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尋王之盟
市長:文俠隱  副市長: Chocola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國際萬象【尋王之盟】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政治時論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我的兩國論
 瀏覽22,435|回應139推薦11

Chocol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1)

幕影
kennery分身用2
早早安(顏俊家)
岳將軍
fen22179
樂在其中
璇璣
Abr
邀請
文俠隱

more...

「中國 」僅僅是個地名,「中國」等於「中國大陸」

世界上只有一個叫中國的地方,不會有第二個,就像「非洲大陸」只有一個一樣,「台灣」也是個地名,不會有第二個,就像馬達加斯加一樣

1912ROC這個國家在中國這個地方建立,1949PRC這個國家也在中國這個地方建立,當ROC這個國家從中國搬到台灣這個海島時,他其實已經從大陸國家變為以海島為主體的國家了,因為中國大陸已由PRC這個新國家含蓋掉了,如果CCP不將ROC國名改為PRC,仍然叫作ROC的話,那麼「一國兩府」之說也許可以成立,因為國號相同嘛!國號不同還硬要叫作同一國的,這是強人所難嘛!!這兩國現在各有土地,區分得清清楚楚,如何叫作「一個中國」呢?明明白白的現狀就是:PRC在中國(大陸 )、ROC在台灣(島 )與澎金馬,兩個國家嘛!

土地說完了,談談其他好了,朝鮮與韓國是一個國還是兩個國?當然是兩個嘛!同文同種不同國的國家多的是,要我舉例嗎?

PRCCCP硬要向ROC台灣推銷「一個中國」,這是憑什麼?制度比較好還是人均所得高?共產東德被民主西德所統一,是因為東德人民自願的嘛!我實在不想吐嘲中共領導人的產生方式了,現在連越南領導人的產生方式都比PRC民主了~~~     

什麼叫作「一國兩制」?呼口號啊!發明一個類似大英國協的方式還比較有前景,也許PRC還可以把巴基斯坦也搶過來合組「中華國協」呢! 哈哈。

那些以現狀在政治上喊「一個中國」的人,不正是睜眼說瞎話般嗎?

ROCPRC的現狀明明是兩個華人國家,這有什麼好辯的!!

我要說的是:

地理上有一個中國、一個台灣

政治上PRC是中國、ROC是台灣

文化上,中國與台灣都屬華人文化圈的一方水土


尋王之盟支持者,巧克力妹兒小魔女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666&aid=4172336
 回應文章 頁/共14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淺談「中國」和相關概念
推薦5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5)

ray35
邀請
精衛填海
張爺
Chocola

0.    前言

我同意中華民國仍然在掛牌運作,而且只要有人替中華民國掛牌運作一天,我就會認為自己是中華民國的國民。

許多人的政治立場往往是長期「社會建構」過程下的結果,它相當於一個人的信仰或人生觀信仰、人生觀、或政治立場屬於「態度」層次的意見,它們很難用「討論」方式來溝通(胡卜凱 2005)。因此,我無意和妳或任何人辯論或抬槓。

本文的目的只是借分析或「解構批判」大作中兩句話做實例,從語意、語用、和邏輯三個層面再度釐清「中國」、「國家」、和「一個中國」這三個概念。給一些還沒有形成定見的網友做個參考。

1.    中國

『中國』僅僅是個地名。

「『中國』是個地名。」這句話雖然不完整,但它在字面上沒有錯。「『中國』僅僅是個地名。」這句話則是個(語意、語用、或認知上的)錯誤。這個錯誤來自做這樣判斷的人,沒有了解到一個「字」或「詞」(包括專有名詞)往往不只一個「所指」,或不了解它們通常有多重「意思」或「意義」。

我首先用一個非政治性的例子來說明這個一詞多義的現象:

「劉德華是位電影明星。」這句話雖然不完整,但它本身沒有錯。

但是:

「劉德華僅僅是位電影明星。」這句話是錯的。

因為:

劉德華也是位歌星、導演、丈夫、和父親等等。

用社會學的術語來說,劉德華(以及其他的人)通常扮演很多「角色」。

同樣的:

在「大峽谷是『美國』一個很受歡迎的景點。」這句話中,「美國」是個地名。

但在:

「華盛頓是『美國』的首都。」

「歐巴馬是『美國』現任總統。」

「『美國』只有兩百多年歷史。」

這三句話中,「美國」不是個地名而是指一個國家或政治實體。

當我們討論「有或沒有『一個中國』?」,或「『中華民國』是或不是『中國』的子集合?」時,這是一個「政治論述」。在「政治論述」脈絡中說:「『中國』僅僅是個地名。」,則成為邏輯上「概念混亂」的謬誤。

