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這種治理哲學,如何說服守分公民?
2016-08-19 04:11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漫畫 季青
延燒兩年的國道收費員抗爭事件,新政府宣布以「專案補貼」方式使事件落幕。林全內閣看似武功高超,但說穿了一點都不稀奇:官員是拿公帑並逼著企業一起撒錢了事,毫無技巧可言;更可議的是,政府似乎毫不在意此舉會對守本分的公民造成什麼負面影響。
從林全一上任即撤銷對太陽花學運的告訴,及何煖軒對華航空服員罷工的照單全收,林萬億和郭芳煜這次對收費員的大讓步其實在意料之中。第一次,民眾也許願意相信政府確實想表達什麼「進步價值」,但一而再、再而三的雷同演出,所謂進步價值和「花錢消災」或「政策買票」其實已水乳交融,難分難解。倘若再與政府不斷打壓登太平島漁民對照,所有體恤民情、勞工至上的說詞,顯然都變成虛偽的謊言。
一般社會大眾對於國道收費員的處境,多半抱持同情的態度,也認為政府應該積極設法解決。然而,既然「失業」是他們的主要訴求,政府應該做的當然是協助他們找到適合的工作,而不只是消極地發錢或加碼年資以補貼其生活。這些收費員都還在勞動年齡,政府卻否定他們的工作能力,把他們變成失業補助對象;從這點看,勞動部的處理完全難謂稱職。
進一步看,高速公路因電子化而導致收費員失業,兩年多來政府除了發放慰助金或資遣費,也設計了輔導轉業機制;在九四七名收費員中,有七九五人稍早已接受了轉置的安排。更令人費解的是,完成轉置的七九五人,先前政府發放的總慰助經費是二.二億元;而這次政府為滿足最後一百多名抗爭者,竟同意增加五.九億元的專案補貼,還承諾擴及全員。這種作法,除了亂慷全民之慨,也把窟窿越挖越大,能說是合理的解決嗎?
試想,對於抗爭者給予優渥的補貼獎勵,如同「會鬧的孩子有糖吃」,更形同是對沉默守分勞工的變相懲罰。在一個國家中,如果是安分守己的人受到輕蔑及懲罰,而喧騰鬧事的人則受到獎賞,這個社會的法治和倫理要如何建立?
同樣值得討論的,是林全內閣處理這次事件的政策邏輯。或許是鑑於馬政府時代交通部無法解決抗爭問題,這次新政府直接拋開交通部,改由主管社福的政務委員林萬億和勞動部長郭芳煜共同主持協商,這即擺明要用社福的撒錢手段解決此事。林萬億更論證說,國道收費員失業,主要是由於政府「制度改變」,因此國家有必要提供他們補貼。但別忘了,林萬億正在主持「年金改革」,就是企圖用政府的力量來改變年金給付制度。如果他上述邏輯成立的話,那麼軍公教年金一旦遭到縮減,未來是否也可援用「制度改變」的邏輯發動抗爭,要求國家補償他們的年金損失?若然,台灣社會恐將永無寧日了。
無論如何,這次政府處理收費員抗爭,表面上結局圓滿,邏輯卻漏洞百出,處理手法則打擊了安分勞工,留下諸多後遺症。更矛盾的是,政府企圖藉此展現「體恤基層勞工」的姿態,但在另一方面人們看到的卻是,官員對於主動前往太平島宣示主權的漁民百般刁難,從啟程前到返航後,日復一日不斷示以官僚嘴臉壓逼。如果說失業收費員處境困窘,因此政府要特別給予專案補貼照顧,以示憐恤;那麼,政府對愛國漁民不給與油耗補貼也就算了,為何卻一路威逼追懲。兩相對照,所謂「愛民」之說,完全道盡政府兩張臉孔的虛偽。
蔡英文總統上月會晤工總代表時,曾說:「我的工作不是輪流討好誰。」這句話從最近的案例來解讀是:蔡政府對一般百姓是不假詞色的,尤其是守法、守分的公民;除非誰有本事鬧到不可開交,總統才會討好你。那麼,馬上可以跟進效法的就是計程車司機,因為Uber的衝擊湧至,正是政府「制度改變」所致。
蔡英文總統拍板、行政院決定「一律補貼」,由勞動部、交通部和遠通電收一起埋單,國道收費員爭議終於宣告落幕,但也留下「會吵的孩子有糖吃」的爭議。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