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ChingTien 青田社區
市長:青田社區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不分類不分類【ChingTien 青田社區】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Information 生活資訊- Knowledge 知識篇(新)
 瀏覽27,042|回應274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不是甜食!愛吃「一食物」易得糖尿病 醫:隱形推手

轉載:三立新聞網 鄭玉如 2025年1月11日 週六 上午10:54

每當提到預防糖尿病,第一時間會想到「少吃甜食」,不過研究發現,愛吃紅肉也要注意。減重醫師蕭捷健提到,長期攝取「含糖飲料、精緻碳水化合物及甜點」,不只導致體重上升,還會害血糖波動,另外,每天多吃一份紅肉,糖尿病風險增10到15%,而多吃一份加工肉品則是增加20到30%。

蕭捷健在臉書粉專指出,每天多喝一份含糖飲料,約350毫升,糖尿病風險約增加15到25%,長期喝含糖飲料,恐造成血糖不穩、體重上升,另外,經常攝取「精緻碳水化合物與甜點」,例如白麵包、白米飯、餅乾、甜甜圈等,容易增加胰島素阻抗與體重上升。

蕭捷健進一步說,研究顯示,高糖、低纖維的飲食模式,糖尿病風險比高纖、全穀類飲食高出20到30%。令人意外的是,紅肉也會影響血糖波動,可說是餐桌上的「隱形推手」,每天多吃一份紅肉,例如牛排,糖尿病風險增加約10到15%,多吃一份加工肉品,例如培根、香腸、熱狗,風險恐增20到30%。

另外,喝純果汁也要小心,純果汁糖分濃縮、纖維含量低,每天多喝一份,風險增加15到20%,建議用「整顆水果」取代果汁,更能穩定血糖。

而水果建議選擇「莓果類」,例如藍莓、草莓,高抗氧化、豐富纖維,每天約半杯,糖尿病風險降10到15%,或每天吃一顆蘋果,風險降7到10%,而芒果、西瓜等高糖水果適量無妨,但過量仍可能干擾胰島素敏感度。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本文於 修改第 144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59181
 回應文章 頁/共28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適量喝紅酒有益健康?醫生揭密「2關鍵」:有好有壞、無關成分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適量喝紅酒有益健康?醫生揭密「2關鍵」:有好有壞、無關成分

轉載:Uho編輯部 2022年5月28日 週六 下午6:00

許多紅酒愛好者總不忘提及對心血管的益處,然而這件事大家往往只是聽說,有人認真去考就過嗎?美國知名小兒耳鼻喉科醫師妮娜.夏皮羅(Nina Shapiro)在《誇大不實的醫療迷思》一書中直接整理了相關研究,不僅喝得頻率和份量要控制,還有一些被過分誇大的細節。以下為原書摘文:



紅酒——流動的青春之泉?

我們時常聽聞葡萄酒含有「有益健康」的成分,尤其是紅酒,前提是飲用適量的話。但這「有益健康」是何意?

飲用葡萄酒的真實益處,與紅酒的化學成分無關,而是關乎葡萄酒使人放鬆的特性,有助於減輕壓力,不過飲用量必須有所節制。最近,研究人員檢視了肝癌的成因後,計算出每天得喝3杯酒,才有罹患肝癌的風險。這並非小型研究,研究人員統合分析了34項研究,涉及820萬人、以及2萬4500多例肝癌病例。

研究人員還發現了更多讚揚咖啡的證據,咖啡似乎有助於防止肝癌。(但這不表示您可以喝3杯酒後,再喝3杯咖啡來抵消風險。鮮為人知的是,肝癌「更大」的罪魁禍首是體重過重。體重過重或肥胖,會導致肝癌及其他許多類型的癌症。)

延伸閱讀:
拼命吃維生素只是讓你「感覺」健康?3項研究曝驚人數據



喝紅酒有益,但也有風險

葡萄酒必定有特異之處,才值得眾多研究機構和健康專家的推崇。它究竟內含了何種仙丹靈藥,才被認為有益健康,甚至可防止多種疾病的侵襲?其中一項歷時最長的研究是護理人員健康研究(NHS),研究期間自1980年至2012年,長達32年之久,主要在評估許多人多年來健康行為的影響。其中一項評估因素是飲酒的益處(或風險),以及飲酒對癌症、心血管疾病、骨折和精神疾病等長期健康風險的影響。該研究最初於1976年招募受試者,當時包含了10萬名護理人員。值得留意的是,最初護理人員健康研究起始的年代(之後數10年還有多項研究),護理人員主要指的是女性。與之相對的是醫師健康研究(PHS),也大約在同一期間招募男性受試者,但主要著重於評估阿斯匹靈和β- 胡蘿蔔素的影響。

