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蔡詩萍 之 萍水相逢
市長:Luke-Skywalker  副市長: 長腿姊姊寧子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情感交流心靈【蔡詩萍 之 萍水相逢】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台灣國球!!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光打球不念書 棒球從根爛
2009/12/29 00:04 瀏覽2,749|回應8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5332892.shtml
光打球不念書 棒球從根爛

【聯合報╱記者林以君/專題報導】 2009.12.28 06:07 am


國中棒球球員不會加減乘除,高中球員不識字,「連地址都看不懂」。除了打球,他們什麼都不會,棒球界認為選手從小不念書,才是職棒簽賭爭議關鍵。

職棒簽賭案一再爆發,國內召開棒球國是會議,提棒球振興計畫,層級高到由行政院副院長朱立倫親自主持,馬英九總統今天要聽取總結報告,但是棒球真正的問題出在那裡?

「念不念書,絕對和職棒簽賭有關係。」台中向上青少棒教練江政泉、康立羣相信,念書是打球之外,讓球員有機會學習謀生能力,更是訓練判斷是非的方法。

向上國中是La new 熊隊前投手張誌家的國中母校,遺憾的是,張誌家在這波假球偵辦裡也難逃涉案。為了重振棒球,向上要求學生要打球,也得要會念書。

不念書、除了打球什麼都不會,是目前台灣學生球員的寫照。球員除了沒有一技之長,也欠缺基本的法律常識,讓台灣的棒球發展陷入被詛咒似的惡性循環。

桃園棒委會總幹事廖財能說,他曾在八十六年學生棒球聯賽會議中提議,報名聯賽的青少棒國中球員,至少要通過「四則運算」、「26個英文字母」,以及「寫一篇250字文章」三項「基本能力測驗」,全隊七成球員通過才能比賽,但遭到反對。

廖財能提的「基本能力」,讓部分與會者很感慨,國中球員如果連這些基本能力都達不到,那他們除了打球,還會什麼?

學生棒球聯盟資深裁判陳際塘說,有位職棒球員,高中時去比賽,他寫了張紙條給這球員,上面有地址,但他還是遲到一個鐘頭,「我後來才知道,他不識字,看不懂字條上的地址」。

另一位也是球員出身的資深棒球官員說,「我很清楚,我們當球員,在球場都是生龍活虎,出了球場什麼都不會」,不會就算了,「有些根本是不懂裝懂,也不敢問,問了就怕被笑」,「那不是可憐」,他說:「那是可悲。」

棒球振興計畫再周詳,如果球員連找個球場的地址都不認識字,怎麼看得懂「振興計畫」、「防賭措施」?

【2009/12/28 聯合報】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3761485
 回應文章
劉屏專欄-別再提三冠王了
2011/08/25 10:21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1082500510.html
劉屏專欄-別再提三冠王了
2011-08-25 中國時報 【本報訊】

     清晨六時許,華府近郊的中餐館「海珍樓」裡,店東沈實、郭逸媛夫婦正在熬肉羹,準備送往三百多公里外的威廉波特,慰勞正在角逐世界大賽的高雄金潭國小少棒隊。

     七時許,「送飯專車」到了,駕駛謝啟宇及妻子林士玫,帶著兒子謝廣仁,把一桶桶的家鄉味搬上車。沈實說:「保溫箱現在的溫度是一百八十度(華氏),行車四小時,大概還有一百六、七十度,味道正好。」

     前一晚,準備進軍美國國會的華裔周建源在這家餐廳舉辦募款餐會,店裡上下忙到半夜。今天一早,不用夥計幫忙,沈實夫婦自己「洗手做羹湯」。為了保持風味,避免太糊,他特別交代:「湯及料現在分置於不同容器,到了威廉波特再調在一起。」

     去年少棒隊在選手村住了十三天,華府「送飯專車」跑了十趟,總計開了六千六百公里以上。今年少棒隊只打了三場,可是至截稿為止,專車已經跑了四趟,有時是運動飲料、點心,有時是排骨酥湯、肉粽、甜不辣。

     不管是做飯的還是送飯的,沒有一個人談起「三冠王」。

     在外交窒息的年代,少棒(青少棒、青棒)幾乎是唯一出口,「三冠王」也成了國人揚眉吐氣的唯一管道。其實那是很不合理的。成人搞不出名堂,只好把全國的付託交給一群小朋友承擔,這會不會太殘忍了些?

