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蔡詩萍 之 萍水相逢
市長:Luke-Skywalker  副市長: 長腿姊姊寧子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情感交流心靈【蔡詩萍 之 萍水相逢】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台灣國球!!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我見我思-威廉波特與甲子園(何榮幸)
2009/09/02 09:56 瀏覽2,031|回應8推薦2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醫楊曉萍
Bloghost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1+112009090200327,00.html
我見我思-威廉波特與甲子園
2009-09-02 中國時報 【何榮幸】

     經過這麼多年,台灣人還是在乎威廉波特,日本人依然瘋狂甲子園。少了國族主義難以承受之重,將青春熱血燃燒到高中畢業前最後一個暑假,讓甲子園充滿揉合棒球與生活的無窮魅力,難怪「菜鳥總動員」最近會締造日本電影票房奇蹟。

     桃園龜山少棒隊在威廉波特爭冠失利而落淚,此情此景再度牽動四、五年級生的歷史記憶。當年三級棒球隊的榮光,隔海加油的熱情吶喊,從威廉波特、蓋瑞城到羅德岱堡,一代代的小英雄在國族主義特殊時空背景下發光發亮。

     事隔多年,這次龜山小將們的拚戰精神依舊令人動容,場邊依舊有著眾多揮舞國旗的僑胞,總統府依舊在第一時間拍發賀電期勉小將們再接再勵。然後呢?這批小將的棒球人生,能夠延續到離開高中校園的最後一刻?

     答案顯然是悲觀的。國族主義的激情早已遠颺,台灣三級棒球卻沒有因而深厚札根。升學主義掛帥的國高中校園,球員的內心容或住著「小王建民」、「小郭泓志」,卻沒有足以成為心靈依歸的甲子園,功利社會更不鼓勵建構以甲子園為目標的青春理想。

     於是,我們偶爾會有一套棒球振興計畫(尤其是在中華隊輸給中國隊之後),但就是沒有類似甲子園的棒球聖堂;我們偶爾會有一部「比賽開始」、「野球孩子」之類的劇戲或紀錄片,但就是不可能成為賣座電影。我們的教育體制與主流思維不曾認真把棒球融入生活,我們的學生就不可能在棒球上耗盡熱血。

     我這幾年看完暢銷漫畫改編的「H2」、「菜鳥總動員(ROOKIES)」等日劇時,仍會為日本社會延燒至今的甲子園夢想動容,「菜鳥」劇中熱血教師與不良學生的真情互動、共同奮戰更是讓人血脈賁張。或許因為如此,此劇原班人馬在短短兩周內突破二十億日圓、至今超越一百億日圓的賣座紀錄,似乎就不那麼讓我吃驚了。

     此片中熱血教師以破鑼嗓鼓舞學生的座右銘:「不要嘲笑有夢想的人!」一語道盡甲子園對於日本學子(不論前、後段班)的深刻意義。相較於日本學子把希望、樂觀、毅力傾注於甲子園之上,台灣要將棒球融入於教育,乃至生活之中,顯然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3596037
 回應文章
曼尼紀錄球新想像:棒球文物
2013/04/08 10:18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3040800330.html
曼尼紀錄球新想像:棒球文物
2013-04-08 01:40 中國時報 【陸銘澤】

     職棒義大犀牛巨星曼尼首轟終於出爐,只是沒想到,這顆球被球迷持有後,引發各種討論:這顆球該屬於聯盟、球團或是曼尼個人?不管最後發展如何,重視球場上發生的紀念文物,代表著對棒球運動的重視及價值感;台灣已經進入正視棒球文物「文化資產化」的階段了,我們應該更深化及延續此現象。

     曼尼這顆首轟球被重視,正說明台灣正處於棒運價值期,再加上它多了些故事性,包括是中華職棒史上第七千轟、球落入場內被防守球員撿到,防守球員又戲劇化再將球丟給外野看台球迷。這件事若是在文物價值認定不具備的情況下,拿到球的球迷應該會大方交出,展現自己對棒球的支持;但現下發生這事,也引起爭議,往後恐怕會陸續有類似事件發生。

     為了讓棒球在台灣價值延續,也為了避免更多糾紛,我們確實該好好思考,在保護文物資產的概念下,棒球場上文物該如何歸屬及運用?

