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吳敦義說,如果黨內已經有適合人選,在地方也經營有聲有色,「當然不可能讓」,突然要人家放棄、退出,這就是強人所難;這意味著,親民黨要搶提名,還是得經過民調這一關。
因此,他主張,兩黨應先進行協調,協調未過,再體察民意的趨勢 ,觀察候選人的長時間民調,讓民意來決定適當人選。...........
親民黨要過 國民黨民調, 幾乎是當然不可能的事, 民調只是坑殺親民黨的陷井!!!
製造假民調是國民黨的專長,連宋主席都沒過國民黨的民調,何況是親民黨的成員???
吳敦義 決非善類 ! 宋主席退出政壇那晚,吳敦義分析給中視沈春華時,用極惡劣的語言諷刺宋主席,聽得我心在滴血!!
吳敦義一心在 國親「合併就水到渠成」的心態下,怎適合當國親聯盟關係上扮演重要角色??
「宋馬會」,馬英九故意放消息,因此使「國親聯盟、宋楚瑜當召集人」成為不可能,國親聯盟原本就是滅亡親民黨的陷井,宋主席既未當召集人,國親聯盟就不宜再談!
當今之際 唯有,讓親民黨存在,「宋進立法院」,讓親民黨壯大, 才能救台灣!!!
「宋進立法院」,(不分區立委,將宋主席「強迫提名」在第一順位. ).
-----------------------------------------------------------------------------
From: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30501+132007010400908,00.html
2007.01.04 今日晚報
國親 吳敦義:實質合作重於形式合併
【中時電子報/台北報導】
國民黨立委吳敦義可望接任秘書長,在國親關係上將扮演重要角色。吳敦義今(四)日表示,國、親兩黨「實質合作比形式合併更重要」;至於單一選區,他的主張也不脫總量管制的概念,以長時間民調來觀察民意,共推最適合人選。
如果接下秘書長,年底立委選戰就是一大挑戰。吳敦義認為,守規矩與靈活致勝,並非只能擇其一,過去國民黨因太守規矩,忽略了靈活致勝的手段,因此常常被敵黨「出奇制勝」,等到落選再批評人家「耍賤招」,已經為時已晚,畢竟勝選才是最重要。
至於與親民黨的關係,既友又敵,頗耐人尋味。吳敦義表示,國、親的關係並非一天、兩天的事,早在三年前的立委選前,他就曾建議當時的黨主席連戰,因此兩黨有一定默契,總量管制的想法油然而生,且「目前仍有效」。
他認為,國、親之間的關係,「實質合作比形式合併更重要」,如果國親要合併,有新黨模式可循,但新黨人少、顧慮也少,親民黨要循新黨模式「有客觀上的困難」,因此,只好在總量管制下進行協調。
吳敦義說,君子有成人之美,如果友黨有更好的人選、更有機會勝選,「那就成全人家吧!」畢竟黨意不能違背民意,且兩黨是兄弟關係而非敵對關係;他以前年台北縣長與去年台北市長選舉為例,周錫瑋與郝柏村原本均非國民黨籍,但最終都加入國民黨。
不過,吳敦義說,如果黨內已經有適合人選,在地方也經營有聲有色,「當然不可能讓」,突然要人家放棄、退出,這就是強人所難;這意味著,親民黨要搶提名,還是得經過民調這一關。
因此,他主張,兩黨應先進行協調,協調未過,再體察民意的趨勢 ,觀察候選人的長時間民調,讓民意來決定適當人選。
親民黨部分立委對合併仍有意見,前年基隆市長選舉的恩怨是主因。吳敦義說,他尊重親民黨的意見,畢竟夫妻與兄弟之間都可能意見不合,盡量在「小異中求大同」,他也肯定親民黨在地方選舉與立院、市議會的幫忙,但他認為,做人不能只看後面,要往前看,否則不就嘔死了。
------------------------------------------------------
推動黨務 吳敦義:國親合作中建共識 合併等水到渠成
更新日期:2007/01/04 14:00
儘管還沒正式接下國民黨秘書長職務,但立委吳敦義對將來該如何推動黨務,已經有想法。吳敦義表示,國民黨與親民黨的「精誠合作」比形式上的合併還重要,從合作中建立共識,也許「合併就水到渠成」。他也提出國民黨未來五項改革工作。
(蔡佩芳報導)
吳敦義表示,如果順利接下國民黨秘書長,將面對國親聯盟平台如何建立,及第七屆立委如何聯合提名等事。他希望國親能從合作中建立共識,也許合併就能水到渠成:「將來單一選區,每區都只選一席,力量分散就招來危險。所以『總量管制』,過去新黨模式,也做得很好,可是新黨畢竟人數少,親民黨的席次多很多,用新黨模式恐怕客觀上有困難,我認為『總量管制』、『用心協調』,是很重要的事情。」
吳敦義也提出五項國民黨未來改革重點,健身、也就是體制瘦身;清產、清理黨產;用智;求才;與國民同呼吸。特別是與國民同呼吸,立有利人民的法律。
面對民進黨,吳敦義則提出國民黨應該學著靈活致勝出奇招,因為,面對的敵人若是詭譎多變,而國民黨全都使用正招、不用奇招,很難獲勝,所以用兵也要詭變靈活。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