     那個年代有其時空背景,不忍苛責。卅年後,台灣社會應該已經夠成熟了吧,何苦動輒追求那個不切實際的「三冠王」?

     台灣連續三年打進威廉波特。前年寄望桃園龜山國小奪冠,因為正好是金龍少棒四十周年。去年寄望高雄復興國小奪冠,因為台灣已奪國際棒總(IBAF)的世界青棒冠軍,北市重慶國中又獲得LLB的世界青少棒冠軍,就等少棒摘冠。今年寄望高雄金潭國小,因為中華小將勇奪IBAF的第一屆世界少棒冠軍,接著台灣又獲小馬聯盟的世界少棒冠軍,就差威廉波特的世界冠軍了。

     結果三年都未能如願。其實,莫說三年未能如願,卅年又怎樣?莫說孩子的比賽,成人又怎樣?波士頓紅襪隊等了八十六年,才在二○○四年重登世界冠軍;芝加哥白襪隊更是等了八十八年,才在二○○五年獲世界冠軍。

     世界大學運動會,中國大陸以地主身分拿下破紀錄的金牌,大陸學者投書謂「金牌拿到手軟」,因為其一,對手實力不強;其二,大陸的參賽者根本是職業運動員,只是兼具學生身分云云。台灣早年少棒隊能夠「橫掃全球」,往往也是基於不公平競爭:人家是社區活動,我們傾全國之力。

     去年的世界大賽,加拿大以○比廿三慘敗給中華隊,可是全隊笑著走出球場(有照片為證)。幾天後,中華小將在延長賽以一分敗給日本,雖敗猶榮,卻是個個傷心(亦有照片為證)。今年代表加勒比海的阿魯巴隊先以一比十二敗給日本隊,再以三比廿敗給中華隊,是最早與冠軍絕緣的隊伍。可是選手個個輕鬆自在,防守的空檔裡甚至手舞足蹈。ESPN轉播員說,這群孩子打完球,不管輸贏,「開開心心的游泳、喝飲料、吃披薩」。

     更要緊的,以○比廿落後時,全隊依然全力進攻,硬是搶下三分。大會的文字紀錄有這麼一句:「比賽結束,他們還笑,還在跳舞。」

     這才是孩子。這才是少棒(以及其他所有運動項目)的運動精神。

     英諺有云,「成功有許多父親,失敗則是孤兒」(Success has many fathers, failure is an orphan)。等同於中國人說的「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金潭國小不必等到輸球就能體會這句話,因為隊中曾有位選手原本就無家可歸。

     落敗後,領隊、教練、小將都難掩失望落寞,幾位選手還落下英雄淚。此時,前往觀戰的僑胞們紛紛上前擁抱、拍肩,就像是孩子的父母、家人一般。華府後援會並且宣布「從送飯專車改為觀光專車」,協助孩子們一覽美國風光。謝啟宇說,「未來一星期,已經向老闆請好假,準備專心接待少棒隊」。

     不提三冠王,而是永遠給孩子掌聲、鼓勵與關懷,讓他們知道,人生的道路上,超越自己就是成功,也是奧運精神所揭示的「比賽的目的不在獲勝,而在參與;一如人生最重要的不在贏取,而在奮鬥;最要緊的不是征服,而是曾經奮勇爭戰」。

     從全國選拔賽到亞太區比賽,最後進軍世界大賽殿堂,金潭國小代表隊始終全力以赴,他們可以像使徒保羅那樣自豪的說,「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4699075
運動選手不念書? 體委會:以偏概全
2009/12/30 18:53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sports/200912/20091230530364.html
運動選手不念書? 體委會:以偏概全
  
中央社╱中央社 2009-12-30 12:28

(中央社記者蕭保祥台北30日電)媒體日前報導「運動選手只打球不念書」,行政院體育委員會主任委員戴遐齡今天赴立法院備詢時,認為這項報導「以偏概全」;甚至有立委建議,體委會應該提出告訴。

體委會今天向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提出「運動發展基金收支保管及運用辦法」書面報告,戴遐齡到立法院備詢,這是「運動彩券發行條例」下所設置,運動彩券的部分盈餘所成立的特別基金。根據體委會的預估,每年大約有新台幣20億元可以用在振興體育運動上。

