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建會主委尹啟銘昨天在一場多位綠營人士出席的研討會上,辯護兩岸經濟協議(ECFA)政策說,目前ECFA只是個「架構」,「沒有產生重大效益本來就是應該的」。
群策會昨天舉辦「台灣國家經濟發展研討會」,尹啟銘主動報名參加。媒體詢問他是不是來「踢館」?尹啟銘澄清,「經濟沒有顏色」,他是來交換意見。
當學者、在場人士批評ECFA一輪後,尹啟銘隨即挺身辯護。但台聯黨主席黃昆輝說,政府推動ECFA時說是「萬靈丹」,宣稱簽署ECFA能增強對大陸出口的競爭力、可以吸引外資來台投資、可以走向國際化與各國簽自由貿易協定(FTA),「結果統統落空,像騙局一般」,現在又說不要把ECFA看這麼重。
「我很尊敬黃主席,但請不要扭曲我的話。」尹啟銘回應說,他指目前ECFA功能有限,是因為後續還要簽FTA和服務貿易部分,所以目前只開放五百三十九項早收清單。
尹啟銘表示,跟各國洽簽FTA必須考慮利弊得失、審慎評估,「不能一廂情願」,雙方談判要看彼此是否合意,「這是現實環境的問題」;中國大陸官員講ECFA是「讓利」,但「不能完全相信他們講的話、不相信我們政府官員所說的」。
「如果都是讓利,政府談判躺著談就好,何必談得這麼辛苦?」尹啟銘說。
他表示,台灣在大陸市占率下跌,一方面是競爭力的問題,另一方面是大陸「進口結構」的問題;大陸近年來進口能源比重愈來愈高,沙烏地阿拉伯等國市占率都逐年增加,導致其他製造業貨品被壓下去,這些要一併分析,才能呈現完整面貌。
清華大學助理教授洪財隆接著回應,當初宣稱貿易自由化能增加二十幾萬就業人口、早收清單部分可增加五萬多就業人口,現在沒有達到,「還說不應該太認真看待」;台灣智庫董事長陳博志也說,馬總統當初宣示的目標沒達成,應謙卑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