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ChingTien 青田社區
市長:青田社區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不分類不分類【ChingTien 青田社區】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Information 生活資訊- Medical care articles 醫學保健篇
 瀏覽42,688|回應477推薦1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龍女CHANG, HSIU-FEN

Information 生活資訊- Medical care articles 醫學保健篇

天冷血糖波動大?醫曝真相 這1因素影響最大

轉載:常春月刊 2025年1月18日 週六 下午4:30

許多糖尿病友反應其每日飲食皆相似,但血糖值仍起伏不定?其實除了食物本身,烹調方式、作息、藥物等變數都會影響血糖值波動,振興醫院新陳代謝科兼營養治療科主任蔡世澤表示,到了秋冬季節,糖友運動量減少,更需要留心食物攝取量。

 


哪些因素引起血糖起伏? 患者可多實驗找規律


血糖值的高低起伏受很多因素影響,尤其是餐後的血糖值絕對與食物有關,包括餐點的食材組成、烹調方式等。另外,數值也會隨生活作息影響,例如有些糖友習慣於運動前進食,有些則於運動後進食,測量出的血糖值自然不同。

糖友每餐進食的總量需要有所節制,若是突然間大吃一頓,對糖友來說是不小的負荷,至於進食順序對血糖值的影響並非一定,蔡世澤解釋,因為每位糖友體質不同,血糖值有小幅波動是難免的,只要出入不大就無妨。

蔡世澤建議糖友,多一些實驗精神,請於進食後檢測血糖值並記錄,分析食物對個人體質的影響,找出固定的波動形態,並維持穩定規律,才能達到最好的控糖效果。


糖尿病控糖攻略 飲食勿踩3地雷


逢年過節或冬令進補,請糖友評估飲食攝取總量,蔡世澤強調,關鍵在於避免高熱量、高油脂及高含糖量(例如砂糖、果糖等)的食物。如果吃了一餐大餐後,下一餐可以稍微調整、減少進食份量,還是有機會平衡攝取量,偶一為之並無大礙,建議遵守凡事不過三的原則,合理管控飲食。

隨著冬季來臨,即便作息不變且飲食內容與夏季相同,糖友的糖化血色素數值仍較夏季有所增加。蔡世澤提醒,許多糖友的冬季運動量較夏季下降,但是飲食內容卻更為豐盛,請糖友一定要多加注意血糖值變化,有疑問請諮詢專科醫師,遵從醫囑用藥並培養健康生活習慣,才能有效管理血糖值。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本文於 修改第 244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6653457
 回應文章 頁/共48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天冷血糖波動大?醫曝真相 這1因素影響最大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天冷血糖波動大?醫曝真相 這1因素影響最大

轉載:常春月刊 2025年1月18日 週六 下午4:30

許多糖尿病友反應其每日飲食皆相似,但血糖值仍起伏不定?其實除了食物本身,烹調方式、作息、藥物等變數都會影響血糖值波動,振興醫院新陳代謝科兼營養治療科主任蔡世澤表示,到了秋冬季節,糖友運動量減少,更需要留心食物攝取量。

 


哪些因素引起血糖起伏? 患者可多實驗找規律


血糖值的高低起伏受很多因素影響,尤其是餐後的血糖值絕對與食物有關,包括餐點的食材組成、烹調方式等。另外,數值也會隨生活作息影響,例如有些糖友習慣於運動前進食,有些則於運動後進食,測量出的血糖值自然不同。

糖友每餐進食的總量需要有所節制,若是突然間大吃一頓,對糖友來說是不小的負荷,至於進食順序對血糖值的影響並非一定,蔡世澤解釋,因為每位糖友體質不同,血糖值有小幅波動是難免的,只要出入不大就無妨。

