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年金大戲…先論述所得重分配
2016-06-24 03:22 經濟日報 郝充仁
新政府啟動年金改革委員會議,涵蓋了學者、利益團體及第三方代表,這是40年來第一次算總帳,因台灣各職業退休制度很複雜,新政府推動年金改革,有必要先把年金改革重大原則講清楚,尤其是如何論述所得重分配,以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才能獲多數支持。
這次年金改革,財務有急迫性的軍公教退撫可謂重中之重,但軍公教退撫性質上屬企業年金,為公務員與雇主政府特殊的勞動契約,因為太優渥,不僅導致龐大潛藏負債,且不利民間人士進入公部門服務。時代瞬息萬變,有很多新事務,例如金融業務新發展,已不是十年前考進去的公務員可以因應,因而亟需引進民間人士進入公部門,換言之,過去為穩定文官而過於優渥的退休制度有必要大幅改變,以使公、私部門人才相互流動。
但如何跨出這一步?新政府召開年金改革委員會,要先確立重大原則。首先,正因為年金改革勢必要砍下一些人的福利,因此必須要高舉「所得重分配」改革大旗,所得高者要多繳少領,所得低者則盡量不變,此原則不是針對軍公教,而是所有職業都適用,才能爭取社會最大共識,各職業的細部改革才能往下走。
其次,繼勞退舊制改為新制、私校教職由確定給付(DB)改為確定提撥(DC),軍公教退撫亦應比照私部門由DB制改為DC制,軍公教與政府契約要「正常化」。可仿金融業處理銀行壞帳作法,將舊的部分視為bad bank切割出去,新的契約則重新開始。
軍公教退撫舊的部分雖有政府信賴保護原則,但同時必然是潛藏龐大債務,必須要以所得重分配的大旗來打破信賴保護原則,高官、很早就退休的,媒體批評「月領7萬、周休七日、年遊七國」的,月退要大砍,因為會造成軍公教退撫的龐大負債,就是過去繳太少所致,因此要求已退休且領較多軍公教未來要少領,當作補繳保費,以逐年改善財務。
之後,公保、軍保、勞保、國民年金保險等屬於基礎年金,則可逐步整合,趨於全國一致。勞保涵蓋900多萬名勞工,國保有400萬國民,這兩大保險若能整合成功,等於完成九成。
第二,青年代表也一定要質問:退休制度面臨財務危機,以後年輕人怎麼辦?政府應藉此宣示,政府對所有職業退休制度,包括勞保在內,都要負起最後責任;同時為對年輕世代表示誠意,政府另立儲備基金,每年有預算科目,逐年撥款入該基金,給年輕人保證,很多國家也採取方式。
最後,改革要有配套措施,對於月退被砍的高所得者要有些補償。例如,政府給予租稅優惠,鼓勵高所得者自行做退休準備,即退休金的第三層,作為補充性退休金;或者鼓勵高所得者以房養老,以補充被砍的月退,同時又能活絡金融市場。
又例如,私部門員工即便領了退休金,仍會繼續找工作,很少全退。未來有些軍公教領月退減少,但這些軍公教都可能只有50多歲,再加上未來人口危機,應善用中高齡人力,勞動部應有職務設計,鼓勵部分工時工作發展,讓軍公教退休仍可從事部分工時工作,以薪資來補充退休金。
改革必須提出足以說服各界的論述,新政府邀各方利益團體召開年金改革委員會,至今卻不談論「所得重分配」基本原則,等於是見樹不見林,此改革大計若不及早確立,有所共識,恐怕只會淪為各利益團體只會捍衛自身利益、各說各話的局面,吵鬧一場,永遠繞不出來。(本文由淡江大學保險系副教授郝充仁口述,記者江睿智記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