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年輕的五月
市長:☆耀星☆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情感交流其他【年輕的五月】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其他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真誠的悸動-讀郭譽孚「自惕的主體的臺灣史」-
 瀏覽4,817|回應16推薦15

謎謎-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5)

麥芽糖
大老鷹姐姐
tzi
-Uncle-
* 六月 *
behappy
笨腳獸 (洗腥割面 重出江湖)
伊涵
Willtrue
老大不~小王子安安

more...

真誠的悸動

--讀郭譽孚「自惕的主體的臺灣史」--

為什麼講臺灣史要特別提出「自惕的」、「主體的」?難道一般見到的臺灣史都缺乏主體意識、不足以令人自惕嗎?這真是個新鮮題目!

首先說明,區區並非專家,這篇讀後感,只就一個普通讀者的直覺,誠實記錄所見所思。

如果不在「年輕的五月城市」裡,就不認識泥土兄,也不會好奇的看他的部落格、注意臺灣史的問題,更不致拿起這本「自惕的主體的臺灣史」仔細閱讀。

先從泥兄部落格的文字,略微知曉其看法與立足點,及一些關於臺灣史日據時期有疑問之事的扼要分析敘述,再讀此書,更能深入理解。

最吸引我而使我感動的,便是作者誠摯深情的筆觸寫出二篇獻詞、三篇序、跋文及附錄三篇文。一向,我看書的習慣也總是先細讀序跋,然後才讀本文。讀之,可進一步明白作者的背景,與一路行來的知識份子以家國為念的使命感和責任心之所以形成。筆致的真誠實在,刻畫一個熱血青年自始關懷周遭,憂國憂時,追求理想社會之實現從恨鐵不成鋼的年輕激情,經過長久時間歷練而轉化為成熟睿智,依然多由以筆伐口誅、文字建言、辨正,陳述理念的管道來服務社會。

筆尖帶著豐富的感情是作者為文的特色,求真求實,細心比較、認真思索,嚴肅比對、合理探考,設法印證;我看到的是一個熱誠理想、充滿愛心的實踐者,一步一腳印的在乾裂的泥地上,竭盡所能的挑出石礫、挖鬆土壤、施肥澆水,殷殷期望一切的努力未曾白費,而能讓生長於斯土、愛之獻之無怨無悔的吾民,在同舟一命而彼此關懷體諒的共識裡破除成見、設身處地,以期安和樂利、共存共榮的開創這片腴沃的豐饒,並擁有平和美麗的遠景。

而家國賴以存活發展的憑藉,首要應是相容與和諧、自信和自重。因此要填平誤解的鴻溝,屏除錯誤的思考,癒合因歧見造成的傷痕,作者心心念念的提出「主體的臺灣需要的自主」,是「以臺灣的經濟條件、戰略條件和文化條件..立基於真正的自由」,而非苟延殘喘的在別人的譬如日美中的「主體」角力下依傍乞憐,或盲目崇拜依附他人的「主體」,自貶自卑的忘卻自己的「主體」,或不明所以的自我陶醉。

但坊間的臺灣治史者,「少有以探究主體的臺灣史為目標」,多以日人的史觀及其提供之資料為憑,不加懷疑的取用,甚至明顯擁護日本統治的那段臺灣史,而掩蓋了事實真相,造成同胞觀念上的誤解與分歧,大傷共謀福祉的元氣,實令親痛仇快,足為憂心。故提醒「任何民族只有在屬於它自己的歷史裡,才可能吸收到最深刻的歷史教訓和智慧的滋養。」了解真相,方免於盲目親日或反日。諒解過去以及現今處境,乃能使斯土之所有族群相惜同生、和樂並存。

全書分為四篇:第一篇,日本據臺時期鴉片政策史要。第二篇,東京澀谷事件與其時代。第三篇,如何認識「日本殖民統治下的臺灣」及第四篇日據時期臺灣血淚史要。

因看過部落格中有關鴉片政策和澀谷事件的介紹,就先讀第三、四篇。

第三篇,細心比較吳濁流日文原作小說「亞西亞的孤兒」兩種中譯本南華版與草根版(第三種譯本黃河版,與其中較差之草根版譯本類似)。由譯者的遣詞造句和翻譯手法,分析其立場與心態,鉅細靡遺。結論認為1962年南華版的最佳,可歎市面上流行版並非最信實者,誤導觀念之譯本反而大行其道,頗堪玩味!