針對媒體日前的報導,指出「運動選手只打球不念書」,間接導致品德教育出問題的看法,中國國民黨立委郭素春就認為,「講運動選手連名字不會寫、加減法也不會,等於是說人家是文盲,這是嚴重的毀謗,這樣誰敢讓小朋友去打球?」郭素春建議體委會應該對這家媒體提出告訴。

戴遐齡本身是運動選手出身,她直言,「報導是以偏概全,對於大部分選手都不公平」。戴遐齡表示,當時報導一出來時,體委會就發表聲明抗議。

當過跆拳道國手的國民黨立委黃志雄,則是以自己當例子,他說,「我高中念了3年體育班,上課時間不到1年」,對於體育班要如何兼顧學科,黃志雄認為體委會應該正視這項問題。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3765216
棒球教育的二元難題
2009/12/29 09:37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1+112009122900334,00.html
棒球教育的二元難題
2009-12-29 中國時報 【林文蘭】

 甫落幕的諸羅山盃少棒賽被操爆的少棒投手手臂問題,伴隨著總統要聽取棒球國是會議的總結報告,少棒養成教育引發輿論關注。然而,當中毋寧存在許多盤根錯節的待解難題。

 首先,針對棒球教育的本質仍無定論。著名的棒球民族誌學者Fine認為美國的少棒聯盟是一種具備「任務—取向目標」(贏得棒球比賽、學習專業的棒球技術)和「社會情感目標」(獲得樂趣、交朋友)的文化創生團體。Fine指出少棒聯盟的運動本質並非競賽,而是留下回憶。即便少棒聯盟曾被抨擊為「擬似軍隊組織」。但支持少棒聯盟者均聲稱它可以:減少犯罪或偏差行為、增進容忍力、對球員產生社會效益,例如:提升領導和互助合作的特質。

 不過,這顯然跟台灣棒球競賽文化截然不同。美國社區少棒聯盟主要推廣棒球運動風氣,以地方球隊為導向;台灣則是校際間的棒球競賽,淪落到不讀書的學生才去打球的風氣,採行以賽代訓的模式和錦標主義導向,競奪優勝錦標或代表權,甚至以明星代表聯隊的組訓方式參與國際賽事,從而有別於美國社會組訓動機、訓練特性和運動本質。

 棒球國是會議決策者不能不面對:台灣基層棒球教育究竟是「推廣運動風氣」還是「打造競技成績」的二元難題。這將主導後續的規畫藍圖、補助方案和人力資源的組訓。

 其次,教育現場如何解決「半文盲」球員的學習困境。結束諸羅山盃賽事的台灣少棒隊,多數剛參加完兩周前在台東舉辦的傳福盃,以及四周前在花蓮舉辦的關懷盃。短短一個月內橫跨中央山脈,參與三大賽事的球員至少有十五天以上不在學校。競技勝利背後犧牲課業學習是學齡球員所肩負的運動代價。

 試問此種棒棒相連的賽制,學齡球員豈有讀書天?更遑論訓練時間往往占掉學科學習的三分之一以上。而這群球員被訓練成為「青春期的紅土戰士」,校方又有何具體的教學和補課措施?

 筆者任教過的青春期球員,他們將13×30算成1200,面對複雜的數學運算課程,發呆練簽名是避免打瞌睡的良方。他們少數無法寫全二十六個英文字母,也難以熟記四個字母以上的英文單字或說出一句完整對話。如果教育現場的主事者,未曾把教育的目的置於棒球運動之前,我們如何期待球員擁有基本的學力?棒球振興計畫可曾思考過學齡球員學習障礙、補課機制和適性課程?

 第三,應釐清品德教育、棒球文化和競技成績的優位性。棒球隊的服從、團隊合作和拼鬥精神…等運動人格的養成,是許多後援會無悔支援的關鍵。然而,集中住宿的訓練環境和生活圈的狹隘,造就出「球場如家、教練如父、隊友如家人」的球隊文化。甚至在家長疏於管教或隔代教養的背景下,棒球變成陪伴學童成長的伙伴,棒球隊更成為相濡以沫和管教的社會化機制。從而隊務的管理在無形中會形塑與陶冶球員的品性。

 也因此,教練扮演的專業角色不僅是訓練球技,更是塑造品德的良師。在基層棒球教練聘約不受保障下,教練淪為校方工友、短期約聘人員、後援會或家長聘用的臨時工,難免終將落入「球隊沒成績、教練失業、球隊解散、球員沒球可打」的惡性循環。這造就了競技成績始終是棒球組訓致力追求的果實。

