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報/記者劉雲龍/報導】 2006.10.21 03:37 am
薯條、洋芋片等含碳水化合物食品,在炸煎焗烤後,會釋出較多的致癌物。
記者高智洋/攝影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測試發現,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例如洋芋片和薯條等,經煎炸烤焗後釋放的致癌成分較多,不宜多吃。
消委會食物安全中心測試了103種煎炸烤焗的食物,例如洋芋片、餅乾、穀類早餐和中式油炸食物,結果發現經高溫處理的薄、脆碳水化合物,例如:洋芋片、薯條和脆片等,含可致癌的丙烯 胺較多,遠高於春卷、炸雲吞等食物。而用米、粉及豆類製造的小吃,含丙烯?胺的作份較少。
根據消委會的測試,目前市售的部分薯條、洋芋片、高纖麥餅等食物,每千克含丙烯 胺介乎數百至二千多微克。但傳統的油炸小吃,含兩烯?胺較少,例如油條每千克只含64微克,原因是油炸前先沾上粉漿,有效減少了丙烯?胺的產生。
消委會說,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尚未訂定這種物質的安全標準,但丙烯?胺在動物實驗中,已證實可以致癌,會增加動物長腫瘤的機會。
發言人說,當食物受熱時,這種化學物質便會在食物的表面形成,尤其是又薄又脆的食物,由於水份量低和表面積相對較大,所以含量特別高。
消委會建議民眾少吃煎炸食品,特別是過焦食物,油炸食物應先沾上薄粉槳,以減少丙烯?胺的產生。消委會亦建議民眾不要過度煮熟食物,要多食蔬果,保持飲食均衡。
【2006/10/21 民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