老太太,絕大部分都是孤單一人在台的老榮民,他們透過螢光幕,與我建立了一種特殊默契,他們信任我。

這些「老朋友」,所以會信賴我這個「陌生人」,將他們辛苦存的錢,甚至是一輩子的積蓄委託給我捐給中視,說穿了就是對「主播」的信賴,這對一個資深媒體工作者而言,是莫大的肯定與最高的榮譽。我對所有的捐贈者也有「受人之託,忠人之事」的責任,不能辜負這些捐款人的善心,一定會將這些善款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每筆善款流向我都非常清楚,透過中視地方記者與公關室同仁的訪查,將善款捐給真正需要幫助的人,不做錦上添花的事,而有些捐款人,如住在東部的老榮民翁捷,特別關心三餐不繼的孩童,所以他捐的30萬元,都是用在幫助弱勢孩童的身上,我不會辜負

【2006/03/02 聯合晚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040&aid=1583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