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先生在清華大學的演講---何謂台灣意識?但不是台獨意識!
趨勢大家都知道,但有一條政治的黑水溝,橫在兩岸之間,使雙方難以交流。我們必須從歷史來理解這條黑水溝的形成,才能搭起和解與合作的橋樑。
在歷史上,台灣常被視為化外之地。許多福建、廣東的移民,為了生存,冒險來到台灣,那種艱難的過程,一般人難以想像。清朝民間流傳一首「渡台悲歌」,一開始就說:「勸君切莫過台灣,台灣恰似鬼門關,千個人去無人轉,知生知死誰都難」。台灣的客家人愛唱的「客家本色」這首歌,更是入木三分:「唐山過台灣,無半點錢;煞猛打拼,耕山耕田;咬薑吃醋幾十年,無識埋怨。」先民們歷盡風霜,在台灣落地生根,從此與家鄉隔絕,逐漸形成了台灣人特有的台灣意識。
這種台灣意識又受到了政治因素的強化。不僅在明清兩代,三令五申「寸板不許下海」、「片帆不許入口」。清朝更嚴苛規定,「渡台者不准攜帶家眷」,台灣俗語的「羅漢腳」,就是這麼來的。這些政策,說好聽點,是讓移民台灣的鄉親自求多福,說難聽點,就是任其自生自滅。
甲午戰敗,「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台灣像個因為家道中落,被賣出去的養女,一個不爭氣的朝廷,把台灣割讓給日本。日本人則把台灣當作殖民地,經營了五十年。
1949年,國民黨部隊以及家屬數百萬人撤退到台灣。我跟我的父親,就在這時候登上台灣的土地。接下來接近一甲子的時間,我們都在台灣這塊土地上落地生根,奮鬥打拼,深深體悟「千個人去無人轉,知生知死誰都難」的意涵。
白居易有首詩,寫道:「弔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頗能描述我們這些失根的蓬草,因戰亂而散至各地,重新落地生根的人,那種既懷念原鄉,又紮根於現在家園的心情。兩邊都是我的家,一邊有我們的祖先,而另一邊有我們的子孫。沒有人會為了爭取一邊的認同,而放棄另一邊。蔣經國先生說他「既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道理在此。
其實,大多數台灣人,既不否認自己是炎黃子孫,也信仰著中國大陸來的媽祖與關公。但是四百年來的疏離,一百年來的隔絕,五十年來的對立,尤其是兩岸發展出不同的制度,讓台灣人與大陸的隔閡愈來愈深。台灣人恐懼他們幾十年來的打拼,會因為現狀的改變而化為烏有。因而形成了高度自我保護的「台灣意識」。
請大家不要將「台灣意識」與「台獨」劃上等號。「台灣意識」是在長期歷史脈絡中自然形成的想法,是一種認同台灣的人與土地的情感。「台獨」則是將台灣與中國大陸徹底割裂的企圖。不可否認,「台灣意識」曾經被「台獨」操縱,但這種政治掛帥的手法,反而混淆了台灣同胞真正的心聲。例如為了台獨而去認同日本人,不但扭曲了歷史,也自我否定了台灣人,這是一小群人偏狹的個人經驗,既丟了「根」,也甩了「本」,所以是「根本不對」。
拿親民黨來說,我們是一個在台灣土生土長的政黨,有著非常強烈愛鄉愛土的「台灣意識」,也有濃厚的華夏民族情懷,但我們從頭到尾堅決反對「台獨」。我們一貫強調的,就是「台獨是條走不通的死路」,而台獨,也從來不是親民黨的選項。
兩岸的未來,必須奠基於這種深入的相互瞭解。台灣人要多瞭解大陸的改變,在此同時,我們也期望大陸同胞多瞭解台灣同胞的想法,兩岸應該要異中求同,從瞭解、諒解、到徹底化解的過程中,創造和解再生,與共生共榮的契機。
資料來源:黃珊珊的Super33網誌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