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123長短篇
市長:張爺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不分類不分類【123長短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張爺 SAY SO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從儒家想到兩岸
 瀏覽1,289|回應10推薦4

張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早早安(顏俊家)
Rebec
Chocola
獨孤無劍

引用文章 别弄的跟批斗大会一样 / 如何做到不趋同对待 / 文化

孔家店在台灣

儒學在方今台灣其實也是吃不開,反對者不少,不過還是受到一定的尊重。而那種尊重,名曰「敬而遠之」。

內聖外王只流行於學界的古典討論,一般網民根本不理會這個的,人民對政治人物崇拜者固然有之,而嬉笑怒罵的嘲弄更是習以為常(〈全民大悶鍋〉應該看過吧~這種節目在民主國家是常態,人民拿政治口水當消遣),所以很難有什麼聖人情結,您對台灣的觀察純屬誤解。

不過台灣人民確實有個普遍的毛病,就是凡事依賴政府,卻不懂得相對扛起公民責任。這跟民主憲政本身無關,倒是民主觀念尚未成熟,「威權瓦解的後遺症」

上一代、上上一代和再上一代的中國人凡事怪儒家,「打倒孔家店」,自己不夠努力,卻怪起老祖宗,這也是一種缺乏時代擔當的心理,和仰賴威權保護的民心一樣,都沒什麼出息。

說聖人文化的長短

內聖外王的訴求並沒有錯,這與聖人情結是兩回事。但該項訴求是「雖必要而不充分」。既然「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制只是人所操作出來的事物,領導者品格的重要性如何能夠忽略呢?

儒學的問題在於他們沒找出甄別人才以及產生聖王的好辦法,並不代表道德訴求本身是一項謬誤。這是「政道與治道」、或者「理念與方法」不同層次,不能混淆。在台灣的儒學家不僅贊成民主法治,還能提出反省批判。這表明現代儒學懂得修正,實在不能將儒學等同於人治。

十幾年前黃光國寫過一本書討論李登輝的《民粹亡台論》,簡體字本也賣得很好,2006年又組織民盟參與倒扁,大陸方面應該不陌生。基本上他的思想就粗淺反應了二十世紀台港儒學的部份信念。更深入言之,該書號稱是對台灣政治最先知的批判,相當程度其實是食台港新儒學之餘唾,只是社會大眾不明就裡罷了。某些儒學家的洞察力之犀利,可能是您從未想像的。

台灣文化的優缺


紫气幽螟又將民主憲政和所「权术文化」連結:

根据这一准绳,凡是宪法不保障民权与自由的政府不是宪政;凡是宪法无法对政府越权进行有效限制的政府,也不是宪政。这种现象从本质说仍然停留在权术文化上。

簡單回覆:我實在看不出這段話有什麼根據和說服力。

紫气幽螟一開始就要區分「權術」與「制衡」,坦白說,在民主國家沒有人會把這兩個截然不同的觀念弄混淆,這區分我是看懂了,善意的理解之下也勉強可以接受,不過我真的要請紫气幽螟等類似看法的大陸網友參個禪偈:

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


面對明明白白的民主憲政真相,不要老戴上有色眼鏡隔海相望,真箇是「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恆處於「見山不是山」的迷障中,須當斬除意識形態葛藤,觀察才能澄澈。

我給台灣文化的優勢與缺點下個註解:

創作自由和多元包容是最大優勢,缺點是淺碟而找不到根。(明明有深根卻不抓緊,只知在更淺的土壤上開枝散葉)

文化深耕,還請兩岸同胞都莫忘本!

後記
原出尋王之盟從儒家文化在中華民國談起 ,改標題,添加小標,內容不變。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567&aid=3110186
 回應文章
有關儒家的幾個人云亦云的誤解
推薦0


張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把儒學窄化為政治哲學
儒學的基本觀念體系是大學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擺第一位,政治擺後頭。沒有修身就甭談儒學,但即便缺了政治,儒學依然存在。

二是把儒家和儒生混淆。
自從漢代儒家取得絕對主流之後,儒家的名號成了功名利祿的認證標章。讀書人從儒業是為了晉身官宦階級,造成儒生滿街走。庸俗化的儒業造成思想教條化,但這是政治力造成,不是孔孟荀所該負責的。該負責的是董仲舒和漢武帝。

三是理學家的污名化
許多朱熹的醜事兒經常出自稗官野史,有些事很荒誕的。即便朱熹個人有問題,也不代表整個宋明理學錯誤。其實,朱熹的腦袋比一般想像清楚而且客觀的多,真正腦袋僵化的是程頤。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就是他的名言。而這句話並不是專指女性守節,男性同樣也有節操問題。
北宋五子中程頤除外,周敦頤、張載、程灝及邵雍四位,一般評價是相當高的,正史連同野史,幾乎沒有什麼不利他們的記載。

四是儒學造成人治
孔子之前,三皇五帝就是人治時代了,人治也不是孔子或者儒家的訴求,說儒家昧於法治是相對於法家而立論的,儒家訴求的其實是禮治,是「教化」。作批評最忌一知半解。

「作之君,作之師」是尚書裡的記載,那時孔子甚至還沒出生!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567&aid=3118601
沒關係
    回應給: Lohengrin(lohengrin) 推薦0


張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就算隔行如隔山吧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567&aid=3112779
不懂閣下說的區別在那裡.
    回應給: 張爺2.0(soros) 推薦1


Lohengri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張爺

套句黃藥師網友的說法, 就是弄不懂閣下在說啥.  看來再解釋也不會有效.  不過那沒關係.  本來就沒執著的必要.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567&aid=3112775
此驅力並非彼驅力
    回應給: Lohengrin(lohengrin) 推薦1


