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流觴亭
市長:  副市長: 逍遙人觴-酒寒‧新月‧李小花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文學創作詩詞【流觴亭】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一起玩格律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讀詩學詩寫寫詩:托物寓意(二)擬人擬物之寄情
 瀏覽3,117|回應2推薦10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0)

love_with_ghosts
cbs
Ruth (曉蘭)
麥子
就是瑜(小魚)
逍遙人
sunism
Rosy
雷尚淳
●笑耶頭目●

引用文章讀詩學詩寫寫詩:托物寓意

擬人這一種寫法,就是作者的移情作用。

天雲日月本無情,山水草木也無情,家具什物更加無情;動物雖有情,也不是人類的情。作者把自己的情移到它們身上,使它們有了人類的情,看起來就像人了。所以那些事物所表現的情,事實上就是作者的情。這就是王國維所說的「有我之境」。他說:「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物皆著我之色彩,就是我的情移到物上。
王國維所舉的例子是馮延巳的鵲踏枝:「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和秦觀的踏莎行:「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裏斜陽暮。」
花不語,是因為馮延巳有淚眼,覺得連花都不理他,這青春實在難留。
孤館春寒,杜鵑哀啼,是因為秦觀謫居郴州,覺得客館寂寞,杜鵑在聲聲催他歸去。

現實中杜鵑吃死蛇腐鼠,偷巢擠蛋,是鳥中的流氓;文學卻說杜鵑啼血催人,不如歸去,有人性,富怨情。我們固不能說科學冷酷無情,但也不能笑文學無端地給萬物以生命人情。
草木花卉,各自生長,本不為人類而生存。但人類一廂情願地替它們加上人類的性格和感情。
如:周敦頤說牡丹是富貴中人,因為唐人愛牡丹;菊是隱逸之士,因為陶潛愛菊;他自己愛蓮,就說蓮是君子:這是道學家的看法。
香草是君子,蕭艾是小人,這是忠君愛國、憤世嫉俗的屈原的看法。
崔護倜儻,說「桃花依舊笑春風」;
杜甫嚴峻,說「輕薄桃花逐水流」。
漢人灞橋折柳贈別,劉禹錫就說:「長安陌上無窮樹,惟有垂楊管別離。
韋莊感時懷古,就說;「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烟籠十里堤。」
桃花、楊柳,有何知覺,但詩人把它們化為艷姐兒、輕薄女、多情種子和冷眼旁觀者,有血肉人情了。
作者移情,使萬物有了人性;讀者從萬物的人性,領略了作者的情

====參考整理自網路書籍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5869&aid=3981475
 回應文章
擬人擬物之佳句
推薦9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9)

cbs
極墨
麥子
就是瑜(小魚)
逍遙人
sunism
Rosy
雷尚淳
李小花

1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
2.月解重圓星解聚,如何不見人歸?( 朱敦儒臨江仙 )
朱敦儒當北宋淪亡,高宗南渡之時,妻離子散,音信暌隔,所以感慨地說;月亮還懂得重圓,星星也知道再聚,為什麼人卻不見歸來。自身的離情別緒,拿星月的圓聚作比,彷彿星月也都是知情解意的人。讀者也感染了作者的惆悵與無奈。
3.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蘭詩)
4.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簫)
終日凝視著流水,流水也被感動:「這新婦如此癡情。」流水就成為同情她的人。讀者也起了共鳴。
5.落絮無聲春墮淚,行雲有影月含羞,東風臨夜冷於秋。 (吳文英浣溪沙)
這詞表現了春夜的寂寞,作者有豐富的想像力。
6.春蠶到死絲方盡,臘炬成灰淚始乾。(李商隱:無題詩)
7.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李商隱無題詩
8.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白居易長恨歌:
9.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月夜憶舍弟)
因為它含有鄉情,彷彿是家人之一了。
10.昨夜醉酒歸,仆倒竟三五。摩挲青莓苔,莫嗔驚著汝。==唐人盧仝
11.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辛棄疾
12.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國破家亡時帶雨春花,看去似在流淚;離枝飛鳥,也心有驚恐吧!)
13.花迎喜氣皆知笑,鳥識歡心亦解歌。==王維(為肅宗特赦,且任太子中允,心中歡喜)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5869&aid=3981489
「以人擬物」或「以物擬人」
推薦8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8)

cbs
極墨
就是瑜(小魚)
逍遙人
sunism
Rosy
雷尚淳
李小花

詠物詩的表現手法
「以人擬物」或「以物擬人」
描寫一個人,把人擬做東西,叫做擬物;描寫一件東西,把東西擬做人,叫做擬人。這樣的修辭法,叫做擬化。又稱為比擬,或轉化。          

 以擬物詩為例:

唐朝白居易的〈長恨歌〉,其中有「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之句,此詩前半段分明是在講宮中的蓮花、楊柳,卻話鋒一轉,由蓮花粉嫩之色澤及楊柳之長條形的外貌特徵,而聯想到楊貴妃的美貌。

北宋大文豪蘇東坡的〈賀新郎〉詞,有「石榴半吐紅巾蹙,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穠豔一枝細看取,芳意千重似束。又恐被、西風驚綠,若待得君來向此,花前對酒不忍觸。共粉淚、兩簌簌」句,乍看之下是在詠石榴花,而骨子裏,卻藉花詠人,三言兩語之間,清楚鉤勒出楚楚可憐的弱女子形象。作者藉由一語雙關的擬物法,將石榴花「怕風驚綠」的柔媚特性,聯繫上弱勢女子的無助與委屈。兩者一旦聯繫成功,讀者與觀眾便對該女子興起了最大的同情與關懷。

至於在詠物方面,「擬人法」的運用更是普遍。

 蘇東坡有一首詠楊花之作的〈水龍吟〉詞,上片道:「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下片又道:「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這些詞句分明是寫人,但是作者卻是道道地地的寫楊花。

周邦彥,〈六醜〉詞,標明「薔薇謝後作」,上片有「夜來風雨,葬楚宮傾國。釵鈿墮處遺香澤,亂點桃蹊,輕翻柳陌。多情為誰追惜?但蜂媒蝶使,時叩窗槅。」下片道:「長條故惹行客,似牽衣待話,別情無極。」乍看之下,似乎寫的是柔情萬種的青樓女子,實際上,作者詠的是已謝之薔薇。

周邦彥的詠梅之作〈花犯〉:
粉牆低,梅花照眼,依然舊風味。露痕輕綴,疑淨洗鉛華,無限佳麗。去年勝賞曾孤倚,冰盤同燕喜。更可惜、雲中高樹,香篝熏素被。
今年對花最悤悤,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飛墜。相將見、翠丸薦酒,人正在、空江煙浪裏。但夢想、一枝瀟灑,黃昏斜照水。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5869&aid=3981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