2.    國家

「國家」是個很複雜的概念,或許要一本書或政治學教科書中三、五個章節才說得清楚。但在此處的語境,一個人只需要了解它不只一個「所指」;同時進一步搞清楚它和一些相關、相近、或相似概念間的關係以及分別;她/他通常就能免於一些語意、語用上的錯誤,以及邏輯上的謬誤。

「朝鮮與韓國是一個國還是兩個國?當然是兩個嘛!」

這句話顯然不完整。至於它有沒有錯,則要看「語境」。我沒有朋友是韓國人,所以我不知道一般韓國人民對這個議題的看法。但我可以想像,一定有某些韓國人不同意上面這個判斷。否則前幾年也不會有關於兩韓「統一」的談判或協商。

我不清楚韓國歷史,但從第10世紀以後,韓國應該是一個統一的國家。目前兩韓分治的情況,在1948年以前是不存在的。將來是否繼續下去,大概不是我們這些外國人能做一個知識性的判斷。我們可以再看看其他當代史上的類似例子。

「東德與西德是一個國還是兩個國?」

我想在19491990之間,如果有人說:「當然是兩個嘛!」大概說得通。但是多數德國人(當時)會這麼認為嗎?我想未必。否則也不可能從1989開始,不到兩年間東、西兩德就變成一個德國。至於南、北越更是不在話下。血戰近30年,死傷十幾二十萬人,才改變了「當然是兩個嘛!」的狀況和「認知」。所以,認為「北韓」(朝鮮)和「南韓」(韓國)「當然是兩個(國家)嘛!」的「當然」一詞,其實不一定那麼「當」,那麼「然」。而「!」這個標點符號也就用得有點虛張聲勢的味道了。

歷史上我們也都讀過意大利、德意志韓國(或朝鮮)等等,都曾經由比這三個國家現有疆域小的許多「國家」組成。但經過一些人的努力,才組成或合成現在的意大利、德國、以及韓國和朝鮮。

以上這些簡單的回顧,應該幫助我們了解:

「國家」一詞有歷史、文化、和社會等層面的意義;它也有當下情境和時間(歷史和未來)發展的不同;國家和朝代、政府、政權、以及政黨更是不同範疇,至少是不同層次,的概念。

如果在思考過程中一個人不試圖避免這些混淆;不搞清楚自己的「所指」是否適用於自己的論述脈絡;或不檢查自己的判斷是否能印證過去、現在的事實,或能否符合未來發展的趨勢;就往往會得到一些難以說得通的觀點。

3.    一個中國

在一個開放或多元社會,一個人在一定限度內可以選擇自己的身分或定位。美國大詩人T. S. Elliot選擇入籍英國;我在美國混了26但我選擇做中華民國國民。這種個人選擇並不需要有理由,更不需要說得出一個理由。對我來說,我做不做中華民國國民,和我吃不吃臭豆腐一樣,不關其他人的事。我也就不必拿出一套論述來肯定我選擇的「合理性」、「正當性」、或「當然性」。同理不願意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或西方媒體所說的中國」,「當然」也不需要有理由,更不需要說出一個理由。

如果有人把自己定位成中國台灣國的國民,她/他也不需要拿出一套論述。「做」就是了;至少大可以在意識上或想像中「做」。「當然」,一個生活在台灣的人到了交稅的時候、領國民年金的時候、或享受健保福利的時候,她/他最好拿出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照交、照領、照享受。千萬不要因為堅持「政治信仰」或「意識型態」而坐牢或失去「銀子」。否則,我認為就有點傻呼呼、笨兮兮了。

至於將來兩岸政治形勢的發展,大概不是我們升斗小民的「論述」能夠改變。雖然不需要講理由,講講自然也無妨。但我建議大家還是盡量養成約定俗成的語意、語用、和邏輯使用方式和習慣,以免帶來我們日常生活起居和待人接物的負面影響。

參考文章:

胡卜凱 2005,《兩種不同的「歧見」https://city.udn.com/2976/1362281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666&aid=4196409
網路長城
推薦2


宇文芳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Chocola
張爺

秦始皇築長城防外敵入侵,中共築網路長城其實是一片好心-防裏面有人出來嚇壞外頭的人.常常覺得這些長城裏頭偷溜出來的人,其實都是給法輪功民進黨達賴工作,專門破壞世人對他們的觀感.