蔡世澤建議糖友,多一些實驗精神,請於進食後檢測血糖值並記錄,分析食物對個人體質的影響,找出固定的波動形態,並維持穩定規律,才能達到最好的控糖效果。


糖尿病控糖攻略 飲食勿踩3地雷


逢年過節或冬令進補,請糖友評估飲食攝取總量,蔡世澤強調,關鍵在於避免高熱量、高油脂及高含糖量(例如砂糖、果糖等)的食物。如果吃了一餐大餐後,下一餐可以稍微調整、減少進食份量,還是有機會平衡攝取量,偶一為之並無大礙,建議遵守凡事不過三的原則,合理管控飲食。

隨著冬季來臨,即便作息不變且飲食內容與夏季相同,糖友的糖化血色素數值仍較夏季有所增加。蔡世澤提醒,許多糖友的冬季運動量較夏季下降,但是飲食內容卻更為豐盛,請糖友一定要多加注意血糖值變化,有疑問請諮詢專科醫師,遵從醫囑用藥並培養健康生活習慣,才能有效管理血糖值。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44620
天氣冷,血壓飆高怎麼辦?營養師推薦1飲食,天天5+5蔬果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天氣冷,血壓飆高怎麼辦?營養師推薦1飲食,天天5+5蔬果

轉載:常春月刊 2025年1月18日 週六 上午9:30

降低血壓除了定時服用處方藥物之外,調整飲食習慣更是重要。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說明,「得舒飲食」(DASH Diet, 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被科學家證實可以有效減低血壓,其特色在於藉由吃大量蔬果、奶製品、好的油脂等,以攝取足夠的鉀、鎂、鈣及膳食纖維,來達到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目標。以下是得舒飲食五原則:

 

1、選擇全榖雜糧類:每日主食三分之二以非精緻的全榖雜糧為主,如糙米飯、燕麥、地瓜、芋頭、栗子、菱角、山藥、南瓜等。

2、天天5+5蔬果:每日五份蔬菜(每份半碗熟菜量)及五份水果(每份約一個拳頭大小),蔬菜可多選擇綠色及黃色的蔬菜,其鉀離子及鈣離子含量比較豐富;而水果建議鉀含量豐富的香蕉、木瓜、奇異果、橘子等。提醒,本身血糖控制不穩的民眾,特別是有糖尿病的人,建議一日最多2份水果。

3、選擇低脂乳製品:乳製品可以提供身體必要的蛋白質及鈣質,有助降低血壓;不過若本身不習慣喝牛奶、優酪乳的人,喝豆漿、吃豆干、豆腐同樣可以攝取到足夠的蛋白質及鈣質。

4、紅肉換白肉:紅肉(豬牛羊等)及內臟因飽和脂肪高,不利血壓控制,建議以豆製品及白肉(魚肉及去皮的雞肉、鵝肉)為主;每周蛋不要超過3顆。

5、吃堅果、用好油:多選用橄欖油等植物油烹調,同時每天攝取一份的堅果種子類。一份為一湯匙平匙的量。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44618
麻疹戴口罩沒用 醫:要預防的「真正大魔王」是它!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麻疹戴口罩沒用 醫:要預防的「真正大魔王」是它!

轉載:壹蘋新聞網 2025年1月12日 週日 下午1:01

【林士為/綜合報導】國內麻疹疫情持續升溫,已累計16人確診,超過3000人被匡列,引起全台民眾關注。對此,兒童急診科醫師謝宗學表示,除非佩戴 N95 口罩,一般口罩雖有些許防禦效果,但預防效果遠不如飛沫傳染病毒,台灣麻疹疫情應該可以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我認為流感才是未來一段時間內真正危害健康的大魔王」。

謝宗學在臉書粉專「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發文表示,最近大學同學傳給他,孩子(小學生)學校防疫宣導文宣,建議進入校園一律需要配戴口罩。疑惑的問他,「麻疹不是空氣傳播,一般口罩不是沒有用嗎?孩子5-6歲接種第二劑麻疹疫苗,不是有15年的保護力,理論上 20 歲以前不太需要擔心被感染到麻疹嗎?」

謝宗學贊成,現在進入校園或人口密集處需要佩戴口罩,但主要原因是為了預防流感,而不是預防麻疹。麻疹屬於空氣傳播,會漂浮在空氣中 2 個小時,除非佩戴 N95 口罩,一般口罩雖有些許防禦效果,但預防效果遠不如飛沫傳染病毒(如流感或一般感冒病毒)。

