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確實,科技業的全球競技場上真真假假,誰也說不準這些大老們葫蘆裡賣的是甚麼藥。
不過還是要祝Steve Jobs身體健康、長命百歲。這個人對全球景氣復甦的影響實在太大,雖然已經不是Apple CEO了,如果他真有甚麼三長兩短,本來就不被看好的Tim Cook也撐不起這個局面,全球股災勢必再起。希望這位九命怪貓的健康跟他一生的大起大落一樣精彩。
PSG,一個還很賺錢的部門。韓國、大陸、台灣的跳樓跳出名的公司都會有興趣,但是我認為都不具備管理HP PSG的能力。這個團隊橫跨全球,必須有一個文化語言都能在全球各地融入的菁英團隊才能領導運作。
八零年代日本的全球購併風,以及十多年前台灣科技業美歐購併潮都宣告失敗;自已以為成功經驗可以複製的自傲,不尊重在地國文化語言風俗,沒有因地制宜讓管理與文化精神做有效的融入,這應該是失敗的主因。跳樓王以為同文同種同語言,本地的奴工模式可以完全複製,殊不知五零年代六十年代的台灣工程師是不要命的,這樣的經營的環境根本不可能複製。意外與管理問題不斷也闡釋了這種自大心態的結果。
全球化的企業競爭是個趨勢。台灣產業要布局全球之前,HP確實是一個好榜樣。Digital、IBM、SONY的歷程都是一面借鏡。
話說回來,無論PSG的處分結果是甚麼,台灣都會是最大輸家。其他國家構併了,不景氣的大環境下,大家都產能過剩,訂單勢必留在自己國內,代工的一定落空。PSG如果只是整頓重組分割,或者利用產品區隔分拆不同的公司,那代表一個更堅強、更有競爭力的、更單兵靈活作戰的團隊即將出現;除了對自有品牌的台灣PC廠帶來更大威脅以外,對代工零組件需求來源勢必更多樣化,以換取市場與客服品質的效率化。
長期的趨勢或許尚不可掌握,短期的影響很清楚;長期以來PC與NB仰賴HP給訂單來維持獲利的代工廠商將度過一個寒冷的秋天。
除了22k這種飲鴆止渴的就業方案以外,政府部門有必要鎮作精神、繃緊神經對科技業即將到來的寒冬作出一些快速且眼光長遠的因應政策了。長期以來,仰賴租稅補貼、圈地而來的廠房、補貼過後的水電資源來獲取微薄毛利的代工廠們也必須清楚認知一個事實:補貼的時代與低度競爭的美好歲月已經過去了。如何領導時代、創造市場、創造需求才是正辦。
正如同Steve Jobs創造了PC,對IBM作出致命性的價格破壞戰,把計算機帶向每一個家庭,二十年間改變了人類生活的風貌與盼望。徹底改變了供給與需求的平衡關係,讓科技市場的遊戲規則成為"我創造,你需求"的能力,才是生存之道。
只是,引領大陸或台灣跳脫代工經濟年代的中國版Steve Jobs,你,在哪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