第四篇,敘述日本威壓攘逐臺民之血淚史,條舉種種事件、愚民政策及反抗事跡等等。

東京澀谷事件,日人不公不義的陷害臺民日據時期鴉片政策的暗流曲折,日人明禁止暗助長台人吸食鴉片且壓制自發的禁煙活動之陰險實事,都詳述始末,使原本不明真相的讀者清楚瞭然。澀谷事件裘法官那段,看得人血脈賁張義憤填膺。

要言之,日據時期,日本統治者完全以其殖民者高高在上的侵據心態,逞其欺壓之惡行,儘管後有「農業臺灣」與「南進基地」之說,皆以據土役民為目的,若忽略此點,竟然以感恩崇拜和歌功頌德來感謝侵略者之行動,則「主體臺灣史」的精神與意義何以彰顯?作者苦心孤詣認真探究,將冰山之下的一些隱情疑竇爬梳理清,公諸於世,希冀知情明理者慎思公斷,勿為模糊偏見所蔽,大家不再誤會對立,攜手以「汗漫」之勞績與「澎湃」之氣勢,共同為理想社會而點滴盡力。其心委實可感,其行的確可佩!

書籍封面一行字是一串「汗漫」,封底上下則是各一行「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字樣,或許表示作者願意把小我情、大我愛都善用在生死以之的家國之上,竭盡努力奉獻一切的忠誠心意啊!

可敬可愛的癡傻耕耘人,相較於主流的、在位的、有豐富資源財力支持、有「政治正確」為後台的公家或私人研究及教學單位,單槍匹馬的蒐集資料、尋覓真相、研究奮鬥,是極其艱苦的;光是買書就得投注不少金錢,披沙揀金、過濾渣滓、融會貫通,也要費時費工,而得出的成果,受重視的程度若何?又有多少人知道而關注、相應而理睬、贊同而接受、鼓勵而樂為後盾的呢?如果不是愚公,有此知其不可而為之的顢頇傻勁兒,誰會去做這吃力不討好之事呢?

有幸結識泥土兄於網上又逢機緣得見,證實其人正如其文,腳踏實地,誠懇認真。在海外出生長成的小女從小好奇心和求知慾很強,對史地興趣濃厚,主動問起著作此書的動機及研究方式,書中自認寫得最精彩的是哪一部分?二二八事件的歷史背景等等,衷心感謝泥土兄深入淺出不厭其詳的當面解說,使年輕人和我都獲益良多!

最後,希望並且推薦大家閱讀此書,關注茲事,關心真相,傳播實象,人人體諒,和睦共處,同享幸福,永保安康!

按:

近年來,有些出版品如文英堂出的臺灣史記,也以類似的觀點揭露剖析日本殖民統治之惡,看來泥兄應有吾道不孤之感吧!


題外話

對於泥土兄的個人印象描述,可以如此形容:

率真沈穩,神清氣爽,專注安詳,輕健硬朗言談之間,躊躇滿志,若有所想時而沈斂,時而舒張。提及正進行寫作之事,嘴角含笑,自信昂揚,慧眼放光,遙望遠方。

 

總括如下:

今之古人,剛直柔腸!稀有動物,不見冤枉!

(哈哈,最後一句,絕無輕慢,恭敬行禮,肺腑之言!)

 

 

請看泥土兄部落格及其他相關文章
 
 




本文於 修改第 5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2720&aid=3920678
 回應文章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再謝謝您‧‧‧
    回應給: 謎謎(mmty1223) 推薦6


泥土‧‧‧郭譽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6)

麥芽糖
大老鷹姐姐
Willtrue
十里
yaduo
謎謎-忘

菩薩

我們的時代處境,不是那麼單純的是非對錯‧‧‧
況且,會造成今天的局面,不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的事,也不是簡單的誰的錯,它是複雜的,巨大的各方力量的運作,有以致之;
就事論事,或正如所謂「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需要相當的時間,才可能扭轉。那應是正常的療程‧‧‧