某一新貼的長文,寫沒兩句,錯字倒先現世了.老蔣在台灣,給文字鞭屍鞭的還少嗎?到後頭排隊去吧.一點創意也無,難怪貴政府要把這種貨色關在網路長城裏頭.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666&aid=4188052
談到《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
推薦4


Chocol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文俠隱
fen22179
璇璣
Chocola

談到《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Chocola看過一個不錯的影評~~~~~~


惡魔的決定(大陸作家石康)

99年,三聯的沈昌文先生約我去一家飯館吃飯,席間見到許多文化人,其中就有李慎之先生,記得聊起人生信念,說到真善美,我以為最為重要,與李先生找到共同點,但接下產生分歧,李先生認為中國的未來取決於政治體制改革,我以為是政治也是產出天才人物的土壤,政治應為天才人物提供條件,理由是,一個民族的價值,取決於這個民族對於世界的長久性貢獻,而那些貢獻無疑是由像牛頓那樣的具體的個人,也就是天才人物做出的。

一星期後,我接到一個香港朋友的電話,說香港報紙上有一篇隨筆,其中提到那一頓飯桌上的爭論,說到我時,給出結論:近年大陸寫出《晃晃悠悠》的暢銷書作家石康是一名納粹分子。

不久之後的某天夜裡,我與朋友老牛老頹在三里屯一家酒吧聚會閒話,不問為何說到一個極端問題,老牛問我:若是一個農民和牛頓兩人中必須死一個,你是法官,你如何判決?

我想都不想地回答:農民死,牛頓活,因為農民是牛頓的土壤,人類出現牛頓這樣的天才的機率極低,記得有名人比喻說,牛頓的出現,就像是把一堆磚頭隨手扔上天空,掉下來時直接變成一座教堂。

老牛搖搖頭,深深地嘆口氣,這一般表示他對我的否定。我問他,若是換成你,你會如何判決?他想了想,說,我自殺。我問他理由,他的理由是,牛頓是人,農民也是人,從人的角度上講,他們是平等的,沒有人有權對他們的生死做出判決,也不該有人能夠做出判決。我爭辯說,人可以做出決定,法庭就不得不做決定,這取決於情境。我們就此爭論起來,記得後來老頹把話題引向別處。

     
又過了一段時間,我重讀了美國作家斯泰隆的《索菲的選擇》,接下來收拾房間時,又把將要扔掉的錄相帶看了一遍,其中就有根據斯泰隆小說改編的電影《蘇菲的抉擇》,由斯特里普主演,二戰時,蘇菲因是猶太人,與她的兩個孩子都被抓進納粹集中營,德國法西斯讓蘇菲面對一個選擇,她的一兒一女中只有一個能活,另一個要被送進毒氣室,她被迫捨去女兒,當女兒被拉走時,她眼裡向母親露出求救的淒慘的光,每一個有人性的人都會被那目光所打動。我忽然懂得了,是的,在當時的香港人眼裡,我就是一名納粹,老牛說的對,在人的意義上,沒有人有權可以判決他人生死,蘇菲的決定是惡魔的決定,她注定也要經歷惡魔般的痛苦,蘇菲最後與她的愛人納山一起自盡身亡。

    
《蘇菲的抉擇》是當時北京文藝青年必收影片,馮小剛想必也看過。

     
十年後,馮小剛決定在《唐山大地震》中抄一抄《蘇菲的抉擇》,他使用北京文化中舉重若輕的手段,把這一段飽含深刻道德矛盾的劇情移入他的戲中,他使用最終母女和解來緩衝這種矛盾,為此,他不惜使用一個從1976年至2008年這一巨大的時間跨度來支持他的信念,他所選的30年,是中國經濟出現奇蹟的30年,因此,在片中,人們的生活在這30年中變得越來越好,當然,這種變好歸功於誰不用說大家也知道——然而真正的問題是,中國76年時應該那麼差嗎?

