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2073100460.html
張瑞昌專欄-天才打者征服紐約
2012-07-31 01:04 中國時報 【張瑞昌】
鈴木一朗(見圖,美聯社)加入紐約洋基隊的新聞傳來時,我正在前往四川王朗自然保護區的途中。連日的豪雨,讓山區道路柔腸寸斷,遠在千里之遙的北京,甚至出現六十一年來首見的嚴重災情。
王朗自然保護區是貓熊棲息地,海拔超過三千公尺,車行在泥濘不堪的路面,搖搖晃晃,顛簸不已。一早從飯店網路得悉一朗改穿條紋球衣的消息後,我不知怎麼地將這位「打擊之神」和電影《功夫熊貓》做了聯想,他,真是棒球世界裡少有的保育動物哪!
征戰大聯盟十一個半球季之後,鈴木一朗決定從西岸飛往東岸,如同另一個強打好手松井秀喜自大蘋果奔向洛杉磯,兩位日職球星像流星劃過天際般,都不約而同地震撼了我。
「酷斯拉」落腳天使隊那一年,洋基隊贏得世界大賽,而他還是當年洋基奪冠的主要功臣,但縱使頂著世界大賽MVP的頭銜,豪門球團最終還是吝於續約,讓松井踏上宛若幕末浪人的漂流之路,從安納罕、奧克蘭來到坦帕灣。
在天府之國採訪卻心繫地球另一端的紅線白球,那是一種很難言喻的複雜感。畢竟,鈴木一朗投奔「邪惡帝國」的新聞實在太爆炸了,遠勝二○○九年松井加盟天使隊。
然而,就像任何一位職棒球員的渴望,一朗終究也企盼著一枚冠軍戒指,尤其是相隔十年之久的季後賽。他決心揮別西雅圖,踏上很可能連自己都未曾預料到的紐約行。
其實,鈴木一朗的偉大成就,已無須贅言,他將來必然是名人堂的成員,但作為水手隊的看板球星,主動要求球隊交易的一番話,卻予人有著英雄遲暮的淡淡感傷。
一朗說,水手隊已進入重建期,「我離開的時候已經到了。」或許是明瞭後浪推前浪的趨勢,一朗並不想擋住年輕球員的出路,在合約的最後一年向球團提出要求,將他交易出去。
不過,與二○○七年成為自由球員前夕的形勢相比,加盟洋基隊毋寧是得償夙願。當時,正值巔峰的一朗,連續七年入選全明星隊且打破大聯盟單季安打紀錄,他曾經對轉戰東岸有著高度興趣,而洋基是出得起價錢的球隊。
一朗最後沒有選擇洋基隊的關鍵在於他老婆弓子,這位主播出身的東瀛美女,在西雅圖經營事業有成,當一朗舉棋不定時,幹練的弓子一句「你想留下來不是嗎?」讓他吃下定心丸,簽下一紙五年一億美元的超級大合約。
五年時間轉瞬將屆,三十八歲的鈴木一朗再度面臨抉擇。二○一一年球季結束,他以二成七二打擊率、一八四支安打的成績,中斷了赴美以來保持三成打擊率及連續十年單季二○○支安打的雙重紀錄。
鈴木一朗顯然是意識到夕陽已近了。
二○○一年年底,二十八歲的鈴木一朗在接受運動作家小松成美的訪問中曾有這樣的對話:
一朗說,「在大聯盟活躍的運動員當中,很多都已年過三十五。很多都是第一流的投手,像克萊門斯、倫迪強森、馬道斯。」
小松問,「和這些球員比賽,你有沒有想過十年後的自己會是怎麼樣?」
一朗答,「還沒有耶!我覺得沒有實際達到這個年齡不知道。自己三十八歲的時候,身體狀況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呢?這倒是個有趣的問題。」
當年的鈴木一朗,一舉摘下美聯新人王與年度MVP,風光無比,儘管他的確不能預知十年後的自己,但在訪談裡卻以「火箭人」克萊門斯等前輩為例,表露有為者亦若是的態度。
事實證明,此後十年的一朗旋風所向披靡,單季二六二支安打的紀錄,已被視為後人很難超越的「一朗障礙」,而兩度在棒球經典賽中發光發熱的精彩演出,也為他奠定了在日本人心中的「國民英雄」地位。
如今,鈴木一朗從西雅圖飛向紐約。曾在日職千葉羅德隊執掌過兵符的紅襪隊教頭瓦倫泰,讚譽一朗是全世界最佳的前五大球員,而《紐約時報》的評論也直言,這位天才打者的下一步就是「征服紐約」。
在群山環繞的林木群中,我咀嚼鈴木一朗的棒球人生,他曾說過,「可以打我最喜愛的棒球,再也沒有比這個更幸福的事了。」這句話一直深深地感動著我,讓我一路追蹤他的大聯盟腳步,而且有一種村上春樹說的「小確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