泥人讀您此文實在很感動,但是真也怕因此,若竟在您美好無瑕的文采中種下了任何的暗影‧‧‧豈非罪過‧‧‧

真的,再謝謝您,對拙著的推薦,與它所引起的深刻討論。

感謝上蒼

泥土敬白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2720&aid=3930650
祝福我們自己
推薦6


謎謎-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6)

麥芽糖
十里
泥土‧‧‧郭譽孚
mushiner
Willtrue
yaduo

如果缺少深刻的瞭解或根本沒有願意了解的心,其他都談不上。

先瞭解而後能寬容、接受,進而信任;一個環節都省不得

同國之人若民智已開,冷靜誠懇,才可明其所以、接受事實,化解蒙昧,

寬宏以對,在和諧的基礎上共謀而定之。人際關係如此,國際關係牽

涉尖銳利害衝突、權力消長,玩弄的手法更形複雜。

但願有心為國者勇於探究,彼此體諒,朝著同心的目標,為安然存活而努力。

感謝諸君發表高論,相信大家知道持平之見的用心。祝福我們自己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2720&aid=3930441
也談信任、寬容、接受‧‧‧
    回應給: mushiner(mushiner) 推薦6


泥土‧‧‧郭譽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6)

麥芽糖
十里
Willtrue
yaduo
謎謎-忘
mushiner

讀謎謎菩薩、mushiner兄與野渡兄之深刻論述,尤其信任、寬容、接受的方面

身處在我們成長的島上,實在感慨‧‧‧

藍綠間的信任、寬容、接受,真是早已消失20年了‧‧‧

它的問題出在哪裡‧‧‧

這也是泥人寫了「我們台灣史的日本時代」後,接續研究撰寫「戰後台灣史」的理由‧‧‧

野渡兄強調兩岸經濟的統合,那是當前最受人注目的發展,不過,如同mushiner兄所提缺乏信任的問題,我想也不應該忽視‧‧‧

因為其實操作島內缺乏信任問題與兩岸缺乏信任問題的力量一直很大‧‧‧島內與海外、藍營與綠營,都每每玩得不亦樂乎‧‧‧可苦了一般民眾‧‧‧

這也是泥人寫完了一百多萬字的兩本書,尚未出版,又繼續執筆的理由。。。

哈,也算是另一種

「我自松邊醉倒‧‧‧」的「自歌自舞自開懷」吧

泥土敬白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2720&aid=3930044
文化統合的力量
    回應給: mushiner(mushiner) 推薦5


yadu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5)

麥芽糖
十里
Willtrue
謎謎-忘
mushiner

首先謝謝 mushiner 兄對我直言的包容,茲對文化的力量再略抒己見!

國民黨自有他的歷史功過,因在任何時代,每個社會、每個組織、甚至每個人都有著自身的歷史困境,要超越這困境是須靠自省的力量及勇氣。

就如我前舉的美國黑人例子,號稱自由民主的美國,直至1960年代黑人領袖金恩起來反對歧視之前,黑人還是不折不扣的二等公民,前一陣子新聞報導,美國對華人歧視的法案,最後撤銷的佛州,是在2008年,此歧視法案己有百餘年歷史!

共產黨人也有自己的歷史困境,共產主義信仰所揭起的災難,可比美歐洲中古黑暗時代基督教信仰揭起的災難,但歷史總是要向前推進的,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使黑暗時代的毒害得以結束,大陸的改革開放,亦使文革的苦難得以告別!

在今日的國際上,國與國之間極少寬容與信任,整個世界是建立在一個權力(power)的恐佈平衡之上,所以為什麼每個國家都汲汲於發展核武,原因就在此!

要談寬容與信任,則要以文化包容的力量,始能達成,這是我舉孔子「文化中國」的主張為例之原因,只有透過文化的統合力量,方可避免在權力欲望無窮大下,所導致的毀滅性力量帶來的災難!

經濟統合是文化統合的基礎,今日歐洲的統合,是建立在昔日歐洲共同市場的基礎上,當年德意志的統一運動,則是奠基於關稅同盟。

故今日兩岸經濟的統合,乃避免兩岸關係走向緊張的良策,亦是關乎兩岸黎民百姓生死禍福之機!