 能夠成為運動金字塔頂端的天才和職棒球員終究是少數,培養運動習慣和健全人格卻是提升國民素質和生活品質的不二法門。台灣當下致力建構的棒球教育藍圖,不該僅是拔尖而不救溺,不該僅追求球隊組訓數量而不重視運動教育的品質。

 (作者曾任國小教師,目前為台大社會學博士候選人)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3761807
打球不念書等於爛? 體委會:有失公允
2009/12/29 00:21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sports/200912/20091228458315.html
打球不念書等於爛? 體委會:有失公允

中央社╱中央社 2009-12-28 22:11

(中央社記者劉美妤台北28日電)聯合報今天頭版刊載「光打球不念書棒球從根爛」一文,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回應指出,這種說法對運動選手不公平,選手花許多時間接受嚴苛訓練,應給予鼓勵。

聯合報報導,有些球員基本數學都不會,還看不懂地址,只會打球、不會念書,是造成簽賭爭議的關鍵。體委會隨後發布新聞稿指出,運動選手1 天訓練4到6小時,用一般學科標準要求他們,並不公平。

體委會副主委陳顯宗表示,報載說法有偏狹處,太過尖銳。事實上,也有不少運動選手兼顧體能與知識,令人敬佩。

他舉例,前女籃「亞東五虎將」之一的徐台榮,從籃壇退隱後,考入台北銀行擔任分行經理;前合作金庫棒球隊外野手謝明勇,也在合庫擔任分行經理。不少球員從選手生涯退役後有其他成就,不可以偏概全。

學生棒球運動聯盟秘書長李仁德強調,報導雖引述學生棒聯裁判說法,然而學生棒聯並無公開發表意見。他認為,應多給選手鼓勵,且知識和品德本來就沒有絕對關係。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3761503
空殼球隊 頂多是陪太子練劍
2009/12/29 00:19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5332970.shtml
空殼球隊 頂多是陪太子練劍

【聯合報╱記者林以君】 2009.12.28 02:40 am


向上青少棒隊教練江政泉說:「台灣重不重視棒球?台灣比任何國家都重視棒球,但我們是『投機取巧』式的棒球政策。」棒球政策「投機取巧」,才會只重視「世界冠軍」,讓本來應該享受棒球的少棒、青少棒孩子,在「台灣之光」的誤導下開啟棒球生涯。

學生棒球聯盟統計,以最容易組織的軟式少棒隊為例,九十七學年度,全國二六五四所小學,僅有二六三支軟式少棒隊,平均十所小學才一支球隊。

隔海的日本,依「全日本軟式野球聯盟」統計,同年度光是距台灣最近的琉球一地,就有二八三支軟式少棒隊,比全台灣還多二十隊;全日本軟式少棒更高達一萬四千九百七十四隊,足足是台灣的五十六點九倍。

日本棒球人口金字塔的底面積非常可觀,因為家長支持,孩子可以打球享受樂趣,也可以接受完整教育,一校數隊,但台灣十校一隊,就算家長會把孩子送進球隊、體育班,若干程度上就是認定孩子不是念書的料。

喜歡棒球、也想念書的孩子,絕少有家長願意讓他們在國中之後,繼續棒球路,江政泉試過,「你去問哪個家長願意把孩子送來體育班、棒球隊,問兩百個家長,兩百個反對」,「因為台灣的學生棒球隊給家長『不用念書、不會念書』的刻板印象」。

台灣棒球隊數少,再加上打球的孩子不念書,念書的孩子不打球,都是組隊亟待打通的瓶頸。但台灣卻在比賽期一到就冒出「空殼球隊」,江政泉說:「那是我們制度上造成了許多『空殼球隊』。」

江政泉說,某些縣市球隊,其實只是在報名、組訓上「露個臉」,只是由一支獨秀的球隊支援二、三軍的球員,陪著一軍比賽。沒有足夠「底子夠」的球員,再怎麼打,都打不贏明星學校,選拔賽到了,就穿著別隊幫忙做好的球衣上場,江政泉形容,這是「陪太子練劍」、這就是「投機取巧」的政策。

