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恭喜、也支持籌組「親民聯誼會」。我等了兩天,忍不住在此貼出第一篇回應,算是搶了不該搶的「頭香」。
親民黨,依照黨的方向,在年底立委選後就要與國民黨合併。合併,本來不是一件壞事,尤其,如果2004年連宋當選,則國親不但必然順勢合併,而且皆大歡喜,剩下的,只是如何對「誓言終生不加入國民黨」的張副主席交代而已。
關於張副主席,宋楚瑜曾經在媒體專訪時公開透露,選舉當天下午,根據一般消息(可能是出口民調),連宋應該會當選,他於是前往拜訪張副主席,商請張擔任閣揆,宋楚瑜說:「如果你願意,連先生那邊我可以去講。」顯然,他是可以作主的。
這樣的安排,讓張昭雄在國親合併之後,擔任「無黨籍閣揆」,同時也補償了張昭雄2000年的情義以及因興票案遭受的無妄之災,可謂面面俱到,相當完美;宋楚瑜的智慧實在高明,人情也實在周到。可惜,當天下午開票的結果,連宋落選。
連宋落選,本來國親兩黨就應該各回本位,一如選前一樣,繼續各自努力,扮演在野黨的合作角色。然而,「泛藍」實在輸慌了,於是,「泛藍團結」、「國親合併」、「世代交替」經由耳語傳播、乃至媒體大力炒作,所有之前不成問題的問題,通通都怪在連宋身上,而終於形成連宋雙雙被迫退讓,泛藍拱出了一個「勢必躺著當選」的馬英九。
馬英九的事我們不談,關於國親合併,我始終強調:連宋落選,即無國親合併的空間;因為,「位子不夠」。然而,沒有人這樣想,媒體還是一直自動代表「泛藍」積極鼓吹國親合併,同時,又把國親合併的責任完全推到親民黨身上。
然而,大家心知肚明,此時的國親合併,就是要親民黨消失,就是要宋楚瑜讓路;也因此,在炒作國親合併之際,媒體並沒有同時設想宋楚瑜在「國親合併」之後的應有位置。
其間,連戰曾經在位子危急之際,希望宋楚瑜「班師回朝、勤王救駕」。聽說,連戰以「副主席兼秘書長」相許,傳話的則是李煥。可是,宋楚瑜知道,連戰的承諾無法、也無力兌現,連戰已經勢必退位,因此,宋楚瑜沒有答應連戰的請託幫忙,他還是寧願在「泛藍」的邊疆固守親民黨,試圖積極扮演國會「關鍵少數」的政治角色,為民為國、有所作為。
回顧這些,是在尋找國親合併的脈絡;而,發展到今天如此不堪的局面,主要則是宋楚瑜市長敗選。這一點,張副主席要負大半責任,因為,是他要求宋楚瑜參選台北市長的。(然而,張副主席卻可在宋主席宣布退出政治之後,接棒挽回親民黨的再起生機,這是另外一個題目,不贅。)
如今的國親合併,根本只是「淘空親民黨」而已。年底立委選後,親民黨立委全部轉移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則不提名,親民黨真是「立委前進國民黨,債務留在親民黨」,除了一屁股債務之外,還有黨工失業、黨員無主,如秘書長秦金生等等資深黨工(即前「省府團隊」),只有退休一途,至於低層黨工,則連資遣費都還沒有著落。
面對這樣的局勢,「親民聯誼會」實際上等於是一家公司的「員工自救會」了。這樣說,很不得體、也很不客氣,但實質上就是如此。
「親民聯誼會」的宗旨,板主已經寫得非常清楚具體,無非就是維護親民家族、凝聚「宋省長」精神,形成一個政治圖騰與精神堡壘,讓政治同道有集體發聲、展現選票的基地與力量。
這樣的組織,既然是「自救式」的,則非有現任黨工或公職出面領導不可。否則,無論在財力上、在整合上,都會形成力有未逮、曲高和寡的局面。
財務方面,任何活動、文宣、設備,都是非錢莫辦;整合方面,親民黨的支持者流派甚多,如宋友會、眷村群體等等,而且意見看法也相當分歧,甚至還要吵架(在網路上常常也會吵個不停),如此,沒有一個整合的力量,就會形同一盤散沙,最後不了了之,無疾而終。
我的粗淺建議,首先應該找「不會加入國民黨」的高層黨工或公職,探詢他們參與「親民黨自救」的意願與看法,了解其中的問題與難題;其次,我認為首要的目標應該立即籌資、找人成立一個「親民之聲」廣播電台--我認為,黃珊珊是最理想的主持人選。
組織籌備依始,千頭萬緒,我個人所知所學有限,只能以一點心意表達粗淺的意見;希望能夠拋磚引玉,集合眾人高見,讓「親民家族」與「宋省長精神」永續存在,共為社會中堅砥柱。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