野渡乃一閒野之人,平時少談家國大事,恰遇謎謎姐撰文談泥土兄的大作,有感而略舒己見,竟得與 mushiner 兄、泥土兄及謎謎姐在這裡交流一己之陋見,真的是幸甚,幸甚!

yaduo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2720&aid=3929908
國與國之間的信任、寬容、接受
    回應給: yaduo(yaduo) 推薦6


mushin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6)

麥芽糖
十里
Willtrue
謎謎-忘
behappy
yaduo

謝謝野渡兄分享香港的經驗,以及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同樣的事。只是有幾點我大概沒有講清楚。

光復初期,我的長輩對祖國的失望並不是從衣著或是對來台中國百姓的言行而來的。實際上,我的父親叔叔對他們的“阿山”朋友都很友善。失望的是過去國民黨的政府,以及今天中國共產黨的政府。

二次大戰期間日本軍閥和德國納粹的暴行是人類的悲哀。以後世界各國如果要和平相處,我想國與國之間的互相信任、互相寬容、互相接受,比統合來的重要。就像人與人之間一樣,即使同是一家人,如果同床異夢,貌合行離,也不是什麽幸福的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2720&aid=3929607
對殖民統治的感觸很深!
    回應給: mushiner(mushiner) 推薦7


yadu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7)

麥芽糖
十里
Willtrue
behappy
謎謎-忘
mushiner
笨腳獸 (洗腥割面 重出江湖)

mushiner 兄對台灣歷史的感觸很深,我是在殖民地香港成長的人,我對殖民統治的感觸也很深!直到今天香港的大學入學率只有16%,我回台就讀時(1970年代),香港的大學入學率只有1.5%,若不是香港的回歸問題提上台面,相信香港的大學入學率今天仍在個位數!

今天連大陸的大學入學率都己達23%,與香港同等GDP的國家及地區一般在45%左右,這是當年英國奉行的殖民政策遺留所致,當年英國人為了便於統治,實行菁英主義!

今日香港官員,基本上是殖民時期培養的,所以香港回歸十餘年,教育政策無大改變,高等教育的瘦化,也是香港一直無法如台灣一樣發展出高科技產業的主因!

我談這些,好像沒有觸及 mushiner兄所談的主題,其實我只是想提出一個對照,當年台灣在日據時代的情況是一樣的,台灣人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受到壓制,像李登輝、辜寛敏等人,基本上是日人籠絡的菁英份子。日本在台的皇民化政策,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成功的,在光復時,已改日本姓氏者已達百分之十!

中國是一個歷盡苦難的國家,從1840年至台灣光復,凡一百餘年中,歷盡戰火,在政治、經濟、社會各個層面皆千瘡百孔,接收台灣的中國軍隊,在台灣同胞眼中形如乞丐,加上言語的隔閡、社會、文化、制度與生活習慣的歧異,終令一場社會衝突難以避免,這是歷史的悲劇!

這就像香港回歸初期,香港人普遍看不起大陸人,有部電影塑造了香港人對大陸人的刻板印像,有一個特別的名稱,叫「阿燦」!

但大陸人在某種心理上,亦不能理解香港人,總覺得他們持財仗勢,沒有心向祖國!

在英國統治下的香港人,是缺乏歷史深度的,所以不容易了解大陸過去所承受的苦難。雙方都無法以同理心去理解對方的歷史困境,幸運的是中國在這段期間快速的發展與改革,政治、社會相對比較安定,致今日經濟上也比前富裕,故香港可以慢慢融入華南的經擠圈!

mushiner 兄養女的比喻,是很值得深思的,但我們可這樣去理解雙方的困境:被擄去的女兒是賊人養大的,賊人的滋養是劫自生父母的,今日女兒找回生父母,卻覺得生父母比不上養她的賊人而感到落寞,而生父母卻覺得這個女兒,總懷念著曾經給自己莫大傷害的賊人,甚至拿自己與賊人相比,那種心酸與憤怒,當然是很深很深的!

