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台灣失業勞工聯合總會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社會團體【台灣失業勞工聯合總會】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經營管理行銷談判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為明日危機做準備 談美國陸軍領導力
 瀏覽457|回應0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0/09/08 
【前言】
大師給未來領袖的27堂課,你可以成為更出色的領導人!本篇作者新關(General Eric K. Shinseki),曾擔任美國陸軍參謀長極多項重要指揮職務,包括美國陸軍歐洲區指揮官、北約駐波西尼亞維和部隊指揮官。曾獲美國及外國軍方頒發多枚勳章。

談美國陸軍領導力 為明日的危機做準備

【文/新關(General Eric K. Shinseki)】

由於美國陸軍完全自內晉升,因此,美國陸軍必須成為一流的學習型組織,在這個高績效組織中,領導力的發展是每個階層領導者的日常工作。美國陸軍的未來——事實上,應該說美國的未來,全繫於此。下一任美國陸軍參謀長可能是某位現役高級將官;再下一任可能是某位現役師長,現在可能是一名准將;接下來,他的接班人可能是某位很有才幹的旅長,這位旅長現今可能任職某作戰署。現在,二0三0年的士官長已經穿上軍官服,朝他的天職成長邁進。

在軍隊,最重要的責任莫過於,培育有能力處理未來危機的領導者。我們明白,就算我們懷抱最樂觀的希望和最良善的心態,未來危機必定還會出現。這就是我們的歷史。今天的任務能夠成功,靠的是冷戰時期與接下來的動盪期間所奠定的基礎,當時的陸軍領導者未雨綢繆,為今天的任務培育領導者,而現今的領導者也同樣致力於培育未來的接班人。培育領導者不只是為了現今的任務,陸軍必須不間斷地投資,持續、按部就班並強制地教育每個階層的領導者,如此一來,當下個危機顯現時,就有健全的組織可以因應挑戰。

危機必然會出現

跟絕大多數組織一樣,美國陸軍也希望吸引最優秀、最聰穎的年輕人,但也接受資質平庸者,再把他們培育成稱職、有信心、不自私的領導者。陸軍未來的領導者,是最終晉升至最高階層的少數人,就在每年招募的年輕人之中,因此,就能更加體會最初人才招募決策的重要性。

年輕士兵初期學習如何當個部屬,接著學習積極指導的重要性,最後成長為領導者;他們將指引陸軍度過種種挑戰,就像美國在過去兩百三十年歷經的難關一樣。

培育領導者必須每天全神貫注,歷經時日,這些努力將陶冶出有能力的組織以及優質領導者,他們能夠填補部隊的任何空缺,他們是剛強、果決、有操守的領導者,不容許有任何一丁點差錯,因為任何一個差錯,不僅可能有人喪命,也可能賠上國家的自由。

雖然表面上看來,軍方與企業的領導觀非常相似,但其實兩者有重要差別。其中最顯著的差別,就是雙方對危機的態度不同,就我所知,企業領導者每天的許多活動旨在避免危機;但軍方領導者知道,危機將會出現(歷史告訴我們,危機會不斷出現),一旦發現國家遭受威脅時,陸軍的出動不是要避免威脅,而是要正面迎戰。正因如此,我們才會有軍隊,且軍方每一位領導者兢兢業業地,致力成為佼佼者,並自我期許成為危機領導者。軍方花極多時間和心力於演練一連串的「模擬」情境,以便因應隨時可能發生在世界任何地點的衝突情況,因此,軍方總是呈現備戰狀態,為最危險的危機做準備。

歷史告訴我們,危機會不斷出現,
現在就必須做好迎戰的準備!

軍方很早就開始培育領導人才,處理策略不明確的危機事件,並且長期持續讓他們在無數個作戰指揮部中磨練,從部隊層級一直上達陸軍總部,整個指揮系統在各階層都有無數的指揮部。事實上,指揮部就是培育領導者的實驗室,在這些領導者培育實驗室當中,各師的戰術前線指揮部(一般簡稱DTAC)是嚴酷的考驗,陸軍許多未來領導者都是在這裡鍛鍊出來的。在DTAC裡的軍人年齡與經驗不一,且涵蓋範圍很廣,形成極佳的學習環境。

充滿不確定的環境

多年前,我在一本書上看到一句語錄:「盲人國裡,獨眼稱王」(In the kingdom of the blind, the one-eyed man is king),有些人可能對這句話沒有什麼感覺,但是,這句話使我想到,對即將蛻變為策略性領導者的年輕軍官,這句話可用來說明,我們在培育其決策技巧和直覺判斷力時,希望他們著重什麼。我已經在許多不同場合引用過這句話,我發現,這句話特別能夠幫助在DTAC工作的年輕領導者,接受在充滿不確定的環境中制定決策的挑戰與責任,而伴隨實際能力增長,這些責任也必將加重。

小型、機敏、迅捷、善變,DTAC指揮近距離作戰中的所有部隊調動。在冷戰期間,DTAC若要存活,就不能被發現,這必須靠掩飾、聲光方面的紀律、以及不斷地移位(根據政策,至少每隔十二小時就得變更位置)。因此,睡眠極少、靠機智與直覺求生存、不常沖澡、吃冷食、恆常處於緊張狀態,這些都是在DTAC的生活常態。被派至DTAC的軍官和士官都是精心挑選出來的各領域專家(空中與地面作戰調動,彈藥補給、空防、情報、工程師、通訊、後勤等等),他們必須有創造力且果決。他們的人數僅夠分配每次十二小時的兩輪班,無法分為三輪班,不能休假,也沒有多出的人力可代班。由於DTAC必須經常移位,在拆解與重新設立營區的作業中,每個人必須拉繩索、打樁、綁結,沒有人可以自負地不做這些事。