護理人員健康研究的特別之處,在於數10年來透過問卷調查追蹤研究對象,調查了吸菸、飲酒和運動習慣等因素,並將這些行為與罹患乳癌、心血管疾病、其他癌症、骨折和精神疾病的風險連結。此項研究自開始以來,已有近30萬人參加,如今調查對象也包含男性。該研究並未事先提供任何健康建議,對於飲酒習慣亦是。結果發現:女性每次喝1杯葡萄酒(男性則為至多2杯),1週3次以上,比起每次喝1杯以上的葡萄酒(男性喝2杯以上)但1週少於3次,更為有益。換言之,研究發現適量飲酒較有益健康,也就是頻次提高、但飲用量減少。儘管適度飲酒會增加罹患乳癌和結腸癌及髖部骨折的機率,但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神經認知異常的風險。

紅酒含「白藜蘆醇」對人類好處待證實

紅酒含有的白藜蘆醇(resveratrol)具有額外的健康益處,令大眾趨之若鶩。白藜蘆醇經研究證實具有神奇的保健功效,如今甚至被製成保健食品出售。

但我們應該先探究,白藜蘆醇究竟是什麼?

白藜蘆醇是一種多酚,天然存在於紫葡萄、藍莓、蔓越莓、桑椹、越橘、花生和開心果。2012年,國際學術期刊《細胞》刊登了一篇論文,從生化層面證實了白藜蘆醇可能有助於提升小鼠的粒線體功能、體力和葡萄糖耐受量;同時也證明可以改善飲食引起的肥胖,換句話說,白藜蘆醇這種化學物質或許是糖尿病、肥胖和老化相關疾病的解方。

儘管這些功效是體現在實驗室裡的小鼠身上,而且這些成果不一定完全適用於人類,但媒體依舊為之瘋狂。無論如何,如今紅酒已被奉為流動的青春之泉。但是,目前尚未有研究顯示白藜蘆醇對人體健康有直接益處。而且,如同多數根據行為(如葡萄酒飲用習慣)來評估健康結果的研究一般,要想獲得任何實用的資訊,必須仰賴大型人口長年的前瞻性數據,既無法在實驗室裡完成,當然也不可能從動物身上取得。動物研究為人類研究提供了有用的基礎資訊,但是兩者不可相提並論。

(本文摘自/誇大不實的醫療迷思:醫師教您如何分辨虛與實/天下文化)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68184
努力減肥體重反增加? 專家破解「體重停滯盲點」:是變瘦前兆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努力減肥體重反增加? 專家破解「體重停滯盲點」:是變瘦前兆

轉載: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2022年5月28日 週六 下午4:30

「很多人以為減脂會像溜滑梯一樣平穩向下,其實是不對的。」家庭醫學專科醫師王姿允說明,減脂並不像溜滑梯,而是像在下樓梯,一階一階地向下,或是像股市的走勢,「每次的大幅下跌前,都會有個小幅回升。」而一般的人,會分別在這些階梯上就想放棄了,只要過了這個檻,就會有大幅的進步,但她們卻不知道,所以往往在這個地方放棄,實在可惜,其實再前進幾天,就會看到前所未有的新低。

 

體重持平或回升不是退步! 減脂仍進行中

 

身體是個動態平衡,正常脂肪分解量每天0.1-0.3kg的速度,但是之所以不一定每天都看到穩定的下降,就是因為脂肪代謝後的產物是水跟二氧化碳以及酮體,當水喝不夠造成水分滯留時就會看到小幅上升的體重,或是抵消後看起來持平的體重,這些「持平跟回升不代表退步或停滯」,而是「正在前進的過程」,正常減脂的一部分。