     先從文物的歸屬來看,有人認為此球應歸產出單位聯盟、球團或是球員,得依法取回。但依中華職棒及日、美職棒的做法,比賽中球的歸屬皆為最後持球者,也因此日本野球名人堂會請百名工讀生在外野等著接破紀錄球。二○○四年紅襪隊打破八六年的「貝比魯茲魔咒」拿下世界大賽冠軍,當下冠軍球也是被最後接到球的一壘手明凱維奇宣稱擁有所有權(這事當年也引起不同聲音,主要是認為明凱維奇拿紅襪薪水,理應是球隊的)。

     再看文物的運用層面,從上例明凱維奇拿到球後,他是借給紅襪隊巡迴展出,而曼尼的心願是希望拿去拍賣做公益,球團則希望將球放在球隊博物館展出。這也引發「紀念物」該轉為公益款讓私人收藏,或交由博物館典藏的討論。

     上述作法在此次經典賽也各有例子。包括王建民、陽岱綱、彭政閔等球員,大都選擇將紀念物義賣募款。此公益舉動令人感動,也造福不少弱勢族群,但因義賣後落入私人領域,紀念物成為私藏物,一般國人要藉物思情不得其所,保存環境亦無法掌握;因此單從文物的價值留存及其所釋放的效應上來看,包括典藏環境、公開展出、價值延續及精神傳承,是外人較無法掌握及穫得。另一例子則是陽耀勳的血褲,他將血褲贈予隊友,再由隊友捐予台北大巨蛋棒球博物館典藏,由於此博物館是BOT工程,屬國家所有,將來國人得以在任何時候赴館親眼一賭,此歷史證據也會在完善的典藏環境下被細心呵護著。

     曼尼的球最後會落入何方?也許後續會有不同的發展,但大家重視球員在場上奮戰遺留的紀念物絕對是件好事。這也讓我們對這顆首轟球有不同的想像,該被拍賣?或是放在博物館裡?這對進入「棒球文物文資化」的我們,確實要開始認真思考的事。(作者為台灣棒球博物館籌備處典藏顧問)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4945778
曼尼是個好投資(許又方)
2013/04/08 09:45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30408/34937310/曼尼是個好投資(許又方)
曼尼是個好投資(許又方)
2013年04月08日 中職可藉超級球星曼尼的加入,吸取他的寶貴經驗,學到更高層的技術。資料照片中職24年開賽3周以來,票房最好的不是過去球迷最多的兄弟隊,戰績最佳的也不是號稱打者人見人怕的桃猿,而是去年爛到讓球迷、媒體失望搖頭,公開求售卻乏人問津,最後被義集團「撿」走的「犀」牛隊。
是什麼本領讓「遜咖」在一個冬天後脫胎換骨?若干優秀旅外球星──如高國輝、胡金龍──回國助拳固然居功甚偉,但私意以為最大的關鍵還是超級球星曼尼加入。

 

--------------------------------------------------------------------------------

吸取經驗學習技術
對球迷來說,能在台灣的球場上看到世界棒球殿堂來的超級巨星,這是何等難得的機會!因此3周來,只要是與義大的對戰組合,票房幾乎都破萬;對球員而言,能與準名人堂球星同隊,除了與有榮焉外,同時也能從曼尼身上吸取寶貴的經驗、學習更高層的技術,信心與戰力也因此獲得提升;對球團來說,球隊票房、戰績雙揚,母企業義集團也跟著聲名大噪,而天天追蹤曼尼消息的國外媒體也成了「義大」免費的國際宣傳平台,不知增加多少潛在利益。
當然,我們更不能忽略曼尼對整個台灣職棒運動的影響力。除了因曼尼而增加中職的國際能見度外,國內各球隊也應從中體認到「投資球星」與企業「行銷」、乃至「獲利」間的密切聯繫,未來必然會有球團願意跟進,重金禮聘大聯盟資深球星到台灣打球,台灣的棒球水準將因此逐步提升。至於義大組隊的成功經驗,也會鼓舞國內其他企業對成立職業球隊的信心,讓台灣的職棒更蓬勃發展。漸漸地,球迷被重新吸引進球場,球場的商業經營也會愈來愈用心,讓比賽不再只有場內的輸贏,同時也兼具娛樂及社交的功能。曼尼真是個好投資!