中國人也曾經有過衣冠楚楚的時代,但在經歷百年戰爭的劫火之後,的確是衣衫襤褸,尤其是中國軍隊,就是在台灣同胞心目中形如乞丐的樣子,卻以血肉之軀與日本人的精良武器戰鬥了八年,這八年中,只可以以浴血二字形容!對日戰爭方結束,內戰又起,接收台灣之部隊,在當時已是比較能看的了!

如果談中國人欺負台灣人,或台灣人欺負中國人這樣的命題,是永遠說不清的!記得我母親告訴我,在我家鄉陷入日軍之手時,她們最怕的是台藉日本兵,因為他們比日本兵更殘忍,奸淫擄掠比日本兵更甚,故日軍過境時,能走得動的,都躲往山裡,我祖父因不放心而留守,結果死於日軍槍下!台籍日本兵有他們的歷史困境,光復初期的在台軍民亦有著各自的歷史困境,我們今天看歷史,應以一種寬容的態度去理解!

這一段歷史的悲劇,由侵略者日本發起,整個東亞的人民都捲入這場戰爭的苦難之中,在戰爭結束後,因殖民的遺留、加上國際間權力的運作,而令我們同胞相殘,實是更令人痛心!

兩岸關係的走向,需要兩岸的人民以智慧去處理,只要不再陷入那無邊戰火,令中華民族再度自傷殘殺,統與獨其實的意義都不大!

歐洲由曾經是你死我活的異民族敵對國家都可走向統合,難道我們就沒有智慧化解這些殖民遺留的歷史遺毒麼?

我一向都不太談土地認同,因為土地認同很容易形成狹隘的地域主義,尤其談主體性時以地域認同為基礎,更易流之於偏狹!當年孫中山先生一再要打破的就是宗族主義及地域主義,這也是形成民初軍閥割據的社會基礎。台灣移墾初期的族群械鬥,亦是此所濫觴!

觀今宜鑑古,歷史的悲劇要停止上演,需要我們這些演員,對歷史的悲劇有真正的認識!

                     yaduo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2720&aid=3929362
文化與政治
推薦6


mushin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6)

麥芽糖
Willtrue
behappy
笨腳獸 (洗腥割面 重出江湖)
十里
yaduo

對泥土兄“文化是可大可久”,相對的“政治是一時一刻”的説法我很贊同。

以中國的歷史為例,中國在政治上的分分合合幾乎是各佔一半的時間,而中國文化在幾千年的時間能夠恒久地繼續發展,就是一個好的例子。

文化的凝聚力有助於政治上的統合是一定的道理。但是政治是現實的事,過去的分合看統治者的互相攻伐結果,現代的分合要看老百姓的民心意向。我們受了近代民族主義的影響,以爲同樣的民族就要形成一個國家,目前兩岸有許多人都持這樣的看法。可是我覺得民心是更重要的決定的因素。

而且,同樣的民族並不一定要形成一個國家,在歐洲,德國和奧地利是同種同語同文化的兩個國家,以前因爲統治者的關係,形成了兩個國家,如今在民主社會裡,兩國的人民也沒有人說非統一不行。而且在歷史上兩國的人民來來往往,也沒有什麼不好。大家知道的樂聖貝多芬是德國人,後來他到奧地利的首都維也納發展,成名在那裏,死了也葬在那裡。也沒有人罵他是德奸之類的話。

我這樣說不是鼓吹“台獨”,而是說台灣的前途應該讓台灣的老百姓決定,我想這就是兩岸的人目前看法最大不同的地方。其實,以台灣的環境而言,只要中國人好好幹,把中國治理好,把社會發展好,將來合的可能性是不小的。

野渡兄往來兩岸三地,對各地情景的對比感觸一定很深,所以我可以了解你的説法。但是我也希望你能夠多了解台灣人對中國和對日本態度不同的形成背景。

在我的長輩裡,他們對日本人的殖民政策以及高壓統治都記得很清楚。也因此在二次大戰結束之後,台灣人對回歸祖國感到欣喜欲狂。我的表哥那時在台中一中念書,聽説祖國的部隊要來了,學生們成群結隊,自動自發地從台中步行到今天的台中港去歡迎。

但是這種熱枕的回歸感卻換來許多失望,讓他們覺得是自己的一廂情願。台灣人被日本人欺負的時候,知道那是殖民者對被殖民者的壓淩。但是台灣人被中國人欺負的時候,那種創傷真的是無法形容。