     
在片中,徐帆被迫做出惡魔的決定,使張靜初受到深刻的傷害,三十年中,托政府的福,斷臂李晨莫名其妙地發財了,就連倔得毫無理智的張靜初,在大學懷孕後竟能離家出走,難以置信地獨自養活了一個孩子,最後也嫁了一個加拿大律師,得到很好的歸宿。不僅如此,這一對被惡魔的決定所決定的兩個孩子還變得十分高尚,他們不約而同地去汶川救災,巧遇後李晨帶著張靜初回到唐山,三十年後,判決者與被判者相逢,她們最終以母女情的方式和解了,女兒原諒了母親,母親為自己當初的決定而懺悔。

上面一段是《唐山大地震》的戲核兒,其餘的情節都是鋪墊與烘托,只是為了加強這個戲核兒的真實感,使戲核兒令人信服——我上網看了一些評論,至目前為此,很多人覺得這部戲有些不對勁兒,但不知問題出在哪裡,而馮小剛的電影手法已進化到中國電影的最高級,幾乎是風雨不透,人們看到熱鬧,卻無法看出門道兒,孫海英曾被那種不對勁兒的感覺所擊中,他說了實話,但他是個演員,說不清楚,馮小剛對他回擊是很有力的,因孫海英所飾演的角色是一個更低級的謊言,大騙子看不上小騙子很合理,但我懷疑也許馮小剛自己也迷失在自己的天才當中,然而作為一名北京文化人,我認為他這一次幾乎是完美的自作聰明令他失去判斷力,看不出自己做了一件什麼樣的事情。

他在片中為當下的中國現實尋找了一個合理化的理由,這是政府喜歡他的原因,因政府目前的決定,很多都是類似徐帆的決定,比如拆遷或礦難,我認為,若是馮小剛把自己完全當作一個當代中國最有天才的戲子,那麼這部影片完全成功,但任何成功都有代價,他的代價在我看來是非常巨大的,因他通過這部電影的成功,失去北京文化人的相對獨立的位置,而當初他得以擊敗張藝謀陳凱歌,本質上就是因為他擁有一個相對獨立的文化位置,使他通過電影做出的發言極有力量——現在,他被商業成功所迷惑,他忘記除了戲子,他的文化人的身份要求他對中國現實提出獨立視點。

若是從積極角度看,他的《唐山大地震》起碼應有一個較為嚴肅的立意,即,如何不使人做出像徐帆、斯特里普們曾不幸做出的惡魔的決定,當然,這會改變每一個劇中人物的走向,也會使本片的創作變得更為艱難,其實在我看來也還是有路可走,若是我寫,我會從一個國際救援人員的視點出發,他去了世界上很了地震現場,有比中國慘的,也有好一點的,認識了很多朋友,並保持聯繫,把他的經歷寫一寫,基本上我說的都可以實現,感人程度並不會減低分毫。

而馮小剛卻做出惡魔的決定,並且僥倖地認為,他的決定有可能觸及一個美好的未來。

如果粉飾現實可為中國帶來繁榮,那麼我們只需去說謊便可使生活合理快樂,然而——是這樣嗎?常識給我們的答案是否定的。

娛樂不必靠欺詐成功,我相信,我們完全可以較為誠實地搞娛樂,因為我們有文化,我們相信文明,從個人角度講,我們掙錢的目的無非也是為了購買文明,不然,我們努力奮鬥得到的一切仍會使我們無法得到解放。

 



本文於 修改第 4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666&aid=4184108
朱毛不分家之唐山大地震
推薦1


田園火雞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Chocola

話說毛匪澤東到了晚年,因為連年鬥爭,身心俱疲,腦筋有點突突的。某年6月15日,毛拖著重重的病軀,召見華國鋒等人,總結自己一生幹了兩件事,一是與蔣介石纏鬥數十年,終於把他趕到那麼幾個海島上去了;抗戰八年,把日本人請回老家去了(日前人民日報的鬼社論說中共領導抗日的根據就在於此句老毛的中之語)。二是發動文化大革命,這事擁護的人不多,反對的人不少。他深知這兩件事還沒有完,這筆遺產得交給下一代,怎麼交?和平交不成就動盪中交,搞不好就得腥風血雨了,你們怎麼辦,只有天知道。

7月是悶熱的,朱德病已危殆,李先念來探望,朱說:「生產要抓,不抓生產,將來不可收拾。」朱德參加過辛亥革命,從井崗山時期起,朱與毛就哥倆好,成了蔣幫宣傳裡的「殺朱拔毛」。第六天,靠《三國演義》上下集與毛歃血為盟的朱永遠的總司令走了。

22天後,一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的天災,卻因為政治的緣故而釀成一場人禍。

欲知詳情,請購票觀賞馮小剛執導的《唐山大地震》,午夜場有優待,要記得買票喔。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666&aid=4184034
飯桶的泛統史觀~~~
推薦0