張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Chocola

倫理學的目標預設就是尋求「善」或者「道德正確」的意義,這是個應然問題:當我們追求道德正確時,內在的驅力是一種「我應該如此」的道德命令,用康德的話來說,是一種實踐理性

但我們在為惡時,那種「驅力」是什麼呢?是欲望!不是理性。這就是孟子所謂「人禽之辨」。「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這個「幾希」之差異,就是道德判斷之所據,也就是「善性」。

驅力是個普通心理學名詞,我只是借用。
性惡論我不反對,譬如荀子,佛學甚至推命術的人性觀察我都能欣賞。但樹立一個價值判斷主體,有別於泛談人性心理學。而前者正是孟子學說卓絕之處。

這裡頭的關鍵正是王陽明所謂的「知行合一」:道德「知識」並非來自人性的研究,而是在道德實踐的當下,在人性發揮光芒時,所產生的自覺。沒有嚴格的道德實踐,就不會有真正的自覺。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567&aid=3112750
如果這樣的話, 那人性本惡也說得通.
    回應給: 張爺2.0(soros) 推薦0


Lohengri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人做壞事難道不也是因為[感受到內在的某種驅力]?  沒有這種驅力陳阿扁會那麼貪麼? 和人性脫節的[倫理學]不但無益, 而且有害.  馬克思的理論就是建築在[人性本善], 或至少是[人性可以完善]這個前提上的.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567&aid=3111917
孟子的性善說本義
推薦1


張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Chocola

孟子性善說在人性研究領域而言當然是不夠客觀,但性善說本質其實是倫理學体系,不是心理學。因此要深刻理解性善說,須先撇開人性本質的問題,直接就「道德如何
可能」「良知如何可能」這類問題去探鑽,因此,孟子和告子關於人性之爭,顯然是「雞同鴨講」,各自探討的問題層面並無交集。

當我們嚴肅的反省道德問題時,譬如:婦科醫師面對墮胎、軍人面對殺戮、族群面對歧視、工業面對污染排放時,我們依靠什麼準則來維持良心?還是我們到底具備不具備良知?

當我們越是認真面對這些問題,我們越會感受到內在的某種驅力,那會讓我們在道德抉擇時感覺痛苦或著坦然!那個東西,孟子就說是「性善」。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567&aid=3111177
人非聖賢, 亦非魔鬼.
    回應給: 張爺2.0(soros) 推薦0


Lohengri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如果人人都是聖賢, 組建合理的社會制度就變得很簡單.  人也不可能被改造成聖賢, 馬克思就是不懂這點, 才搞出個共產主義天堂來.  但人亦非魔鬼, 不然的話, 任何制度都沒辦法.

正因為人性有善和惡的兩面, 怎樣設計合理的政治制度, 建立相對公平公正和合理的社會, 才成為一個困難的問題.  西方世界經過幾百年的實踐和摸索, 才找出一條確實可行的制度: 用教育和文化傳統把大部分人改造成公民; 最大限度保障個人自由; 由民主選舉產生政府.

西方這套東西是文藝復興前後在政治, 文化和科學整體的突破.  我們不苛求中國古人, 但也指出, 相對西方現代制度, 傳統東方儒家政治體系全面落後.  中國現在面對的問題是怎樣在政治上全面西化的問題.  從19世紀中開始, 中國一直在探索怎樣[用教育和文化傳統把大部分人改造成公民].  就是現在還是卡在這個地方.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567&aid=3110523
在個人身為與生俱來的「自然人」之上,不需要有太多人告訴別人世界長得怎麼樣。
    回應給: 張爺2.0(soros) 推薦1


GAIL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Chocola

我覺得,在個人身為與生俱來的「自然人」之上,不需要有太多人告訴別人世界長得怎麼樣。

科學所型塑的那一套無機世界令我受不了,而更多人反對儒家,其實是反對這百年來中國人不良的傳統和心理,正如現在我們仍然稱讀書人為「儒生」,可卻不是指他是儒家的研究者這樣的稱呼。

孔子沒說過的話孟子卻把他說得絕對,到朱熹那時又更絕對,以致於朱熹提倡女人纏腳而他卻是個「道德家」。

十幾年來我反抗的是這樣各式各樣的枷鎖。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567&aid=3110274
好人治國
    回應給: 張爺2.0(soros) 推薦0


GAIL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政治不能靠「好人治國」,「好人政治」往往也是恐怖政治。

孟子要求君王有德要不人民可以打倒君王,壞就壞在孟子的性善說。而性善說結合「聖君仁王」觀念才是後世儒家的主流。

這是問題癥結所在。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567&aid=3110221
人性本惡與人性本善
    回應給: 張爺2.0(soros) 推薦0


GAIL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儒家的問題在於「人治」,而民主觀念重要的是「法治」。儒家後來摒棄了荀子的「人性本惡」而採用孟子「人性本善」,但孟子本身就非常的偏執。而將「人性本善」導入「聖君仁王」這些觀念也是從孟子開始。

近代民主要求的是「絕不要相信握有權力的人是善良的」,因為在那之前歐洲君主的專制統治以及貴族的蠻橫,而這樣最基本的觀念,在中國卻因為儒家提倡的那一套道德體系,而長期被打壓。

民初打倒儒家是沒錯的,錯在他們後來建立起來的馬克斯政權其實是另一套專制(辛灝年說1949是推翻民國的專制復僻)。而儒家後來又被中共這20年來的新左派學者所吸收,用來鞏固破產的馬克斯主義。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0567&aid=311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