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目前的狀況看來,親民黨的「運作中心」應該是在立院黨團;這是一連串的變化、陰錯陽差地將親民黨轉型為「西方民主政黨」的形式。
以西方(或日本)民主政黨來比對,現在親民黨就只少一位「黨魁」了。西方政黨的權力核心與運作中心在國會,黨魁則由國會黨團產生,而英日兩國(內閣制)的國會多數黨黨魁就是閣揆(內閣總理)。
親民黨的現勢,其實已經率先而隱然踏入「內閣制」的初步,逐漸將「中央黨部」的政治權力過渡到國會黨團(黨部只負責黨務與選舉),剩下來的,就是「黨魁」的問題了。
在西方民主政黨當中,黨主席類似職業球團的經理、而不是教練,黨魁才是政黨實際操兵的教頭(黨鞭則是場內指揮);在西方政黨當中,國會黨團的黨魁,才是一個政黨真正的實力領袖與精神指標。
以這個標準來看,民進黨目前也是沒有黨魁,她的黨主席游錫昆根本無法號令國會黨團;而國民黨呢,就是「兩個中央」的態勢、王馬雙頭馬車了--這也是國民黨王馬矛盾的實際現象。
總而言之,宋主席、張副主席都不幹了,但是親民黨不能沒有「黨魁」。這個黨魁是誰?在宋楚瑜短期內不會復出的情況之下、在張昭雄確定無法號令國會黨團的情況之下,黨魁正好順勢由國會黨團產生、符合轉型的趨勢。
我個人的意見,親民黨應該「暫時」推舉劉文雄為親民黨黨魁;等今年底立委改選,看宋楚瑜是否願意進入立法院當實際黨魁,如果願意,那麼親民黨就徹底轉型了。
如果黨團執意走國親聯盟路線,則由任何人擔任黨主席或黨魁都無所謂,反正,就等著數日子消失了。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