謝宗學提到,1980年(含)以前出生的人,絕大部分有感染過麻疹,已經擁有終身免疫;兒童1歲接種第一劑麻疹疫苗後就有保護力,5歲接種第二劑後,可將保護力延長至20歲左右,加上台灣完整接種2劑麻疹疫苗的兒童高達 97%,因此比較容易感染族群是1歲以前的嬰兒和20-45歲的成年人。

另外,謝宗學說明,麻疹致死率個人營養免疫狀態好壞、疫苗接種率高低、和國家醫療水平程度有明顯差異,例如根據WHO2023年的統計,當年全球麻疹致死率約1%,非洲約1.6%,但較爲先進的美州是0.27%、歐洲是0.07%,和較為落後的非洲致死率有明顯差距。

謝宗學表示,台灣國民營養狀態良好,麻疹疫苗兒童接種率超高,醫療水平也好,因此麻疹不至於發生超級大的疫情,需要小心注意但真的不用過度恐慌,少出入人潮擁擠的密閉空間、做好個人衛生防護、準時帶孩子接種麻疹疫苗(公費疫苗數量足夠);麻疹在出疹子前後4天有高度傳染性,罹患麻疹的人這段期間不要出入共同場所。

謝宗學認為,只要做好上述幾點,台灣麻疹疫情應該可以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然而,面對最近寒冷的冬天,再次強調更需要注意流感疫情,「我認為流感才是未來一段時間內真正危害健康的大魔王,還沒有接種疫苗的人記得趕快去接種喔!」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44346
天冷咳嗽小心!醫:「1現象」快去急診 恐須插管保命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天冷咳嗽小心!醫:「1現象」快去急診 恐須插管保命

轉載:三立新聞網 施春美 2025年1月12日 週日 下午12:24

最近天冷,許多人咳嗽不止,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表示,他自己也咳到有血。他表示,咳嗽有血未是表病情嚴重,「若咳出一整口都是血,較為緊急,應考慮去急診,瞬間咳血突然50~100cc,就可能阻塞呼吸道,須緊急插管。」若是血絲痰,雖然背後可能有一些致命的疾病,例如肺癌,但不一定要馬上去急診。

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在其臉書表示,近來氣溫驟降,他突然覺得好冷、身體又痠痛,走路都走不穩了,一量體溫,竟然高燒38.6度。之後他也開始咳嗽到有血,因此藉此向民眾說明「咳嗽有血」是否緊急。

1.從出血量來區分緊急與否:

◆咳出一整口都是血,比較緊急。要考慮先去急診,瞬間咳血突然50~100cc,就有可能阻塞呼吸道,造成呼吸衰竭,要緊急插管。

◆血絲痰一般較不緊急,雖然背後可能有一些致命的疾病,例如肺癌,但是不一定要馬上去急診。

2. 咳血常與吐血、鼻出血、口腔出血搞混:

◆咳血:血加上一些痰。

◆吐血:血常常有酸味,血被胃酸消化變得較黑、較不鮮紅。

◆鼻咽喉有血:此相當常見,通常是鼻涕也有血絲,較像鼻咽喉出血。

◆口腔出血:牙齦出血也可能被誤解是咳血,可讓患者吐口水看看是否有血。若吐口水就有血,就有可能是口腔出血。

至於咳血的常見原因,他說明如下:

◆呼吸道的感染症,伴隨呼吸道的症狀,例如喉嚨痛、鼻子不適。此類較常見,但較不嚴重。

◆肺炎:痰多黃且有血,此類相對比較嚴重,可能有生命危險,需要醫療處置。

◆肺結核:長期咳嗽有血、體重減輕,此為法定傳染病,必須及早醫療,以處理避免嚴重的併發症,且可能傳染其他人。

◆肺癌:長期不舒服加上咳血、體重減輕,肺癌咳血通常已是末期,預後較差。

◆支氣管擴張症:長期慢性咳嗽且痰多,並合併不定期咳血。此類較麻煩,須找胸腔科處理。

◆全身性的凝血問題:要了解患者的疾病史與用藥史,病人是否有使用抗凝血劑。患者有時除了咳血,還有其他地方出血,便血、吐血、皮下血斑等。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44345
「1水果」防癌!搭豆腐營養翻倍 穩血壓又抗發炎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1水果」防癌!搭豆腐營養翻倍 穩血壓又抗發炎