【2009/12/28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3761501
金錢攻勢 組隊爆增…就怕幽靈多
2009/12/29 00:10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5332965.shtml
金錢攻勢 組隊爆增…就怕幽靈多

【聯合報╱記者林以君】 2009.12.28 02:40 am


全台灣以桃園縣推展棒球在隊數上最具成效,桃園縣也是行政院副院長朱立倫故鄉,從朱立倫還沒當縣長的八十二學年度起,就一直是全國最多學生棒球隊的縣市,目前由少棒、青少棒、青棒,到大專、社會隊「五級棒球」合計超過一百一十隊。

在基層長期耕耘的桃園縣棒委會總幹事廖財能卻說:「棒球振興計畫根本是錯的。」他說,振興計畫若沒有從台灣棒球的「根」開始救,不太可能抓對方向、對症下藥。

振興棒球計畫中,四年內要達到「隊數倍增」目標,由九十七學年度三級學生棒球聯賽合計青棒、青少棒、少棒七百九十五隊,增加一倍達一千六百隊。

學生棒球聯盟副會長蕭光遠擔心的是,民國八十到八十三學年度「夢幻球隊」、「幽靈球隊」又會出現。

當年也是「政策指示」下,球隊爆增,少棒軟式組最高曾是八十二學年四百四十七隊隊,但後續經費一斷,隊數就逐年下降,八十三學年還有四百十九隊,隔年只剩二百六十五隊。

蕭光遠說:「其實台灣目前已經接近某種『組隊瓶頸』。」未來如果為了衝數字,「慢壘隊會換成小球,等著領組隊補助款」。

官方的數字,很多是迷糊帳,江政泉推薦大家看台南社區聯盟兒童王國版主張教練的網誌,最近一篇「爛泥堆裡滾不出一頭乾淨的豬」寫到,民國八十年唐盼盼擔任棒球協會理事長,就開過棒球國是會議,「如今職棒也廿年、學生棒球聯賽開辦廿一年了,結果呢?」

因為在「投機取巧」的棒球政策下,棒球出國打贏社區球隊就是「台灣之光」,成棒、國際賽成績卻連續在奧運、經典賽敗給中國大陸,「小時了了」的棒球何時是國家發展的重要政策?作者形容:「棒球從來就不是『國是』,所以會議當然是多餘的。」

【2009/12/28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3761494
A咖球員 打架偷錢…教練不吭聲
2009/12/29 00:08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5332964.shtml
A咖球員 打架偷錢…教練不吭聲

【聯合報╱記者林以君】 2009.12.28 06:33 am


學生棒球聯盟會長廖敏雄說,「棒球不是光練技術」,上軌道的球隊,必須是球員「書要念、作息正常,同時訓練團隊精神。」廖敏雄建議,「救國球」先救基層,救基層,先救學生棒球,而且根本解決辦法,是要讓包括原住民在內所有球員,「讓他們不要只會打球」。

台灣基層教練為了戰績、隔年合約、接下來的飯碗,討好王牌球員是常事,王牌犯錯有豁免權,這些王牌球員很有可能在職棒再成為王牌,未來退休再擔任教練,教出另一批王牌。

向上青少棒教練康立羣曾是美和中學球員,他說:「我是王牌啊,教練就是要靠我啊。」所以如果王牌球員抽菸、打架、打學弟、把馬子,甚至晚上跑出宿舍,教練根本不管,久而久之,就是「目中無人」。

教練若是不處理王牌球員的品行、行為,反而因為要倚賴這些王牌在場上表現,沒有人會再信服教練權威,但事實上,很多教練「是不敢吭一句」的。

兩年多前,江政泉接手球隊一年後,就把一位已經報名全國青少棒聯賽的先發投手禁賽,因為他手腳不乾淨。

江政泉形容,這是「陣前殺大將」,兵家大忌,但是江政泉覺得,「學校是個小社會,老師、教練就是法官的角色」,就算輸球,也要禁賽這名品行不好的先發投手。

他們早上調查完畢,下午就請家長來把球員帶回家,他說:「隔天是一場絕對關鍵的比賽,用他先發有很大勝算。」但把這先發投手禁賽後,造成效應是,學生球員會覺得「老師不迷信王牌」、「向上不會因為你球技好就縱容你」。

結果,向上國中並沒有因迷信大牌輸掉比賽,反而以十四比二大勝中山國中。經過此役,向上青少棒在台中市已經不是「永遠的老三」,在排名第一的西苑國中下,足以和中山國中爭老二。