在DTAC的生活充滿不確定性,但領導者必須做出明智決策,並積極執行決策,在這兩極之間,端賴DTAC的運作藝術與科學。DTAC肩負打勝仗的責任,「盲人國裡,獨眼稱王」這句話,鼓勵仍在磨礪專業直覺力的年輕領導者接受不確定性,學習果決。未來領導者必須接受瞬息變動的環境、在風險與機會之間拿捏平衡、駕馭削弱力量的變數、保持隨時掌握機會的彈性,這些全都是優勢支配、果斷行動的標準特質,而未來不論是在軍中、企業界或非營利組織,領導者同樣必須具備這些特質。

在充滿不確定的環境下,不論是被派駐至DTAC,或是在陸軍戰略規劃的最高層級,不明確的情況或不完整的資訊,總是令領導者產生延後制定決策的念頭;但事實上,對膽怯者而言,情報永遠不夠完整,情況永遠不夠明確。做決策時猶豫不決是人的天性,總是期望能有「更多更好的資訊」,但這是絕大多數指揮官不可能獲得的奢侈品。

因此,陸軍一貫的優先要務,就是培育出能幹、審慎,能夠在高度緊張、高風險環境中,適應不確定性的領導者。魯莽、自大、過於情緒化、膽怯,這些都是不利的特質,我們需要的是能夠勇敢、無私、謙恭、成功地為國家、組織、士兵服務貢獻的領導者。

在充滿不確定性的DTAC裡,年輕領導者的行動思考可能不知不覺地,產生渴望完整資訊的念頭,這是可以理解的事,因為賭注太大了。他們必須學習在不了解情勢的全貌下,做出正確決策;他們必須積極進取、但不能做過頭;他們必須打贏每一場仗,一場都輸不得。

時間會帶來變化

二十世紀的歷史一再提醒我們:十年間盛行的論點,到了下個十年,鮮少能夠繼續成立。策略環境變化快速,政府、軍方之類的大型組織,必須有相當的機敏度和願意變革的文化,才能跟上轉變的腳步。如果組織規模很大,而且是該領域中的佼佼者,則將難以推動變革,尤其是徹底、全面性的變革。

二十一世紀儘管有先進的技術,大致仍將呈現相同情形,因為變革取決於人,機構本身不會變革;真知灼見本身不會引起變革,胸懷真知灼見的人才能推動變革。引領變革的人必須高瞻遠矚且機敏,有遠見才能英勇無畏,而夠機敏才能果決。變化是必然的潮流,你只能領先於變化,或是受變化的衝擊與掣肘,二十世紀史所帶來的教訓就是如此,誠如我經常說的:「若你不願意變革,你將無法切合潮流,這將是你更不喜歡的結果。」

陸軍很早就在DTAC這類單位,培育領導者朝向戰略前瞻力(strategic visioning)發展,年輕軍官與士官承辦指揮官下達的指令,並透過戰術說明書,了解一項規劃行動將如何推進演變。此戰術說明書評估了已知、未知、前提條件(地勢、氣候、可進攻時間),並總結指揮官對理想結果的扼要說明。歷經時日,在DTAC培養的戰術前瞻力(tactical visioning),逐漸發展成資深領導者的戰略前瞻力,軍官們已經在以往無數的訓練演習和實際行動中,實地見識過什麼行得通、什麼行不通。每一名軍官的成長速度不同,最優秀者將於任期內,對陸軍做出深層且顯著的變革。

前瞻是所有資深領導者所面臨最艱難的任務,展望未來是一項充滿不確定的工作,需要經驗豐富、有創造力、能夠果斷冒險的領導者,才能善用前瞻的優勢。前瞻並非沒有風險,變革行動必須對抗種種偏見,刻蝕牢牢抱持的信念,挑戰冒險的意願;但是,若機構要保持成長且切合潮流,就必須變革。優秀的機構知道自身的長處,並且能夠機敏地利用優勢進行調整,因應競爭環境的變化。在商場上,比競爭者更機敏的領導者能夠佔據優勢;而在軍事領域,你則別無選擇,必須比競爭者更機敏、更前瞻、更英勇,因為勝敗就決定於此。

由於打仗、捍衛國家與國內外的人道任務等需求不斷出現,陸軍必須持續為國家未來可能遭遇的危機培育領導者。陸軍必須不斷調整以因應不斷變化的環境,但領導者的培育原則不變,領導者培育實驗室仍然會持續運作。跟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珍珠港事件)一樣,二00一年九月十一日(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再次提醒我們,我們永遠無法清楚了解所面臨的危機,不論在商場上或軍事領域中皆然,組織的能力取決於領導者,唯有在充滿不確定的環境中,仍能制定優良決策的領導者,才能帶領組織走在最前端。

陸軍為了將來而培育「獨眼王」,我們有極為優秀的年輕領導者,他們將繼續本著忠誠、盡責、敬重、無私奉獻、榮譽、正直和個人勇氣等價值觀服務國家,這些價值觀是士兵對士兵、被領導者對領導者、單位對單位、美國人民對陸軍的信任基礎。

(本文轉載法蘭西絲.賀賽蘋、馬歇爾.葛史密斯合編新書《你也可以參加的領導高峰會》,由天下雜誌出版發行)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5272&aid=4164256