轉載:三立新聞網 鄭玉如 2025年1月5日 週日 下午4:30

天氣變冷,血管受氣溫影響而收縮,導致血壓飆高,不過只要吃對食物,有助於預防高血壓。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表示,「小蕃茄豆腐湯」營養且熱量低,小蕃茄富含維生素C、茄紅素,幫助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的風險,還能提升免疫力,此外,豆腐是植物性蛋白質,有助於肌肉修復,還含有豐富的鈣,幫助強化骨骼和牙齒。

劉博仁在臉書粉專表示,最近蕃茄價格比較高,家裡正好有小蕃茄,他的母親便將原本常喝的蕃茄豆腐湯,換成小蕃茄豆腐湯,這種組合的營養價值很高,小蕃茄富含茄紅素(Lycopene),屬於一種強效抗氧化劑,幫助降低自由基對細胞的損害,減少心血管疾病及癌症風險。

劉博仁指出,小蕃茄還含有維生素C,幫助提升免疫力,促進膠原蛋白合成,此外,其中還含鉀元素,可以調節體內電解質平衡,幫助穩定血壓,膳食纖維則是促進腸道健康。

而豆腐提供植物性蛋白質,幫助肌肉修復,其中還富含鈣,強化骨骼及牙齒,另外,鐵含量有助於預防缺鐵性貧血,異黃酮則幫助女性荷爾蒙平衡及骨骼健康。整體來說,小蕃茄豆腐湯具抗氧化與抗炎作用,有助於提升免疫系統,低脂又高纖,適合減重族群,而湯底還能補充水分,幫助身體保水。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43952
怎麼會這樣!!堅持低GI值飲食仍瘦不下來?這些都是升糖指數盲區!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怎麼會這樣!!堅持低GI值飲食仍瘦不下來?這些都是升糖指數盲區!

轉載: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2025年1月5日 週日 上午9:00

低GI飲食曾經是健康飲食的熱潮,許多民眾為了減重,會堅持只吃低GI值的食物,希望透過減少血糖波動,進而達到減重或控制血糖的效果。不過,知名YouTuber「蒼藍鴿」(吳其穎)表示,近年來,營養學上已經逐漸淡化大眾採用低GI飲食的重要性。他解釋,其實GI值本身有許多的誤區,若僅憑GI值的高低作為食物是否健康的判斷標準,可能會因此吃錯食物,導致實際成效不如預期。

GI值是什麼?升糖指數竟藏著健康盲點?

什麼是GI值?GI值(Glycemic Index,升糖指數)是衡量食物在攝取後對血糖影響的一項指標。以100克葡萄糖的血糖反應作為基準,GI值即為100,其他食物的GI值則依據其與葡萄糖的血糖波動比較來計算。蒼藍鴿舉例,若某種食物的GI值為70,代表該食物對血糖的影響相當於攝取同重量葡萄糖的70%,而通常GI值低於30,會被歸類為低GI食物,超過60則為高GI食物。理論上,低GI食物可減緩血糖的上升速度,進而穩定胰島素分泌,對於減肥和保持血糖穩定似乎有益。但實際上,這樣的飲食概念存在著許多矛盾與盲點。

低GI飲食未必健康!蒼藍鴿教你看食物真相

首先,蒼藍鴿指出,低GI食物並不一定等於低熱量。他以白飯和高油脂的蛋糕為例,白飯屬於高GI食物,因為它會快速提升血糖;而高油脂的蛋糕,儘管是不健康的精緻食物,但由於含有大量的油脂,其GI值可能反而低於白飯,但這類食物的高熱量特性,吃多了容易導致體重增加。因此,僅依賴GI值作為飲食的選擇標準,可能會忽略食物的總熱量與營養價值。第二,一些原型食物如地瓜、馬鈴薯等,雖被歸類為高GI食物,會導致血糖較快上升,但它們富含纖維、維生素與其他重要營養素,健康價值遠高於GI值較低的加工食品。