最近,向上又「冰」了一名球員曾建華,他連續缺席高雄縣長杯、宜蘭蘭陽杯比賽,只因為他對老師不禮貌,江政泉強調:「向上為什麼敢禁賽,因為我不靠你啊。」直到禁賽期結束,曾建華才能參加十二月中在台東舉行的傳福杯比賽。但江政泉也說,如果曾建華繼續正常訓練、正常上課,他預測曾建華會考上台中一中。

【2009/12/28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3761490
棒球教育「著魔」 砸錢也沒用
2009/12/29 00:06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5332954.shtml
棒球教育「著魔」 砸錢也沒用

【聯合報╱記者林以君】 2009.12.28 02:40 am


前言:
台灣棒壇有三個「沒完沒了」。打不完的假球、辦不完的簽賭案,以及開不完的振興棒球國是會議。

我們的球迷和國民已受夠了這種惡性循環和感情傷害。台灣棒球界該勇敢坦承:我們的棒球從「根」就出問題,才會不斷有「爛果子」從樹上掉下。「棒球」若是「國球」、「國球」若是要救,那就請從「根」救起,不救根源,我們只是從一個結束,進入另一個開始。

本報繼昨天探討五年前司法對假球案輕判留下嚴重後遺症後,今、明兩天再為讀者探討台灣職棒及棒球運動盤根錯節的問題;為已受傷的棒運找出病灶,也提醒將提出結論的「振興棒球會議」,我們到目前為止,還看不到政府要如何為台灣棒球終止三個「沒完沒了」。


「棒球國是會議」結束、「振興棒球計畫」出爐,未來四年體委會與教育部將投入廿億元推展棒球;防堵假球、修法重懲,職棒將再度PLAY BALL。

日夜操練 幾乎都不念書

但,你可知道,台灣學生球員幾乎是無法正常上課、念不到書的,目前檯面上涉打假球的球員,都是由小打到大,幾乎不念書的,這現象不改善,再多法條、經費,可以讓明年成為另一個棒球新時代,卻也可能是另一個棒球噩夢循環的開始。

球員與家庭的互動,遠遠少於與教練的相處時間,最嚴重的幾乎只有一比十三,一周操練下來,周日下午才放假回家,有的球員還根本選擇不回家。早年還有華興中學適度要求學生球員課業,隨著華興青少棒、青棒相繼解散,台灣學生球隊還在堅持念書、打球並重的球隊已近絕跡。

從根爛起 假球案不會斷

低落的教育品質、家庭環境,學生球員、家長心中,始終有個「王建民夢」,但千中選一的王建民,不是每個球員都有機會,只會打棒球,其餘什麼都不會,別人講什麼就什麼,有人給,就有人拿,小到簽約前的「營養金」,大到簽賭案的「美媚、名車、黑心錢」。

以致於,過去五年,年年有假球案,最底層的樹根若出問題,職棒打假球就只是樹上爛掉的果子掉下來。我們始終沒有正視假球案連續發生,在於「棒球教育」著了魔。

出國打贏了社區化的冠軍球隊,就統統成了「台灣之光」,簽約金飆高,就是另一個旅外高薪夢。

教練超時 陷入另個循環

學生球員長大當上業餘教練,他們的教練合約一年一簽,必須用今年戰績爭取明年合約,而且要周旋在「望子成龍」的家長間,被「人情」壓得喘不過氣,因為人人都想讓兒子排入先發名單。

他們大部分超時工作,再把學生從教室拉到球場,晨操夜訓,爭取戰績當續聘的靠山,他們訓練的對象,仍舊和他們的出身類似,大家再做「王建民夢」,由此周而復始。

馬英九總統下令開棒球「國是會議」,行政院副院長朱立倫召集「振興棒球專案小組會議」,但都還沒有告訴球迷,台灣何時能走出這個惡性循環?

根本不救 一切都是惘然

台灣現在充其量只能訂出「防堵」政策,涉假球案不能進基層、不能進學校當教練,可惜這只是以「限制」為前提的辦法。基層還是不斷訓練出只會打球、不會判斷是非的球員,前面斷了涉假球員當教練的路,後面卻又不斷生產「品德無抗體」的球員。

根本的問題不解決,只是預約召開下一次的「棒球國是會議」。

【2009/12/28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3761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