作者為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兼系主任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4945763
聯合筆記/曼尼首轟的懸念
2013/04/07 10:09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udn.com/NEWS/OPINION/X1/7813556.shtml

聯合筆記/曼尼首轟的懸念
 
【聯合報╱黃顯祐】 2013.04.07 01:49 am
 
 
今年中職球季票房,受惠於曼尼改穿犀牛隊球衣,以及經典賽掀起的熱潮,不但場場破紀錄,也重燃球迷的參與熱情。

連日來,在球迷企盼下,曼尼終於打出參賽以來的第一支全壘打。他原想將此球拍賣作公益,但這顆球「幸運」彈回場內,只是防守球員又把球拋向觀眾席,如此一來,可能成為曼尼首轟的懸念。

球員在場上奮力表現,加上場邊話題不斷,形塑球團、球員及球迷「三贏」局面。球員與球迷的互動,本就是職業運動重要的一環。

以美國大聯盟比賽為例,常見球員在單局最後一出局後,把球拋向觀眾席,送給球迷收藏。另外,如果菜鳥球員打出首安,防守方會把球回傳到對手休息區,由工作人員收起來,讓打出生涯最重要安打之一的菜鳥保留,這是職業運動另一種精神的展現。

當然,統一獅中外野手楊松弦的拋球動作,可能只是一種本能反應,正如他說的,「這樣球迷以後才會想再來球場」。

問題是,這是曼尼來台的首轟,是頗具價值的紀念球。球迷們看球自然企盼有這樣的禮物。如果球是飛向左或右外野,自然落入球迷手中,這顆紀念球被撿走就沒話講。

然而,曼尼首轟是打到中外野牆後彈回場內,防守球員應知此球的價值。即使不像大聯盟,把曼尼當中職菜鳥,將球送回休息區交曼尼收藏,也應知其對曼尼的價值。

這個意外插曲,或可讓球員及體壇人士省思,將紀念球義賣作公益,或是送進未來棒球博物館,也代表職業運動在成績與勝負之外的另一種價值。況且,體育署的「體育政策白皮書」草案,就把「優質運動文化」列為三大核心理念之一。

【2013/04/07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4945357
方祖涵/棒球終將是我們共同的語言
2013/04/07 10:06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7813583.shtml

方祖涵/棒球終將是我們共同的語言
 
【聯合報╱方祖涵】 2013.04.07 01:50 am
 
 
「所以,小熊,還是白襪?」我問隔壁的陌生人。從芝加哥到丹佛市的長途火車上,在這段十八個小時,一千六百公里的路程中間,臥舖的乘客會在三餐的時間到餐車進食。這個被鐵路公司稱做「加州微風號」的火車從芝加哥開到舊金山,中間經過冰雪覆蓋的高山跟西部的沙漠,景致特殊,是最受歡迎的長途客車之一。

在滿座的情況下,餐車的客人除非是剛好四個人一起,都需要跟別人併桌用餐。如果生命是一場電影,隔壁出現的就會是一個正在尋找生命意義的孤單金髮美女—不過在真實的人生裡,我們的新朋友當然沒有金髮,不是美女,只是一個平凡的中年男子,跟我一樣。

他住在芝加哥,那是一個少數同時擁有美聯、國聯兩支職業棒球隊的城市。城北是歷史悠久的小熊隊,城南是後來才加入的白襪隊。不過,雖然說是後來,也已經是一百多年以前的事情。兩支球隊百年之間的積怨難解,人們說喜歡白襪的球迷都嫌小熊的支持者是根本不在乎棒球的白人醉鬼,小熊球迷也瞧不起白襪隊支持者的平均社經層次低。南北之間的地理關係,加上周邊房價高低的經濟差異,讓居民很難不選邊站。就跟紐約市一樣,曼哈頓島內的有錢居民通常是洋基的球迷,而大都會則是城外新移民的最愛。

來自芝加哥的歐巴馬,就是死忠的白襪球迷。老實說,除了他以外,其實到現在我還沒有聽過一個只喜歡白襪或是小熊的芝加哥人。鄰座的陌生人雖然住在北邊,卻經常跟兒子一起去看白襪的比賽,因為那邊的票價便宜很多。他在波士頓長大,是一個紅襪隊的球迷,卻也希望有一天能夠看到小熊拿到世界大賽冠軍。他也很好奇從華府來的我們,是喜歡國民還是鄰近的金鶯,金鶯去年的成績到底是實力堅強還是運氣太好,然後問起陳偉殷,「現在大聯盟有很多台灣球員吧?」他問,我從王建民、郭泓志、羅嘉仁,數到曾經待在紅襪的林哲瑄。