像「擊劍」這樣的體育項目,選手們經年累月辛苦的練習,難道比賽沒拿到獎牌,那些努力就是白費的嗎?難道短時間看不到成績,就應該放棄努力了嗎?當然不是。「每一次挫折跟經驗都是階梯,累積夠了讓我們可以往上爬」,這世上很多事情就算努力也不一定會有收穫,但唯有吃健康飲食對身體的好處和體態的改善,是絕對努力可以一點一滴累積的。短時間還看不到的改變,在長時間累積後必會感受到身體的巨大變化。

 

體重半年不變 某天突然降2公斤

 

王醫師在臨床上看得很多,有人五天體重不動、第六天掉了0.5kg(平均每天都還是0.1的脂肪離開),有人在一個體重數字上下一公斤卡了半年,某天突然少了快兩公斤,後面持續穩定下降(那個檻看起來真的特別的高),但是這半年也不是沒有改變任何事情,拋開體重數字,他發現排便變的順暢、吃澱粉不再快速回升、對高糖高油垃圾食物感到變難吃、更喜歡豆腐勝於炸雞。

過去研究發現一個人要推翻已經建立幾十年的腸相要「長久時間」的改變,有些要花2年以上的時間,但是體重體脂的改變,倒是花幾天幾週就可以看到改變。希望所有正在做身體組成改變的人,把眼光放長遠,運動賽事的選手或是優異的研究論文得以發表,常常都是十年磨一劍,減脂這件事可以在幾天幾個月看到成效,累積起來對健康又有很大的助益,已經是這世上投資報酬率最高兌現最快的事,真的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

在疫情之下,慶幸我們還能做自己的健康管理,在減少群聚跟社交的同時,正是好好健康飲食,讓自己的健康和體態更上一層樓的時機。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68182
愛吃甜食當心…眼科醫示警「糖加速眼睛老化」 恐怖後果曝光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愛吃甜食當心…眼科醫示警「糖加速眼睛老化」 恐怖後果曝光

轉載:周刊王CTWANT |陳頡 2022年5月21日 週六 下午3:32

很多人在壓力大或忙碌時,會喜歡來點甜食、飲料,可以幫助心情變好。不過,眼科醫師林于皓提醒,吃太多甜食除了會變胖,還會引發糖尿病,同時會加速眼睛老化、角膜上皮缺損等問題,「糖在細胞的代謝過程中,會產生有害物質進而傷害眼睛」,如果突然覺得視力變差,就有可能是血糖出問題。

林于皓在臉書發文,「糖對眼睛有什麼樣的影響呢?是慢性的影響,會加速眼睛老化、角膜上皮缺損。林醫師解釋,糖尿病失明的機率比沒有患有糖尿的人高;但高糖對於身體的影響,在尚未確診糖尿病之前,就已經悄悄潛入身體中。因為糖在細胞的代謝過程中,會產生有害物質進而傷害眼睛。」

醫師說明,「如果視力突然變差,如近視度數增加、白內障惡化,就有可能是血糖出問題。因為糖分在代謝過程中會產生自由基、傷害細胞,長期下來將會加速水晶體混濁,導致白內障惡化。另外高糖飲食也會讓糖分傷害血管壁,使血管壁失去彈性,而多數人誤以為血管健康與心臟較有關係,但其實全身與眼睛內部的血管都會受到影響,導致黃斑部水腫或提升視網膜出血、剝離的風險。」

「既然這些影響,被診斷罹患糖尿病之前早就存在身體中,要怎麼即時發現呢?」林于皓建議,「可到眼科診所進行眼底檢查,透過儀器檢測眼底的血管健康,臨床中有許多患者透過眼底檢查,才發現身體已有糖尿病、高血壓等系統性疾病,因此林醫師也建議有需求就可以做哦!」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67444
月經來前容易腹瀉? 中醫師三種解決之道一次搞懂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月經來前容易腹瀉? 中醫師三種解決之道一次搞懂

轉載:匯流新聞網 陳鈞凱 2022年5月21日 週六 下午2:00

月經來之前容易腹瀉?中醫師康涵菁就提醒,女生荷爾蒙的波動,除了造成情緒波動,也可能是腸躁症的原因,排卵前到排卵後這段期間分泌的黃體激素有減緩子宮收縮的作用,同時也會抑制腸道的收縮運動而造成便秘,生理期一來黃體激素減少,便祕症狀就會消除,另一方面讓子宮收縮的前列腺素的分泌,促進腸道蠕動,到了月經來時又變成腹瀉的狀況,讓人有腸躁症的錯覺