GI值高低只是參考 檢視食物營養價值為上策

低GI值的飲食觀念存在著如此多的健康陷阱,我們又該如何正確看待GI值呢?蒼藍鴿建議,GI值適合用於比較同一類型的食物。例如,在選擇米飯時,糙米的GI值低於白米,而全穀米又比糙米更低,因為未經加工的穀物含有更多纖維,消化速度會較慢。同理,在燕麥類食材中,雜糧型燕麥會比即沖式燕麥的GI值更低,營養價值也更高。除此之外,蒼藍鴿強調,GI值應與總熱量和三大營養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結合考量,如同前面所述,加工食品如蛋糕或培根的GI值可能低,但熱量與脂肪含量卻超高,因此建議減重者應優先選擇熱量較低且營養素比例較均衡的食物。他舉例,如果真的不得已要吃蛋糕,與其考慮GI值,不如直接比較其熱量及糖分含量,例如戚風蛋糕因質地鬆散,總熱量可能低於其他種類的蛋糕,是相對合理的選擇。

熱量赤字才是減重關鍵 運動與均衡飲食應雙管齊下

低GI飲食原則只是眾多健康飲食概念中的一環,深入了解後會發現本質上存在許多的健康誤區,可能會導致錯誤的飲食選擇與健康觀念。蒼藍鴿強調,要達到減重或控制血糖的目標,更關鍵的是達到熱量赤字及均衡飲食的實踐。務必以選擇原型食物為原則,並避免過量攝取高熱量、高糖、高脂肪的加工食品,再搭配適當運動,才能真正改善健康。他也提醒,與其執著於食物的GI值,不如回歸基本,注重整體營養與生活方式的平衡,才是長期維持健康的關鍵。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43951
每晚到底要睡多久才夠?失眠導致失智,還是失智造成睡眠障礙?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天冷易腦中風!營養師推「6飲食」護血管:降血脂又防便祕

轉載:三立新聞網 鄭玉如 2024年12月29日 週日 上午10:54

天氣冷容易引發腦心血管疾病。營養師林世航表示,腦血管疾病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4名,平時可透過飲食預防,主食方面選擇全穀及未精緻雜糧,例如糙米、紫米等,每天吃2份乳品、吃足3蔬2果、攝取植物性蛋白、低脂蛋白質,並適時補充水分。

林世航在臉書粉專《好食課》提到,天氣變冷後,不只血壓容易升高,更是心血管疾病高峰期,根據衛福部統計,腦血管疾病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4名,大約每40幾分鐘就有人因此喪命。冬天除了穿暖外,也可透過飲食預防腦中風,以主食為例,建議選擇全穀及未精緻雜糧,例如糙米、紫米、地瓜、南瓜等,幫助穩定血糖波動,有益於心腦健康。

再來是「每天2份乳品」,攝取足夠的鈣質,例如牛奶、起司,有助於預防高血壓,每天早晚可喝1杯奶,或是吃2片起司,也能代替1杯奶來補足鈣質。還有「吃足3蔬2果」,富含纖維的蔬果不只幫助改善血脂,還能促進腸胃蠕動、預防便秘,每天最好吃足2個拳頭大的水果,以及3個半碗的熟蔬菜,有效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

林世航說,飲食上善用「植物性蛋白」,毛豆、豆腐、豆乾等豆製品,含較少的飽和脂肪酸,而且無膽固醇,或「選擇低脂蛋白質」,優先選魚、蛋類,魚類含有Omega-3可幫助抗發炎,每周建議吃超過2份魚貝類,1份約半掌心大小,蛤蠣或牡蠣約3湯匙份量,肉則優先挑選家禽等較低脂的白肉。除了注意飲食外,還要適時補充水分,維持身體新陳代謝。