Chocol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看來,這個朱參謀真個長壽的飯桶啊,居然還有「飯桶」幫他寫傳記~~~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666&aid=4183569
還有一篇後記
推薦0


fantong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有句話叫“肉食者鄙”,說得很對,蔣介石和那個英國女首相都是蠢材。朱參謀是從法律角度考慮問題的,他的理論無懈可擊。本來麽,中共本是中華民國內部的叛亂團體,可是一旦中共已經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就是兩個國家了,這時候該做的是兩國之間劃定邊界。如果蔣介石采納了朱參謀的建議,那麽西起四川東至台灣的幾個省都仍是中華民國的領土,從法律上講,毛澤東沒有理由來侵犯這幾個省。香港問題也一樣,香港是英國從清國割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統治過香港,有什麽理由收回?鄧小平已經被問得無話可說了,英國首相應該拒絕與鄧小平談香港問題,這樣香港仍將是英國領土。兩個大笨蛋。

後來朱參謀離開英國到了日本,向日本政府提交了一份建議,主要內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統治過釣魚島,因此沒有權利主張釣魚島是他們的領土。日本政府對此建議高度重視,已決定在與中國政府談判中采用此說法,相信到時在談判桌前一提出,中國代表必然啞口無言無法反駁。還是日本人聰明啊,懂得從法律角度解決問題,朱參謀也終于找到了用武之地,幸福地在日本安度晚年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666&aid=4183453
要統一就靠便利超商了
推薦3


樂在其中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張爺
Chocola
幕影

一府兩國,台商最爽啦,說要去大陸做生意,置產是沒有,倒是個個擁抱嬌娃。這些生意人最反對統一,不過都會吹噓幫老共招商。

統一超商台灣早就成立了,ECFA通過後,老共應該首先併購,這樣一來,要申請台胞證也容易。24 小時可以服務全台老百姓。

選舉時,只要藍營選勝地區,全店商品就打對折一個月。十月一日也慶祝國慶,小美式咖啡飯團十分之一價格優惠一星期。保證日資全家,台資萊爾富...全部加入統一陣線。

當然也提供申請加入 PRC 國籍,發行共產卡,消費一律八折優待。繳不起健保卡的貧戶,可以向統一申請代墊。

等發卡超過千萬張時,就可以申請公投,投票處就設在統一超商內,亮票贊成者,送千元提貨單。全民加入統一超商會員.....。

ㄚ!什麼?DPP有意見,那請他們自己也去開超商吧!就叫獨立超商好了。中共佈署的飛彈就賣給非洲或中東國家,把那些錢拿來經營統一就可以了。不費吹灰之力,老共就可完全神聖的統一大業,解放軍也不用過來,台灣自己也有軍隊,管它一國幾制,不過前提,老共先要把釣魚台那下來。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666&aid=4183293
很會編啊,還有沒有其他的?
推薦1


幕影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張爺

颱風天,天氣分外涼爽,聽一些小小故事也蠻不錯的。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666&aid=4182499
分享兩個小故事
推薦0


fantong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第一個故事: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蔣介石很惱火,要發一篇文告斥責,讓手下參謀起草。不巧當時只有一個年輕的朱姓參謀在身邊,很快寫出給蔣介石看,蔣介石看得連連點頭,夸他寫得義正詞嚴。不料看到最後,寫的內容是:

......今既然爾等之“中華人民共和國”已成立,則台灣、海南、廣東、廣西、福建、四川等省仍在我中華民國之治下,“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曾統治過這幾省,故爾等不可侵犯我中華民國之神聖領土......

看到這裡蔣介石勃然大怒,罵一聲“娘希匹”飛起一腳把這個參謀踹到屋外了。



第二個故事:
1982年,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到北京與鄧小平談香港問題。鄧小平寒暄了幾句然後說“香港是中國的領土,我們必須在97年收回香港,這是沒有討論餘地的”。這時撒切爾夫人手下一個外交官脫口而出“你們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統治過香港,憑什麼說香港是你們的領土?你們沒有權利收回香港”。鄧小平聽了這話目瞪口呆不知如何回答,撒切爾夫人勃然大怒,罵一聲“FUCK YOU”飛起一腳把這個外交官踹到門外去了。事後一查,原來此外交官就是當年蔣介石手下的朱姓參謀,被蔣介石革職后去英國留學然後官運亨通竟當上英國政府的外交官了也。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666&aid=4182447
事實上就不是,所以才要寫進去啊
    回應給: 田園火雞(jimchuan) 推薦0


shouminc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的確PRC事實上沒有統治過台灣,所以才得寫進憲法序文啊!若已經實際統治台灣的話,就沒必要啦!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666&aid=4182349
頁/共14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