然後我們開始聊棒球書,他看到我放在餐桌上的「Ball Four」,說那也是他喜歡的棒球書之一。他要我去找談坦帕灣光芒隊的「The Extra 2%」,說那是我們做財務管理的人會喜歡的書。侍者上菜的速度很慢,從前菜、麵包到主菜,還沒有上甜點已經過了一個多小時,我們卻沒有用完的話題。

其實在那一天前,我已經好幾個月沒有力氣再去想棒球的事情了。去年十月那個星期五的晚上,從一局上半起,我們的國民隊就一直占著上風,主場像是一個巨型的派對,棒球場變成了我們一起參加的慶典,酒精、薯條、棉花糖、冰淇淋從攤位迅速地消失,波浪舞此起彼落地交錯,大家互相擊掌跟擁抱,迫不及待要比賽趕緊結束。可是在九局上半,只差一個好球就結束的比賽,分數卻在轉瞬間從領先,追平,到落後,那個從心房上重重被擊了一拳的感覺,到現在想起來還是想哭,我想所有看了經典賽中日大戰的球迷都可以體會。

晚餐終於在花生醬淋巧克力米果之後結束,我們跟陌生人道別。女兒問我們為什麼沒有問互相的名字,「因為如果真的再見面了,我也不會記得他的名字啊。」「真的再見到的話,我會叫他火車上遇到的芝加哥紅襪球迷,他一定會記得的。」我說。因為棒球是我們共同的語言啊。

我知道,有一天,在台灣也會是這樣。

(作者為運動文學作家)

【2013/04/07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4945354
不「心急」 殷仔更犀利
2012/07/31 11:47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udn.com/NEWS/OPINION/X1/7261288.shtml

不「心急」 殷仔更犀利
 
【聯合報╱許又方/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花蓮市)】 2012.07.31 04:43 am
 
 
就在王建民身陷低潮之際,陳偉殷用精彩的表現適時撫慰台灣球迷的失落;也就在自家球隊面臨被「橫掃」的窘境時,這個來自南台灣黝黑俊帥的「殷雄」再度挺身而出,以五點二局奪十二次三振的驚人表現,完全壓制近況正「夯」的奧克蘭運動家隊,大大為巴爾的摩保住了顏面。

此役殷仔之所以能如此犀利,主要是得力於他最拿手的直球充分到位。運動家隊二壘手Jemile Weeks賽後接受訪問所言最能反映陳偉殷球路的宰制力:「他的球最後會令人眩暈地往上竄,讓包括我在內的打者根本打不到。」此外,精準地將球進壘點控制在本壘板的邊緣,也是殷仔此役成功之處。只要殷仔的直球功力持續,他將成為大聯盟數一數二可畏的投手。

我們也不能忽視美中不足之處—陳偉殷這場球投出四次保送。一方面固然是因運動家的打者大都甚具耐心,但另一方面也顯示殷仔太刻意想將球投到最完美的邊緣位置(所以三振數飆高),以致稍有心急(太想快點解決打者),便易失準成為壞球。這導致殷仔單場用球數太多,無法替球隊多投幾局,是比較可惜之處。因此,隨著經驗累積,殷仔未來宜多思考如何調整臨場的投球節奏,特別是遇到「磨功一流」的打者時,一如好的賽車手懂得藉換檔將車速調節在最有利的競爭狀態般。

【2012/07/31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4852247
投打守出色 陳偉殷天生好手
2012/06/19 10:23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2061900544.html
投打守出色 陳偉殷天生好手
2012-06-19 01:36 中國時報 【許又方】

     不讓隊友漢默(Jason Hammel)的一安打完封專美於前,跟在後頭先發的陳偉殷頂住外界比較的壓力,在對勇士的一役中主投七局、無失分,繼續延伸球隊連勝的氣勢。這場比賽不僅讓我們看到殷仔持續進步的投球內容,更讓球迷見識到他在投手丘上的守備功夫、以及短打助攻的能力。投、打、守樣樣精彩出色,殷仔可謂不折不扣的「天生好手」。