林世航最後提醒,腦中風主要有3徵兆,辨別口訣是「FAST」,分別為「臉部(Face)表情不對稱,嘴角歪斜」、「單側手臂(Arm)或腳無力」、「口齒不清(Speech),喪失言語溝通能力」,若出現以上3種症狀,必須抓緊「黃金時間(Time)」,發現者要趕緊記下患者發作時間,並打電話求救。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43606
中年後遠離「中風、失智、憂鬱」 耶魯研究得做到8件事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年後遠離「中風、失智、憂鬱」 耶魯研究得做到8件事

轉載:匯流新聞網 陳 鈞凱 2024年12月29日 週日 上午10:00

2024年倒數計時,迎接新的一年,想要擁有更健康的人生,不妨從這幾點下手。董氏基金會就引用今年10月刊登於《神經學》醫學期刊的耶魯大學最新研究,提醒中年人如果不能好好管控血壓、血糖和膽固醇等風險因素,以及欠缺健康的生活習慣,包括:運動、飲食和睡眠等,未來罹患中風、失智或憂鬱症的風險就會比較高。

該項研究由耶魯大學的學者針對31萬6127名、平均年齡56歲的參與者資料,進行五年追蹤研究。並檢視他們在八項基本心血管健康因素中的得分,包括:保持活躍、不吸煙、健康飲食、維持健康體重及正常血壓、獲得足夠睡眠、控制膽固醇和血糖。

研究發現,有1.2%的參與者在追蹤期間,出現中風、失智或老年憂鬱症任一神經系統疾病,研究也顯示,獲得健康生活型態分數「差」者,發展出這三種神經系統疾病的風險是獲得分數「最佳」者的2倍以上;獲得分數「中等」者,發展出神經系統疾病的風險比「最佳」者高出37%。凸顯在中年時期選擇健康的生活型態,對晚年的大腦健康有著深遠的影響。

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邱弘毅說,上述研究的樣本數量十分龐大,因此所獲得的結果非常值得參考,而研究結果其實已是大多人都具備的常識,只是藉由大數據的研究,再次提出具實證的數據,說明健康生活習慣的必要性。

邱弘毅強調,更重要的是,日常如何落實及養成健康的行為模式,才能真正幫助預防中風、失智或老年憂鬱等疾病,達到預防勝於治療的效果。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研究顯示,中年時期的生活型態會影響晚年中風、失智或憂鬱症的風險,研究中提到的八項健康影響因素都是能預防和選擇,其中保持活躍和睡眠,容易受情緒起伏或心理層面及人際互動干擾,維持上相對困難,需更多觀察記錄與努力。

葉雅馨強調,新的一年建議民眾可透過三個方式建立健康生活型態。一、檢視生活:為什麼睡不好、不運動、吃高澱粉食物等,找出沒辦法做到或不喜歡的原因,從中克服和調整,思考如何把不喜歡變成喜歡,當思考這些問題時就有機會幫助自己促進或變好。

二、創造愉悅感:不強迫自己做不情願的事,在喜歡和控制中找到平衡點,愉快的經驗有助行為持續,例如從每餐吃碳水化合物調整為每天只有一餐吃,達成後給自己犒賞,從中獲取快樂、不假思索的去做,才會變成習慣。三、保持平常心:中年時建立習慣,不用想著要預防老年的中風、失智或憂鬱症,避免太有壓力,此時期多數人需花心力照顧長輩,不妨從中見習、檢視長輩的習慣,找到自己的生活促進力。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43605
比花椰菜更威!「1蔬菜」 護心、強腦、穩血糖:不單是藥物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比花椰菜更威!「1蔬菜」 護心、強腦、穩血糖:不單是藥物

轉載:三立新聞網 施春美 2024年12月19日 週四 上午7:54

蔬果有益健康。醫師李思賢表示,黑木耳有眾多健康益處,例如抗氧化、穩血糖、低熱量等功能,且是益生元的良好來源,可促進腸道菌群平衡,強化胃腸功能,還提供鉀、鈣、磷等微量營養素,幫助維持心臟、骨骼與大腦的健康運作。他表示,雖然我們不能簡單地把它看作一種「藥物」,但日常攝取黑木耳,確實能從腸道健康到免疫支持,帶來眾多健康好處。

