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葉小慧/台北報導】 2012.03.10 03:18 am
行政院政務委員管中閔昨(9)日表示,歐債危機要能解決,必須根除歐元區結構問題;當前世界經濟還未達到新的均衡,但生產與消費不再有地域性的劃分,中國大陸含東協、穆斯林以及優質平價將是三大消費市場趨勢,台灣應把握商機。
管中閔昨天參加「2012兩岸EMBA菁英論壇」,以「國際經濟大趨勢」為題發表演說。
管中閔在演說中解析過去數十年世界經濟發展歷程,顯示國際經濟已從過去東西方分工生產與消費的形態,逐步走向互相融合,生產者與消費者界線不再是簡單的地域性劃分,但新的世界均衡尚未達成,各國競逐未來體系核心,國際分工體系不會一成不變。
希臘償債問題暫時解決,歐債危機得以舒緩,但管中閔指出,目前歐洲避免了少數國家債務違約的危機,卻無法根除歐元結構性問題,接受短期紓困、被要求緊縮政策的國家情況可能會更差,例如希臘「20年甚至30年都翻不了身」。
管中閔說,歐盟應該採取其他方式彌補,或讓債務持續惡化的國家退出歐元區,才可能解決不穩定現象。歐元區應該適度縮小,改成小而美,邊緣國家如希臘、葡萄牙等應退出歐元區,透過歐洲金融穩定機制(ESM)重整債務,重建金融秩序。
管中閔表示,未來消費市場擴張的主力,中國大陸自然舉足輕重,亞洲東協等新興市場潛力更大;其次,穆斯林市場亦不可小覷,清真教律下的穆斯林消費者,同樣有一般人的需求,但西方化妝品、保養品因酒精或動物成分等,都無法使用。第三塊快速成長的新興消費市場是不分地域的「優質平價」市場,以「物超所值」特性吸引新脫貧階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