     球迷均知,金鶯雖然從日本職棒一口氣網羅了前軟體鷹王牌左投和田毅及中央聯盟防禦率王陳偉殷,但因之前對殷仔所知較少,因此一直對和田抱著較大的期望。儘管殷仔春訓表現出色,但金鶯球團似乎也未表現出重用他的態度,這點從教頭修華特在殷仔大聯盟登板後持續投出佳作,才坦言當初對他「看走眼」云云可以得知。事實上,包括筆者在內的許多棒球愛好者,即使對陳偉殷挑戰大聯盟有信心,但卻萬萬想不到他能如此快速融入世界競爭最激烈的棒球殿堂,並且穩定投出一場又一場的好球,絲毫不遜於萬眾矚目的「日本最強」達比修有。

     數據會說話,總計殷仔迄今在大聯盟先發十三場,七勝二敗,自責分率三.三六,且每局被上壘率(WHIP)僅一.二六,實力完全不遜於二○○六年在洋基顛峰時期的建仔,而別忘了,他還只是個菜鳥。更難能可貴的,自從登上大聯盟後,除了五月廿一日出戰國民隊未投滿五局外,陳偉殷最少都幫助球隊挺進第六局,並且消耗的局數愈來愈多,充分說明他自我調整、適應環境的能力誠屬一流。

     畫面更會說話。對勇士的比賽中,殷仔不僅控球到位(好壞球比超過二:一),投球節奏掌握切當,完全混淆對手的打擊(只能從他手中擊出六支零星的短程安打),他的守備更令人驚豔不已。首局對手試圖藉偷襲短打上壘,殷仔第一時間下丘,直接用手套將球「撈」給隊友,演出五星級的刺殺;第三局尤其關鍵,勇士隊在無人出局下攻佔一、二壘,接下來的打者用短打助攻,陳偉殷反應迅速,攔下球後製造了一個「一/五/三」的雙殺,完全澆熄了斧頭幫反撲的氣勢,美國方面的轉播單位更激動地用「great play」來稱讚殷仔此次的守備演出。如果不是天生好手,絕對不易表現出如此敏捷、冷靜且精確的金手套級防守功力。

     至於第六局上半的短打助攻,也展現了陳偉殷的運動天分。他成功將球推至三壘方向,逼使對方野手趨前防守,令隊友輕鬆攻佔距本壘僅九十呎的位置,他自己則是賣力往一壘衝,雖然不免令人因聯想到建仔跑壘受傷而為之捏把冷汗,但敬業的運動精神,相信已贏得隊友、球迷及對手的尊重。

     電影《天生好手》(The Nature)中,Roy Hobbs首度挑戰大聯盟時顯得信心不足,Iris 鼓勵他:「你辦得到!」(You’ll make it!)。如今,台灣出品的「天生好手」陳偉殷,不論從球技或態度來看,他確實辦到了!

     (作者為東華大學華文系副教授)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4837005
觀念平台-棒球已變成主流文化一部分
2011/09/07 10:30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1090700528.html
觀念平台-棒球已變成主流文化一部分
2011-09-07 中國時報 【方祖涵】

     在《賽德克.巴萊》之後,魏德聖導演透露他的下個作品可能是一部棒球電影,說的是嘉農棒球隊的故事。嘉義農林,在日據時代由近藤兵太郎領軍,在甲子園大賽得過亞軍,是昔日台灣的一流強隊。由原住民、漢人,跟日本人共同組合的球員陣容,也是舊時台灣的一頁剪影。棒球運動的迷人原因之一,就是它跟歷史與庶民生活緊密連結。由棒球悠久衍生的文化產品已經變成主流文化的一部分,電影,文學,甚至是音樂劇,都豐富地紀錄著我們的生命跟棒球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

     我喜歡的棒球電影很多,像是凱文.柯斯納的《夢幻成真》,說的是只要堅持下去,夢想就會莫名其妙地實現的故事。那對年少時代的我來說,看完以後立刻有接收到神諭般的感動,當然,後來才學會,如果夢想太蠢,還是不會實現。其他像是《八人出局》、《對決時刻》、《百萬金臂》、紀錄片《比利喬的告別演出》,也都是好看的棒球電影。

     不過我的私房棒球電影裡,還有一部應該少人喜歡的作品,那是一部電腦動畫片,叫做《洋基小英雄》。這部電影的背景是在一九三二年世界大賽前夕,芝加哥小熊隊的老闆體認,要對付洋基隊的超級強打貝比.魯斯,唯一的方法是把他的球棒偷走。他派自己球隊的投手去洋基球場順手牽羊,可是事跡卻被洋基球場管理員的小孩發現。整部電影就是小男孩把球棒搶回來,然後冒險把球棒從洋基球場送到芝加哥客場的經過。這是墜馬癱瘓的超人克里斯多夫.李維在病榻上執導的作品,在電影完成前他就逝世了。

     如果要仔細去分析這部電影的話,那麼一九三二年洋基陣中有鐵人蓋瑞格.魯等其他偉大的選手,魯斯只是一個即將退休的老球員,他的球棒早就失去了主宰球賽的勝負的魔力,小熊隊幹嘛要偷它呢?另外,一支球棒怎麼可能會對球員的打擊有這麼大的影響呢?更奇怪的是,球棒跟球又怎麼可能會說話呢?