就像一個從小被賣掉的養女,長大了以後,好不容易找到了自己的親生父母,也回到了他們的身邊,卻發現在親生父母家裡,境況更不如前,那種心理的失望傷痛,遠非筆墨所能形容。所以有時候台灣人罵“日本人是狗、中國人是豬”就是這個原因。在許多台灣人的心裡,日本人雖然兇,但是多少還有理可循,可是他們對中國人的印象就是一個“髒”字。(我這麼說只是表達上一輩台灣人心裡的悲痛,希望沒有得罪什麼人。)

話説回來,我對台灣的前途還是抱著樂觀的態度,只要兩邊的當政者有足夠的智慧,以老百姓的福祉為當政最大的目標。中國人要能夠給台灣人足夠的生存空間,讓台灣人決定他們的前途。如果硬生生的把台灣收入版圖,那麼得到的只是這塊土地,得不到民心,那只是另一場悲劇的開端。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2720&aid=3929305
切割與對立‧‧‧
    回應給: 謎謎(mmty1223) 推薦7


泥土‧‧‧郭譽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7)

麥芽糖
Willtrue
behappy
笨腳獸 (洗腥割面 重出江湖)
yaduo
十里
謎謎-忘

泥人之意,是不將之過分對立切割

文化是可大可久之事物,政治是一時一刻,相對於某段處境中人的應對情況

泥人私以為,中國文化之可愛乃在於其數千年來的積累,豐盛無比;諸子百家,各擅勝場;政治情況處於其中,因有如此豐盛之滋養,應必可自行調適,永不匱乏‧‧‧

吾人之所以苦心焦思者,乃不忍人之心有感於可見之當前,有以致之也‧‧‧

於是,泥人稱「過分對立切割」者,指誤以為政治中國將對立而永絕於文化中國而致過分沮喪者。

也因此,泥人之感慨乃有不可救藥的某種樂觀

泥土敬白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2720&aid=3928986
認同與感謝
    回應給: 泥土(h1234567am) 推薦7


謎謎-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7)

麥芽糖
Willtrue
behappy
笨腳獸 (洗腥割面 重出江湖)
十里
老大不~小王子安安
yaduo

通常,文化認同較能持久,可以一本而多元,但變化不大;

政治認同則是單一的認定,認同核心權威,決定於民族主義,

受國內政局影響而變化,變動較大。

文化認同與地域觀念仍有奇妙的瓜葛,尤其在海外華僑社會更

容易顯現政治認同的分歧。按理說,華僑身處非母國之地,其

政治認同屬實用心態,隨局勢而轉。文化認同根基猶存,彈性

卻大。

在台灣的狀況特別,原來不該有文化認同的疑惑,卻因政治的

操弄而形成怪異難解的某些現象。

不過也不必悲觀,如果本著誠摯愛心敞開胸懷去了解事實,有

合理史識,頭腦清明的判斷,就不會渾渾噩噩的被牽著鼻子走  ... 

又,昨晚與小女通話,提及泥兄回應竟有耽擱遊興歉甚語,

她笑說您太客氣了,那天她真的有幸得您仔細解說,要格外感謝呢!

不論身在何處的年輕人,有機會有興趣進一步並持續關心國家社

歷史文化,真是影響至大的功德啊!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2720&aid=3927346
關於‧‧‧
    回應給: 謎謎(mmty1223) 推薦8


泥土‧‧‧郭譽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8)

麥芽糖
behappy
笨腳獸 (洗腥割面 重出江湖)
十里
老大不~小王子安安
謎謎-忘
Willtrue
yaduo

熊先生所謂「文化中國」與「地理中國」,過去聽說過,但並不十分理解

就像文化民族主義與政治民族主義之類‧‧‧

但是,在我的思考習慣上,總由分殊而統合,由統合而分殊

大約就是俗云的「同中求異,異中求同」,兩相運用吧

所以我總對事物抱持著某種自以為的清醒

因而有趣地不斷探索

拒絕被輕易歸類‧‧‧

遂漂泊與浪跡‧‧‧頗熱切不消極地

泥土有感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2720&aid=3926993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