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5670869.shtml
邱坤良:死了一位討海人
【聯合報╱邱坤良】 2010.06.18 02:34 am
幾天前,因胃癌逝世的南方澳老漁夫林清山出殯,不是新聞的新聞上了媒體版面。二個月前,擔任「勝隆漁31號」輪機長的老漁夫,在台灣兩千公里外的海洋捕魚,便秘腹痛廿多天,情況緊急,被海巡署出動艦艇救回就醫。有人因而認為國家花兩百萬元油料,千里迢迢專程營救一個「便秘」的人,有浪費資源之嫌,還有網友稱這是「史上最貴一坨屎」。
其實老漁夫在被救援前一個月已在海上發病,當時就要返航治療,但在同海域作業的友船因機械故障,以無線電求援,收到訊號的「勝隆漁31號」即刻前往拖救,前後十天,延誤回航時間,導致身為輪機長的老漁夫腹部、下肢腫脹,疼痛難耐,才聯絡蘇澳區漁會請海巡單位協助,外界不明就理,竟懷疑他只是便秘。
媒體報導「史上最貴一坨屎」的新聞,可能當作趣聞軼事,但出現在電視、報紙,「新聞有賣」,對於林清山及其家人、親友,不啻罪證確鑿的法院判決。長年生活在漁村,一輩子不可能與網路、媒體對話的老漁夫被冤枉、糟蹋,投訴無門,內心的羞愧與忿憤可想而知,他後來病情惡化,很難說與此無關。今年六月,老漁夫終因癌末不治,家屬十分傷痛,說他是含怨而終,家屬氣憤地說:「出海捕魚本來就是拚生命賺錢,又不是遊山玩水,如果不是病情嚴重,誰會滾這款玩笑!」
在大海捕魚為生的人稱為討海人,以海為生,靠天吃飯,不是三更半夜出海抓「現撈」,就是嚴冬清晨趁著東北季風掀起波濤時鏢旗魚,要不就是出海數日,拚一趟釣魚台、彭佳嶼海域,甚至至遠洋作業,一年半載始得回家。茫茫大海中,有時誤入外國領海而被拘押,倒霉的遇上海盜需要大筆贖金。尤其在海上,一旦身體發生病痛,漁船不比豪華郵輪,呼天不應、喚地不靈,這種賭命的討海人,不僅工作辛苦,生命更無保障,難怪一般家庭不願把女兒嫁給討海人。
討海人遭遇海難時有所聞,如果屍首未能尋獲,只能列為失蹤人口,不能開具死亡證明書。一年以後,證明失蹤人口確實仍在「失蹤」,才能由法院裁定是否死亡。這種海難死亡證明法,或許是針對假性失蹤人口,避免產生弊端,但明明死難者已與波臣為伍,甚至葬身魚腹,仍需三、五年,甚至七年,才能宣告死亡,期間所有的保險不能理賠,戶籍資料也不能註銷或更正,對於家屬無疑是長期的折磨。
討海人的眼淚與委屈,作田人、山頂人與苦役勞工或能體會,坐辦公室做決策、上網瀏覽天下事的人,以及裘馬輕肥的五陵年少就很難想像。
我不認識林清山這位同鄉,但心有戚戚焉。算年紀,老漁夫沒大我幾歲,從電視畫面看他飽歷滄桑的容顏,卻如同我上一代的長輩。這位老討海人的死亡,對他未嘗不是人生的解脫,也是「便秘事件」印證清白的唯一方法。
(作者為台北藝術大學教授)
【2010/06/18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