腸躁症是現代人常有的通病,一般人認知多是與精神壓力有很密切的關係,而腸躁症腹瀉來得急,往往讓人措手不及。

康涵菁提醒,如果本身就有經痛問題的女性,在經前也產生腹痛,則要考慮是子宮內膜異位症在作怪。如果是腹膜型的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月經來之前會出現腹瀉、腹絞痛,這種情形可能也會加重腸胃激躁症的症狀。

不管是腸躁症或是經前症候群引起的腹瀉,康涵菁說,在中醫體質最常會見到三種証型,根據體質來調理常常獲得不錯的療效

康涵菁說,第一種是脾虛濕盛型,也就是脾胃無法祛除身體的溼氣,導致全身的水分代謝失調,進而影響腸胃,常常出現腹瀉、排便會黏馬桶帶下多、舌苔厚、容易疲倦、下肢水腫。平時建議減少生冷的食物如:西瓜、水梨、柚子、山竹、香瓜、白蘿蔔、蘆筍、竹筍、茶葉、苦瓜 ,平時可以喝四神湯來改善體質。

第二種是脾腎陽虛型,可以說是身體機能的虛損導致腰痠、手腳冰冷伴隨腹瀉或是便秘。建議可以多吃溫熱的食材,如:肉桂、乾薑、堅果類食物。

康涵菁指出,第三種是肝氣鬱結型,這也是最常見的,因為壓力引起的荷爾蒙失調,除了腹瀉或是便祕,月經來之前明顯的胸部脹痛感,情緒不穩定,甚至會有下腹部脹痛的情形。平時建議要多運動,減少壓力,找出適合的紓壓方式。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67443
快檢查!眼睛冒「5大症狀」 小心乾眼症上身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快檢查!眼睛冒「5大症狀」 小心乾眼症上身

轉載: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2022年5月15日 週日 下午4:30

無論使用電腦、追劇或玩手遊,我們的生活與3C產品幾乎密不可分,也造成用眼過度的問題!尤其長時間盯螢幕,使眨眼次數減少、降低淚液分泌,若再加上光線不足、距離螢幕太近、長時間待在冷氣房或是配戴隱形眼鏡等,都可能導致眼睛乾澀、搔癢、疲憊等乾眼症狀發生。

眼睛不適五症狀 「乾、疲、紅、癢、刺」

食品藥物管理署解釋,正常狀況下,眼睛表面會經由眨眼的動作,均勻分布一層由油脂、水液、黏液所構成的淚液層,若分泌不足或分佈不均,可能會造成眼睛乾澀、疲勞、發紅、搔癢及刺痛等症狀。

牢記護眼妙方 「20-20-20」法則

眼科醫學會建議,民眾可運用20-20-20護眼法則:使用20分鐘行動裝置、休息20秒、並往20英尺(約6公尺)以外的遠處眺望,使眼睛獲得放鬆。此外,調整使用電腦時的坐姿、減少強光刺激;平時注重飲食均衡,多吃些五顏六色的蔬果補充葉黃素、花青素及維生素,並多攝取富含Omega-3的食物如魚類、堅果等,才能從內而外保護好靈魂之窗。

食藥署提醒,眼睛不適時應就醫確認是否有其他病理因素,若確認只是一般性疲勞,在使用市售眼用製劑前,也要詳閱使用說明書,以免護眼不成反傷眼。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66787
6成台灣女性45歲後就更年期變化! 營養師4招飲食建議減不適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6成台灣女性45歲後就更年期變化! 營養師4招飲食建議減不適

轉載:匯流新聞網 陳鈞凱 2022年5月15日 週日 下午2:00

更年期是每個女性無可避免的挑戰,根據國內調查,國人45到54歲的女性有6成有經期不規律或已經停經的更年期變化;而55到64歲的女性,更已有9成以上有經期不規律或已經停經。面對更年期一連串的不舒服症狀,怎麼克服?營養師提供4招的飲食建議,照著做有助緩解不舒適。

更年期有多難受?光在生理方面帶來的影響就包括有:發熱、潮紅、盜汗、虛弱、暈眩、胸悶、心悸、陰道乾澀、性交疼痛、頻尿、尿失禁及骨質流失等症狀。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營養師潘富子表示,「更年期」不是一種疾病,是每個婦女朋友人生必經過程,由於這個過程女性體內的荷爾蒙變化會對部分女性帶來生理上及情緒上的不適,讓女性在面臨更年期這個議題時容易焦躁不安,也因荷爾蒙的降低,不得不擔心伴隨而來的健康問題。