     可是這是一部給小朋友看的電影嘛。

     除了讓全場小朋友都笑得很開心的對白以外,這部電影有很多讓人會心一笑的段落。小男孩途中遇到黑人聯盟的球員,他們在破舊的交通車上教他打擊的要領,還有表演黑人聯盟傳統的隱形棒球,都讓我覺得感動。我很喜歡當小男孩發現洋基已經在世界大賽的最後一場比賽大幅落後,一支球棒已經沒有什麼用處,而決定要放棄的時候.球棒跟球跟他說的話。

     「你要想,你經過千辛萬苦到芝加哥,是為了什麼?其實並不是為了洋基的勝負,不是嗎?你本來是想要保護自己的爸爸,讓他不會因為球棒遺失而受到處罰。既然是這樣,當初的目標,不應該因為洋基要輸球而改變。你是因為你的家人來的,而不是其他的原因。」

     說的其實就是「初衷」這兩個字。我相信,當我不知道事情應該繼續或是結束的時候,就要好好問自己,對於這件事,自己本來的初衷是什麼。

     如果初衷還成立,就沒有放棄的理由。

     (作者為運動專欄作家)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4707733
我見我思-停賽一年 浴火重生
2009/11/11 10:30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1+112009111100412,00.html
我見我思-停賽一年 浴火重生
2009-11-11 中國時報 【何榮幸】

 職棒打假球案延燒至今,中職聯盟、相關球團不但沒有提出大破大立改革對策,反而給予外界一種想要「混」過去的感覺。綜觀社會高度疑慮、象隊陣容殘缺、中職士氣瓦解、司法偵辦牛步等因素,職棒明年如期開打對所有球迷公平嗎?事已至此,全面停賽一年,痛定思痛後脫胎換骨,應已是職棒浴火重生的重要選項。

 這幾天重看謝仕淵、謝佳芬合著的《台灣棒球一百年》,以及莊永明策劃的《認識台灣:回味1895─2000》,分別記錄了早在一九七○年就發生的「棒球黑霧籠罩」風波,掩卷後仍感慨萬千。

 那一年全國少棒總決賽,原本爭取為國爭光的美事,卻淪為賭徒暴力威脅的憾事。一名賭徒在金龍隊與七虎隊的對決中輸了二十萬元,揚言要找教練算帳,導致小學生比賽竟然勞動警備總部副參謀長坐鎮,打進冠軍戰的七虎隊、金龍隊更在賽前紛紛接獲恐嚇信函,迫使當局增派三百名憲警進場維持秩序。

 很難想像,這是將近四十年前的事了。當時美國職棒早已走出一九一九年「黑襪事件」重創,日本職棒正在承受一九六九年的「黑霧事件」痛楚。四十年過去了,台灣社會還陷在中華職棒第五次打假球陰霾中,這是台灣棒球的宿命嗎?

 儘管各界議論職棒改革之道不絕於耳,但是,中華職棒聯盟會長趙守博見了馬英九總統後,還是只有「支持棒球振興計畫」云云等老套宣示;球員嚴重失血、戰力殘缺不全的兄弟象隊,也還是照常舉行秋訓期盼球迷支持;對於是否比照「二代鷹」模式支援兄弟象,其他三支球團則顯得低調與保留。這樣的中華職棒,像是已經大破大立、準備脫胎換骨了嗎?

 非常時期應採取非常手段,在社會高度疑慮沒有消除、各隊戰力沒有補強提升、中職士氣沒有耳目一新、司法偵辦沒有速審速結,以及重大改革對策沒有落實(包括大企業或公營事業進場等)之前,全面停賽一年或許是對球迷更負責任的作為。

 只要在停賽期間努力切斷涉賭網絡,制度化落實重大改革,積蓄重新出發的能量,一年的等待是值得的,因為未來將有無數個精彩球季在等著我們。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3685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