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息觀——算數修習(錄自佛光大辭典)
數息觀,梵語 ?n?p?na-sm?ti。又作阿那般那觀、安那般那念、念安般、安般守意。意譯作念入出息、念無所起、息念觀、持息念。簡稱安般、數息。乃五停心觀之一,八念之一,十念之一。即計數入息或出息之次數,以收攝心於一境,使身、心止息。此為除散亂、入正定之修法。
梵語 ?na,原為遣來之意,轉指入息;ap?na,原為遣去之意,轉指出息。亦即先入息、後出息之調息(呼吸)法。然亦有主張「先出息、後入息」之方式,而意譯為「念出入息」者。
又若將數息觀細分,則有算數修習、悟入諸蘊修習、悟入緣起修習、悟入聖諦修習、十六勝行修習等五類。〔雜阿含經卷二十九、修行道地經卷五、大安般守意經卷下、俱舍論卷二十二、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七〕p6090
參考:【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七】(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30/1579_027.htm)
云何名為算數修習。謂略有四種算數修習。
何等為四。一者以一為一算數。二者以二為一算數。三者順算數。四者逆算數。
云何以一為一算數。謂若入息入時由緣入。出息住念數以為一。若入息滅出息生。出向外時數為第二。如是展轉數至其十。由此算數非略非廣故唯至十。是名以一為一算數。
云何以二為一算數。謂若入息入而已滅。出息生而已出。爾時總合數以為一。即由如是算數道理。數至其十。是名以二為一算數。入息出息說名為二。總合二種數之為一。故名以二為一算數。
云何順算數。謂或由以一為一算數。或由以二為一算數。順次展轉數至其十。名順算數。
云何逆算數。謂即由前二種算數。逆次展轉從第十數。次九次八次七次六次五次四次三次二。次數其一名逆算數。
若時行者。或以一為一算數為依。或以二為一算數為依。於順算數及逆算數已串修習。於其中間心無散亂。無散亂心善算數已。復應為說勝進算數。
云何名為勝進算數。謂或依以一為一算數。或依以二為一算數。合二為一而算數之。
若依以一為一而算數者。即入息出息二合為一。
若依以二為一而算數者。即入息出息四合為一。
如是展轉數乃至十。如是後後漸增乃至以百為一而算數之。由此以百為一算數。漸次數之乃至其十。如是勤修數息念者。乃至十十數以為一。漸次數之乃至滿十。由此以十為一算數。於其中間心無散亂。齊此名為已串修習。
又此勤修數息念者。若於中間其心散亂。復應退還從初數起或順或逆。若時算數極串習故。其心自然乘任運道。安住入息出息所緣。無斷無間相續而轉。先於入息有能取轉。入息滅已於息空位有能取轉。次於出息有能取轉。出息滅已於息空位有能取轉。如是展轉相續流注。無動無搖。無散亂行。有愛樂轉。齊此名為過算數地不應復數。唯於入息出息所緣令心安住。於入出息應正隨行。應審了達。於入出息及二中間若轉若還分位差別。皆善覺了。如是名為算數修習。
又鈍根者應為宣說如是息念算數修習。彼由此故於散亂處。令心安住。令心愛樂。若異算數入出息念。彼心應為惛沈睡眠之所纏擾。或應彼心於外馳散。由正勤修數息念故彼皆無有。
若有利根覺慧聰俊。不好乘此算數加行。若為宣說算數加行。亦能速疾無倒了達然不愛樂。彼復於此入出息緣。安住念已。若是處轉若乃至轉。若如所轉若時而轉。於此一切由安住念。能正隨行。能正了達如是加行有如是相。於此加行若修若習若多修習。為因緣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證一境性。於其所緣愛樂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