潘富子提醒,由於女性50歲以後,腹部肥胖比率超過5成,若是腰圍超過理想尺寸(成人女性的腰圍應小於80公分),堆積在腹部的脂肪組織將會影響身體代謝,常伴有血液三酸甘油酯和血糖濃度升高,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

因此,更年期後的女性飲食重點,不單單只是補充荷爾蒙!潘富子說,體重控制、保骨本預防骨質流失、心血管照護的健康飲食也是相當重要,尤其是荷爾蒙的補充,千萬不可食用來路不明的藥物,使用藥用補充劑(口服藥片、皮膚貼片、凝膠或噴劑等)前建議為自己安排健康檢查,清楚掌握身體狀態後再請醫師診療評估使用,才可避免副作用發生。更年期婦女有4點飲食建議如下:

1. 用天然的食材舒緩停經症候群
天然食物中類似雌激素特性的有異黃酮素、木酚素、豆香雌酚等植化素,最常見的異黃酮素包括黃豆、毛豆、豆腐等黃豆類製品;木酚素則有芝麻、亞麻仁籽、十字花科蔬菜。

2. 補充鈣、適當日曬及培養運動
一杯240毫升的低脂乳品約含240 毫克的鈣質,可提供青少年及成人一日約1/4的鈣建議攝取量,建議每日可飲用1.5至2杯低脂乳品。潘富子營養師也到戶外活動適度曬太陽,讓身體產生維生素D,幫助鈣質吸收。

3. 補充蛋白質、維持肌肉量
攝取優質蛋白質是構成骨質的重要成份,透過補充豐富的蛋白質也可增加飽足感,延緩血糖的增加,也能維持肌肉量。預防骨質疏鬆,常見的老年發生跌倒大多都因肌肉無力,除了預防骨質流失,肌肉量也必須足夠。

4. 攝取好的油脂,降低心血管疾病
一般常見的植物油,如芥花油、橄欖油、苦茶油、酪梨油等,屬於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的油,研究發現以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取代飽和脂肪酸,有助於降低血中低密度脂蛋白及增加高密度脂蛋白。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66786
「髖關節」有正確打開嗎?「湯瑪士測試」3步驟教你立刻檢查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髖關節」有正確打開嗎?「湯瑪士測試」3步驟教你立刻檢查

轉載:優活健康網 編輯部 2022年5月8日 週日 下午6:00

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發現,照顧好關節,竟能降低失智症風險?等到這裡痛那裡痛,就來不及了。《關節回正鬆筋》一書中,分享了人到中老年最容易出現的膝蓋與髖關節問題的成因,並提供了在家就能檢查關節是否正確開啟的測試方式。以下為原書摘文:女性關節易出毛病,問題關鍵在肌力

人到中高年,身體就特別會出毛病,尤其是膝蓋和髖關節。在日本每5人就有1人膝蓋感到疼痛,據估計約有500萬人有髖關節的困擾。至於因為變形性髖關節症和變形性膝關節症,而需裝設人工髖關節的患者每年約有5萬人,需裝設人工膝關節的約有8萬人。

特別是女性,肌力天生較弱、關節重疊部位短,也使得髖關節和膝關節容易有問題發生。當髖關節感到疼痛時,也會引發身體的各種問題,有不少個案都沒有注意到其實是髖關節的問題,或當做是腰痛;一旦惡化,病情會加劇為一大特徵。即使沒有疼痛,隨著年事漸長,髖關節前後的開口角度也會變窄,無法大步行走,姿勢也變得不好,容易有絆倒和跌倒的情形,相當地危險;也有可能會扭到腰,必須留心注意。

膝蓋的疼痛和髖關節有密切關係。由於膝蓋上沒有肌肉,而是由髖關節的肌肉來控制膝蓋。髖關節的變形一旦惡化,加諸於左右膝關節的重量也會失衡,引發變形性膝關節等症狀。

不痛就沒關係?惡化就來不及了

容易形成膝關節和髖關節疾病原因有3種:激烈的運動、肥胖、肩負重物等重度勞動,其中尤其要注意肥胖。關節感到疼痛時很難做家事,外出購物更是窒礙難行,最後導致不得不放棄自己的興趣,使生活品質逐漸低下。尤其是超過40歲的女性,要特別注意維持髖關節的可動域。無論是認為「不痛就沒關係」,什麼都不做;或是進行不適當的運動,造成身體負荷,結果都將導致症狀惡化。

