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沒有落水。
他讓我們在河心東顛西撞了半個小時之後,模仿別人的撐法自己摸到了竅門,從此無帆風也順,世界突然輕快了起來。
我們的七嘴八舌停了下來,找不到笑鬧的藉口,康橋又變回了俊秀嚴肅的學術殿堂,康河畔枯枝的老樹也雄偉崇高了起來。
康橋大學目前由三十一所學院組成,遊客雲集的熱門撐船河段集中在所謂的"the Backs",大致介於茉德琳學院與女王學院之間,沿途有常綠的草茵,也有學院宿舍圖書館。蜿蜒的水道上連繫兩岸的小橋一座接一座,造型各異各具風味。
上面這座是茉德琳(寫做Magdalene,但是唸成"maudlin")橋,也就是泊船處邊上的那座黑橋,乍看因為是鑄鐵建造的,感覺很新而不會去特別注意,但是其實它就是「康橋」這城名的由來。依照歷史的記錄,這裡是古時候城裡最重要的過河地點,西元前731年人們在這兒架上了城裡的第一座木橋,橋名後來被叫成了城名相沿至今。現在的這座橋雖然是1823年所重建的,歷史地位仍屹立不墜無可取代。
↑
這座是接近舟行返轉點,在女王學院旁邊的數學橋。相傳最初由女王學院的學生設計建造,搭建時完全不用釘閂或螺絲,純以數學計算為基準。一兩百年以前有調皮學生好奇將橋拆下,卻無論如何也無法再照樣組合回去,因此現在我們看到的數學橋已經不是當年的模樣,不過卻是現今the Backs僅存的一座木橋。
上面這張,是徐志摩筆下的三環洞橋,在克萊兒學院旁,建於1640年,是現在康河上最老的一座橋。
我們來看看詩人是怎麼寫的:「他只是怯怜怜的一座三環洞的小橋,他那橋洞間也只掩映著細紋的波鱗與婆娑的樹影,他那橋上櫛比的小穿欄與欄節頂上雙雙的白石球,也只是村姑子頭上不誇張的香草與野花一類的裝飾;但你凝神的看著,更凝神的看著,你再反省你的心境,看還有一絲屑的俗念沾希不?只要你審美的本能不曾汨滅時,這是你的機會,實現純粹美感的神奇!」
(李四OS:我很凝神地看,更凝神的再看,還是很沒有慧根的沾滿了俗念,我猜我審美的本能早已汨滅了!)
徐志摩說的白石球現在已經不白了,不過他們仍是這座老橋非常重要的特色。另有一件神秘無解的事情就是,那白石球當中有一個,如同西瓜被縱剖切掉了一塊一般,而且切面十分平整,不知究竟是誰留下了這麼一道無解的謎題?!幾百年來的眾說紛紜一定留下了一些或者淒美或者荒誕的傳說故事,可惜我一個也沒聽到。
嘆息橋。
一看就知道是模仿威尼斯的那座名聲震天價響的有頂蓋又有窗櫺的橋。不過他連接的是聖約翰學院的兩棟建築,而不是法院與獄牢。
聖約翰學院有一個奇怪的鐘樓,在本文上方的第一張相片(茉德琳橋)上可以看到(相片中稍微靠右的那座尖塔樓),有誰看得出來這個鐘樓怪在哪兒?
太模糊看不真切,放大了來瞧清楚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