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南方朔】 2010-06-22
愈來愈多的跡象顯示出兩岸關係已進入了新的盤整期:技術層次的交往會繼續強化,但重大的突破已不可能,而且北京對台,將日益的與兩黨等距離,不再一廂情願的只和國民黨對口。這種跡象顯示在:
一、今年廈門的「海峽論壇」,大陸方面仍是賈慶林擔綱,國民黨方面由於已下令大老不要經常跑大陸,再加上五都選舉將屆,國民黨已不敢派出重量級人物,只由二線的嘉義市長黃敏惠出面。因此,賈慶林談話時遂明言「海峽論壇」將轉型為不分黨派的溝通平台,他同時也向民進黨伸出橄欖枝,這是北京對台政策的微妙轉變,意思已盡在不言中。不久前國台辦副主任孫亞夫在內部智庫會議中已指示要把蔡英文的「十年政綱」列為重點。由賈與孫的態度,已顯示出北京對台政策的天平已開始傾斜。
二、談了一年多的ECFA現已到尾聲,值得注意的是大陸在早收項目上雖大增,甚至還主動提出十餘項台灣農產品要讓利,但在核心的石化、工具機、整車輸出等許多方面則予婉拒。這似乎已顯示出大陸對馬政府的讓利已到了一個盤整點,更多的讓應當已機會不大。
而北京會在目前這個時刻做出微妙的變化,當然與兩岸內部的變化有著密切的關係。
在台灣方面,今年底將有五都選舉,而根據截至目前的形勢,國民黨未必能夠領先,而五都又和二○一二大選密切相關。在台灣政府不明朗的此刻,北京當然以「停、看、聽」為上策,縱使有利要讓,也以政局明朗時提出更佳。這意謂著,從現在到五都,從五都到二○一二,兩岸關係的穩健發展,強化技術性的各種交往,已成了必然。
而在大陸方面,我們也要注意到它在二○一二也將同樣「換代」。在「換代」前,許多重大問題現任者已必須有所保留,俾讓將來新班子發揮。由大陸的「換代」,再加上台灣的重要選舉將一一到來,我們似乎已不能期待在可見的最近,兩岸關係會有任何重大的變化。
因此,兩岸關係現在可說是已進入了盤整期,而在這個盤整期伊始的此刻,我們的確已發現到,由於過去兩年的互動,北京方面已確實體會到兩岸問題不可能北京與國民黨說了算。台灣是個有大選,政權可能變天的社會,如果北京獨厚國民黨而薄民進黨,必將造成極大的反彈及後遺症。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認知,北京已勢所必然的要對兩黨等距離化,要有一貫的政策不隨那個政黨上台而轉移。最近一年來,大陸省市長級人物主動訪台,要建立自己的形象與影響:大陸各級機構也都主動爭取民進黨大大小小的人物出訪,這都可能是兩黨等距離化的印證。
正因過去兩年互動及產生新認知,據個人理解,北京某高層最近也對大陸在陳水扁時代的對台政策做反省。
在台灣的人都知道,二○○○年阿扁上台時曾提出了「四不一沒有」的政策口號,從今天的角度來看,「四不一沒有」的確是個新出發點,如果北京能善意回應並積極讓利,說不定兩岸真的可以開創出「雖不滿意,但可接受」的新局面。但可惜的是,阿扁第一次當選的票數連百分之四十都沒到,因而北京遂認定它只會是個短命政權,只要「連宋合」,阿扁就會失去政權。正因為有這樣的認知,北京對「四不一沒有」根本就懶得理會。這也是扁後來愈來愈往衝突型的急獨方向移動的原因,如果當時北京對「四不一沒有」積極因應,做出有利他連任的部署,誰又知道兩岸關係會出現甚麼樣的變化!正因對民進黨執政時的對台政策有了反省,這也是大陸有些智庫會把民進黨研究加重的原因!
目前兩岸關係也開始重新盤整,無論北京、美國或台灣的兩黨及社會人士,可能已需要對兩岸問題多做一些反省與思考了。(作者為文化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