和蛀牙相同,即使牙齒不痛,也必須定期接受檢查,防範於未然。這就是預防醫學的意義所在。在疼痛產生之前,若能多加照顧,效果也更好,這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同樣地,在疼痛發生之前,持續進行伸展操的話,能在不知不覺中抑制受壓部位的惡化,將收縮的關節和肌肉拉伸開來,提升肌力和體力。

現在就來教大家檢視自己的髖關節是否有正確打開、髖關節能否向後伸展,請參照圖示的「湯瑪士測試」(Thomas Test)來自我檢測看看吧!

①以坐著的姿態,雙手環抱著單腳的膝蓋內側,然後另一腳向前伸出。

湯瑪士測試

②以相同姿勢向後倒躺下來,手沒有環抱的腳是否有著地呢?

③若未環抱的腳沒有著地,且彎曲起來的話,代表髖關節的轉動有些困難;臀部肌肉也會變弱。

(本文摘自/關節回正鬆筋奇蹟伸展操:鬆開緊繃關節,終結疼痛,鍛鍊肌力,校正重回健康初始設定/方言文化)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66201
腹脹、肚子悶痛只是腸胃問題? 女性當心恐是這癌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腹脹、肚子悶痛只是腸胃問題? 女性當心恐是這癌

轉載:匯流新聞網 陳鈞凱 2022年5月8日 週日 上午10:00

女性鬧腹脹、肚子悶痛,得當心!58歲的李太太就時常覺得下腹部悶悶的,吃東西也容易脹氣,一時也抓不準到底是不是因為腸胃問題造成的腹脹感,但已經過更年期的她,自覺不適的時間太長,加上家中親人曾有卵巢癌病史,趕緊安排健康檢查,結果真的發現大小約10公分的腫瘤。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影像醫學部放射科主任沈彥君表示,經骨盆腔磁振造影檢查發現,李太太在下腹部子宮左側附近有明顯的囊腫樣腫塊,大小約10公分,合併些許腹水,後續進一步檢查確診罹患卵巢癌。

根據統計,卵巢癌好發於停經後或55歲到75歲間的婦女。目前已知的危險因子包括:未曾懷孕過、較晚生育或較晚停經、曾患有乳癌、以及有卵巢癌家族史。

沈彥君表示,卵巢癌的發生率雖不高,但需留意的是,如果有家族病史、不曾懷孕、且年齡已達50歲以上的女性朋友,得特別小心,一定要主動為自己提早安排健康檢查,好爭取更多的機會發現早期卵巢癌或是癌前病變。

因為卵巢癌素有「婦女隱形殺手」的稱號,沈彥君提醒,且死亡率較高,主因就是不易被發現,加上合併的不適症狀容易與其它疾病混淆。卵巢的大小約杏仁般尺寸,位處於骨盆腔深處,往往在進展到1、20公分時才開始出現症狀而被注意到,或者產生腹水、腫瘤破裂、扭轉產生腹痛就醫才被發現。

沈彥君說,卵巢癌因腫瘤的壓迫或癌細胞剝落,會產生如:腹脹、脹氣、噁心、易飽足感、打嗝、頻尿、下腹部疼痛或小腹突然變大等症狀,常讓人誤以為是腸胃或泌尿道相關疾病,但此時的卵巢癌的期別可能已發展至第三期或第四期。

醫師強調,卵巢癌與大多數癌症相同,只要及早發現,5年預後都還能有很高的存活率。第一期的卵巢癌5年存活率可達90%、第二期癌症已擴散至骨盆及其它器官五年存活率約70%、第三期存活率驟降至39%,到了第四期癌症可能已轉移到肝、肺、腹膜或骨頭,5年存活率僅餘17%。建議超過40歲以上的女性朋友每年應定期安排婦科檢查與骨盆腔檢查,高危險族群可提早至30歲每半年至一年一次。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66200
喝提神飲料學問大!內含咖啡因、食藥署籲「這3種人」不適合喝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喝提神飲料學問大!內含咖啡因、食藥署籲「這3種人」不適合喝

