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的轉折
在我們的一生當中,總是充滿著起起伏伏的情緒變化,而因應人際關係的需要,有些人就會學習隱藏自己的情緒,但是喜怒哀樂都是每一個人的本能,它是與生俱來的,它是不需要人去教導的,我們看到那些家庭優裕的孩子,他們很少遭遇什麼挫折,也不需要看別人的臉色,高興的時候,當然可以哈哈大笑,生氣的時候,也可以立即對惹他生氣的人,破口大罵!我想這種劇本,在我們的生活圈子,好像可以常常看到。
有的人碰到了桌角,痛得半死,會對著沒有生命的桌子,痛罵個老半天,罵完了之後,彷彿自己的怒氣也消了。我們可以發覺,疼痛和怒氣似乎有一條無形的線相連,疼痛就好像事生氣的按鈕,一按這個疼痛的按鈕,非得要動怒不可!
但是根據心理學家做過研究,從疼痛的事件發生,到忿怒的情緒產生,這中間是有空間的。而這種空間,原本是屬於動物的本能性,它也許會刺激我們的腎上腺素,使我們能快速的反應,以保護自身的安全狀態。也就是說在疼痛的事件發生以後,它會經過一個過程,然後造成我們看到的結果,這個過程,我們叫做“信念“,它是可以透過訓練而轉變的,而當它轉變了以後,所產生的情緒結果當然也不同了。
就好比有些人不喜歡和愚笨的人在一起,只要有愚笨的人一靠近,他立即給他臉色,要不然就是找理由把他趕走。似乎這愚蠢的人,只要一靠近就會引起不舒服的感覺,那是因為在這過程裡的“信念“造成,這信念告訴自己,我若和愚笨的人在一起,別人一定認為我像他一樣笨,才會生活在一起。但是事實是這樣嗎?我們怎麼不換另一種想法,找出那個人的優點,加以放大來看,那我們的心情不是可以好一點?不是有很多家庭,也有些身心不是很健康的孩子,他們卻必須相處一輩子,在我們看來他們是在忍受,但是他們卻活的很自然,因為他們的“信念”和我們正常家庭是不大相同的。
我常有機會到醫院給護士打針,也常看見有些年紀小的一打針就哭,也有看到一些年紀大的,一打針就想找藉口痛罵護士,所以搞得心來的護士,無不戰戰兢兢的。但是我卻不這麼認為,疼痛所造成的情緒,一定是恐懼嗎?一定是忿怒嗎?對方一定是惡意嗎?為我們服務的小姐,不也是別人家的女兒,或是別人家的母親?她們不也想把事情做得完善,使病人沒有一點痛苦?造成疼痛絕不是她們主要的目的,她的目的只是要把藥物送進我們身體裡,使我們趕快健康起來。當我的信念轉變時,我與她們的對談,就會呈現理性與詳和,因此轉變我們自己負面的情緒,每個人都可以透過練習而達成,這樣人與人之間才會充滿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