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2020年初簽訂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日前到期,其中,中國原本承諾在2020年和2021年額外購買2000億美元美國商品和服務,被指「最後一點也沒買」。有分析稱, 中美可能啟動新一輪貿易磋商。美國商會表示,若磋商失敗,拜登政府將考慮一系列選項,包括可能導致新關稅的新貿易調查。
BBC報導,美國統計局7日稱,去年美國對華商品貿易逆差擴大450億美元,上漲14.5%,至3553億美元,是2018年以來最大逆差。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高級研究員鮑恩(Chad P. Bown)表示,按照協議,中國應該在過去兩年購買總共5024億美元美國商品和服務,最終中國購買了2888億美元,只完成了57%。
他說, 這意味著中國平均每年購買1444億美元,甚至沒有達到2017年的採購水平,至於那額外的2000億美元,「中國最後一點兒也沒有買」。
據報導,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決策科學與企業經濟學系高級講師袁志樂表示,2020年,中國經歷了疫情高峰,國內需求大幅減少,影響了消費品進口,包括來自美國的產品。他說,「疫情也導致國際貿易中供應鏈的中斷,物流能力受限,特別是海運,這使進口美國製成品更佳困難,也更昂貴。」
中國未兌現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採購承諾,有觀點認為下一步兩國將密集磋商。
今年1月13日,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表示,目前雙方經貿團隊保持正常溝通。
2月1日,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在一個線上論壇發言稱,美國正試圖與中國建立「穩定的關係」,但兩國貿易關係目前「正處於困難階段」。對於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戴琪聲稱「尚未取得成果,中國沒有達到該協議定下的目標」,她的團隊「正與中國進行積極交涉和磋商」。
上周,美國商會國際事務負責人布瑞連特(Myron Brilliant)表示,如果磋商失敗,拜登政府將考慮一系列選項,包括可能導致新關稅的新一輪貿易調查。
換言之,如果中美不能達成新的協議,彌補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失敗,貿易戰有可能重啟。
然而,從各方表態來看似乎沒人想要一場新的貿易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近期回應稱,「中美經貿關係的本質是互利共贏,貿易戰沒有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