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文化產業學系學生將位在和平東路和臥龍街口的閒置舊老宿舍,改造藝文空間「臥龍24」、「臥龍29」,作為展覽、影展和獨立音樂的表演場所。像這樣由藝術系所學生營運的展演空間,還有「打開—當代」、「乒乓」。學生們憑著熱情理想,發展出屬於年輕人實驗性與多樣性的創作可能。
擁有百年校史的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校區內有一處日治時期的紅磚舊建築,原本是老學堂,而後學校改制為師範學院,這裡又成了教師宿舍。紅磚建築外貌這些年來始終維持,但內部空間依照入住居民所需,結構有所改變。如今,文產系學生從校方手上「標下」這個空間的「管理權」,以閒置空間再利用的精神,成立「臥龍24」、「臥龍29」藝文空間。
台教大「臥龍」 打破藝文小圈圈
希望打破學生藝文空間搞「小圈圈」的侷限,「臥龍24」第一檔展覽「移動人」,找來周家輝、方彥翔、陳楷仁和陳豪毅這四位分屬不同學校的年輕策展人,邀請十九位年輕藝術家共同展出。部分作品正是回應「臥龍24」這個百年老空間所作,如林依寬的《腐蝕不在場證明》,順應老牆上斑駁痕跡和壁癌畫成壁畫,引導觀者留意身邊的歷史痕跡。有趣的是前屋主的「莫生氣」人生啟示標語還張貼在牆上。
臥龍藝文空間希望能作為學生與校外串連的平台,並且成為跨領域創作發表的園地,而這正反映了現今學生在進行藝文空間營運的傾向。
台藝大「打開—當代」 薪火相傳
成立將近九年的「打開—當代」工作室,則以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所學生為基本成員。他們在板橋承租了公寓一樓,作為聚會和展演場所。工作室不斷有新血加入,好幾代的美術系所學生始終維持這個空間的營運。成員之一的方彥翔表示,近來成員們在思考的方向是,希望能跨越板橋和學校這範圍的侷限,將觸角更加拓展出去。
而在關渡的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所學生,過去曾有鄭詩雋等人在關渡山上成立「自強貳捌肆」,經歷成員畢業等種種異動後,團體與空間也隨之解散。今年初,邱建仁、陳萬仁和陳豪毅等幾位北藝大研究生在中央北路上承租三層樓的透天厝,作為「乒乓」的根據地。「乒乓」目前規畫為展場、國外藝術家駐村和藝術家工作室等三個主要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