家醫科醫師李思賢在其臉書表示,黑木耳因外形像一片片黑色的耳朵,主要生長在樹幹或倒木上,廣泛存在於亞洲飲食文化中。有些人可能會將黑木耳和香菇聯想在一起,但其實它們並不同種或同屬。黑木耳屬於木耳科,香菇屬於傘菌科。雖然兩者都是真菌類食材,但黑木耳的纖維含量特別高,營養與用途各有特色。

他表示,黑木耳的營養價值極高,例如,每7克的乾燥黑木耳熱量僅20大卡,卻有高達5克的膳食纖維,且完全不含糖或澱粉,亦即它是一種完美的低碳水化合物食材,適合重視血糖控制、減重的人。

此外,黑木耳中的纖維既有幫助腸道蠕動的不溶性纖維,也有穩定血糖的可溶性纖維如β-葡聚醣,這些纖維不僅是腸道益菌的能量來源,還能改善消化,讓腸胃更順暢。此外,它還提供鉀、鈣、磷等微量營養素,幫助維持心臟、骨骼與大腦的健康運作。

李思賢並強調黑木耳的抗氧化能力。黑木耳富含多酚抗氧化劑,能對抗人體內的自由基,進而抗發炎。另外,它是益生元的良好來源,可以促進腸道菌群平衡,讓腸胃消化功能更強大。雖然我們不能簡單地把它看作一種「藥物」,但日常攝取黑木耳,確實能從腸道健康到免疫支持,帶來眾多健康好處。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43200
「1飲品」降心血管風險!不只助減重 運動前喝能增肌
推薦0


青田社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1飲品」降心血管風險!不只助減重 運動前喝能增肌

轉載:三立新聞網 鄭玉如 2024年12月21日 週六 下午4:05

喝豆漿好處多,不只幫助控制體重,還能降心血管風險。營養師林世航提到,豆漿易消化吸收,而且熱量低,有助於降冠心病、血管疾病風險,運動後飲用能夠補充流失的水分及蛋白質,促進肌肉修復和生長,不過若是容易脹氣的族群,不建議睡前喝豆漿,因豆漿中的寡醣成分恐引起脹氣問題。

林世航在臉書《好食課》表示,豆漿是優質植物性蛋白質,有助於組織修復與肌肉生長,適合素食者、乳糖不耐症患者、飲食控制、熱愛運動的族群,而且豆漿富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促進健康、降低冠心病及心血管疾病風險,更是控制體重的理想選擇,此外,還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不只增加飽足感,還能促進腸道蠕動。

林世航指出,豆漿飲用時機可依個人需求和生活方式做調整,吃早餐時可搭配全穀類食物,例如地瓜、五穀飯糰等,獲取更完整的營養,此外,也是不錯的宵夜選擇,熱量低又高飽足感,但若是容易脹氣的族群,不建議睡前飲用,其中的寡醣成分恐引起脹氣,而運動完後,也可以補充豆漿,豆漿中的大豆蛋白能幫助肌肉力量與質量增加。

林世航提醒,市面上的豆漿常含有添加糖,對於需飲食控制或健康管理族群,恐攝取到不必要的熱量,無糖豆漿是比較好的選擇,再來是「自製豆漿不濾渣」,因豆渣中含有豐富纖維素,保留更多的膳食纖維和礦物質,有助於促進消化和維持腸道健康。

▼【祝你健康】骨齡逆轉:負重運動+強身健骨「深蹲操」!營養師曝「高鈣食物」:小魚乾、豆干搭配「1蔬菜」食補效果加乘!


青田社區管理委員會
886-03-3128993
skype: ChingTien2013 青田社區
e-mail:chinten2011@gmail.com
http://blog.udn.com/chinten2011
https://city.udn.com/1688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7081&aid=7243199
頁/共48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