轉載:太報 陳毅龍 2022年4月30日 週六 下午5:49

工作、讀書難免會遇到需要熬夜的時候,這時不少人就會喝杯茶、咖啡或「能量飲」;另外,也有人會在運動比賽前來一杯「提神飲料」的習慣,希望能藉此提升表現力。不過,食藥署提醒,這類提神飲料喝多了可能會產生心悸、睡眠障礙等情況,甚至「某類」人喝多了,可能還會影響腦神經的發展。

許多上班族或學生,熬夜或精神不濟時,習慣在便利超商購買「能量飲」來提神。然而,能量飲、提神飲料真的能提升體力嗎?真的每個人都適合飲用嗎?對此,食藥署29日特別請到營養師來為民眾解答。

能量飲內含咖啡因,3種人不適合喝

市售能量飲的常見配方中,能提神的成分主要來自咖啡因。咖啡因是一種神經興奮劑,攝取咖啡因後會刺激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讓人消除睡意,但卻不代表能消除疲勞。

營養師表示,咖啡因雖有提振精神、增加專注力的效果,但若過量攝取,可能會產生心悸、睡眠障礙、心律不整等症狀。根據衛生福利部建議,成人每日咖啡因攝取量不應超過300毫克,而懷孕的婦女、有心血管相關疾病病友則較不適合飲用。

另外,營養師也強調,青少年對咖啡因的耐受度不及成年人高,可能影響腦神經的發展,因此不建議飲用。美國小兒科學會也聲明,18歲以下的青少年不該飲用能量飲料,以免造成神經系統發展受損,以及危害心血管的健康。

想緩解疲憊感,可靠牛磺酸與維生素B群

除了咖啡因,能量飲中也經常含有牛磺酸或維生素B群等成分,其中,牛磺酸為胺基乙磺酸,是身體所需的營養成分之一,具有保護腦部神經細胞損傷及抗氧化的功效;維生素B群則是協助體內新陳代謝的酵素輔酶因子,若維生素B群不足,則無法擔任新陳代謝中的輔酶角色,很容易會感覺到虛弱無力。

營養師進一步說明,咖啡因和維生素B群是讓人產生好精神的主要因子。當身體進行長時間活動,會開始耗損體內的牛磺酸,因而產生疲憊感、精神不振等,此時適當的補充甲硫胺酸和半胱甘酸及維他命B6,身體會開始製造牛磺酸,緩解疲憊感。

不過,食藥署還是提醒,想要增進活力或是緩解身體的疲勞不適,最好的方式還是適當的休息與充足的睡眠。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65378
為什麼中風後會肩膀痛?如何預防與治療?復健科醫傳授「4動作」改善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為什麼中風後會肩膀痛?如何預防與治療?復健科醫傳授「4動作」改善

轉載:台灣復健醫學會 2022年4月30日 週六 下午1:05

每10位中風病人,就有1到2位受肩膀疼痛困擾,最常見於亞急性(中風後1-6個月)及慢性期(中風6個月後)的中風病人。(圖片來源/acworks@photoAC)

洪爺爺中風後一直努力復健,原本幾乎動彈不得的右手終於開始有些動作,家人跟醫療團隊都很開心。然而這幾天洪爺爺做復健顯得意興闌珊,因為失語症的關係,洪爺爺似乎想表達什麼又無法清楚說出。復健科醫師發現,洪爺爺肩膀一活動就露出不舒服的表情,檢查後發現洪爺爺的肩部肌腱發炎,經過治療,洪爺爺終於恢復精神繼續復健,期待右手可以活動自如的那天來臨。

為什麼中風後會肩膀痛?

中風後的肩膀疼痛是常見卻常被忽略的狀況。據統計,每10位中風病人,就有1到2位受肩膀疼痛困擾,最常見於亞急性(中風後1-6個月)及慢性期(中風6個月後)的中風病人。

中風後的肩膀疼痛好發於年長者、本身有糖尿病、周邊血管病變等狀況、中風後有感覺或活動功能障礙,以及張力痙攣(spasticity)的病人。肩膀疼痛對一般人已非小事,對中風病人來說,更可能造成憂鬱、疲憊、睡眠障礙等情形,並影響復健成效,不可不慎。

中風後的肩膀疼痛可分為三大類:

1. 肌肉骨骼相關:中風後的上肢力量不足,可能使肩關節不穩定,造成肩關節脫位(subluxation),傷及肩部關節及肌腱等軟組織,常見疾患包括沾黏性肩關節炎、肱二頭肌肌腱炎及旋轉肌腱炎等,肌肉骨骼相關的肩膀疼痛通常會被動作誘發,例如將手舉高就覺得疼痛。

2. 中樞性疼痛(central post-stroke pain):原因是支配肢體感覺的神經傳導出狀況,很多病人是傷及腦幹、丘腦或頂葉等構造。疼痛的特徵類似神經性疼痛,疼痛會突然、短暫、劇烈,甚至會有燒灼或刺痛感。 這個疼痛與動作無關,不動都會痛!

3. 複雜性局部疼痛症候群(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上肢從肩膀到手都可能會有疼痛或水腫,通常找不到明確病灶,目前認為跟中樞及周邊神經、交感神經及局部發炎都可能有關係, 尤其容易發生在初期無力又缺乏被動關節活動。特色是痛覺過度敏感,例如輕碰就覺得極度疼痛, 時間過久甚至會導致肌肉萎縮以及指關節紅腫攣縮。

上述3種中風後的肩膀疼痛原因可能互相重疊,病人的肩痛原因不只肇因於其中一種,因此中風後的肩膀疼痛診斷治療需特別謹慎。

中風後的肩膀痛如何預防與治療?

急性期(中風後1-2月內):預防勝於治療, 中風初期肌張力低,正確的上臂擺位及使用肩帶支撐無力的上肢,能避免肩關節脫位,也降低關節肌腱韌帶受到拉扯受傷的機會,避免後續發生關節攣縮。此時維持肩關節的活動度很重要,此外研究顯示,可行範圍內強化肩膀的肌力可以減少中風後肩膀疼痛的發生機率。可以依照中風的時期從事不同的復健運動,病人能獨立坐姿時,就可以開始自己執行一些肩部運動, 以同時增加關節活動度及肌力,例如手向前推球。

手向前推球(圖片出自《讓他自己來》一書, 捷徑文化提供,下同)

雙腿向外張開,腳掌在膝蓋正下方,大球置於身體前方,雙手手掌平放於大球上,中風的手無力,可用健側手幫忙壓住手背,來執行運動。

撐手站立。手向前伸,將球往前推,軀幹自然放低,伸展背部以及肩關節,稍作停留再回到起始姿勢。此組動作共重複6-8次。

亞急性(中風後2- 6個月):肌肉骨骼相關疾患、中樞性疼痛及複雜性局部疼痛症候群,都可能於亞急性期開始出現。若有肌肉骨骼相關疾患,例如肱二頭肌肌腱炎、沾黏性肩關節炎,可使用口服藥物、復健或超音波導引注射治療;中樞性疼痛可使用藥物或中樞神經刺激治療;複雜性局部疼痛症候群則可以藥物、復健或神經阻斷術等方法治療, 當然逐步增加主動運動更是重要。若病人可以開始站立,可從事肩膀肌群穩定度訓練,例如撐手站立。

雙手固定前方椅背, 屁股離開後方椅子,重心向後移到腳跟,膝蓋打直。

身體重心前移,讓更多重量落在雙手上,盡量將膝蓋打直並停留。此組動作共重複6-8次。

慢性期(中風6個月後):若有張力,可考慮使用肉毒桿菌注射降低張力痙攣。 隨著神經能力的復原,肌力提昇、肩關節更為穩定後,可從事下面的進階肌力訓練。

中風後的復健對患者的功能恢復十分重要,然而中風後的肩膀疼痛常常被忽略,影響中風患者的生活品質及復健動力。治療中風後的肩膀疼痛不僅能緩解疼痛、促進生活品質,更能減少中風後憂鬱及疲憊,提升睡眠品質,增加復健效果。如果你的家人復健時說出或指出肩膀疼痛,請盡快跟復健科醫師討論,讓中風患者盡快擺脫疼痛,才能更專注復健,以期好的療效, 重拾獨立自主以及有尊嚴的人生!

本文為台灣復健醫學會官網原創文章,本文作者為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復健科 主治醫師、台灣運動醫學學會 媒體長-陳渝仁醫師,原文連結。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165377
頁/共28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